高纯锌
搜索文档
矿山蓝领变白领 驰宏锌锗“深挖”数智矿业赛道
上海证券报· 2025-11-14 08:25
公司历史与行业地位 - 公司前身会泽铅锌矿于1951年手工提取出0.3克锗,奠定中国锗工业基础 [2] - 经过74年发展,公司已成为全球铅锌联合冶炼、综合回收及渣处理工艺流程最完善的企业之一 [2] 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 - 通过“吃粗吃杂”和“高回收率”策略,有价金属回收率不断提高,冶炼锌产品完全成本连续6年下降 [2] - 锌合金产能达22万吨/年,跃居国内第二,覆盖品种66个、牌号183个 [2] - 锌铝镁镀层板等新材料耐蚀性提升5倍 [2] 高纯材料与高端制造 - 建设完成年产20吨5N高纯锌、10吨5N高纯镉和1吨6N高纯锌的生产线,并产出合格产品 [2] - 高纯产品进军半导体、红外材料等尖端领域 [2] 资源保障战略 - “十四五”时期,公司新增资源连续多年大于开采消耗,以资源为基深耕战略布局 [3] - 资源版图遍及云南、内蒙古、黑龙江、西藏、贵州等资源重镇,拥有铅、锌、钼、银等多类金属矿山 [3] - 主体矿山位于国内核心成矿带,构建安全可控、保供稳链的资源储备体系 [3] - “十五五”时期将加速资源整合与技术升级,深度融入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3]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战略紧扣“科技创新、资源保障、绿色低碳、高端转型”四大方向 [4] - 通过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主业,依托资源技术优势向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战略延伸 [4] 智能化与自动化采矿 - 过去60人协同作业的采场,如今只需地面控制室一人指挥 [5] - 在彝良矿业、会泽矿业等主力矿山,井下艰苦危险区域已逐步实现智能化机器替代 [6] - 主体采掘面实现全流程机械化及非爆连续采掘,初步实现主作业平面电机车无人运输 [6] - 会泽矿业成为国内铅锌矿山首家实现“远程遥控装矿—无人驾驶运输—无人驾驶卸矿”全流程智能化采矿的企业 [6] 绿色矿山与节能减排 - 公司践行“善待自然、绿色发展”理念,构建“无废、低碳、循环”生产体系 [7] - 首创“膏体充填技术”彻底解决尾矿处理行业难题,保障矿区地质结构稳定 [7] - 通过煤改气、热渣回收、蒸汽余热发电等措施,实现清洁生产,以往冶炼锅炉每小时至少排放1吨蒸汽,高峰时达3吨 [7] - 截至2024年末,已建成7座绿色矿山、6家绿色工厂,绿色矿山建成率100% [7] 选矿工艺与资源利用 - 首创“低碱优先顺序浮选工艺”,打破沿用10余年的“铅硫混合浮选”流程 [8] - 锌选矿回收率达96.37%,成为行业标杆,实现效率与绿色协同发展 [8]
济源跑出产业转型加速度
河南日报· 2025-07-04 07:30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河南金利金铅集团采用全球首创新型火法炼锌技术,较传统锌冶炼降低能耗约30%、减少污染物排放40%以上,年产15万吨高纯锌项目已开工 [1] -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实现6N高纯碲、镉、锌、铟量产,7N高纯碲、镉将于8月量产,推动公司从原材料龙头向新材料强企转型 [1] - 济源钢铁研发全球首创不交换电极抽锭式气氛保护工艺,生产超高纯净度电渣钢锭,应对行业竞争 [2] 产业链延伸与新兴布局 - 金马能源构建"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每年为洛阳石化输送氢气7亿至8亿立方米 [2] - 万洋集团利用工业副产品硒资源生产硒产品,年产值达1500万元,布局大健康赛道 [2] - 济源推动传统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实施"332"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3] 产业集群与经济效益 - 济源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年总产值近2000亿元,钢产品深加工及装备制造、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均向千亿级迈进 [4] - 全区循环经济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超30%,规上企业均实现超低排放 [4] - 政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一对一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3]
宁夏青铜峡:以“新”破题 向“绿”而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4:06
新能源产业发展 - 青铜峡市聚焦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实施风电、光电、水电等新能源项目 目前全市清洁能源发电企业16家 装机容量185 62万千瓦 年发电量30 76亿千瓦时 产值9 78亿元 [3] - 宁夏银星能源实施贺兰山风电场91 8MW"以大代小"改造项目 拆除老旧风机 新建18台5 0MW机组 改造后发电能力提升254% 已实现发电量32851 92万千瓦时 [3] - 青铜峡市推进牛首山抽水蓄能电站、13万千瓦分散式风电、16万千瓦保障性并网风电等重大项目 推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3] 循环经济技术突破 - 宁夏鼎辉科技采用新型氨浸法从钢铁厂烟道灰中冶炼锌 自主研发"富氧焙烧—湿法电积多段耦合集成技术" 年处理含锌废渣18万吨 年产再生锌锭等产品2万吨 资源综合利用率达行业领先水平 [4] - 公司再生锌产品占宁夏市场份额超80% 并将氨法电锌工艺延伸至金、银、铟等稀贵金属提取领域 实现冶金固废高效利用 [4] 工业绿色转型成效 - 青铜峡市推动传统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 6%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降低12 1% [5] - 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 自治区级绿色工厂3家 工业"含绿量"持续提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