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

搜索文档
保亭举办国庆轻旅市集
海南日报· 2025-10-05 07:49
市集现场,黎锦、藤编等非遗手工艺品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与体验,带动了文创产品的热销,展 现出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蓬勃生机。山兰酒、三色饭等极具保亭特色的美食,成为"舌尖上的流量 密码",不仅让人回味无穷,也让更多人通过味蕾感受到保亭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佳琪)近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 围,以"金秋漫游 亭留三道"为主题的国庆轻旅市集现场热闹非凡。现场汇聚了40余家特色摊位,涵盖 非遗文创、热带美食、汽车展销等业态,为市民游客打造了集文化、美食与娱乐于一体的秋日盛宴。 近年来,三道镇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优势,积极推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三道镇相关 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此类主题市集与节庆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也有效激活了本地消费市场, 为区域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
东方举办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海南日报· 2025-10-03 09:12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能看到织锦、亲手制作黎陶,感觉特别有意义。"市民姚安康在体验后感 慨。 活动现场的黎锦编织区内,百余名东方市黎族织娘端坐传统织机前,彩线穿梭间,一幅幅图案精美 的黎锦逐渐成型。一旁的黎陶体验区也是人头攒动,市民们沉浸式体验揉泥、塑形的制作过程,细细享 受陶土在指尖的触感。除动态展演外,现场还设置了非遗手工艺品静态展览,各式精美作品吸引众多市 民驻足欣赏。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泽宇 记者 王晓曈)彩线在织娘指尖流转,陶泥在掌心缓缓 成型。10月1日,东方市"融入现代生活·非遗与时代同行"迎中秋庆国庆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该市新时代 文明实践中心举行。非遗手工艺品展、黎锦演示环节和黎锦编织、黎陶制作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让市民 游客在观赏和亲手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
琼中:新农人玩跨界 让“副业”变“富业”
海南日报· 2025-09-28 10:05
打造劳务品牌、提供培训指导,探索多元化助农就业创业路径 "手上只是稍微动一下,无人机就在空中移动好几米。"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练习,黄振德找到了操控 无人机的诀窍,喷药的效率越来越高。如今,俨然成为职业无人机手的他,还接到了来自周边村民的订 单。 中平镇烧炭朗村依山傍水,每年前来游玩的垂钓爱好者众多。邓政春认为"有游客就有商机"。于 是,她和当地近60名农村妇女一起报名参加了该县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的烘焙课。过后,镇政府还安排糕 点师傅上门,对她们进行面对面指点。邓政春认真学习,不到半年便"出师",制作糕点的味色香俱全, 大受游客好评。 琼中:新农人玩跨界 让"副业"变"富业"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宁玥 林书喜 9月18日,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吊罗山乡大美村外的山地,黄振德手握着遥控器,观察实时画 面,操控无人机给槟榔喷洒农药。"用无人机喷药,省时省力省钱。"这是他今年才掌握的新技能。 在琼中中平镇烧炭朗村村民邓政春家,刚刚出炉的糕点香味四溢,等着游客过来品尝。而在半年 前,她对如何制作糕点一窍不通。 得益于琼中就业服务中心探索多元化助农就业创业路径,当地越来越多农民掌握了多种技能,拥有 了"第二职业"。 培训技能 ...
非遗技艺 薪火相传
海南日报· 2025-09-22 09:5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阳秀 摄 9月20日,昌江黎族自治县举办以"匠心传承·锦绣昌江"为主题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比赛,该县黎锦 技艺传承人、爱好者、手工艺人及青少年约140人同场竞技。据悉,如今昌江各乡镇多所学校开设了黎锦相关 课程,推动非遗技艺薪火相传。 ...
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四海听音)
人民日报· 2025-09-18 06:22
行业核心观点 -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正从博物馆的静态展示转变为融入现代生活的动态元素,在服饰、饮食和文创等领域创造出新的消费场景和市场需求 [1] 服饰行业 - 非遗织造技艺如海南五指山市的黎锦和苗绣登上2025年中国国际时装周T台,展示了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 [1] - 改良汉服和马面裙在四川成都市太古里等时尚街区流行,其设计既保留传统形制之美又符合现代实用需求,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新方式 [1] 餐饮行业 - 餐厅通过复原古代食谱或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口味推出创意甜品和私房菜,受到美食爱好者喜爱 [1] - 老字号糕点进行低糖低油改良,非遗茶点融合现代食材,这些创新在传承饮食文化的同时满足了现代味蕾需求 [1] 文创与家居行业 - 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非遗文创作品,重庆梁平区的传统竹编工艺被艺术家应用于家具制作,创造了兼具实用价值和美学的新消费场景 [1] - 非遗体验项目让游客从被动观看变为主动参与,社交媒体上非遗相关短视频播放量屡创新高,提升了公众关注度和参与度 [2]
画家+藏家蔡於良 方寸徽章见战争岁月
海南日报· 2025-08-15 11:23
画家+藏家蔡於良 方寸徽章见战争岁月 蔡於良近照。 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证章。 蔡於良收藏的徽章,以共产党在各时期、各领域、各战役中颁发的徽章为主,不少以金银为材质,以彩 漆、珐琅为点缀,工艺精湛,分量不轻。 它们之中,既有"琼崖自卫军""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的证章,也有"八路军荣誉战士纪念 章""捍卫祖国·南侨机工复员纪念章"等,还有全套55式勋章、奖章——那是1955年,解放军首次在全军范围 向革命战争时期的有功之臣颁发的徽章。 八路军"抗日英雄"荣誉章。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蔚林 海南画家蔡於良的工作室里,其收藏的黎锦、椰雕等艺术品数不胜数,琳琅满目。而博古架的最显眼 处,摆放的则是一排排置于定制亚克力盒里的徽章。 "一枚徽章,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段历史。它们记录着时代变迁,也彰显着时代特征。"抚过一枚枚烙 印着时光印记的徽章,蔡於良如数家珍。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他特意 将所藏的约2000枚徽章进行整理,以此为媒讲述那段历史。 蔡於良很久以前便与徽章结缘。 1950年5月,海南岛全境解放。不久后,澄迈金江就迎来了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一个训练团。 ...
海南发放4000万“清凉补贴”,推出108项特色文旅体活动
人民网· 2025-07-18 17:36
旅游推广活动 - 海南省推出"清凉一夏 海南度假"夏季旅游推广活动 同步发放4000万元"清凉补贴" 涵盖交通 住宿 餐饮及景区门票等领域 单用户最高可获3060元返现 [1] - 补贴活动时间为7月1日至9月30日 面向本岛居民及入岛游客发放 旨在通过实质性补助让游客"少花钱 多体验" [1] - 6月至9月海南还将推出108项特色文旅体活动 包括演唱会 音乐会 主题展览 体育赛事等 [1] 旅游资源与产品 - 海南拥有1900余公里优质岸线 4269平方公里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以及积淀千年的海洋文明与民族文化底蕴 [2] - 11家海南"清凉"品牌企业带来多元玩法 包括"上山"的雨林探险 山地露营 "下海"的西沙邮轮 帆船冲浪 "入馆"的活态传承 航天观礼 "悦文"的清凉美食之旅 [1] - 现场展示黎锦 海南本土文创 海南岛服等特色产品 让游客直观感受海南独特魅力 [1] 市场合作与品牌建设 - 超100家郑州涉旅企业参与推介活动 通过资源共享与需求对接 打造"文化+清凉"双重体验的海岛度假新选择 [2] - 海南将持续优化夏季清凉产品供给 推荐最具特色的山 海 馆 文玩法和攻略 擦亮"清凉海岛"品牌名片 [2]
我省市县开设制作黎锦、学黎族民歌等非遗特色课程
海南日报· 2025-07-14 08:51
非遗文化教育推广 - 海南省昌江和白沙等市县乡镇站点在暑期"爱心托管站"开设黎锦制作、制陶、竹竿舞等非遗特色课程 [1][2] - 白沙县在11个乡镇同步开设托管站 提供为期40天的服务 招收6-12岁学生274名 招募志愿者36名包括教师、返乡大学生和非遗传承人 [3] - 昌江石碌镇站点开展非遗体验课程 当地陶艺老师现场教授揉泥和上釉工艺 [2] 非遗传承人参与 - 白沙七坊镇长龙村站点邀请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符海康担任文化导师 现场示范黎锦织锦技艺 [2] - 白沙元门乡站点邀请当地黎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教授黎族润方言歌曲 采用现代音乐简谱教学方式 [3] 课程内容多样化 - 除非遗课程外 各站点还设置科学实验、爱国主义教育等特色课程 [4] - 昌江乌烈镇站点开设趣味科学实验课堂 通过泡泡奇遇实验和手势舞激发科学兴趣 [4] - 七叉镇站点组织学习竹竿舞 海尾镇站点开展手工折纸和趣味运动会 叉河镇站点开设象棋和魔方课程 [4] 社会反响与后续计划 - 学生家长反馈孩子每天回家分享所学内容 对课程安排感到欣慰 [3] - 共青团白沙县委表示将跟进各站点运行实况 收集反馈意见以优化服务模式和内容细节 [4]
游客在海南非遗魅力中感受“心静自然凉”
海南日报· 2025-07-13 07:42
海南非遗旅游发展现状 - 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通过织黎锦、鼻箫演奏、黎族婚礼等非遗活动吸引全国游客 打造"活态"民族文化博物馆 [3] - 景区内80多岁黎族阿婆符金花是少数能织出人物、景观图案的黎锦手艺人 其技艺获得游客高度赞赏 [3] - 黎族打柴舞等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特别是儿童能亲手触摸、参与 加深对文化的理解 [3] 非遗传承与创新模式 - 游客主动与非遗艺人合影 对鼻箫、牛铃等竹木器乐表现出浓厚兴趣 形成非遗传承新途径 [4] - 保亭县推出6条研学路线 包含槟榔谷的黎锦、藤编、制陶等多项非遗技艺体验 结合苗家药浴等特色项目 [5] - 陵水疍家博物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体验 生动展示疍民历史与渔歌文化 [6] 特色文旅项目分布 - 东方市白查村完整保存黎族船型屋建筑 成为研究黎族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重要基地 吸引学者与游客 [6] - 各地非遗项目形成"文化珍珠"集群 包括槟榔谷黎锦、船型屋漫步、疍家渔歌等差异化体验 [6]
行进中国|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人民网· 2025-07-05 10:03
公司发展 - 和茹手工茶坊通过手工茶销售实现单笔交易500元收入 [1] - 2021年公司所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5000元 超50%为脱贫户 [2] - 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至23600元 [10] - 公司带动户均增收约20000元 通过茶叶种植和文旅融合实现 [9] 行业转型 - 行业从传统茶叶种植转向"茶旅文"深度融合模式 [6] - 茶叶种植面积从2021年500亩扩张至2630亩 实现规模化升级 [9] - 行业形成"茶叶种植+文旅体验+光伏发电"多元收入结构 [9] 经营数据 - 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129500人次 旅游收入647万元 [9] - 村集体收入达20376万元 通过合作社带动29名村民就业 [9] - 86户脱贫家庭在产业链延伸中实现稳步增收 [9] 产品与服务 - 常态化举办黎苗文创展 茶艺展演等文旅活动 [9] - 开发精品民宿 实现游客从"一日游"向"过夜游"转变 [9] - 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开办农家乐 土特产店提升收入 [10] 行业荣誉 - 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 [10] - 入选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优秀案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