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鲜榨橙汁

搜索文档
农夫山泉市值重回5200亿港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6 19:50
股价表现 - 截至7月25日收盘,农夫山泉股价上涨3.45%,报收46.45港元/股,总市值达5224亿港元,创2022年1月以来新高 [2] - 7月13日至今两周内股价涨幅超20%,总市值增长超820亿港元 [5] - 2024年3月负面舆情爆发后股价一路走低,9月一度腰斩至23.04港元,总市值仅2581亿港元 [5] - 2024年9月底股价触底回升,近两周迎来爆发式上涨 [6] 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包装饮用水营收85.31亿元,同比下滑18.3%,收入占比从51%降至38.5% [7] - 2024全年实现收入428.96亿元(+0.5%),归母净利润121.23亿元(+0.4%) [7] - 全年包装饮用水收入159.52亿元,占总收入37.2% [7] 业务策略 - 2023年4月推出9.9元/12瓶"绿瓶纯净水"引发行业价格战 [7] - 重点拓展东方树叶、17.5°鲜榨橙汁等非饮用水业务,多款新产品进入山姆渠道 [7] 市场影响因素 - 本轮股价上涨与"娃哈哈争产案"发酵时间同步 [5] - 2024年3月创始人及水源地负面舆情导致市值从5000亿港元水平大幅下跌 [5] - 创始人钟睒睒多次亲自出面辟谣 [5]
农夫山泉重回5000亿,“斗士”钟睒睒挺过来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24 19:31
市值表现 - 公司总市值重回5000亿港元,7月22日盘中达5100亿港元,收盘5089亿港元,次日股价进一步上涨至46.35港元[5] - 4月8日至7月22日股价涨幅超42%,市值增长1440亿港元至5089亿港元,实控人持股市值增加约1200亿港元[5] - 2024年9月股价曾腰斩至23.04港元,市值缩水至2591亿港元,全年股价累计下跌23.4%[5] 管理层动态 - 实控人钟睒睒打破低调形象,2024年8月至2025年4月三次亮相央视《对话》栏目,并公开抨击互联网平台及直播带货模式[9] - 2024年通过官方账号发布多篇声明及文章,包括《我与宗老二三事》和辟谣声明[9] - 在股东大会上强调天然水与纯净水的价格差异,直言推出绿瓶纯净水是"一气之下"的行为[12] 业务表现 - 2024年包装饮用水业务营收下降21.3%至159.52亿元,减少43.1亿元,营收占比从47.5%降至37.2%[16] - 茶饮料业务(东方树叶与茶π)营收增长32.3%至167.45亿元,占比从29.7%提升至39%,弥补饮用水下滑[17] - 2024年整体营收微增0.54%至428.96亿元,净利润微增0.36%至121.23亿元,毛利率下降1.4个百分点至58.8%[10] 产品策略 - 2024年4月推出绿瓶纯净水,终端价低至12瓶8.9元,出厂价低于天然水的0.67元/瓶[14][15] - 2025年6月推出碳酸茶饮料"冰茶",电商折后价约60元/15瓶,差异化加入气泡元素[20][21] - 与山姆合作推出无标签饮用水(2.6元/瓶)、纯透食用冰(22.8元/2kg)及专供白桦树汁(8.7元/瓶)[22][23] 渠道与市场 - 东方树叶2024年占据无糖茶饮市场超70%份额,但2025年3月行业增速转负[23] - 2025年推出1.5L大包装东方树叶(零售价约10元)并开展开盖赢奖营销活动[24] - 新式茶饮品牌密集上市加剧行业竞争,茶饮外卖大战影响传统饮料市场[24]
汇源果汁,严正声明!前“饮料巨头”再面临翻身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07:23
汇源果汁现状与声明 - 公司发布严正声明否认网络谣言,强调经营正常并持续改善 [3] - 公司获得"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认证 [3] - 舆论风波源于国中水务终止收购计划的公告 [4][5] 资本运作历史 - 2008年可口可乐曾计划以24亿元收购但交易被叫停 [6][9] - 2022年6月完成破产重整,文盛资产投入16亿元获得60%股权 [10] - 2024年7月国中水务计划收购但因股权冻结终止交易 [5][1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2年下半年营业收入11.59亿元,亏损0.84亿元 [11] - 2023年营业收入27.45亿元,净利润4.24亿元 [11] - 2024年未披露具体销量数据 [19] 市场竞争格局 - 农夫山泉果汁饮料2024年收入40.85亿元,同比增长15.6% [17] - 统一企业果汁品类2024年营收36.05亿元,增长5.9% [18] - 线下渠道覆盖不足,超市上架品类较少 [19] 产品布局分析 - 主打100%果汁产品但NFC赛道竞争力不足 [7][15] - 官方旗舰店100%果汁销量超10万件,NFC西梅汁约2万件 [20] - 在蔬菜汁和特色水果汁领域布局不深入 [20] 行业发展趋势 - NFC果汁和HPP果汁成为行业新风口 [15] - 山姆、盒马等零售商通过自有品牌抢占市场份额 [19] - 供应链优势成为竞争关键因素 [19]
资本博弈累及汇源果汁,前“饮料巨头”再面临翻身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9:55
公司声明与舆论风波 - 公司发布严正声明否认网络谣言,强调经营情况正常并持续改善,获得"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认证 [1] - 舆论风波起因于国中水务终止收购计划,因标的股权冻结及限制转让情形导致交易终止 [1][4] 公司历史与资本运作 - 2008年可口可乐曾计划以24亿元收购公司但交易被叫停,此后公司逐渐落寞并于2022年破产重整 [2][3] - 2022年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投入16亿元取得公司60%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3] - 文盛资产是特殊机会投资管理公司,截至2022年底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达1273亿元 [3] 经营业绩与上市计划 - 2022年下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9亿元,亏损0.84亿元;2023年营业收入27.45亿元,净利润4.24亿元 [4] - 2024年国中水务计划收购公司股权以实现间接控股,但因股权冻结导致交易终止 [4] 市场竞争与产品表现 - 公司主打100%果汁产品,但在NFC果汁赛道上竞争力不足 [2][6] - 农夫山泉2024年果汁饮料收入40.85亿元(同比+15.6%),统一企业果汁品类收入36.05亿元(同比+5.9%) [6] - 公司线上旗舰店100%果汁品类销量超10万件,NFC西梅汁销量约2万件,其他创新品类布局较少 [8] 渠道与消费者认知 - 线下渠道覆盖不足,大型超市如永辉、永旺、盒马等上架品类有限或未上架 [7] - 消费者反馈品牌曝光度低,购买意愿较弱 [7] - 山姆、盒马等零售商通过自有品牌加码果汁市场,形成竞争压力 [7]
品类变革促饮料多企收入再抬高,快闪、音乐节加速品牌年轻化
财经网· 2025-05-13 18:29
国际饮料巨头中国市场表现 - 百事公司2025年Q1净收入179.2亿美元,有机收入同比提升1.2% [2] - 可口可乐2025年Q1营收111.29亿美元,有机营收增长6%,净利润33.35亿美元(提升5%)[2] - 可口可乐亚太市场单箱销量增长6%,中国市场春节期间营销推动高个位数增长 [3] - 百事公司国际饮料特许经营中提及中国等地带来的增长 [3] 国内饮料企业营收增长 - 康师傅饮品收益516.21亿元(同比+1.3%),统一饮品收益192.41亿元(同比+8.2%)[4] - 农夫山泉年度营收428.96亿元,东鹏饮料158.39亿元(同比+40.63%),承德露露32.87亿元(同比+11.26%),安德利14.18亿元(同比+61.85%)[4] - 华润饮料收入13.97亿元(同比+30.8%),至本清润草本茶销量同比+122% [4] 品类格局变动与增长驱动 - 包装饮用水产量占比跌破50%,茶饮料等品类占比从2020年25.5%升至2024年30.7%,产量增速达16.5% [4] - 即饮茶与碳酸饮料零售额占比均达19%(2023年)[4] - 农夫山泉茶饮料收入首超包装水(增速32.3%),康师傅茶饮料增速8.2%,统一13.1% [4] - 果汁品类中,农夫山泉果汁收益40.85亿元(同比+15.6%),统一果汁收益36.05亿元(同比+5.9%)[5] 年轻化营销策略 - 饮料行业通过快闪店、音乐节、分享瓶等方式强化年轻群体互动 [1][8][9] - 香飘飘成都快闪店推动电商新品成交环比+58.6%,直播成交环比+433%,小红书搜索率+1071% [8] - 可口可乐"分享瓶"融入Z世代社交人设(如"I人"、"E人"),覆盖多消费场景 [8][9] - 元气森林冠名音乐节,全年规划160场校园音乐活动 [9] 健康与创新趋势 - 茶饮料概念推动天然健康路径探索 [5] - 统一计划推出健康升级果汁产品,华润饮料新增蜜水百香等SKU [5] - 香飘飘推出无醇果汁茶特调,瞄准夜间经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