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π
icon
搜索文档
白砂糖重回配料表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11-16 16:32
白砂糖回归趋势 - 2024年饮料旺季,一批传统饮料企业推出含白砂糖的新品,白砂糖重新回到配料表中[5][7][14] - 白砂糖回归是消费端健康认知升级、口感可控需求及企业重塑产品共同促成的结果[5] - 元气森林、农夫山泉、东鹏饮料等多家企业明确打着低糖、减糖招牌推出有糖茶产品[14] 代糖市场变化 - 2018年元气森林无糖气泡水点燃无糖市场,代糖产品大行其道,白砂糖逐渐消失[8][10] - 全球最大赤藓糖醇厂商三元生物2021年赤藓糖醇收入达15.67亿元,同比增长154%[11] - 行业产能释放导致供需失衡,2024年三元生物赤藓糖醇收入降至5.15亿元,仅为2021年的三分之一[12] 产品策略调整 - 品牌通过明确标注减糖量(如元气森林"每瓶少8块方糖")和降低单份产品分量来减少糖分摄入[16][17] - 企业追求口感与健康的平衡,如水獭吨吨推出含白砂糖的轻乳茶,泡好后每100ml仅含2-3克糖[18][23] - 可口可乐等品牌未完全放弃白砂糖,因其能提供天然饱满、稳定的口感体验[20] 有糖茶市场现状 - 有糖茶市场规模近900亿元,但面临产品结构陈旧、市场格局固化的问题[31] - 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有糖茶上市新品数量一直是无糖茶的近一倍[33] - 2024年3-4月有糖茶上市新品SKU分别为238个和236个,显著高于无糖茶的94个和76个[3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二季度,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茶π在有糖茶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37.7%、16.2%和15.8%[34] - 三大品牌销售额增速均超过5%,在控糖趋势下有糖茶市场相对稳定,增量空间更趋向低线市场[34]
钟睒睒四登首富!农夫山泉凭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1-01 23:54
钟睒睒财富与首富地位 - 钟睒睒以5300亿元人民币财富第四次成为中国首富,财富增长1900亿元,刷新历史纪录,比第二名张一鸣高出600亿元 [1] - 其财富增长主要得益于农夫山泉和万泰生物的双轮驱动,2025年财富同比激增56% [1][9] 农夫山泉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256.2亿元,同比增长15.6%,归母净利润76.2亿元,同比增长22.2% [10] - 茶饮料产品收入100.89亿元,同比增长19.68%,首次超越包装水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39.4% [12][13] - 包装饮用水产品收入94.43亿元,同比增长10.69%,在经历2024年舆情影响后明显恢复 [12][13] 公司业务板块分析 - 东方树叶无糖茶系列连续多年占据中国无糖茶市场超过50%份额,2025年上半年市占率突破25% [9][12] - 果汁饮料产品收入25.64亿元,同比增长21.3%,功能饮料产品收入28.98亿元,同比增长13.6% [13] - 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于2025年5月获批上市,成为全球第二款、国产首款九价疫苗,推动其市值从2024年低谷的300亿元反弹至711亿元 [9]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无糖茶赛道已涌入三得利、元气森林等竞争者,东方树叶19.7%的增速较2023年的59.8%大幅放缓 [13] - PET成本下降导致商家加大促销和市场供应力度,加剧行业竞争 [14] - 即饮需求持续疲软,可能因2025年第二季度起受到补贴较多的外送市场侵蚀 [15] 创始人与企业治理 - 钟睒睒通过持有农夫山泉84.03%股权实现控股,其商业战略高度集中,公司核心战略仍高度依赖个人判断 [9][16] - 其子钟墅子虽任董事却未参与日常营运,且已入外国籍,引发市场对接班人问题的关注 [17] - 2024年舆论危机导致农夫山泉股价腰斩、包装水营收缩水,凸显企业命运与创始人声誉高度绑定的风险 [10][17]
5300亿:钟睒睒的身家是如何计算的?
36氪· 2025-10-29 16:17
2025年胡润百富榜核心发现 - 钟睒睒以5,300亿元人民币财富第四次登顶首富,财富同比增长56%,增幅达1,900亿元 [2][3] - 其领先优势显著,财富比第二名张一鸣(4,700亿元)高出600亿元 [10] - 雷军财富增长最为迅猛,达151%,财富值为3,260亿元 [3] 钟睒睒的财富构成与股权结构 - 财富主要来源于对农夫山泉和万泰生物的高比例持股 [4] - 持有农夫山泉约84%的股份 [4][26] - 持有万泰生物约73.5%的股份 [4][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钟睒睒与养生堂合计持有万泰生物73.49%的股份 [5] - 基于两家公司10月28日市值计算(农夫山泉5,378亿元,万泰生物711.38亿元),其持股财富约5,040.38亿元 [6] 农夫山泉的业务模式与竞争优势 - 商业模式为高毛利率的“水生意”,具备强抗周期能力 [10][12] - 通过“天然水”概念和优质水源地(如千岛湖、长白山)建立品牌溢价,维持高毛利率 [13] - 全国生产基地布局将运输成本控制在营收的6%以下,远低于饮料行业12%的平均水平 [15] - 采用水源特许经营权的轻资产模式,规避重资产投入风险 [15] - 包装水市场占有率达26% [27] 农夫山泉的增长驱动力:茶饮业务 - 茶饮料板块(主要包括东方树叶和茶π)成为关键第二增长曲线 [19] - 2023年上半年茶饮料营收达52.86亿元,同比增长约59.8% [19] - 东方树叶无糖茶系列在2025年增速达50% [15] - 东方树叶已连续多年占据中国无糖茶市场超过50%的份额 [21] - 成功因素包括强大的分销渠道、Log6无菌标准技术、契合健康趋势及持续产品创新 [22] 万泰生物的业务模式与增长潜力 - 商业模式为高市占率的“健康生意”,与农夫山泉形成“防御+进攻”的财富组合 [10][26] - 国产首支HPV疫苗(二价)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形成近乎垄断的竞争格局,现金流质量高 [16] - 当前亏损主要源于研发投入扩大、产能扩张成本及库存与销售费用增加,属于战略性投入 [18] - 最大的增长潜力在于九价HPV疫苗的上市预期,将打开数百亿级增量市场 [16] 钟睒睒的商业哲学与产业布局逻辑 - 产业布局围绕兼具刚需与高频消费特征的赛道,如瓶装水(人均年消费50升)和HPV疫苗(适龄女性达3亿人) [25] - 精准捕捉政策红利,如在2016年疫苗新政和2020年“水十条”标准提升等关键节点卡位 [25] - 通过高度集中的股权控制(两家核心公司持股均超73%),实现快速决策,避免投资人掣肘 [26]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 包装水市场26%的市占率已接近天花板 [27] - 沃森生物等竞争对手的九价疫苗进入临床三期,构成竞争压力 [27] - 71岁的年龄带来了接班人问题 [27] - 未来增长可能来源于东南亚建厂的国际化布局和带状疱疹疫苗的研发储备 [27]
5300亿:钟睒睒的身家是如何计算的?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29 12:07
文章核心观点 - 钟睒睒凭借农夫山泉与万泰生物构成的“饮料+疫苗”商业模式组合,以5300亿元人民币财富第四次登顶胡润百富榜,该组合展现出强大的抗周期能力和持续增长潜力 [2][9][10] 胡润百富榜排名与财富分析 - 钟睒睒位列2025年胡润百富榜第一,财富达5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较第二名张一鸣高出600亿元 [3] - 财富增长幅度达1900亿元,超过小米雷军151%的涨幅表现 [3] - 前十名富豪中,主业为互联网服务、社交媒体及智能硬件的企业家财富亦呈现显著增长,如马化腾财富4650亿元(增长48%)、雷军财富3260亿元(增长151%)[3] 财富构成与股权结构 - 钟睒睒财富主要来源于两家上市公司:持有农夫山泉约84%股权,持有万泰生物约73.5%股权 [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钟睒睒直接持有农夫山泉17.1543%股份,并通过养生堂等实体间接控制 [5] - 根据2025年10月28日市值计算,农夫山泉市值5378亿元,万泰生物市值711.38亿元,钟睒睒持股部分价值约5040.38亿元 [6] 农夫山泉:高毛利“水生意”的稳定性 - 农夫山泉通过“天然水”概念及水源地(如千岛湖、长白山)构建品牌溢价,维持500ml装矿泉水较高毛利率水平 [11] - 生产基地全国布局使运输成本控制在营收6%以下,远低于饮料行业12%的平均水平 [1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6%,展现业务稳定性 [10] - 通过水源特许经营权构建轻资产模式,规避重资产投入风险 [13] 万泰生物:疫苗业务的成长杠杆 - 国产首支二价HPV疫苗市占率较高,形成近乎垄断格局,政府采购占比高保障现金流稳定性 [15] - 九价HPV疫苗技术攻关已完成,一旦获批将打开数百亿级增量市场(参照默沙东九价疫苗在华年销百亿规模)[15] - 当前亏损主要源于研发投入扩大、产能扩张成本及库存销售费用增加,属于战略性投入 [18] 第二增长曲线:茶饮业务崛起 - 茶饮料板块(东方树叶、茶π)2023年上半年营收达52.86亿元,同比增长约59.8% [18] - 东方树叶占据中国无糖茶市场超过50%份额,2025年增速达50% [13][20]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农夫山泉强大分销渠道、log6无菌标准技术、契合健康减糖趋势、持续口味创新 [22] 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 - 产业布局聚焦刚需高频赛道:瓶装水人均年消费50升,HPV疫苗适龄女性达3亿人 [25] - “防御+进攻”组合:农夫山泉提供高毛利稳定现金流,万泰生物提供高预期成长杠杆 [26] - 绝对控制权(持股比例超70%)保障决策效率,避免投资人掣肘 [26] 未来挑战与机遇 - 包装水市占率26%接近天花板,竞争对手九价疫苗进入临床三期带来压力 [26] - 国际化布局(东南亚建厂)及新产品研发(带状疱疹疫苗)可能巩固未来3-5年领先地位 [26]
宗馥莉转身,娃哈哈迷航:一场未完成的商业继承
36氪· 2025-10-20 08:17
公司核心管理层变动 - 宗馥莉于10月10日确认辞去娃哈哈集团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职务,此为一年内第二次请辞 [1] - 不同于2024年8月首次辞职后仍正式接任董事长,本次辞职后其办公室灯光彻底熄灭,没有股东挽留 [1][2] - 辞职被视为在复杂股权、家族纠纷与内部改革受挫后的最终抉择 [1] 公司股权结构与控制权困境 - 公司股权结构为混合所有制: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46%、宗庆后生前持股29.4%、职工持股会占24.6% [2] - 宗馥莉虽为董事长,但因国资持股比例远超其个人持股(29.4%),导致其陷入“有名无实”的困境,重大决策需经多方角力 [2][4] - 2025年7月,宗庆后三名非婚生子女在香港与杭州提起诉讼,要求分割价值21亿美元的信托资产及娃哈哈29.4%股权,香港高院于9月26日驳回宗馥莉上诉,维持18亿美元资产冻结禁令 [2][3] - 宗庆后生前股权安排既未公证也未完成法律确权,为继任者埋下隐患 [4] 内部改革与利益冲突 - 宗馥莉接任后推行系列改革,包括关停数十家弱关联分公司及低效生产线,清退年销售额过低的中小经销商 [4] - 改革举措撼动了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被关停企业多与家族关联方有染,清退经销商瓦解了宗庆后时代的“人情利益体” [4] - 2025年初,宗馥莉拟将估值911亿元的387件核心商标转至自有控股公司,但因需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而被持股46%的国资股东叫停 [4][5] 新品牌竞争格局 - 宗馥莉转身运营独立品牌“娃小宗”,依托其全资控股的宏胜集团,走重资产、强掌控的长期主义路径,首款产品凝香乌龙无糖茶定价4元 [8] - 宗泽后推出“娃小智”,选择轻资产、快扩张模式,全面依赖代工,终端零售价杀入3元区间 [9] - 2025年10月,娃小智招商会153个区县代理名额一夜售罄,加盟政策为无需保证金,3万元即可成为经销商 [11] - 娃小宗悄然接管了原娃哈哈在西藏、青海、黑龙江等关键市场的经销商网络,而娃小智的经销商忠诚度存疑,多同时代理多个品牌 [12] - 宗馥莉为娃小宗定下年销售300亿目标,相当于娃哈哈巅峰时期营收的八成 [12] 公司面临的市场挑战与未来不确定性 - 公司传统经销商网络面临分化危机,部分优质经销商随宗馥莉转向娃小宗,另一些被娃小智低门槛政策吸引 [13] - 竞争对手加剧围猎,农夫山泉的茶π和东方树叶、元气森林的气泡水、康师傅和统一在即饮茶市场持续施压 [14] - 公司曾经的利润王牌AD钙奶受到新消费品牌在包装、口味和营销上的冲击,怀旧情怀红利正在消退 [14] - 公司46%国资股份的去向以及家族信托诉讼中29.4%股权的最终归属悬而未决,所有权的长期不确定性将阻碍长期战略决策 [13]
集体“背刺”无糖饮料?康师傅、农夫山泉坐不住了
36氪· 2025-10-10 19:56
市场趋势转变 - 经历无糖浪潮后,有糖茶饮料正重新获得社交媒体话语权 [1] - 小红书上过去90天,“冰红茶”话题的新增笔记数量是“无糖茶”的一倍多,话题曝光和互动量远超后者 [2] - 头部品牌及新锐势力均默契地推出含糖或低糖新品,白砂糖在配料表中回归 [4][5] 即饮茶市场格局 - 近千亿规模的即饮茶市场中,有糖茶截至2025年6月仍占据线下渠道65%的份额 [6] - 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三大巨头凭借对下沉渠道的掌控力,瓜分了有糖即饮茶约四分之三的市场 [6] - 康师傅凭借冰红茶大单品统治市场超过20年,定义了消费者对品类的心智认知 [6] 元气森林的鲶鱼效应 - 元气森林于2022年底推出减糖25%的冰茶及0糖版,后续将营销重心聚焦于减糖版 [7] - 其冰茶产品在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期间,在有糖即饮茶中的市场份额增速达到150% [5] - 截至2025年8月,元气森林冰茶在有糖即饮茶份额中排名第五,直逼第四名的维他柠檬茶,并导致康师傅市场份额缓慢下滑 [7] 消费者需求洞察 - 核心消费人群为24-40岁的上班族和打工人,以男性为主,看重“划算”价格、“清爽好喝”的口味及“减糖”健康理念 [8] - 亿欧智库白皮书显示,71.4%的消费者购买冰红茶时会优先考虑“无糖/减糖”标语,82.9%的人偏好减糖配方 [10] - 口感风味是消费者购买冰红茶的首要考量因素,0糖版冰红茶在市场上反应不佳 [12] 产品研发与升级路径 - 当前品牌“减糖”升级主要分为两条路线:完全抛弃代糖用真糖减量,或采用真糖与代糖/多糖的组合 [13] - 技术路线分歧均指向同一目标:在“好喝”与“健康”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13] - 例如水獭吨吨新品牛乳茶使用牛乳粉、茶粉和糖,并将糖含量控制在“三分微甜” [13] 政策影响与未来竞争关键 - 2025年发布的食品安全新国标要求预包装食品不能使用“0添加”等标语进行营销,且必须标示真实糖含量 [14] - 未来竞争关键在于品牌能否理解消费者的生活习惯、顾虑和嗜好,并以合适的沟通方式击中其消费情绪 [14] - 品牌推荐“减糖方案”可成为一种价值观表达,即承认用糖,但以更为消费者着想的方式 [14]
中国“土味”零食,靠邪修馋哭老外
36氪· 2025-09-28 18:29
中国零食出海的市场表现 - 多个中国零食品牌在海外市场取得显著收入,例如盐津铺子去年海外收入达5.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8],旺旺海外收入占总营收的20%[8],洽洽、盼盼、甘源等品牌海外年收入均超过1亿元人民币[8] - 中国零食在海外被赋予高溢价,例如5包65克的卫龙辣条在美国售价达16.99美元,相当于每包24.6元人民币,比国内价格高出数十倍[8],中国冰红茶在韩国售价为2500-4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2-20元),比当地咖啡还贵[12] - 中国零食在海外多国成为潮流单品和社交货币,例如在韩国、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辣条、酸辣粉、魔芋爽、瓜子、雪饼等成为年轻人的硬通货和应援礼物[6][13],皮蛋在美国Costco上架后3天售罄3个月库存,补货后价格从13.99美元涨至17.59美元仍被抢购[18] 中国零食出海的驱动因素 - 社交媒体的网红效应是重要推手,例如意大利博主一条辣条开箱视频带来百万播放量并直接推动卫龙大面筋在意大利食品类目销量第一[21][22],美国网红对皮蛋的评测视频使相关讨论热度在3天内激增90%[24] - 通过场景化营销切入当地消费习惯,例如冰红茶在韩国被定位为“酒搭子”,与威士忌、伏特加等酒精饮料搭配饮用[28][30][32],瓜子通过进入球赛等场景,例如西甲和西乙球场一个赛季消耗2950吨瓜子[15] - 极致的本土化产品策略是关键,例如劲仔在东南亚推出糖醋味小肉干[31],旺旺在东南亚推出芝士玉米味仙贝、在日本推出四川麻辣口味仙贝[31],出口美国的皮蛋为减轻氨味而加入茶叶蛋工艺并腌制120天[31] 中国零食出海的渠道与供应链策略 - 建立本地生产基地以实现“产业链出海”,例如洽洽食品、盐津铺子、盼盼食品等品牌在越南、泰国等地建设工厂[43] - 采取多元化渠道策略,包括进入当地中高端商场(如元气森林、徐福记、旺旺)以及下沉至社区夫妻店(如冰淇淋品牌艾雪)[45] - 借助中国餐饮和零售渠道“借船出海”,例如通过韩国的麻辣烫店、火锅店销售冰红茶等饮料,通过东南亚的KKV、名创优品等零售渠道销售零食[47]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905
第一创业· 2025-09-05 11:08
核心观点 - 华为发布新款三折叠屏手机 起售价17999元 较第一代产品价格低2000元 首次支持手机端下载PC应用并配备手写笔 芯片和影像升级 若销量良好可能带动消费电子重回较快增长 [3]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3] - 8月国内碳酸锂月度总产量突破8.5万吨 环比增长5% 同比增长39% 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7.47万元/吨 较上一交易日下跌800元 较一周前下跌5800元 [6] - 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锂电芯均价0.35-0.38元/Wh 三元电芯价格0.48-0.52元/Wh 钠离子电池价格约0.5元/Wh 碳酸锂价格下行可能小幅加重钠电池价格劣势 [6] - 长期钠离子电池理论成本可降到0.3元/Wh左右 相较磷酸铁锂电池持平甚至更低 2024年全球钠电池出货量3.6GWh 同比增长260% 预计2025年全球钠电池出货量23.1GWh 同比增长542% [6] - 农夫山泉2025年中期营收256.22亿元 同比增长15.6% 净利润76.22亿元 同比增长22.1% 毛利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60.3% [8][9] - 茶饮业务首次超过包装水成为第一大收入板块 收入100.89亿元 同比增长19.7% 占总营收39.4% 包装饮用水业务收入94.43亿元 同比增长10.7% 占比36.9% [9] - 功能饮料同比增长13.6% 果汁饮料同比增长21.3% 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9] 产业综合组 - 华为发布新款三折叠屏手机 起售价17999元 较第一代产品价格低2000元 首次支持手机端下载PC应用并配备手写笔 芯片和影像升级 [3] - 三星曝光三折叠手机 苹果折叠手机比较确认 若新款机销量良好可能带动消费电子重回较快增长 [3] - 今年前8个月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约588万部 同比增长26% 折叠屏手机销量渗透率约3.2% [3]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3] 先进制造组 - 8月国内碳酸锂月度总产量突破8.5万吨 环比增长5% 同比增长39% [6] - 9月4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区间7.23万-7.71万元/吨 平均价7.47万元/吨 较上一交易日下跌800元 较一周前下跌5800元 [6] - 碳酸锂价格下行可能对钠电池景气度构成小幅短期冲击 [6] - 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锂电芯均价0.35-0.38元/Wh 三元电芯价格0.48-0.52元/Wh 钠离子电池价格约0.5元/Wh [6] - 长期钠离子电池理论成本可降到0.3元/Wh左右 相较磷酸铁锂电池持平甚至更低 [6] - 2024年全球钠电池出货量3.6GWh 同比增长260% 预计2025年全球钠电池出货量23.1GWh 同比增长542% [6] 消费组 - 农夫山泉2025年中期营收256.22亿元 同比增长15.6% 净利润76.22亿元 同比增长22.1% 超出彭博一致预期5个百分点 [8][9] - 毛利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60.3% 主要得益于PET原材料、纸箱、白糖等成本下行 [8][9] - 茶饮业务首次超过包装水成为第一大收入板块 收入100.89亿元 同比增长19.7% 占总营收39.4% 增长动力来自新品 [9] - 包装饮用水业务收入94.43亿元 同比增长10.7% 占比36.9% 已从舆情影响中逐步恢复 [9] - 功能饮料同比增长13.6% 果汁饮料同比增长21.3% 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9] - 公司有海外拓展计划 但尚未确定海外建厂具体时间 [9]
农夫山泉(9633.HK):25H1业绩表现亮眼 盈利能力同比改善
格隆汇· 2025-08-30 11: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22亿元,同比增长15.6% [1] - 归母净利润76.22亿元,同比增长22.1% [1] - 归母净利润率达到29.7%,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3] - 毛利率达到60.3%,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PET、纸箱、白糖等原材料成本下降 [2] 分品类营收表现 - 包装饮用水营收94.43亿元,同比增长10.7%,主要受益于舆情环境改善、国内游客出行增长及新渠道开拓 [2] - 即饮茶营收100.89亿元,同比增长19.7%,主要系东方树叶在无糖茶赛道先发优势显著及新品推出 [2] - 功能饮料营收28.98亿元,同比增长13.6%,主要系品牌曝光度与传播度提升 [2] - 果汁饮料营收25.64亿元,同比增长21.3%,主要系新口味、新规格产品推出及新渠道拓展 [2] - 其他产品营收6.29亿元,同比增长14.8%,主要系健康化产品迭代及定制化产品表现较好 [2] 费用与分部盈利 - 销售费用率19.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主要因广告及促销开支减少及物流费率下降 [2] - 管理费用率4.2%,同比微增0.1个百分点 [2] - 包装饮用水/即饮茶/功能饮料/果汁/其他产品的经营利润率分别为35.4%/48.4%/47.1%/31.3%/36.4%,同比提升3.3/4.3/5.9/7.7/7.4个百分点 [2] 增长驱动因素 - 国内游客出行增长显著,2025年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国内出游人次分别同比增长5.7%/5.9%/6.4%/8.2% [2] - 公司通过寻源活动强化天然水认知,红瓶水市占率持续提升 [3] - 即饮茶通过"开盖赢奖"活动、新品陈皮白茶及碳酸茶饮"冰茶"扩大矩阵并提升客户粘性 [2] - 山姆等新渠道推动多品类销量快速增长 [2]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包装饮用水在低基数背景下(24H2同比-24.4%),通过渠道下沉与单点卖力提升,市场份额有望持续回补 [3] - 即饮茶在低基数背景下(24H2同比+12.8%),通过新口味、新规格、新渠道延展及灵活营销,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4] - 2025年全年营收预计实现双位数增长,毛利率与净利率有望同比提升 [4] - 2025年6月核心产品进入香港市场,触达终端3500余家,覆盖全渠道零售网络,开启全球化序幕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48.38/169.19/189.33亿元,较前次预测分别上调3.6%/6.0%/5.4%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5倍/31倍/27倍 [4]
农夫山泉(09633):25H1业绩表现亮眼,盈利能力同比改善
光大证券· 2025-08-28 17:24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上调)[1]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256.22亿元,同比增长15.6% [4] - 25H1归母净利润76.22亿元,同比增长22.1% [4] - 归母净利润率达29.7%,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6] - 毛利率达60.3%,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6] 分品类营收表现 - 包装饮用水营收94.43亿元,同比增长10.7% [5] - 即饮茶营收100.89亿元,同比增长19.7% [5] - 功能饮料营收28.98亿元,同比增长13.6% [5] - 果汁饮料营收25.64亿元,同比增长21.3% [5] - 其他产品营收6.29亿元,同比增长14.8% [5] 盈利能力分析 - 包装饮用水经营利润率35.4%,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6] - 即饮茶经营利润率48.4%,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 [6] - 功能饮料经营利润率47.1%,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 [6] - 果汁经营利润率31.3%,同比提升7.7个百分点 [6] - 其他产品经营利润率36.4%,同比提升7.4个百分点 [6] - 销售费用率19.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6] - 管理费用率4.2%,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6] 增长驱动因素 - 包装水复苏受益于舆情改善及国内游客出行增长(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出游人次分别同比+5.7%/+5.9%/+6.4%/+8.2%)[5] - 即饮茶增长源于东方树叶无糖茶先发优势及"开盖赢奖"营销活动 [5] - 新产品推出包括陈皮白茶、碳酸茶饮"冰茶"等 [5] - 山姆等新渠道拓展助力果汁及定制化产品增长 [5] - 原材料成本下降(PET/纸箱/白糖)推动毛利率提升 [6] 未来展望与战略 - 25H2包装水营收预计稳健增长(24H2低基数-24.4%)[7] - 25H2即饮茶营收有望保持增长(24H2基数+12.8%)[8] - 2025年全年营收预计双位数增长 [8] - 2025年6月核心产品进入香港市场,覆盖3500余家终端 [8] - 全球化序幕开启,全渠道零售网络布局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48.38/169.19/189.33亿元(较前次上调3.6%/6.0%/5.4%)[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5x/31x/27x [9] - 2025E营业收入501.32亿元,同比增长16.9% [10] - 2025E归母净利润148.38亿元,同比增长22.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