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糖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农夫山泉重回5000亿,“斗士”钟睒睒挺过来了?
市值表现 - 公司总市值重回5000亿港元,7月22日盘中达5100亿港元,收盘5089亿港元,次日股价进一步上涨至46.35港元[5] - 4月8日至7月22日股价涨幅超42%,市值增长1440亿港元至5089亿港元,实控人持股市值增加约1200亿港元[5] - 2024年9月股价曾腰斩至23.04港元,市值缩水至2591亿港元,全年股价累计下跌23.4%[5] 管理层动态 - 实控人钟睒睒打破低调形象,2024年8月至2025年4月三次亮相央视《对话》栏目,并公开抨击互联网平台及直播带货模式[9] - 2024年通过官方账号发布多篇声明及文章,包括《我与宗老二三事》和辟谣声明[9] - 在股东大会上强调天然水与纯净水的价格差异,直言推出绿瓶纯净水是"一气之下"的行为[12] 业务表现 - 2024年包装饮用水业务营收下降21.3%至159.52亿元,减少43.1亿元,营收占比从47.5%降至37.2%[16] - 茶饮料业务(东方树叶与茶π)营收增长32.3%至167.45亿元,占比从29.7%提升至39%,弥补饮用水下滑[17] - 2024年整体营收微增0.54%至428.96亿元,净利润微增0.36%至121.23亿元,毛利率下降1.4个百分点至58.8%[10] 产品策略 - 2024年4月推出绿瓶纯净水,终端价低至12瓶8.9元,出厂价低于天然水的0.67元/瓶[14][15] - 2025年6月推出碳酸茶饮料"冰茶",电商折后价约60元/15瓶,差异化加入气泡元素[20][21] - 与山姆合作推出无标签饮用水(2.6元/瓶)、纯透食用冰(22.8元/2kg)及专供白桦树汁(8.7元/瓶)[22][23] 渠道与市场 - 东方树叶2024年占据无糖茶饮市场超70%份额,但2025年3月行业增速转负[23] - 2025年推出1.5L大包装东方树叶(零售价约10元)并开展开盖赢奖营销活动[24] - 新式茶饮品牌密集上市加剧行业竞争,茶饮外卖大战影响传统饮料市场[24]
奶罐里的饮品战:乳企不止想做供奶商
第一财经· 2025-06-11 17:56
新乳业进军饮品赛道 - 公司宣布正式进入饮品赛道 饮品将成为第三大核心业务 此前核心业务为低温鲜奶和酸奶 [1] - 2024年公司营收106 7亿元 同比微降2 9% 归母净利润5 4亿元 同比增长24 8% 是少数实现双位数增长的乳企 [1] - 计划从擅长的低温产品切入饮品赛道 重点关注低糖 无糖茶饮及轻体瘦身概念产品 [1] - 现阶段产品以创新口味和体重管理类含乳饮品为主 具体市场战略尚未公布 [2] 乳企布局新饮品赛道现状 - 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突破3500亿元 同比增长6 4% 成为乳企重点布局领域 [2] - 主流乳企已组建专业团队为新茶饮品牌提供原料支持 但越来越多乳企开始推出自有产品 [2] - 卫岗乳业推出2款低温轻乳茶 皇氏乳业 完达山公布奶茶店计划 君乐宝收购"茉酸奶"品牌 [2] 行业背景与动因 - 2025Q1乳品销售额下降6 9% 液态奶下降7 1% 行业面临增长瓶颈 [3] - 2024年人均奶类消费量41 5公斤 实际饮奶人群消费量接近日韩水平 传统乳制品增长受限 [3] - 奶酪和功能化营养品转型进展缓慢 乳企急需寻找短期新增长点 [4] - 区域乳企凭借品牌 渠道 冷链优势 进入饮品赛道的门槛和成本相对可控 C端业务利润率高于B端 [4] 战略考量 - 公司希望跳出存量市场内卷 在创新和增量中寻找增长机会 [1] - 通过新消费赛道触达年轻消费者 适应其注重产品需求 情绪价值 个性化表达的特点 [5] - 抓住市场红利 在日益碎片化的需求中捕捉细分市场增量机会 [5]
奶罐里的饮品战:乳企不止想做供奶商
第一财经· 2025-06-11 14:43
乳企布局新饮品赛道 - 新乳业宣布进军饮品赛道 将饮品列为第三大核心业务 此前核心业务为低温鲜奶和酸奶 [1][2] - 新乳业2024年营收106 7亿元同比微降2 9% 归母净利润5 4亿元同比增长24 8% 是少数实现双位数净利润增长的乳企 [2] - 公司计划从擅长的低温产品切入饮品赛道 产品方向包括低糖无糖茶饮及轻体瘦身概念含乳饮品 具体市场战略尚未公布 [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突破3500亿元 同比增长6 4% 成为乳企重点布局领域 [3] - 主流乳企已组建专业团队为新茶饮品牌提供原料支持 但越来越多乳企开始推出自有新茶饮产品 [3][4] - 卫岗乳业推出2款低温轻乳茶 皇氏乳业 完达山公布奶茶店计划 君乐宝收购"茉酸奶"并与蜜雪冰城合资 [4] 市场驱动因素 - 2025Q1乳品销售额下降6 9% 液态奶下降7 1% 传统乳制品消费面临增长瓶颈 [4] - 2024年人均奶类消费量41 5公斤 实际饮奶人群消费量接近日韩水平 半数人口不饮奶 [4] - 区域乳企凭借品牌影响力 渠道网络和冷链优势 进入饮品赛道门槛相对可控 C端业务利润率高于B端 [6] 消费群体变化与战略转型 - 年轻消费者更关注产品需求匹配度 情绪价值和个性化表达 而非价格敏感 [6] - 乳企通过新消费赛道触达年轻群体 在碎片化需求中捕捉细分市场增量机会 [6] - 行业需跳出存量市场内卷 在创新和增量中寻找解法 [2]
为什么烟酒店的C位,摆的都是水?
创业邦· 2025-06-11 11:20
水饮行业现状与趋势 - 夏季是水饮销售黄金期,烟酒商超将水饮作为核心品类以对冲烟酒淡季影响 [6][7][22] - 水饮品类具有高频消费、价格透明、利润稳定(单瓶利润约1元)及资金占用低等优势 [8][23][24] - 线下渠道仍是水饮销售主战场,品牌商通过免费设备投放(如冰箱)争夺终端货架C位 [14][18][20] 品类迭代与消费升级 - 消费需求从基础解渴转向健康化:早期畅销含糖茶饮/碳酸饮料(统一绿茶、可口可乐),后过渡至植物蛋白饮料(六个核桃),近年无糖茶饮(东方树叶)爆发 [34][36][38][51] - 高端化趋势明显:消费者从价格敏感转向追求"品质更好的水",高端矿泉水占比提升 [31] - 无糖茶饮渗透率快速提升,2023年日本无糖茶占茶饮市场82.5%,中国处于健康化转型初期 [49][50] 无糖茶饮赛道竞争 - 传统饮料品牌(农夫山泉)、新锐品牌(元气森林)与原叶茶企(小罐茶)共同布局无糖茶饮 [51][53] - 茶企凭借原料优势打造差异化产品,无糖茶饮为传统茶业提供新商业化路径 [54][55] - 未来3-5年功能型无糖饮、适老化产品及环保包装将成为确定性赛道 [59] 行业挑战与机会 - 同质化竞争严重,需通过供应链优化、场景创新及用户教育建立差异化壁垒 [60][61] - 中国地域差异大于日本,无糖茶饮能否复制日本"饮料之王"模式尚待验证 [58] - 终端零售端持续观察消费偏好变化,及时调整SKU结构以匹配需求升级 [28][29][42]
为什么烟酒店的C位,摆的都是水?
36氪· 2025-06-10 16:48
水饮行业线下渠道竞争 - 夏季水饮销售进入黄金期 烟酒商超将水饮摆放在货架C位 [2][5] - 头部饮料品牌通过提供免费冰柜等方式争夺商铺优质陈列位置 [8] - 水饮品类价格透明稳定 单瓶利润约1元 备货资金压力较小 [12][13] - 品牌商对临期产品提供及时更换服务 保障终端销售质量 [14] 水饮消费趋势演变 - 消费者从价格敏感转向品质追求 高端饮用水需求增长 [19] - 无糖茶饮成为新宠 东方树叶等品牌从"难喝"变为畅销 [23][31] - 功能饮料、碳酸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品类经历多次迭代 [21][22] - 日本市场无糖茶饮占比达82.5% 中国处于健康化转型初期 [30][31] 无糖茶饮市场发展 - 小罐茶等原叶茶品牌进入无糖茶饮赛道 寻求商业化突破 [32] - 中国无糖茶饮渗透率仍低 茶企可发挥原料优势做差异化 [32] - 未来3-5年功能型无糖饮、适老化产品、环保包装是确定性赛道 [34] - 避免同质化竞争需综合供应链、消费场景和用户教育能力 [35][36] 水饮行业特性 - 水饮是高频刚需品类 线上化成本高 线下渠道仍是核心 [11] - 行业经过多年竞争 产业链各环节已形成有效循环 [12] - 终端店铺经历电商冲击 水饮品类成为稳定现金流来源 [11][15]
实力研发赋能,小罐茶·高香无糖茶上市
经济网· 2025-05-22 16:13
产品发布 - 小罐茶于2025年5月21日在北京先农坛·庆成宫举办高香无糖茶发布会,时间选在国际茶日和"小满"节气,象征"满而未盈,得而不溢"的文化寓意 [1] - 新品以天然原叶茶为基底,主打"无糖≠无味"概念,通过花香与茶香叠加实现高扬香气,推出玫瑰红茶、茉莉普洱、东方美人三款口味,强调层次丰富的味觉体验 [1] 产品技术 - 公司自主研发功夫茶萃取工艺,优化萃取时间、温度、茶水比例及离心参数,精准锁住高阶香气成分,确保高温加热后仍保持口感层次与香韵 [1] - 技术突破传统无糖茶饮单薄口感的局限,实现香气馥郁悠长的差异化表现 [1] 行业定位 - 创始人杜国楹在发布会致敬东方树叶,认为其开启中国无糖茶饮时代,同时提出无糖茶饮正以新姿态推动中国茶现代化进程 [1] - 公司提出"重塑茶饮料价值标准"理念,计划以正宗茶企的产业积淀和科技研发能力,将传统茶味转化为现代消费体验 [2] 战略方向 - 未来公司将结合茶文化传承与专业原叶匠心,立足中国茶文化土壤,推动中国茶当代故事的国际传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