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0T V8发动机
icon
搜索文档
魏建军公布长城超豪华跑车项目,搭载4.0T V8混动系统
新浪科技· 2025-07-24 18:57
【#魏建军晒长城超豪华跑车##长城汽车超豪华跑车#】7月23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对外公布的一 张高管合照海报中,一辆造型低趴的汽车引人关注。该车型被黑布遮盖,无法看见具体外观,但从轮廓 仍可以看出是一款跑车。 今年以来,有关长城汽车超豪华车研发项目的消息不断流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长城汽车超 豪华车研发项目名为"长城品牌超豪车BG",进程一直由魏建军亲自监督,打造理念是"高品质、小批 量"。 今年1月,长城汽车内部小范围宣布了一则人事任命,新设立组织名为"长城品牌超豪车BG",由魏建军 担任董事长,长城汽车原技术副总裁宋东先为CEO。紧接着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长城汽车对外发 布了其自主研发的4.0T V8发动机。目前国内在售车型使用4.0T V8发动机的多是售价在百万元以上的超 豪华车。 在今年的一次直播中,魏建军被直接问及"是否会造跑车"时回应道,"跑车干啊,正宗的,拭目以待"。 之后,长城汽车CTO吴会肖也对外表示,"超跑项目自五年前便已启动⋯⋯长城想把这个成本再控制控 制"。 有消息称,长城汽车这款超豪华跑车将采用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 综合输出功率预 ...
“黑布”下潜藏的豪华心,长城高管照引发超跑猜想
观察者网· 2025-07-24 17:56
长城汽车豪华战略动向 - 公司发布覆盖黑布的跑车造型产品引发外界对V8超跑概念车的猜测 [1][3] - 疑似内部文件显示成立"超豪车BG"部门 由董事长魏建军亲自带队 首款车型为5.5米D+级轿车 [4] - 董事长魏建军公开表示要造"更高端的车" 并展示法拉利等豪车收藏 [4] - 上海车展发布国产首款4.0T V8发动机 强调V8级别对豪华车的重要性 [4][6] 技术突破与产品规划 - 4.0T V8发动机被视为中国品牌首次在燃油动力领域达到国际水平的技术突破 [6] - 最新曝光的超跑造型推翻此前轿车传言 可能搭载4.0T V8混合动力系统 [6] - 发动机预留P2电机接口 显示对燃油与电动技术结合的探索 [14] 历史高端化尝试 - 魏牌2016年推出时被视为自主品牌高端化标杆 2018年销量达13.9万辆峰值 [9] - 坦克品牌从魏牌独立后凭借硬派越野定位取得成功 [9] - 2021年沙龙汽车推出48.8万元机甲龙 但项目最终失败 [10] - 近期计划重启机甲龙项目 价格下探至30万元以内 [11] 市场与政策挑战 - 大排量车型面临25%购置税及90万元起征点的10%豪车税 [14] - 电动车技术(4秒加速/千公里续航)正在冲击传统燃油豪华车价值体系 [14] - 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销量压力 [14] - 需平衡燃油技术研发投入与行业电动化转型趋势 [14]
魏建军晒照,长城超豪华跑车要来了!下一步联手贾跃亭,进军美国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16:40
长城汽车超豪华跑车项目 - 公司正在推进"长城品牌超豪车BG"项目,由董事长魏建军亲自监督,定位"高品质、小批量" [3] - 项目已研发5年,计划采用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电动机混动系统,综合功率1000马力,0-100km/h加速<2.5秒,参数对标法拉利SF90 [3] - 2023年1月成立专项组织架构,魏建军任董事长,原技术副总裁宋东先任CEO [3] - 2023年4月上海车展已展示自主研发的4.0T V8发动机,该机型通常用于售价超百万元的超豪华车型 [3] 超豪华车市场现状 - 2023年前5个月超豪华品牌在华销量普遍下滑:宾利884辆(-20%)、劳斯莱斯289辆(-23%)、法拉利300辆(-14%)、兰博基尼157辆(-39%) [5] - 自主品牌中比亚迪仰望累计交付破万辆,华为&江淮尊界大定超8000辆 [5] - 行业分析认为超豪华车虽市场份额小但品牌溢价高,可能成为公司新利润增长点 [5] 公司财务与战略动向 - 2025H1营业利润68.62亿元同比下滑15.35%,主因新产品周期投入增加 [5] - 2023H1总销量56.98万辆(+1.81%),其中坦克品牌10.37万辆(-10.67%),皮卡9.62万辆(+4.69%) [6] - 2023Q2归母净利润45.86亿元(+19.46%),较Q1的17.51亿元(-45.6%)显著改善 [6] - 正探索通过FF合作曲线进入美国市场,FF第二品牌FX车型涉嫌抄袭公司魏牌高山9设计 [6] - 已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正在研究北美、欧洲及日韩市场战略 [7]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长城汽车:以高质量发展铸就民族品牌
第一财经· 2025-07-22 08:50
核心观点 - 长城汽车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完整供应链体系,实现全产业链全球化布局,打造真正的全球化品牌[1] - 公司董事长魏建军提出行业价格战和"零公里二手车"问题,引发行业反思和监管关注[3][4]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发展理念,连续三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技术成果显著[5] - 公司以"生态出海"模式实现高质量国际化发展,海外布局成效显著[8][9][10] -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认可公司作为民族品牌的代表[12] 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超百亿,专利授权量行业领先[1][5] - 自主研发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9AT/9HAT变速箱等核心技术产品[5] - 投资近100亿打造试验体系,具备2000余项试验能力[6] - 拥有2.3万工程师团队,占员工总数25%[6] - 旗下零部件公司已实现对国际一线品牌供货[5] 产业链与全球化布局 - 开展垂直整合,构建高效协同、进化成长的完整供应链体系[1] - 在海外建设三家整车工厂,泰国工厂本土化率超50%,巴西工厂2025年投产[1][8] - 全球销售网络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1400家海外销售渠道[10] - 海外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2024年海外销量突破45万辆[10] 行业影响与监管 - 行业价格战导致2024年汽车制造业利润4623亿元,同比下滑8%,利润率降至3.9%[4] - 公司董事长提出价格战和"零公里二手车"问题,引发监管部门约谈17家重点车企并出台"60天账期承诺"[3][4] - 商务部召开座谈会规范整治"零公里二手车"乱象[4] 国际化战略 - 国际化战略从产品出口升级为全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实现"生态出海"[8] - 泰国罗勇新能源工厂一期年产能规划8万辆[8] - 巴西总统卢拉会见公司董事长,高度肯定产品品质和技术研发[9]
燃油车市场阶段性回暖!多家跨国车企暂缓全面电动化,加速燃油车智能化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4 10:27
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市场表现 - 5月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85.4万辆 环比增长2.2% [1] - 新能源乘用车5月销量109.5万辆 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54.7% [1] - 西北地区燃油车保有量占比68% 混动车型在三四线城市销量增速连续18个月超纯电车型20个百分点 [1] - 年收入15万元以下首购用户中63%倾向燃油车 30万元以上高端用户中76%看重燃油车机械稳定性 [1] 头部车企战略调整 - 奥迪撤销2033年停止研发销售内燃机汽车计划 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 [2] - 通用汽车 梅赛德斯-奔驰 Stellantis 马自达 斯巴鲁 丰田等跨国车企暂缓全面电动化战略 继续投资内燃机技术研发 [2] - 长城汽车采用"双路径"策略 布局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 推出4.0T V8发动机 [2] - 一汽-大众坚持"油电混共进"战略 预计国内燃油车市场将维持约1000万辆/年规模 [2] - 大众探岳家族达成100万辆下线 推出ID.4 CROZZ纯电车型和探岳GTE插混车型 [2] - 奔驰2025年推出全新纯电长轴距CLA 计划推出全新长轴距GLE SUV(燃油或插混) [2] 燃油车商业价值与供应链 - 大众集团2024年在华总利润17亿欧元(约134亿元人民币) 新能源汽车交付量占比约6.9% [3] - 燃油车业务贡献利润仍占据相当比例 新能源汽车布局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且短期难获回报 [3]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年初9.69万元/吨跌至年末7.5万元/吨 全年跌幅22.6% [3] 政策环境动态 - 欧盟放宽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将2025年至2027年平均指标作为车企碳排放要求 [4] - 国七排放标准尚未落地 车企可通过混动技术满足短期要求 [4] - 燃油车市场回暖受益于阶段性政策刺激 置换补贴政策可维持可观市场规模 [4][5] - 15万元以下主流消费区间燃油车仍将保持显著价格竞争力 [5]
清醒者魏建军与中国汽车产业的价值觉醒
新浪财经· 2025-05-24 17:50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市场,但存在内卷式竞争、虚假宣传、过度追求规模忽视盈利等问题 [1]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降至3%,经销商亏损比例达41.7% [5] - 2024年1-8月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蒸发1380亿元 [9] 政策监管动向 - 国家发改委2025年5月发布整治汽车行业"虚假宣传""价格战"等乱象的通知 [3] - 工信部要求车企标注智能网联技术局限性,市场监管总局强化新能源汽车一致性监管 [8]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9] 行业乱象分析 - 部分车企将新车登记为二手车销售,导致消费者无法享受新车质保 [5] - 造车新势力通过集中上牌、虚假出口等手段虚增销量,2024年导致上游37家供应商18亿元坏账 [5][6] - 零部件企业为配合主机厂压价将研发投入压缩62%,关键专利失效 [6] 长城汽车差异化战略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8.7%,毛利率提升至19.51% [11] - 研发投入连续三年超百亿,2024年达104亿元占营收5.2% [11] - 聚焦高价值产品如坦克、山海炮,Hi4混动技术实现超低馈电油耗 [11] 技术创新实践 - 投资50亿元建设哈弗技术中心,进行极端环境测试 [7] - 自主研发4.0T V8发动机打破海外垄断,Hi4-T混动架构通过10万公里"三高"测试 [11] - Coffee Pilot Ultra智驾系统坚持"人机共驾"原则 [11] 供应链生态建设 - 构建"森林生态体系",覆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系统等多个领域 [13] - 孵化毫末智行、蜂巢能源等子公司,后者进入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 [13] - 业务板块间实现共生共享,资源信息高效协同 [14] 行业转型方向 - 产业链需从"大而散"转向强协同,主机厂年度降本压力导致2024年超200家中小供应商停止供货 [13] - 魏建军提出"全行业审计"倡议被纳入发改委整治措施 [16] - 新能源补贴精准退坡终结"骗补"灰色空间 [16]
笃行实干:魏建军谈中国汽车如何走向全球
新浪财经· 2025-05-24 11:34
魏建军的行业洞察与长城汽车战略 企业家特质与公司发展历程 - 魏建军26岁接手濒临倒闭的长城汽车,三年内实现扭亏为盈,展现工程师气质与实干精神[1] - 35年坚持不投机取巧的发展路径,带领长城汽车成为中国制造代表[1][3] - 多次逆势决策被时间验证正确性,如坚持技术信仰与制造业务实精神[3] 行业诚信与安全底线 - 强调车企诚信是行业底层竞争力,举报行业乱象是为维护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任[7] - 指出常压油箱等技术隐患可能引发类似"三聚氰胺事件"的行业信任危机[5][7] - 认为恶性价格战导致供应链现金流断裂、质量下降及二手车市场乱象(0公里二手车)[9][10] 新能源汽车行业风险 - 揭示新能源车企普遍亏损严重,纯电车尚未形成商业闭环[10] - 批评过度资本化导致企业追逐估值而牺牲长期健康,预警"汽车产业恒大"风险[10][11] - 指出政策补贴退坡后行业需回归理性,避免结构性失衡[10][11] 全球化战略与技术路线 - 提出"全动力、全场景、全球化"出海路径,反对单一技术路线[13][14] - 发布4.0T V8发动机填补自主品牌大排量技术空白,坚持"油电平权"战略[14] - 小型电动车战略契合全球多地区需求,兼顾城市通勤与环保政策[16] 行业长期主义价值观 - 倡导"求是"方法论:从发现问题到系统性解决问题[17] - 建立诚信企业文化,包括供应商合作、经销商关系及员工尊重[17] - 强调汽车行业代表国家形象,需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20][21] 行业现状与未来挑战 - 中国汽车年销千万辆成为支柱产业,但繁荣背后存在结构性问题[8][9] - 全球化需制度规范与品牌共识,而非简单销量扩张[20] - 呼吁行业回归制造本质,避免信任塌方导致"神话"崩解[10][21]
燃油车“回潮”!多车企聚焦发力内燃机,69.3%购车者将燃油车作为首选
华夏时报· 2025-05-08 17:12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市场表现 - "五一"假期期间全国高速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306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8% [2] - 充电桩密度较三年前提升2.7倍,超充技术普及率达45%,但仍有69.3%购车者首选燃油车 [2] - 新能源车国内渗透率达47.6%,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但燃油车仍占据半壁江山 [3] 车企技术双轨制战略 - 长城汽车发布"泛内燃机战略",新能源赛道布局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传统动力领域推出4.0T V8发动机 [2] - 长安蓝鲸动力迭代热效率,吉利雷神动力完成混动专用发动机技术储备 [2] - 吉利CMA超级母体架构反哺燃油车,G-Power动力系统热效率达44.26%,节油效率提升40% [3] - 长安新蓝鲸动力平台采用500Bar超高压直喷技术,UNI-K车型WLTC工况油耗4.8L/100km,减排15% [3] 跨国品牌技术路线 - 奥迪MLB Evo平台整合48V轻混系统与EA888 Evo4发动机,Q7车型百公里油耗降至7.6L [4] - 大众MQB evo平台兼容燃油/混动/纯电三种动力总成,长城柠檬平台衍生四种驱动形式,单车研发成本降低30% [4] - 在-30℃极寒环境下,燃油车续航达成率保持85%,纯电动车普遍衰减至55% [4] 市场需求与地域差异 - 西北地区燃油车保有量占比高达68%,混动车型在三四线城市销量增速连续18个月超纯电车型20个百分点 [3] - 家庭首购群体中,年收入15万元以下消费者对燃油车偏好度达63%,购置成本较同级电动车低2-3万元 [6] - 30万元以上消费群体中,76%认为燃油车机械素质稳定性仍具优势 [6] - 西北地区因冬季极端低温(年均-20℃天数超60天)与充电设施不足,燃油车仍是刚需选择 [6] 产业链与政策支持 - 全国2.3万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中,75%仍以燃油车核心部件为主营业务 [6] - 长三角产业集群发动机缸体、变速箱齿轮等精密加工产能占全球35% [6] - 国六b排放标准倒逼燃油车减排技术突破,如GPF颗粒捕捉器、350Bar高压直喷 [6] 海外市场拓展 - 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燃油车市占率仍高于80% [7] - 长城哈弗F7强化-35℃冷启动性能,上汽MG7通过沙特50℃高温测试,市占率突破8% [7] - 2024年燃油车出口量达234万辆,同比增长27%,出口均价从2020年1.2万美元提升至1.8万美元 [7] 行业未来趋势 - 未来十年油电并行仍将是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核心特征 [7] - 技术互补与市场分化共同驱动行业走向深度整合 [7]
观车 · 论势 || 从旧时光走向新岁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7 09:07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地位提升 - 中国品牌展台成为国际客商关注焦点,斯洛伐克维霍拉特公司将订单量从百辆级提升至千辆级,反映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形象从廉价转向科技与时尚 [1] - 海外媒体对中国品牌技术展示高度关注,包括长城汽车4.0T V8发动机、零跑"四叶草"中央集成架构、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方案等 [1] - 中国汽车工业完成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身份转变,全球产业格局重构 [1][4] 外资企业战略调整 - 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联合开发电子电气架构,2026年量产,形成"反向合资"模式 [2] - 起亚中国将产品定义权移交本土团队,计划在上海设立UX Studio,实施"技术本土化"策略 [2] - 全球车企开始"师华长技",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跟随转向标准输出 [2][4] 零部件企业角色升级 - 宁德时代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实现30秒充电75公里性能,吸引国际车企工程师关注 [2] - 博世纵横辅助驾驶系统与华为乾崑形成直接竞争,采用双Orin-X芯片实现无图端到端技术 [2] - 零部件企业从供应链展区进入整车馆核心位置,反映汽车产业价值链条重塑 [2][3] 技术创新驱动市场变革 - 均胜电子展示JoySpace+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集成光场屏、电子皮肤等创新技术 [3] - 宁德时代钠新电池在-40℃环境下保持90%电量,成为高寒市场必选方案 [3] - 消费者技术认知提升,供应链企业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品牌护城河" [3] 本土科技企业崛起 - 地平线以40%市占率登顶辅助驾驶系统市场,每3辆自主品牌辅助驾驶车型有1辆采用其方案 [3] - 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实现本土化场景优化,能精准识别中国乡村道路特殊车辆 [3] - 华为、地平线等科技企业跨界模糊零整边界,形成对外资巨头的替代效应 [3][4] 产业逻辑重构 - 中国汽车工业从规模效应转向技术主权,在电池能量密度、智驾算法、座舱生态等领域建立代际优势 [4] - 海外车企通过技术合作、股权投资获取中国技术"入场券" [4] - 上海车展40年历程展现中国汽车工业从模仿到超越、从封闭到开放的完整轨迹 [4]
2025年,什么样的燃油车会被排队围观?
36氪· 2025-04-30 19:55
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上海车展1300辆展车中超过七成是新能源车,BBA和保时捷等传统品牌均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1] - 鸿蒙智行、小米、蔚来等新势力展台人流量密集,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关注度高[1] - 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在3月达51.1%,但燃油车仍占展车三成[1][11] 燃油车市场现状 - 长城汽车展出全新自研4.0T V8发动机及坦克300虎克版,沃尔沃XC90凭借高安全定位吸引消费者[3][5] - 保时捷展台18台展车中9台为博物馆藏品,雷克萨斯设置"时光"主题区展出初代LS400[8][10] - 汽车之家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仍有超四成用户买车只看油车[11] 消费者偏好分析 - 30%纯电车主表示后悔并计划下次购车回归燃油车阵营,主要因机械质感和驾驶乐趣无法替代[14][16] - 95后燃油车主更偏爱机械美感,认为电车同质化严重,燃油车个性鲜明[16] - 部分消费者因情怀关注经典燃油车型,如雷克萨斯LS400和丰田世纪老款车型[10][14] 燃油车差异化策略 - 宝马M4纽博格林限量版售价108.8万元,搭载3.0T发动机并融合赛道元素[17][19] - 保时捷911 GT3 Touring预售价226.8万元,优化动力操控并配备电动调节扰流组件[18][21] - 奥迪A5L Sportback和Q5L燃油车型搭载华为乾崑ADS3.0高阶智驾系统,实现"油电同智"[20][23] 未来市场趋势 - 燃油车需在性能纯粹性和智能便捷性间找到平衡点,否则可能失去立足之地[23] - 行业预计燃油车将从小众市场寻求发展,通过独特设计和高性能产品满足特定需求[16][20] -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或长期共存,各自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