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

搜索文档
比亚迪李黔:中国汽车,领跑全球
创业邦· 2025-07-09 17:55
汽车行业成为经济新支柱 - 当前中国经济正经历增长引擎转换,汽车产业强势接棒房地产成为新支柱产业 [6][7]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从19%增长至69%,年销量从2002年约300万辆增至超3000万辆 [7] - 汽车行业横跨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是产业转型关键 [7] 中国汽车高端化与国际化突破 - 中国汽车出口"新三样"为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2024年净出口额达1640亿美元(占净出口总额17%) [9] - 中国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2023年出口量超580万辆,2024年增速超20% [9] - 比亚迪在欧洲五国(德法意英西)销量超越特斯拉,在新加坡全品牌销量第一,澳洲新能源市场单月销量达4000-5000辆 [10] 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领先优势 - 中国在电动化领域实现技术、专利、供应链全面领先,智能化渗透率达58%(全球平均10%) [11] - 2024年全球前十大车企中两家为中国企业,比亚迪以427万辆纯电动车销量位居全球第五 [12] - 比亚迪仰望品牌在100万以上SUV市场排名第三,2024年销量超7000辆(该价位总销量7.8万辆) [12] 核心技术产品力展示 - 腾势N9搭载易三方技术,3.2吨车体0-100km/h加速3.9秒,转弯半径4.6米(小于飞度4.9米) [13] - 比亚迪车型在180km/h时速爆胎无感知,85km/h紧急制动保持稳定,安全性能达量产车顶尖水平 [13] 产业投资布局策略 - 投资聚焦能源变革(光伏/储能/核能)、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智能驾驶/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 [15][16] - 已投100家企业中12家上市,10家IPO在审(A股4家/港股5家),2024年计划新增4-6家上市申请 [16] - 采取"优中选优、投重投大"策略,对优质企业持续追加投资并赋能产业链 [17]
比亚迪经销商大会
数说新能源· 2025-07-09 15:57
汽车经销商策略 - SKU精简:单车型配置从4-5个减至2-3个(如秦Lev/海豹06EV仅3款),目的是优化供应链、降低备货复杂度并强化产品竞争力 [4] - 库存熔断机制:库存超预警线立即停止发货,避免经销商资金压力并增强经营灵活性 [4] - 加速返利支付:缩短返利周期并加快资金拨付(王传福亲自督导),目的是稳定价格体系并保障经销商盈利 [4] - 终端价格管控:控制折扣幅度并优化促销政策,防止恶性竞争并保障可持续利润 [4] 国际市场动态 - 印尼市场:举办首届经销商大会并签署长期服务承诺,通过传统舞蹈表演强化品牌凝聚力 [4] - 美洲市场:170家经销商体验腾势Z9GT/仰望U8,重点布局欧洲、北美、南美市场,并举办茶艺体验活动输出中国文化 [4] 其他业务线 - 叉车业务:目标50亿元年销售额,战略为电动叉车技术升级+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市场拓展至欧美日高端市场 [4] 行业动态 -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市场 [11] - CATL: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市场 [11]
比亚迪(002594) - 2025年6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30 20:04
销售情况 - 2025 年 5 月公司销售 382476 辆,同比增长 15.3% [2] - 5 月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售 88640 辆,王朝丨海洋销售 348393 辆,方程豹汽车销售 12592 辆,腾势汽车销售 15806 辆,仰望汽车销售 139 辆 [2] 产品海外进展 海鸥 - 2025 年 5 月 21 日在 15 个欧洲国家同步举行上市发布会并开启预定,首批车辆 6 月起陆续交付 [2][3] - 是近三年在欧洲推出的第八款纯电车型,公司已进入欧洲 30 多个国家 [3] 海豹 05DM - i - 近日在波兰和斯洛伐克上市,还将陆续在捷克、罗马尼亚和克罗地亚等欧洲市场上市 [5] - 是公司在欧洲推出的第二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5] 澳大利亚市场 - 已布局 46 家门店,覆盖七大主要城市,形成覆盖纯电、混动的全场景产品矩阵,有海豚、海豹等六款车型 [6] 运输船情况 - 2025 年 6 月 24 日第六艘汽车运输船“BYD CHANGSHA”交船及命名,拥有 9200 个标准装载车位,采用最新 LNG 双燃料清洁动力技术 [4] - 目前投放运营的五艘已运载超过 7 万台新能源汽车前往世界各地 [4]
不满法院判决,多益网络裁员千人以上,总部将搬离广州;赛道测试时小米YU7刹车片起火,小米汽车回应;莲花汽车回应工厂停产传闻
雷峰网· 2025-06-30 08:51
特朗普T1手机事件 - 售价499美元的T1手机被曝由中国公司生产 官网已撤下"美国制造"标签 [4] - 美国媒体质疑其制造地 Purism CEO指出该手机实为中国制造 [4] - 手机设计模仿iPhone 后盖印有"T1"字样和美国国旗 屏幕规格与闻泰科技产品相似 [4] 字节跳动机器人业务 - Seed团队扩编至超300人 密集招募机器人方向三大负责人(产品、工程、大模型) [7] - 团队布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2024年底规模突破200人 [8] - 张一鸣频繁参与技术讨论 计划2025年推出首款C端或产业端机器人产品 [8] 多益网络裁员风波 - 因不满法院判决 计划裁员超1000人并将总部搬离广州 [8] - 此前成都公司因类似纠纷从438人裁至89人 [9] - 创始人徐波管理方式争议大 包括"自愿降薪10%"等政策 [9] 小米汽车动态 - YU7赛道测试中刹车片起火 官方解释为极端工况导致 功能未受损 [10] - 开售18小时锁单量破24万台 但交付周期长达33-53周 [11] - 极氪、蔚来等车企推出政策为退订用户补全5000元定金 [11] 理想汽车调整 - 下调Q2交付预期至10.8万辆(原12.3-12.8万辆) [12] - 整合成立智能汽车群组 马东辉任负责人 [13] - 6月交付量约3.3万辆 纯电SUV i8将于7月下旬发布 [13] 哪吒汽车纠纷 - 8家关联公司被南宁国资起诉 其中3家被法院认定"下落不明" [14] - 南宁国资持有哪吒13.162%股权 并拥有34.4亿元担保债权 [14] Meta AI人才争夺 - 两周内从OpenAI挖走7名核心研究员 包括o1/o3-mini开发者 [23] - 提供数百万美元薪酬方案 但否认存在1亿美元签约奖金 [24] - 此前以143亿美元收购Scale AI 49%股份 [23] 芯片行业动态 - 微软自研AI芯片"Braga"延迟至2026年 性能不及英伟达Blackwell [26] - 壁仞科技获15亿元融资 投前估值140亿元 计划Q3赴港上市 [17] 国际监管动态 - 德国要求苹果谷歌下架DeepSeek应用 指控数据非法传输 [25] - 意大利、荷兰等国已采取限制措施 美国拟立法禁用中国AI模型 [25] 汽车行业其他事件 - 一汽丰田销售总部迁至天津 离职补偿N+7 超400人随迁 [12] - 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召回38万辆汽车 因高压燃油泵缺陷 [18] - 莲花汽车否认英国工厂停产传闻 强调持续投入英国市场 [29]
前5个月进口量最高下滑44%,玛莎拉蒂们集体失速!自主品牌正“接管”百万级豪车市场
华夏时报· 2025-06-27 09:59
玛莎拉蒂及超豪华品牌在华表现 - Stellantis考虑出售玛莎拉蒂并聘请麦肯锡提供建议 尽管官方否认但品牌近年表现堪忧 [1] - 2025年1-5月玛莎拉蒂在华进口销量384辆同比下滑44% 下滑幅度远超宾利(-20%)、劳斯莱斯(-23%)等竞品 [1] - 2024年玛莎拉蒂全球销量仅11300辆同比暴跌57% 运营亏损达2.6亿欧元(约21.8亿人民币) [2] - 产品线青黄不接 Levante和Ghibli已停产 继任车型2027-2028年才上市 [2] 超豪华品牌整体市场趋势 - 2023年超豪华品牌进口量全面下滑 玛莎拉蒂(-12%)、宾利(-15%)、劳斯莱斯(-12%)等均两位数下跌 [3] - 2024年下滑加速 玛莎拉蒂(-71%)、劳斯莱斯(-40%)、阿斯顿·马丁(-44%)等跌幅扩大 [3] - 2025年Q1百万级新车销量2.1万辆同比腰斩(-53%) 5月单月玛莎拉蒂107辆(-2%)、兰博基尼24辆(-50%) [4] - 上海车展超豪华品牌集体缺席 包馆盛况不再反映市场疲软 [4] 自主品牌高端化突破 - 比亚迪仰望U8上市两年销量破万 U8L将于2025年下半年上市 产品矩阵覆盖62.8-168万元区间 [5] - 江淮华为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超5000台 指导价70.8-101.8万元对标迈巴赫 [6] - 长城成立超豪车事业群 小米SU7 Ultra定价52.99-81.49万元 极氪9X光辉版叫价百万级 [6] - 自主品牌以技术创新(如仰望U7六种驾驶模式+500kW快充)抢夺原豪华品牌客户 [5][6] 行业格局重构 - 迈凯伦前5月销量仅19辆 与仰望两年破万形成鲜明对比 [7] - 进口超豪华品牌集体遇冷 自主品牌加速抢占高端市场份额 [7] - 超豪华车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 [7]
豪华车行业系列报告:产品力及品牌价值双升,自主豪车将实现品牌向上
东方证券· 2025-06-22 21: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评级为中性(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豪车市场仍以外资为主,但已受自主高端化冲击,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对高价豪华车型形成替代 [9] - 产品力及品牌价值提升,自主品牌豪车将实现品牌向上,借助智能科技有望赶超外资传统豪华车型 [9] - 豪华车企盈利能力高于一般车企,且相对稳定,海外超豪华车企估值享受一定估值溢价 [9] - 看好自主豪华车品牌向上突破,预计自主品牌豪华车市场份额将逐步提高 [3][8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豪车市场仍以外资为主,但已受自主高端化冲击 - 国内市场多数豪华车型为外资品牌进口车型,2020 - 2024年进口豪华乘用车销量及占比呈下降趋势,2024年销量降至58.95万辆,占比降至2.6% [14] - 2023 - 2025年1 - 4月,国内高端豪华车型销量及占比下降,2024年销量降至44.43万辆,占比降至1.9% [15] - 2024年传统高端豪华市场受冲击较大,部分车型销量同比下降,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对高价豪华车型形成替代 [21][30] 产品力及品牌价值提升,自主品牌豪车将实现品牌向上 - 消费者对自主豪华品牌认同提升,比亚迪、华为等自主品牌获认可,政策支持强化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同 [36] - 国产豪华车型借助智能科技在产品力上逐步赶超外资传统豪华车型,在动力性能和智能化方面具有优势 [37] - 比亚迪仰望和华为尊界结合智能科技打造自主豪华品牌,有望获市场认可,更多自主品牌将进军豪华汽车市场 [40][49] - 2023 - 2025年自主品牌高端豪华车型市场份额有望从1.2%提升至6%左右 [50][51] 盈利比较分析:豪华品牌车企盈利能力高于一般车企,且相对稳定 - 不同定位豪华车企销量和单车收入有差异,法拉利定位高,BBA高端车型销量占比低 [54] - 2024年部分豪华车企受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挤压,盈利能力承压,豪华车企净利率更高且更稳定 [59][61] 估值比较:海外超豪华品牌车企估值享受一定估值溢价 - 市场对超豪华品牌法拉利赋予高估值溢价,2024 - 2025年PE(TTM)维持在60 - 80倍 [68] - 保时捷、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及大众、通用等一般车企估值受市场需求和业绩影响下滑 [72][74] - 国内自主豪华品牌若能打造稀缺性和品牌调性,有望获得估值溢价 [82] 主要投资策略:看好自主豪华车品牌向上突破 - 随着消费者和自主品牌自身变化,预计自主品牌豪华车市场份额将提高,实现高端化突破 [88] - 建议关注江淮汽车、比亚迪 [3][89]
比亚迪的高端化之困,王传福能解开吗?
新浪财经· 2025-06-20 16:42
文|偲睿洞察 牛大 编辑|临泽 「高端化,是比亚迪下一场必须打的硬仗。」 在6 月上旬的比亚迪股东大会上,王传福专门强调了高端市场的重要性,试图对外传递公司冲击高端的 决心。 结果到了现在,腾势不温不火,仰望高开低走,方程豹入门产品下探到15万以下,比亚迪汉、唐、海豹 能吃下销量还是基本靠着15-20万的版本。 而造成这一切的,其实正是比亚迪自己。 明知降价伤品牌,但比亚迪还是一干再干 这几年,为了销量,腾势不止一次地饮鸩止渴。 腾势是比亚迪品牌矩阵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品牌。腾势Z9GT预售发布会上,王传福曾说腾势是比亚迪品 牌矩阵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向下承接了王朝、海洋以及方程豹,向上托起了仰望。 而王传福也在今年6 月份的股东大会中专门提到,腾势是公司高端化的重要战略。 对于比亚迪来说,腾势肩负着比亚迪在高端市场拿下销量、赚取利润、打响比亚迪技术能力的重任。 可自2022年腾势D9一炮而红之后,腾势竟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没有推出一款爆款,并且高端品牌形象还 因为自己的步步错棋一再大打折扣。 但事实是,这两年比亚迪高端化迟迟不成。而一个不可忽略且又令人意外的真相是,在高端市场,比亚 迪越努力挣销量、挣声量,就越 ...
比亚迪(002594) - 2025年6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7 19:00
公司销量情况 - 2025 年 5 月公司销售 382476 辆,同比增长 15.3% [2] - 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售 88640 辆,王朝丨海洋销售 348393 辆,方程豹汽车销售 12592 辆,腾势汽车销售 15806 辆,仰望汽车销售 139 辆 [2] 乘用车出海亮点 - 比亚迪日本 5 月单月上牌量首次突破 400 台,跻身日本进口车品牌销量前十 [2] - 4 月上市的海狮 07EV 上市首月贡献品牌近 60%的销量,带动全系车型关注度,5 月海豚、元 PLUS、海豹销量环比分别增长 200%、150%和 190% [2][3] 欧洲总部情况 - 2025 年 5 月 15 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欧洲总部官宣仪式,选址布达佩斯第 11 区 [4] - 承载销售与售后、车辆认证及测试、车型本地化设计与功能开发三大核心职能,将创造上千个就业岗位 [4] - 研发聚焦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与下一代汽车电气化技术,未来将与至少三所匈牙利高校开展联合科研 [4] 车型交付情况 - 6 月 12 日,仰望 U7 纯电版正式开启全国交付 [5] - 方程豹钛 3 累计交付超 10000 辆,6 月 2 日 - 8 日交付量问鼎 A 级纯电 SUV 周度销量冠军 [6]
卫星“上车”,车联网如何向“天”突围?
36氪· 2025-06-17 18:41
全球互联网覆盖现状 - 全球约26亿人无法接入互联网,占全球总人口的32% [1] - 地面网络仅覆盖全球约10%的面积 [1] - 传统移动通信网络在城市人口密集区覆盖广泛,但在偏远地区、海洋、沙漠等特殊环境覆盖能力有限 [3] 车联网通信挑战与需求 - 车联网需要实时、高速、稳定的数据交互,要求"永不失联"的安全出行 [3] - 现有移动通信网络无法满足车联网在偏远地区的覆盖需求 [3] - 自动驾驶需要厘米级定位精度,低轨卫星可解决此问题 [13] 卫星互联网技术优势 - 卫星互联网通过低轨卫星实现全球覆盖,解决地面网络盲区问题 [7][9][10] - 低轨卫星通信端到端时延小于100毫秒,满足自动驾驶需求 [12] - 卫星通信具有低时延、高可靠、全球无死角覆盖等核心优势 [13] - 卫星互联网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制造成本低 [13] 卫星互联网与5G/6G融合 - 卫星互联网可弥补5G在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领域的商业化不足 [14] - 6G的"泛在连接"场景依赖卫星互联网实现全球立体覆盖 [15] - 星地一体融合组网是6G关键技术,实现空基、天基、地基网络深度融合 [15] - 卫星互联网是突破5G局限的关键力量,也是6G核心拼图 [18] 车联网融合组网方案 - 传统PC5链路依赖大规模RSU部署,成本高昂(单RSU约5万元,全国已部署超8700套) [21] - 5G Uu与PC5融合组网模式可解决规模化部署与成本控制难题 [22] - 5G宏基站全球覆盖需1000万台,单台成本约16万元,总投资超1.6万亿元 [25] - 低轨卫星星座仅需数百颗即可实现全球覆盖,单星成本未来有望降至百万级 [26] 卫星互联网产业布局 - 中国星网完成"国网"星座首次批量组网,G60星座发射首批18颗卫星 [29] - 特斯拉计划2025年底实现汽车直连卫星,SpaceX已部署超6600颗星链卫星 [30] -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在轨卫星达30颗,覆盖全球90%以上区域 [31] - 比亚迪仰望U8搭载卫星通信终端,实现双向语音通话和短信通信 [31] 行业发展趋势 - 卫星互联网将成为车企竞争新战场,2025-2030年应用前景广阔 [29][30] - 汽车、通信、卫星、算力四大领域深度融合是技术发展必然方向 [31] - 卫星通信应用场景将从应急通信向自动驾驶、远程操控、智慧交通延伸 [31]
车企60天账期承诺刷屏,近期车圈动作大集结
36氪· 2025-06-17 10:35
热门新车 小鹏G7 - 新车发布两个版本Max和Ultra,预售价23.58万元,首发搭载3颗图灵AI芯片和AR-HUD,主打智能化和大空间 [1] - 配备"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拥有87英寸画幅、1800:1对比度、10m虚像距离和100毫秒低延时,支持全场景AR导航 [3] - 定位对标特斯拉Model Y,在用料和智能化方面更优,价格预计更具优势,面临小米YU7竞争 [5] 一汽丰田bZ5 - 新车上市4款车型,指导价12.98-15.98万元,提供综合价值超38000元礼遇 [6] - 全系标配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统,搭载544Tops算力芯片和33颗感知硬件,支持城市/高速导航辅助等30余项功能 [8] - 设计更符合中国用户喜好,智能化向新势力看齐,将竞争零跑C11和马自达EZ-6 [10] 新款欧拉好猫 - 预售3款车型,价格8.98-10.98万元,升级前脸和内饰设计,强化智能化体验 [11] - 配备14.6英寸大屏、540度全景影像和咖啡应用商城,支持30秒全自动泊车 [12] - 定位年轻用户代步车,独特造型和智能化升级强化产品力 [14] 新款别克E5 - 新车亮相,47项升级集中在智能交互和舒适便利,采用PURE Design语言和30英寸6K屏 [15] - 搭载奥特能2.0平台,单电机180kW功率,续航620公里,电耗13.4kWh/百公里,充电速度提升30% [17] - 价格下探至自主品牌水平,配置不低但销量未达预期 [19] 仰望U7 - 中大型轿车开启交付,售价62.80-70.80万元,提供纯电和插混动力 [20] - 搭载天神之眼A高阶辅助驾驶系统,508TOPS算力,支持L2+级智驾 [21] - 展示比亚迪三电、易四方、云辇等技术积累,全栈自研操作系统构建技术护城河 [23] 行业事件 车企账期承诺 - 多家车企联合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压缩至60天以内,响应政府政策 [24] - 旨在调整"内卷式"竞争,解决供应链账期顽疾,但落地效果待观察 [27] - 被视为汽车行业"反内卷"第一步,需政府监管和产业链配合 [29] 小米汽车固态电池 - 公布固态电池专利,设计缩短离子传输路径,提高传输速率和电极性能 [32] - 此前CTB电池包宣称可实现超1000km续航,专利或助力突破1200km [35] 吉利雷神电混AI 2.0 - 发布星睿AI云动力2.0,包含多条技术路线,下半年将搭载银河新车型 [36] - AI场景引擎赋能,延长发动机保养里程50%,提升电池寿命15% [37] - 技术路线覆盖油耗、性能和未来能源,展现吉利技术实力 [39] 广汽丰田技术平台 - 发布两大新能源专属平台和全新电子电器架构,目标2030年新能源占比80% [42] - 将导入高性能插混和全新动力形式,2027年应用于赛那和汉兰达 [42] - 展示合资品牌转型决心,本土化研发和灵活平台战略成关键 [44] 捷尼赛思技术路线 - 推进HEV和EREV战略,首款量产车型为GV60 Magma [46] - 由资深专家Manfred Harrer领导,强调本土化布局和韩系豪华定位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