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8英寸晶圆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晶圆代工双雄现并购分野:中芯国际停牌收购子公司,华虹半导体复牌吸并“兄弟”资产
国际金融报· 2025-09-01 18:32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华虹半导体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华力微97.5%股权 发行股票价格为43.34元/股 较停牌前收盘价78.50元/股折让44.8% [1] - 交易对方包括华虹集团、上海集成电路基金、大基金二期及国控先导基金 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募集配套资金 [1] - 华力微聚焦先进逻辑工艺晶圆代工 核心资产为华虹五厂(65nm/55nm/40nm)和华虹六厂(28nm-14nm) [4] - 华虹半导体专注特色工艺平台(嵌入式存储、功率器件、模拟电源) 工艺覆盖0.35μm至65nm 拥有三座8英寸厂和两座12英寸厂 [4] 同业竞争与整合背景 - 华虹半导体与华力微为兄弟公司 均属华虹集团体系 此次收购为解决65nm/55nm/40nm制程业务同业竞争问题 [4] - 华虹半导体2023年科创板上市时承诺3年内将华力微注入上市公司体系 [5] 中芯国际相关交易 - 中芯国际9月1日停牌 计划发行A股收购中芯北方49%少数股权 交易对象包括大基金一期等机构 [5] - 中芯北方专注12英寸晶圆制造 工艺覆盖65nm至28nm 拥有两条月产能各3.5万片生产线 总月产能7万片 [7] - 收购完成后中芯国际持股比例将从51%升至100% 实现对中芯北方全资控股 [8] - 中芯北方及中芯京城项目上半年营收88.67亿元 净利润1.26亿元 上年同期营收72.8亿元 净利润6.06亿元 [8][9] 交易动机分析 - 中芯国际收购旨在将盈利资产收回上市公司增厚利润 中芯北方产线折旧基本完成 盈利能力较强 [8] - 满足大基金一期等股东退出需求 大基金一期成立于2014年9月 已进入回收延展期 [8] 市场动态 - 9月1日晶圆代工龙头企业出现不同动向 中芯国际停牌 华虹半导体复牌 [3]
国产第二大晶圆代工厂重组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20:20
公司重组与同业竞争解决 - 公司宣布与华力微重组以解决IPO承诺的同业竞争事项,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华力微控股权并配套募集资金 [2] - 收购标的为华力微与公司在65/55nm和40nm存在同业竞争的资产(华虹五厂)对应股权,目前处于分立阶段 [2] - 初步确定的交易对方包括上海华虹集团、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等 [2] - 华虹集团曾承诺将华力微65/55nm重合工艺平台的营收和毛利占比控制在30%以下,并在上市三年内将华力微注入公司 [3] 公司产能与技术布局 - 公司在上海拥有三座8英寸晶圆厂,在无锡建有两座12英寸特色工艺晶圆厂,其中一条是全球首条12英寸功率器件代工生产线 [3] - 华力微拥有中国大陆首条12英寸全自动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覆盖65/55nm和40nm技术节点 [3] - 公司主要定位于特色工艺,华力微主要定位于先进逻辑工艺,但在65/55nm工艺节点存在部分业务重合 [3] 财务与业绩表现 - 华虹集团一季度营收排名全球第六,实现10.1亿美元,环比下滑约3% [4] - 公司二季度销售收入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净利润800万美元,同比增长19.2%,毛利率达10.9% [4] - 预计三季度销售收入6.2亿至6.4亿美元,毛利率10%至12% [4]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下游需求呈现企稳迹象,AI相关应用增长强劲,消费电子在政策刺激下短期表现良好,汽车等新能源领域库存下降为未来增长释放空间 [5][6] - 短期公司将依靠现有产能提升工艺能力,长期仍需进行产能扩张,特别是特色工艺潜力节点和平台 [6] 其他事项 - 公司将于8月28日召开董事会审议中期业绩 [2][5]
中芯国际(0981.HK):下游需求逐步复苏 驱动基本面稳步上升
格隆汇· 2025-08-14 10:54
财务业绩 - 2025Q2收入22.1亿美元 同比增长16.2% 环比下滑1.7% 略高于一致预期的21.6亿美元 [1] - 毛利率20.4% 环比下滑2.1个百分点 [2]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9.5%至1.3亿美元 每股盈利0.02美元 [2] - 2025Q3收入指引环比增长5%-7%至23.2-23.6亿美元 中值符合预期 [2] - Q3毛利率指引介于18%-20% 中值略低于一致预期的19.7% [2] 产能与运营 - Q2产能环比增长1.8万片至99.1万片等效8寸晶圆 产能利用率92.5% 环比增加2.9个百分点 [1] - 晶圆ASP达874美元 同比增长4.5% 环比下滑6.3% [2] - 8英寸和12英寸晶圆收入环比分别增长6.6%和下滑2.6% [2] - Q2资本开支环比增长33.2%至18.9亿美元 [2] - 折旧摊销环比下降6.0%至7.5亿美元 [2] 市场需求与展望 - 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落影响产能需求 [2] - 下游客户市场份额提升驱动订单供不应求至10月份 [2] - Q3晶圆ASP有涨价预期 [2] - 2025年AI相关需求增速在10%以上 晶圆出货量增长但价格小幅下滑 [2] - 2025财年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持平 [2] 行业地位与战略 - 2025Q1位列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 市场份额6% 环比增长0.5个百分点 [2] - 先进制程技术突破和量产有望带动产业链高速增长 [2] - 匀速扩张产能 每年新增5万片12英寸晶圆月产能 [2] - 需求主要来自AI、汽车、AloT产品及封测管理业务 [2] - 全年资本开支有望同比持平 [2] 地域与成本结构 - Q2美国收入占比12.9% [2] - 关税对客户业务影响小于10% 对公司总营收影响小于2% [2] - 8/12英寸晶圆收入分别占比23.9%/76.1% [2] - 投产增加使晶圆单位成本降低 [2]
突发!台积电关厂!
是说芯语· 2025-08-14 07:43
台积电晶圆生产调整 - 公司将在2年内淘汰6英寸晶圆生产并对8英寸晶圆生产进行调整以提高效率 [1] - 6英寸晶圆生产的Fab 2和8英寸晶圆生产的Fab 5将于2027年末停产 [3] - 公司提供时间表协助客户转移或升级到12英寸晶圆厂并重新部署部分8英寸晶圆厂员工以加强先进封装能力 [3] 台积电产能与技术布局 - 公司在台湾地区运营4个12英寸GigaFab集群、4座8英寸晶圆厂和1座6英寸晶圆厂 [3] - 2024年总产能约为1700万片12英寸晶圆 [3] - 公司是氮化镓晶圆代工先行者 2014年率先在6英寸晶圆厂引入该技术 2015年扩大GaN器件生产范围 2021年拓展至8英寸晶圆厂 [3] 公司战略决策 - 董事会会议宣布五项主要决议但未涉及扩大美国投资、与英特尔合作或2nm技术泄漏事件额外措施 [3] - 公司计划将美国投资保持在现有水平并维持今年380亿至42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目标 [3]
突发!台积电关厂!
国芯网· 2025-08-13 22:26
台积电产能调整计划 - 台积电将在2年内淘汰6英寸晶圆生产并对8英寸晶圆生产进行调整以提高效率[2] - Fab 2(6英寸)和Fab 5(8英寸)将于2027年末停产[4] - 公司将协助客户转移或升级到12英寸晶圆厂并提供具体时间表[4] - 计划重新部署部分8英寸晶圆厂员工以加强先进封装能力[4] 台积电当前产能情况 - 在中国台湾地区运营4个12英寸GigaFab集群(月产能≥10万片)、4座8英寸晶圆厂和1座6英寸晶圆厂[4] - 2024年总产能约为1700万片12英寸晶圆[4] - 公司在氮化镓晶圆代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4] 技术发展历程 - 2014年率先在6英寸晶圆厂引入氮化镓技术[4] - 2015年扩大GaN器件生产范围[4] - 2021年将氮化镓生产拓展至8英寸晶圆厂[4] 董事会决议内容 - 未涉及扩大美国投资或与英特尔合作等外界猜测事项[4] - 计划将美国投资保持在现有水平[4] - 维持2024年380-42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目标[4]
台积电(TSM.US)两年内停产6英寸晶圆,8英寸产能提效不影响财务目标
智通财经· 2025-08-13 19:28
产能调整计划 - 未来两年内逐步停止6英寸晶圆生产业务 [1] - 持续整合8英寸晶圆制造产能以提升运营效率 [1] - 目前在台湾地区仅运营一座6英寸晶圆厂及四座8英寸晶圆厂 [1] - 产能调整不影响公司此前公布的财务目标 [1] - 先进制程业务不受此次调整影响 持续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 [2] 生产布局与客户 - 6英寸及8英寸晶圆厂主要用于生产成熟工艺制程的芯片产品 [1] - 为苹果、英伟达等全球主要客户提供的先进制程芯片生产均在12英寸晶圆厂完成 [2] - 将与客户保持密切协作确保业务过渡平稳有序 [1] 财务表现与预期 - 将今年美元计价销售增长预期从20%中段上调至约30% [1]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区间达318亿至330亿美元 较上年同期的235亿美元及上季度的300亿美元显著提升 [1] - 7月营收达新台币3232亿元(约合108亿美元) 同比增长26% [1] 资本支出与扩张计划 - 维持今年380亿至42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计划 [2] - 持续推进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日本、德国及中国台湾省的千亿美元产能扩张项目 [2] 市场驱动因素 - 决策基于对市场动态的研判 符合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1] - 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加速推动增长态势 [1]
中芯国际Q2财报披露,营收环比下降但同比提升22%
势银芯链· 2025-08-13 15:03
中芯国际2025年Q2财报分析 - 2025年Q2实现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环比下降1.7%,毛利率20.4%,环比下降2.1%,产能利用率92.5%,环比增长2.9% [2] - 上半年销售收入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2.0%,毛利率21.4%,同比提升7.6% [2] - 经营利润1.51亿美元,环比下降51.3%,除税前利润1.6亿美元,环比下降54.1% [4] - 本期利润1.47亿美元,环比下降54.6%,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32亿美元,环比下降29.5% [4] 业务结构分析 - 8英寸晶圆出货占比23.9%,环比提升2%,12英寸晶圆占比76.1% [5][6] - 智能手机业务占比25.2%,环比增长1.7%,但同比下滑6.8% [5][6] - 消费电子业务占比41.0%,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6.4% [5][6] - 工业与汽车业务占比10.6%,环比增长1.0% [6] 区域与产品分布 - 中国区收入占比84.1%,美国区12.9%,欧亚区3.0% [6] - 晶圆业务收入占比94.6%,其他业务占比5.4% [6] 产能与运营数据 - 月产能从Q1的973,250片8英寸晶圆增至Q2的991,250片 [7] - 季度产品出货量环比增长4.3%,年度同比增长13.2% [8] - 产能利用率从Q1的89.6%提升至Q2的92.5% [7][8]
半导体寒潮下晶圆代工双雄业绩承压 中芯国际利润同比降两成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核心财务表现 - 中芯国际2023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15.6亿美元同比下降18% 环比增长6.7%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4.03亿美元同比下降21.7% 毛利率20.3%同比下降19.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 [1][2] - 华虹半导体第二季度销售收入6.314亿美元同比上升1.7%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0.785亿美元同比下降6.4% 毛利率27.7%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4个百分点 [1] - 台积电第二季度营收4808亿元新台币同比下降10% 净利润1818亿元新台币同比下降23.3% [3] 产能与利用率 - 中芯国际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78.3% 明显低于去年同期97.1% 但高于第一季度68.1% 12英寸晶圆收入占比74.7% 8英寸晶圆收入占比25.3%环比下降2.8个百分点 [2] - 华虹半导体折合八英寸产能增至34.7万片 四条生产线保持满载运营 [3] - 中芯国际第二季度资本开支17.32亿美元环比提升37.6% 月产能环比提升 [5] 下游需求结构 - 中芯国际智能手机收入占比26.8%环比提升3.3个百分点 物联网收入占比11.9%环比下降4.7个百分点 消费电子收入占比26.5% 中国区收入占比79.6%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2] - 华虹半导体中国区收入占比达77.5% 受益于IGBT、MCU及超级结产品需求增加 [5] - 全球第二季度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8%环比下降5% PC出货量同比下降15%但环比增长8% [4] 行业展望与策略 - 机构预计下半年手机和PC市场将缓慢复苏 新机型发布或加快换机周期 [4] - 华虹半导体预计第三季度销售收入5.6~6亿美元 毛利率16%~18% 中芯国际预计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3%~5% 毛利率18%~20% [3] - 公司积极布局新产能 华虹半导体推进无锡项目和8英寸厂优化升级 中芯国际专注技术研发和产能安排以迎接增长周期 [5]
群智咨询:预计三季度起晶圆代工价格有望企稳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7:17
全球晶圆行业产能利用率与需求趋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主要晶圆厂平均产能利用率达82% 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 [1] - 下游拉货积极推动上游晶圆需求增长 8英寸晶圆需求回升显著 [1] - 工控和车载应用复苏带动下半年产能利用率加速回升 [1] 晶圆代工价格走势预测 - 2025年三季度起晶圆代工价格有望企稳 2026年8英寸部分应用可能小幅回涨 [1] - 28/40nm制程价格将稳定 因新增产能充足且厂商竞争激烈 [3] - 55/90nm制程价格易稳难升 因二线代工厂新进入者增加 [4] 12英寸晶圆细分制程表现 - 28/40nm产能利用率保持80%以上 中国大陆厂国际转单推动超90% [3] - 55nm制程受车载及显示需求推动平稳复苏 90nm需求保持稳定乐观 [4] - 12英寸28nm典型价格维持2550美元 40nm维持2050美元 季度环比持平 [2] 8英寸晶圆市场动态 - 工控与车载应用复苏显著 叠加消费电子拉货效应推动订单增长 [5] - 世界先进及华虹等厂商产能利用率预计季度环比增长3-5个百分点 [5] - 8英寸150nm BCD工艺价格稳定在350美元 350nm BCD工艺稳定在230美元 [2] 厂商策略与竞争格局 - 华虹及晶合等厂商可能调整55/90nm价格策略 减少以量换价力度 [4] - 中国大陆二线代工厂2025-2026年进入55/90nm市场 增加价格竞争压力 [4] - 28/40nm作为主力扩产制程 新增产能足以应对需求但竞争持续 [3]
高盛:略降对中芯国际(00981)今年至2027年每股盈测 目标价63.7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1 15:05
盈利预测调整 - 高盛下调中芯国际2023年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1% 反映毛利率及经营溢利率假设下调 [1] - 下调主因产能增加导致的折旧与摊销持续上升 [1] 目标价与评级 - 维持中芯H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63.7港元 对应2028年36倍市盈率 [1] 季度业绩展望 - 第二季收入增长放缓被视为暂时现象 公司指引第三季收入环比增长5%至7% [1] - 第三季毛利率指引18%-20% 低于高盛预测20.6%及市场预期21.1% [1] 经营亮点 - 产能使用率保持稳固 客户订单强劲 持续产能扩张支持产品交付能力 [1] - 12英寸晶圆销售占比提升推动均价上升趋势 12英寸晶圆折扣减少 [1] - 管理层预期未来数季订单稳定 交付量增长可期 [1] 行业机遇 - 受益于本土化生产需求增长及产品组合中12英寸晶圆占比提升 [1] - 尽管第四季终端需求能见度低 但客户需求强劲支撑产能使用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