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C006单抗注射液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桂林三金接受华创证券等2家机构调研,聚焦生物药业绩与品种规划
新浪证券· 2025-09-10 20:54
生物药业务 - 生物制药是公司"一体两翼"战略重要部分 但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 当前行业遇冷[2] - 白帆生物受投融资环境影响 行业竞争激烈 客户选择多样 CDMO供给端产能闲置 商务拓展和客户资源积累较2023年大幅增长 但距规模生产仍有差距 拖累盈利[2] - 宝船生物多个项目管线处于新药研发阶段 无药品上市销售 营收规模小 产能未充分释放 研发支出大[2] - 公司对宝船和白帆优化人员结构 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治理 减少亏损 同时优化研发管线 重点突破临床数据好、前景广阔的项目 BC006单抗注射液项目即将完成I期临床试验[2] - 公司在稳固中成药业务的同时 积极推进生物制药发展 并寻求合作伙伴[2] 二三线品种 - 公司二、三线品种发展趋势良好 公司扶持力度不变[3] - 蛤蚧定喘胶囊去年增速理想 今年有望延续 但随体量扩大增速将放缓[3] - 眩晕宁系列销量2021年突破亿元 未来发展势头好于一线品种[3] 分红政策 - 公司一直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稳定回报 上市后持续实施现金分红政策[4] - 公司充分考虑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保持稳定经营性现金流 确保日常运营及发展[4] - 一般情况下 若无特殊资金需求 分红政策不变[4]
桂林三金(002275):经营质量稳步提升,生物药业务管理持续优化
中邮证券· 2025-09-03 14:1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8][9] 核心观点 - 公司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2025H1营业收入9.98亿元同比下降6.56% 归母净利润2.87亿元同比下降4.70% 但经营现金流净额3.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75% [3] -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5H1毛利率75.74%同比提升1.01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28.73%同比提升0.56个百分点 扣非净利率26.62%同比提升0.96个百分点 [4] - 中药板块通过新剂型开拓院内市场 二、三线品种眩晕宁片/颗粒、拉莫三嗪片等步入快速成长阶段 [5] - 生物制药板块研发管线持续推进 BC006单抗注射液完成腱鞘巨细胞瘤适应症Ⅰ期临床 新增特发性肺纤维化适应症临床试验获批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07/24.28/25.5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1/5.18/5.71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9/17/15倍 [9][11] 财务表现 - 2025H1分季度业绩:Q1营收4.67亿元同比下降3.32% Q2营收5.32亿元同比下降9.23% [3] - 工业营收9.71亿元同比下降6.44% 毛利率77.25%同比提升0.88个百分点 商品流通营收0.24亿元同比增长9.44% [4]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管理费用率6.19%同比下降0.97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6.10%同比下降1.30个百分点 [4]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23.07亿元同比增长5.15% 归母净利润4.71亿元同比下降9.76% [11] 业务发展 - 中药板块核心产品"三金"、"桂林西瓜霜"品牌优势显著 西瓜霜系列、三金片系列通过舒咽清喷雾剂等新剂型开拓院内空白市场 [5] - 生物药研发管线包括BC006、BC007、BC008抗体注射液项目 BC007和BC008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6] - 白帆生物加强商务拓展 推进生产项目导入 提升运营效率 [6]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5.06元对应2025年预测PE 18.67倍 2026年16.94倍 2027年15.40倍 [11] - 市净率方面 2025年预测为2.74倍 2026年2.61倍 2027年2.47倍 [11] - EV/EBITDA倍数持续改善 从2024年12.69倍降至2027年9.26倍 [11]
桂林三金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4.7%,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30 06: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9.98亿元同比下降6.56% 归母净利润2.87亿元同比下降4.7%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32亿元同比下降9.23% 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下降9.43% [1] - 毛利率75.74%同比增1.35个百分点 净利率28.73%同比增1.99个百分点 [1] 盈利能力与效率 - 三费总额3.47亿元占营收34.73%同比增1.19个百分点 [1] - 每股收益0.49元同比下降3.92%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4元同比大幅增长55.75% [1] - 每股净资产5.33元同比增长6.73% 反映股东权益增长 [1]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10.48亿元同比下降13.32% 应收账款2.44亿元同比增长18.34% [1] - 有息负债6.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38% 显示债务融资增加 [1] 历史业绩与分析师预期 - 公司去年ROIC为14.55%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13.25% 2020年最低为8.14% [3] - 去年净利率23.77% 显示产品附加值较高 [3] - 分析师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4.71亿元 每股收益0.8元 [3] 生物制药业务进展 - 白帆生物受投融资环境影响 CDMO产能闲置 商务拓展较2023年有增长但未达规模生产要求 [4] - 宝船生物多个管线处于新药研发阶段 无药品上市销售 研发支出金额较大 [4] - BC006单抗注射液项目即将完成I期临床试验 [5] 战略管理与成本控制 - 公司实施一体两翼战略 生物制药为重要组成部分但属高风险行业 [4] - 对宝船和白帆优化人员结构并聘请咨询公司专项治理 严格控制成本费用 [5] - 生物制药板块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同时保持中成药板块稳定运营 [5]
桂林三金:7月25日接受机构调研,国泰海通、产投资本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7-28 18:37
公司业务发展 - 生物制药板块为公司一体两翼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行业处于遇冷时期,受投融资环境影响,行业竞争更为激烈,短期内CDMO供给端出现产能闲置 [2] - 白帆生物商务拓展和客户资源积累较2023年有较大增长,但距规模生产要求尚有差距,拖累整体盈利水平 [2] - 宝船生物多个项目管线仍处于新药研发阶段,尚无药品上市销售,整体营业收入规模偏小,产能尚未充分释放,研发支出金额较大 [2] - 公司对宝船和白帆最大限度控制成本和费用,优化人员结构,并聘请专业咨询公司进行专项治理,尽量减少亏损 [2] - BC006单抗注射液项目即将完成I期临床试验,公司对临床数据较好、发展前景广阔的项目重点突破 [2] 产品线表现 - 二线、三线品种总体发展趋势良好,蛤蚧定喘胶囊去年增速理想,今年有望延续去年增速,但未来增速会逐渐放缓 [3] - 眩晕宁系列销量已于2021年突破亿元大关,去年是个位数增长,今年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拉莫三嗪片今年力争迈上亿元台阶,舒咽清喷雾剂、复方感冒灵颗粒、三金颗粒等继续突破并力争保持较高增速 [3] - 二线、三线品种在绝对量上和一线品种有较大差距,但总体增长态势好于一线品种 [3] 销售策略 - 公司销售费用投放使用愈加精准化,有侧重的投放趋势,一线品种销售费用率相对较低,重点向二线、三线品种倾斜 [4] - 三金颗粒、舒咽清喷雾剂等在培育阶段会给予较大支持,一旦达到一定体量费用会有所调整 [4] - 公司总体销售费用和销售收入相互匹配,全年销售费用率不会有很大变化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主营收入4.67亿元,同比下降3.32%,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上升4.8%,扣非净利润9767.29万元,同比上升11.61% [5] - 毛利率77.76%,负债率27.69%,投资收益-35.57万元,财务费用-136.25万元 [5] 机构预测 - 中邮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4.71亿元,2026年5.19亿元,2027年5.72亿元 [6] - 长城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5.12亿元,2026年5.82亿元 [6] - 华安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5.09亿元,2026年5.76亿元 [6] - 天风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4.87亿元,2026年5.49亿元 [6] - 德邦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5.21亿元,2026年5.81亿元 [6]
桂林三金(002275) - 002275桂林三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5
2025-07-28 16:56
公司生物制药板块情况 - 生物制药是一体两翼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市场广阔,但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行业遇冷,白帆生物受投融资环境影响,CDMO 供给端产能闲置,公司商务拓展和客户资源积累较 2023 年有较大增长但距规模生产要求有差距,拖累整体盈利水平[1] - 宝船生物多个项目管线处于新药研发阶段,无药品上市销售,营收规模小,产能未充分释放,研发支出大[1] - 公司对宝船和白帆控制成本费用、优化人员结构、聘请专业咨询公司专项治理以减少亏损,优化研发管线,重点突破 BC006 单抗注射液项目,该项目即将完成 I 期临床试验,生物制药板块积极寻求合作伙伴[1] 公司二、三线品种发展潜力 - 二线、三线品种总体发展趋势良好,扶持力度不变,蛤蚧定喘胶囊去年增速理想,今年有望延续,未来体量扩大增速将放缓;眩晕宁系列 21 年销量突破亿元,去年个位数增长,今年力争两位数增长;拉莫三嗪片今年力争迈上亿元台阶;其他品种如舒咽清喷雾剂等继续突破并力争保持高增速[1][2] - 二、三线品种绝对量与一线品种有差距,但增长态势好于一线品种[2] 基药目录情况 - 国家基药目录调整由国家相关部门主导,无企业申报阶段,公司未开展申报工作,无法确定产品能否进入目录,国家暂未宣布新版基药目录公布时间[2] 公司销售策略及费用情况 - 公司对销售费用投放把控严格,呈现精准化、有侧重投放趋势,一线品种销售费用率相对较低,投放重点向二、三线品种倾斜,根据产品销售进度和市场变化调整[2] - 公司总体销售费用与销售收入匹配,全年销售费用率变化不大[2]
桂林三金(002275) - 002275桂林三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4
2025-06-05 23:04
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 219,399.20 万元,较上年同期 217,160.34 万元增长 1.03% [1] - 2024 年度公司利润总额 64,393.50 万元,较上年同期 51,828.39 万元增长 24.24% [1] - 2024 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2,153.36 万元,较上年同期 42,129.88 万元增长 23.79% [1] - 2025 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 9,767.29 万元,较上年同期 8,751.54 万元增长 11.61% [1] 生物制药业务 - 生物制药是公司一体两翼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市场广阔,但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高,行业遇冷 [1] - 白帆生物受投融资环境影响,行业竞争激烈,短期内 CDMO 供给端产能闲置,商务拓展和客户资源积累距规模生产要求有差距,拖累盈利 [1] - 宝船生物多个项目管线处于新药研发阶段,无药品上市销售,仅少量技术服务收入,营业收入规模小,产能未充分释放,研发支出大 [1] - 公司对宝船和白帆控制成本费用、优化人员结构、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治理,减少亏损 [1] - 公司优化研发管线,重点突破 BC006 单抗注射液项目,即将完成 I 期临床试验 [1] - 生物制药业务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1] 销售费用 - 公司对销售费用投放使用把控严格,呈精准化、有侧重投放趋势 [2] - 一线品种销售费用率相对较低,投放重点向二、三线品种倾斜,根据产品销售进度和市场变化调整 [2] - 公司总体销售费用和销售收入匹配,全年销售费用率变化不大 [2] 二、三线品种发展 - 二线、三线品种总体发展趋势良好,公司扶持力度不变 [2] - 蛤蚧定喘胶囊去年增速理想,今年有望延续,未来体量扩大增速将放缓 [2] - 眩晕宁系列销量 21 年突破亿元,去年个位数增长,今年力争两位数增长 [2] - 拉莫三嗪片今年力争迈上亿元台阶 [2] - 舒咽清喷雾剂、复方感冒灵颗粒、三金颗粒等继续突破,力争保持高增速 [2] - 二、三线品种绝对量与一线品种有差距,但增长态势好于一线品种 [2] 分红政策 - 公司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回报,上市以来持续现金分红 [2] - 公司保持稳定经营性现金流,确保资金支撑运营发展 [2] - 一般情况下,除非有特殊资金需求,分红政策不变 [2] - 2024 年拟每 10 股派 3.5 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 2.06 亿元,披露 2025 年中期现金分红规划 [2]
桂林三金(002275) - 002275桂林三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7 11:26
库存与动销情况 - 公司依托 BI 智能分析系统和专业数据分析团队,构建“成品库存标准模型”,提升库存周转效率 [1] - 创新推出多元化促销活动,激活终端消费市场,优化全渠道库存结构 [1] - 整体库存水平向好,较往年同期明显下降,稳定维持在 1.5 - 2 个月的健康库存周期 [1] 二、三线品种发展 - 蛤蚧定喘胶囊去年增速理想,今年有望延续,未来增速将随体量扩大逐渐放缓 [1] - 眩晕宁系列 21 年销量突破亿元,去年个位数增长,今年力争两位数增长 [1] - 拉莫三嗪片今年力争迈上亿元台阶 [1] - 舒咽清喷雾剂、复方感冒灵颗粒、三金颗粒等品种继续突破并力争保持高增速 [1] - 二、三线品种总体增长态势好于一线品种 [1] 分红政策 - 公司上市以来持续实施现金分红政策,保持稳定经营性现金流 [2] - 一般情况下,除非有特殊资金需求,分红政策不变 [2] - 2024 年拟每 10 股派 3.5 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 2.06 亿元,同时披露 2025 年中期现金分红规划 [2] 上海生物药进展 - 生物制药是一体两翼战略重要组成部分,行业遇冷,白帆生物产能闲置,商务拓展和客户资源积累距规模生产有差距 [2] - 宝船生物多个项目管线处于新药研发阶段,无药品上市销售,收入规模小,产能未充分释放,研发支出大 [2] - 公司对宝船和白帆控制成本费用,优化人员结构,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治理,减少亏损 [2] - 优化研发管线,重点突破 BC006 单抗注射液项目,即将完成 I 期临床试验 [2] - 生物制药板块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