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6

搜索文档
一汽大众再动营销体系,“合资一哥”难解新能源转型困境
新浪财经· 2025-06-13 18:11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启动大规模组织变革,重组后台市场部和客户运营部,强化品牌终端影响力和客户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 [1] - 中台新成立商品经营部,负责商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在车型定义早期介入研发部门 [1] - 提级建立商品营销经营委员会,对各车型条线负责人充分授权以提升决策效率 [1] - 此次变革涉及市场、营销、客户、渠道、商品和售后六大板块,从开始到落地运转仅用时不到两个月 [2] 新能源转型困境 - 公司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8.5%降至2024年的7%,今年1至5月继续跌至6.8% [2] - 三款在售新能源车型5月合计零售销量只有2617辆,仅约占整体销量的2% [2] - ID.6 CROZZ和ID.7 VIZZION月销量已降至两位数,部分门店已无展车 [2][5] - 2025款ID.4 CROZZ裸车价最低降至12万元,较上市价下调约3万元,但每月门店仅能卖3到4辆 [3] 产品竞争力问题 - ID.7 VIZZION软件能力在上市之初即难以和国内同级产品相抗衡,缺乏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5] - 上汽大众主动放弃导入ID.7 VIZZION的双胞胎车型 [5] - 早期ID.运营中心未取得理想效果,现已被拆分 [6] - 传统4S店模式难以满足新一代消费者对智能座舱体验的需求 [7] 未来战略布局 - 从2026年起将新增10款专为中国市场的全新车型 [6] - 明年导入全新车型ID.AURA,基于本土开发的CMP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具备高级城区辅助驾驶功能 [8] - 需从面向经销商的To B营销转变为面向消费者的To C营销 [1] - 需以新的沟通方式触达00后核心用户群 [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Z世代选车主阵地转向线上,更愿意主动了解深度内容而非传统广告 [7] - 在Z世代新能源汽车品牌偏好中,传统合资品牌只有5%,而新能源专家品牌达42% [8] - 传统燃油车品牌在新能源时代面临转型困难,需在品牌层面进行彻底变革 [9] - 新能源专家品牌在年轻消费者心中更具专业性和领先性 [8]
深蓝汽车陷车机广告风波,CEO邓承浩连夜道歉
犀牛财经· 2025-06-05 19:39
事件概述 - 深蓝汽车因车机系统启动时弹出5秒"向首任车主发放10000元S09专属购车券"广告引发车主不满 广告遮挡360摄像头信息导致安全隐患 [1] - 事件迅速发酵 公司及CEO邓承浩及时道歉并承诺优化流程 未来以更好方式告知福利信息 [1][7] 行业现状 - 深蓝汽车并非首家在车机屏幕推送广告的车企 第三代哈弗H6、蔚来ES6、大众ID.6等车型均曾曝出类似问题 [4] - 大众ID.6广告曾覆盖导航信息上半部分 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4] - 车机广告商业价值显著 千次曝光收益15-30元 按1000万联网车辆日均2次曝光计算 年直接收益超2亿元 间接收益规模可达50亿元 潜在商业价值达百亿级别 [4] 潜在影响 - 车机广告可能损害品牌形象 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滑 影响公司长远发展 [6] - 广告推送存在安全隐患 如遮挡驾驶信息或分散驾驶员注意力 增加交通事故风险 [6] - 未经用户同意的广告推送涉嫌违反《广告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侵犯消费者权益 [6] 公司应对 - 深蓝汽车发布官方回应 就车机广告问题致歉并公布整改措施 [7] - 公司澄清隐私协议调整与广告无关 CEO及时回应事件 [7] - 事件警示车企需平衡商业利益与用户权益 避免因广告问题损害市场口碑和品牌价值 [7]
深蓝“广告门”背后,车机大屏成车企营销新手段
第一财经· 2025-06-03 23:52
深蓝汽车"广告门"事件 - 深蓝汽车否认在行驶过程中推送广告及强制观看广告的指控 澄清车机系统开屏权益提醒仅在P挡时弹出且可自主关闭 不会遮挡驾驶信息[1] - 公司解释APP端隐私政策调整是为强化用户隐私保护 应有关部门要求对第三方SDK内容进行修改[1] - 事件起因是5月底多名车主投诉未经许可推送"1万元S09专属购车券"广告 持续时间约3秒影响驾驶体验[2] -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承认流程失误 表示内部已优化权益告知方式[2] 行业车机广告现象 - 车机广告已成为车企营销新方式 涉及东风日产N7 广汽丰田汉兰达 大众ID6 奔驰EQE等多款车型[2][3] - 广告内容主要为购车优惠 推荐亲友购车获积分等 目的是促进以旧换新和熟人裂变营销[3] - 2024年车机广告投诉量同比增长210% 成为仅次于电池安全的第二大维权焦点[3] - 车主反感原因包括影响驾驶安全和侵犯车辆所有权/隐私权[3] 监管与法律环境 - 三部门联合规定要求明确告知弹窗形式内容频次 确保一键关闭功能 显著标明推送者身份[4] - 《广告法》规定未标明关闭标志的互联网广告可处5000-30000元罚款[4] - 2024年11月中汽协发布"汽车隐私保护"标识 从多维度开展隐私保护能力测评[5][6] 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 - 2023-2024年发生超20起车企数据泄露事件[5] - JD Power调查显示超40%消费者认为智能汽车厂商数据收集告知措施少于手机厂商[4] - 车主担忧车企采集车辆定位 行驶轨迹 车内图像语音等信息用于精准广告投放[4]
车主故事|车轮上的家,ID.6 CROZZ带我丈量山河
齐鲁晚报· 2025-05-30 13:11
产品性能 - ID6 CROZZ长续航PURE+版在德州至泉城300公里往返行程中仅消耗48%电量,展示高效能耗表现 [3] - 后轮随动转向系统使满载七人的车身在高速弯道中保持轿车般操控灵活性 [3] - 增强现实导航系统在青岛暴雨天气中精准识别封闭道路,矩阵大灯在积水路段提供卓越照明 [5] - 三区独立空调系统满足三代乘员差异化温度需求,提升长途舒适性 [8] 充电网络 - 国家电网快充桩在齐河服务区实现30分钟快速补能 [3] - 当前国道服务区快充桩覆盖密度达每150公里一个,支持跨省长途出行 [4] - 车载电脑自动生成的1850公里四省穿越充电方案与人工攻略高度吻合,规划5次40分钟充电 [4] 用户场景 - 外放电功能支持星空营地移动影院等户外用电需求 [9] - 感应尾门在雨天自动开启形成临时遮雨空间 [8] - 车顶行李架与露营装备配合完成野三坡等七座名山旅行 [6][8] 设计细节 - 贯穿式灯带启动时呈现星河流动视觉效果 [2] - 全景天幕设计增强车内采光与空间感 [1] - 珠光白金属漆面在阳光下产生独特光影效果 [2] 市场反馈 - 上海车主案例显示该车型可完成德州至喀什超长距离行驶 [4] - 儿童安全设计(充电口贴纸)与家庭场景深度结合 [6] - 46个收藏地点功能形成个性化味觉地图 [6]
深蓝汽车CEO道歉,车机屏幕加广告是“竭泽而渔”,太急了?
36氪· 2025-05-29 14:32
深蓝汽车车机广告事件 - 深蓝汽车因向车主推送10000元S09专属购车券的5秒弹窗广告引发争议 广告在车主上车时自动播放 遮挡360摄像头信息导致安全隐患 [1] - 部分车主反映广告干扰驾驶 差点造成碰撞事故 公司CEO邓承浩公开道歉并承诺优化流程 [3] - 该事件登上热搜 消费者对车机广告普遍持反对态度 即便广告内容是车主福利也难以获得支持 [3] 车机广告行业现状 - 深蓝并非首家推送车机广告的车企 哈弗H6 蔚来ES6 大众ID6等车型此前均有类似行为 [6] - 大众ID6的广告曾覆盖导航信息上半部分 直接影响车主使用体验 引发强烈不满 [6] - 目前所有涉事车企在用户反馈后均已停止推送车机广告 [6] 车机广告的商业考量 - 车机广告可大幅降低传播成本 通过系统推送即可触达百万车主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营收 [8] -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发投入大 车企面临盈利压力 需通过各种手段刺激消费 [8] - 深蓝汽车2023年销量13.48万辆 2024年24.3万辆 均未达预期目标 2025年需翻倍至50万辆 [16] - 深蓝S09定价23.99万起 截至5月22日大定订单超21168辆 旨在与理想L9等竞品争夺市场 [17][19] 车机广告的安全隐患 - 广告弹出可能导致驾驶员分心操作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 增加事故风险 [9] - 若因广告导致交通事故 将严重损害品牌形象和口碑 [10] - 消费者担忧广告推送会常态化 甚至在等红灯时推送 完全背离安全驾驶理念 [9] 行业未来趋势 - 车机广告可能转向"订阅功能"模式 如奔驰后轮转向年费4998元 宝马远程车控年费298元 [22] - 部分新车功能采用"先上市后OTA"策略 影响用户体验 [22] - 行业竞争激烈 车企需谨慎平衡商业利益与用户体验 避免"竭泽而渔" [20]
一汽-大众调整组织架构 涉及大众、捷达品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22:01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对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进行组织调整,重点调整大众品牌板块 [1] - 大众品牌新成立商品经营部和客户运营部,强化市场部职能 [1] - 商品经营部核心任务是洞察客户需求并引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1] - 市场部重新回归,整合原用户运营中心部分业务,更偏向客户导向 [2] - ID运营中心被分拆整合,原职能涉及用户、渠道、充电等多方面 [2] 战略转型方向 - 推动从B端思维向C端思维转变,覆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全生命周期 [4] - 进行四大意识转变:用户→客户、产品→商品、促销→营销、价格→价值 [4] - 营销、商品和效率层面的突破是公司2023年核心战略工作之一 [3] 产品规划 - 大众品牌计划2026年起推出10款新车型(含9款新能源车) [4] - 捷达品牌首款纯电动车型将于2026年上市 [4] - 将推出两款基于新平台的纯电动车型及其增程版本 [5] - 计划推出一款全新燃油车型强化燃油车市场地位 [5] - 至2030年各品牌将推出超过20款全新车型 [5] 市场表现 - 2023年前4个月零售量47.53万辆 [5] - 4月整车销售11.34万辆,其中大众品牌销售6.8万辆(同比+7.9%) [5] - 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大众品牌+0.7个百分点) [5] - 承认新能源领域发展滞后导致总量变化,但燃油车市场表现坚挺 [5]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从价格战发展到智驾战和品牌力较量 [5] - 公司表示将用产品、技术和转型决心投入市场竞争 [5]
涉及大众、捷达品牌!一汽-大众调整组织架构,2026年将迎战产品大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9:37
每经记者|段思瑶 每经编辑|孙磊 5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汽-大众方面获悉,一汽-大众正在对旗下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进行相关组织调整,其中一汽-大众大众品牌是重点调整 的板块。 具体来看,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将成立商品经营部和客户运营部,并强化市场部的职能。以新成立的商品经营部为例,其核心任务是洞察客户需求、并以此 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商品。以此为起点,商品经营部引领产品规划、研发、生产及品质保障等环节。 "此次组织调整后,大众品牌的各项业务的归属和目标导向将会更精确。"5月22日,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次组织调整后,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将会有相应的人事变动。一位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内部人员向记者透露:"近期将会公布相关新的人事任命。" 借此次组织调整变革,一汽-大众大众品牌欲从"用户"向"客户"、从"产品"向"商品"、从"促销"向"营销"、从"价格"向"价值",进行彻底的意识转变。与此同 时,推动从产品的B端思维向商品的C端思维的转变,以期在研发、生产到销售、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坚持面向客户。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组织调整中,一汽-大众大众品牌重新提及 ...
最好的路摆在大众面前:成为中国新能源车的海外代理人
晚点LatePost· 2024-11-13 22:36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转轨和变革从来都不是在顺境中能够平稳发生的,在行业调结构的大背景下,一家企业长期逻辑的顺畅更应该被 认识和关注。 特约作者丨昭暄 最近关于大众集团的舆论不断。 随着大众集团 2024Q3 销量数据的走低以及财务数据的大比例萎缩,大众正希望通过内部重组的方式来削 低成本,其拟在大本营德国至少关闭三家工厂、裁员近万人,同时还计划全员降薪 10%。 这一可能的动作代表着这家拥有 87 年历史的车企巨擎将首次关闭工厂,并且打破其在 2029 年之前不裁员 的承诺,这意味着中国新能源车的浪潮已经从国内市场外溢至全球,迫使全球一流车企开始收缩,从而掀 起了世界范围的、汽车产业的调结构。 通常而言,一旦车企出现了闭厂裁员的动作,就非常容易步入到企业发展的下行漩涡中,淤积的内部问题 将显现,经营状况也受到大影响。 现在的大众可能已经来到了漩涡边缘。 随着规模下滑,其在全球市场的定价话语权将被逐步削弱,其将很难维持住与丰田、Stellantis 等巨头之间 现有的竞争局面。 这对大众未来发展的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