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aaS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数据报告
艾瑞咨询· 2025-11-06 08:02
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5445.4亿元,同比增长15% [1][8] - 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是驱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带动云基础设施及云能力平台同步升级 [1][8] 市场细分结构 - 2024年中国IaaS市场规模为3718.6亿元,增速为19.1% [11] - 2024年中国PaaS市场规模为1018.6亿元,增速高达35.8% [11] - 2024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为3878.7亿元,增速为18% [13] - 2024年中国非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为1635.8亿元,增速为11.2% [16] 市场特征与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已成为云服务行业建设及业务布局重点,体现在资源、技术、生态三大领域 [8] - IaaS市场基础资源"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算力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智能算力保持增长 [11] - PaaS市场进入技术跃迁关键期,人工智能发展逐步重塑技术架构及开发链路 [11] - 公有云服务市场得益于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迎来新机遇 [13] - 非公有云市场因传统行业业务场景与AI链接,需节省成本及适配业务特征的部署方式而获得发展空间 [16] 竞争格局与厂商策略 - 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三名为阿里云、华为云、天翼云,腾讯云与移动云并列第四 [19] - 运营商背景云厂商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得益于AI驱动政务、金融、制造、能源等领域上云加速 [1][19] - 互联网背景云厂商市场表现平稳,通过业务瘦身、能力聚焦缓解竞争压力 [1][19] - 短期内运营商背景云厂商增势明显,长期看云市场格局仍存变数 [19] 技术发展趋势 - 云计算正从"计算"向"智算"升级,市场将迎发展拐点 [8] - 人工智能正处于从"自动化"向"自主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算力基础设施架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开发范式及工具链升级重塑 [21] - PaaS与IaaS连接更为紧密,PaaS将成为驱动IaaS市场及整体云服务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 [11][21] - 长期看,人工智能技术能力的快速迭代将缩短产品落地周期,拓展可适配业务场景,驱动各行业上云、用云需求扩大 [13][16]
优刻得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2.27亿行业排名42,净利润-8372.13万行业排名111
新浪财经· 2025-10-30 23:2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中立第三方云计算服务商,以IaaS、PaaS为核心构建完整云计算产品矩阵 [1] - 公司于2020年1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上海市 [1] - 公司涉及AI训练、AIGC概念等多个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2.27亿元,在行业131家公司中排名42,高于行业平均数28.33亿元和中位数4.73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公有云收入4.01亿元占比50.63%,混合云收入2.8亿元占比35.41%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8372.13万元,行业排名111,低于行业平均数2596.07万元和中位数583.1万元 [2] - 行业第一名神州数码营收达1023.65亿元,第二名紫光股份营收为773.22亿元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2.99%,去年同期为28.58%,低于行业平均的38.93%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4.75%,去年同期为19.55%,低于行业平均的29.96%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董事长兼总裁季昕华2024年薪酬为196.27万元,2023年为139.57万元,同比增加56.7万元 [4]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华琨、季昕华、莫显峰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3.98万,较上期减少1.15%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02万,较上期增加1.16% [5] 机构持仓与市场观点 - 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A持股426.20万股,相比上期增加60.14万股 [5] - 广发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持股150.08万股,为新进股东 [5] - 浙商证券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8.49亿元、21.56亿元、24.5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03%、+16.58%、+14.08%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0.05亿元、1.00亿元 [6] - 公司快速上线DeepSeek模型,第三方身份优势凸显,有望成为对数据安全敏感客户的优先选择 [6]
国海证券:AI成新增长极 驱动云计算IaaS产业重构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10:49
云计算行业核心驱动力 - AI已成为驱动云计算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大模型训练/推理产生的庞大算力需求显著抬升云计算市场天花板 [1] - 云计算产业在经历多个发展阶段后,因ChatGPT引发大模型训练潮而进入智能化阶段 [2] - AIIaaS对计算、存储和网络三大基础资源进行了技术重构 [2]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全球IaaS市场增速上探,据艾瑞咨询,国内IaaS市场2029年规模预计接近8000亿元 [2] - 云计算市场保持高度集中,前四巨头竞争智能云卡位 [2] - 云行业的"马太效应"日益凸显,数据、算力和存储等核心底层资源正加速向亚马逊、微软、谷歌以及阿里云等少数头部厂商集中 [4] 头部云厂商业务表现 - 2022年末大模型技术/AI开启规模化商业应用,头部云厂商营收增速企稳回升,进入新增长周期 [3] - 2025年二季度,微软的AI服务对Azure增长的贡献占比达16个百分点,Azure AIFoundry在2025财年处理了500万亿token,同比增长超7倍 [3] - 阿里云AI相关业务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3] 资本开支与投资重点 - 近三年头部云厂商持续扩大资本支出规模,投资重点从传统的通用数据中心全面转向智算中心和AI芯片 [4] - 亚马逊、微软、谷歌、阿里AI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大,且近期纷纷上调2025及以后资本开支规划 [4] - 当前云厂商的资本开支与收入加速已形成共振,AI云新周期或才刚刚开始 [4] 技术趋势与价值转移 - 大模型的技术迭代方向为推理增强+多模态+Agent化+长上下文,推动产业发展重心从训练向推理转变 [4] - 推理市场成新动力,商业机会向应用层转移 [4] - 云服务的价值高地正从基础设施层(IaaS)向平台层(PaaS)和模型即服务层(MaaS)乃至SaaS层转移,AI原生应用和行业解决方案已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4]
2025年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数据报告
艾瑞咨询· 2025-10-20 08:06
市场总体概览 - 2024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5445.4亿元,同比增长15% [1][8] - 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是驱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带动云基础设施及云能力平台同步升级 [1][8] - 云计算正从"计算"向"智算"升级,市场将迎来发展拐点 [8] 市场结构分析 - 2024年中国IaaS市场规模为3718.6亿元,增速为19.1% [11] - 2024年中国PaaS市场规模为1018.6亿元,增速高达35.8% [11] - PaaS与IaaS连接更为紧密,PaaS成为驱动IaaS及整体云服务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 [11] - IaaS市场基础资源"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智能算力规模持续增长,算力调度效率提升 [11] - PaaS市场进入技术跃迁关键期,人工智能发展逐步重塑技术架构及开发链路 [11] 公有云服务市场 - 2024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为3878.7亿元,增速为18% [13] - 短期内市场竞争以价格战为主,人工智能技术热点转化的商业收益尚有限 [13] - 长期来看,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将拓展业务场景,驱动各行业上云需求扩大,带动市场增长 [13] - 各类综合云厂商以"智能"为核心,加速构建智算基础设施和智能开发平台 [13] 非公有云服务市场 - 2024年中国非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为1635.8亿元,增速为11.2% [16] - 传统行业业务场景与AI链接,需要节省成本及适配业务特征的部署方式,为私有云和混合云提供发展契机 [16] - 人工智能构建企业级服务能力需接入行业私有数据,在部署模式上需适配企业私有云 [16] 市场竞争格局 - 公有云IaaS市场中,阿里云、华为云、天翼云排名前三,腾讯云与移动云并列第四 [19] - 运营商背景云厂商增势明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扩大AI投入,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19] - 互联网背景云厂商市场表现平稳,加速业务瘦身和能力聚焦,利用技术优势增强客户粘性 [19] - 长期看,云厂商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构建商业闭环,强化在政企市场和中小企业中的竞争力 [19] 技术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已成为云服务行业建设及业务布局重点,在资源、技术、生态领域全面布局 [8] - 人工智能正处于从"自动化"向"自主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算力、数据基础设施架构及开发工具链升级 [21] - 智能体让PaaS层数与智的融合更为深刻,也使PaaS与IaaS的协同更为关键 [21] - 能抓住技术跃迁机遇的云厂商将更快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市场表现 [21] 行业应用前景 - AI应用场景目前主要分布在泛互联网行业,为以互联网客户为主的云厂商提供商业化机遇 [21] - 长期看,借助AI浪潮推动传统政企客户用云升级,扩大云能力服务内容及行业边界,是云厂商强化竞争力的关键 [21] - AI驱动政务、金融、制造、能源等领域上云加速,为以传统行业客户为主的运营商云带来发展机遇 [1][19]
2025年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数据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9-19 08:07
市场概览 - 2024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达5445.4亿元 同比增长15% [1][8] - 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为3878.7亿元 增速18% [13] - 非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1635.8亿元 增速11.2% [16] 市场结构 - IaaS市场规模3718.6亿元 增速19.1% [11] - PaaS市场规模1018.6亿元 增速35.8% [11] - PaaS增速显著高于IaaS 成为重要增长驱动 [11] 技术驱动 - 人工智能发展带动云基础设施及能力平台同步升级 [1][8] - 智算基础设施投入持续扩大 AI开发工具不断完善 [8] - 云服务从"计算"向"智算"升级 进入发展拐点 [8] 竞争格局 - 公有云IaaS市场前三:阿里云、华为云、天翼云 [19] - 腾讯云与移动云并列第四 亚马逊云科技第五 [19] - 运营商背景云厂商增势明显 互联网厂商表现平稳 [1][19] 行业应用 - AI驱动政务、金融、制造、能源等领域上云加速 [1][19] - AI应用场景主要分布在泛互联网行业 [21] - 传统行业需适配业务特征的私有云部署方式 [16] 发展趋势 - 短期市场竞争仍以价格战为主 [13] - 长期AI技术将拓展业务场景 驱动用云需求扩大 [13][21] - 混合云发展获得契机 数据与算力分流需求增长 [16]
铜牛信息上半年实现营收1.05亿元 同比减少10.8%
证券日报· 2025-08-26 14:1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同比减少10.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81.65万元 [2] 业务能力 - 公司形成IDC服务、IaaS、SaaS层云计算服务、网络信息安全服务、私有云及专属云建设、企业级应用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 [2] - 成为向客户提供整体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 [2] 战略布局 - 紧抓数字经济浪潮及国家新基建发展战略机遇 [2] - 前瞻性在北京及周边等数字经济活跃度高的核心区域和经济重点发展区域布局优质数据中心资源 [2] 业务模式创新 - 进一步完善推动"专属云"业务模式,依托自建数据中心为客户建立"专属云"替代传统"私有云"建设模式 [2] - 通过降低客户投资风险和总体拥有成本、大幅压缩系统建设周期、满足按需采购处理能力需求、快速实现弹性扩容、提供实时安全监测与防护服务建立市场竞争优势 [2]
从“中国实践”到“世界服务” 进一步推进全球化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7-18 05:03
公司定位与战略方向 - 公司以"中立"的云厂商定位成为国内云计算第一股,构建覆盖全球的云计算基础设施网络 [1] - 2025年战略聚焦"AI和海外"两大领域,围绕"公有云、数据中心建设、私有云"三大核心方向突破 [1] - 业务结构优化重点包括AI算力新利润增长点开拓及海外云产业生态扩展 [1] 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 - 自主研发IaaS、PaaS、安全屋大数据流通平台、人工智能大模型智算平台,提供全线云产品 [1] - 智算云业务分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三种形态,以GPU计算为核心,增速显著 [3] - 自有算力超10000P(1P=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与多家国产GPU厂商开展适配 [4][5] 数据中心与AI赋能 - 加速内蒙古乌兰察布和上海青浦数据中心建设,应对国产芯片性能爬坡与算力供给挑战 [4] - 数据中心调整高功率机柜配置以满足GPU算力需求增长 [4] - 围绕AIGC训练和推理需求升级产品服务,提供算力与优化推理服务 [4] 全球化业务拓展 - 海外业务模式包括布局全球数据中心支持中国企业出海,以及专属云模式赋能海外合作伙伴 [6] - 全球运营30个数据中心,覆盖东南亚、欧洲、北美、南美、非洲等地,选择标准为人口数量与数字化程度 [6] - 助力全球主权AI建设,提供自主可控的算力资源与一站式解决方案 [7] 市场表现与客户结构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AI相关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5] - 海外客户类型从中国企业扩展至国际客户,行业从互联网扩展至手机、汽车等传统领域 [5] - 服务内容从云计算转向人工智能相关服务,客户需求变化驱动业务转型 [5]
Oracle Stock Boils Higher, $300 Price Target in Sight
MarketBeat· 2025-06-25 19:46
股价表现与市场预期 - 公司股价达到215 39美元 单日上涨8 35美元(4 03%) 创52周新高216 60美元 [1] - 技术面显示看涨信号 可能形成"牛市旗形" 年底目标价超300美元 潜在涨幅达98美元 [2] - 当前市盈率49 63倍 高于蓝筹股平均水平 但基于2025年盈利预测的市盈率将降至7倍 [10] 财务业绩与业务增长 - 第四财季云基础设施(IaaS)收入同比增长超50% 预计2026财年将继续高速增长 [4] - 总云收入预计加速至超40%同比增速 其中IaaS增速将超70% [5] - 剩余履约义务(RPO)指标预计加速至超100% 显示业务动能持续增强 [6]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成为全球AI数据库和云服务领先供应商 与三大超大规模云厂商深度合作 [4] - 自主超大规模云业务快速增长 数据中心支出增加将反映在9月财报中 [6] - 行业趋势向好 英伟达和AMD等AI基础设施厂商的繁荣将推动长期增长 [11] 分析师观点与机构持仓 - 分析师平均目标价196 74美元 最高目标价250美元(较6月高位再涨16%) [8] - 机构持股比例40% 2025年保持净买入 空头头寸不足1%且持续下降 [9] - 古根海姆认为公司面临叙事转变 未来两年收入和盈利将显著加速 [8] 估值与增长前景 - 当前估值较高 但基于2030年预测的市盈率将降至15倍以下 [10] - CEO预计2026财年收入增速将"显著提高" 主要受云业务驱动 [5] - 分析师评级为"适度买入" 但部分机构认为其他科技股更具吸引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