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Kimi智能助手
icon
搜索文档
用时间积累换突破——月之暗面专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
经济日报· 2025-08-12 06:12
公司概况 - 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Moonshot AI)成立于2023年4月,专注于通用人工智能(AGI)研发,目标是探索智能极限并实现普惠AI [1] - 公司位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拥有约300名员工,其中50%为90后,团队涵盖算法、工程、产品及运营领域的顶尖人才 [2] - 创始人杨植麟具有10年自然语言处理(NLP)研究经验,团队具备超大规模计算集群运维和深度学习框架开发能力 [1][2] 技术产品 - 核心产品Kimi智能助手于2023年10月上线,是全球首个支持20万字长文本处理的AI助手,半年后长文本能力扩展至200万字 [2][4][5] - 2024年7月发布开源大模型Kimi K2,参数规模达万亿级别但激活参数仅320亿,成本效益显著提升 [3][6] - Kimi K2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特别在自主编程、工具调用和数学推理三方面能力突出,成为全球开源模型榜单前五名中唯一的开源模型 [6] - 产品线持续扩展,包括K1.5视觉思考模型、Kimi-Researcher深度研究模型及浏览器助手等 [2] 技术创新 - 坚持无损数据压缩技术路线,拒绝滑动窗口等捷径方案,实现200万字长文本处理突破 [5] - 首次将创新优化器应用于万亿参数规模模型训练,验证了训练效率的技术突破 [8] - 开发具备Agent能力的模型,可自主探索使用工具并与电子/真实世界交互,推动AI进入智能体时代 [7][8] - 开源策略使Kimi K2成为API调用量和下载量增长最快的大模型,将顶尖技术能力开放给开发者社区 [6] 市场表现 - 2024年Kimi用户量实现100倍增长,从几十万跃升至数千万级别 [5] - Kimi K2已接入部分国际主流开发平台,在3D/游戏/动画制作等场景展现强大交互能力 [3][7] - 产品演示显示可在4分钟内根据指令创建3D森林环境,并具备软件开发、英语学习应用创建等多元功能 [7] 发展理念 - 坚持"技术理想主义",通过长期积累实现突破,专注通用人工智能而非垂直领域解决方案 [8] - 追求"将能源转化为智能的最优解",致力于发展通用泛化能力而非单一技能 [8] - 产品设计强调个性化定制,打破技术专用性壁垒,实现"代码人人可用"的普惠目标 [7]
杨植麟被梁文锋叫醒了!Kimi新模型发布即开源,1T参数全线SOTA
量子位· 2025-07-12 12:57
Kimi K2模型发布 - 发布全新Kimi K2基础大模型,采用MoE架构,总参数1T,激活参数32B,能力领先性体现在代码、Agent、数学推理任务上[2] - 模型支持128K上下文,在SWE Bench Verified、Tau2、AceBench等基准测试中取得开源模型SOTA成绩[9][11] - 模型发布即开源,提供Kimi-K2-Base基础预训练模型和Kimi-K2-Instruct指令微调版本,遵循修改版MIT协议[4][25][26] 技术能力提升 - 代码能力显著提升,支持粒子系统、可视化和3D场景开发,可生成山川峡谷3D景观和3D粒子星系模拟[17][18][19] - Agent工具调用能力增强,具备复杂指令解析能力,可自动拆解需求为可执行的ToolCall结构[22] - 数学等科学能力得到优化,通过通用强化学习和自我评价机制解决不可验证任务的奖励稀缺问题[14][34] 技术创新细节 - 采用MuonClip优化器替代传统Adam优化器,提升训练稳定性和token使用效率,完成15.5T token平稳训练[29][30][31] - 构建大规模Agentic Tool Use数据合成pipeline,覆盖数百领域数千工具,由LLM评估筛选高质量样本[32] - 通过可验证任务持续优化critic,提升泛化任务表现[34] 市场格局变化 - 2024年AI智能助手Web端市场形成Kimi智能助手、豆包AI和文心一言TOP 3格局,占据70%市场份额[56] - APP端豆包和Kimi智能助手断崖式领先,市场份额占比80%[58] - DeepSeek R1发布后市场格局巨变,形成字节豆包、DeepSeek、Kimi、腾讯元宝(DDTK)新格局[60] 公司战略调整 - Kimi通过K2开源大模型回应市场质疑,明确不放弃自研大模型的战略方向[67] - 公司选择打造更强开源大模型,追求全维度SOTA,重新证明技术领先性[68] - 模型开源策略可能改变行业竞争格局,此前已有2家"六小龙"公司放弃大模型自研[66]
2025年第一季度AI工具实量洞察
AppGrowing· 2025-06-09 15: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AI工具行业广告量级持续上涨,头部品牌占据大头,主流平台仍有上升空间;新入局产品不多,商务出行类应用更依赖AI功能,主要在腾讯平台投放;还对热门AI工具应用进行排行,并对部分应用投放素材拆解分析;AppGrowing可助力广告主提升素材制作与投放效率,把握流量媒体特性 [5][9][13] 各部分总结 整体流量大盘 - AI工具行业广告量级持续上涨,2025年1 - 3月AI工具广告数占比3.3%,高于2024年10 - 12月的0.3% [5][7] - AI工具头部品牌占据大头,在投应用数方面,AI工具占比相对较低 [9][11] - 主流平台仍有上升空间,各平台AI工具投放数占比中,OPPO占7.7%相对较高 [13][15] 行业动态洞察 - AI工具新入局产品不多,从2024年12月到2025年3月在投应用数和新增应用数变化不大 [19][21] - 商务出行类应用更依赖AI功能,其AI类广告占比6.5%,高于其他多数行业 [23][25] - AI工具主要在腾讯平台投放,腾讯相关平台投放占比较高,如优量汇联盟占37.4% [27][29] - 给出AI工具热投应用排行,1 - 3月Kimi智能助手、腾讯元宝、豆包等多次上榜 [31][32] 推广策略分析 - 《腾讯元宝》最早2024 - 05 - 30投放,在投媒体数37,主要投放腾讯广告(70.7%),素材突出接入DeepSeek卖点 [37][39][44] - 《狸谱》最早2024 - 09 - 05投放,在投媒体数25,主要投放腾讯广告(48.5%),主打二次元群体 [51][53][58] - 《可灵AI》最早2024 - 11 - 14投放,在投媒体数10,主要投放腾讯广告(79.7%),素材展示制作视频便捷性 [65][67][72] 工具赋能好创意生产 - AppGrowing可提供海量广告素材参考,助力广告主提升素材制作与投放效率 [80][81] - AppGrowing能洞察流量渠道,助力广告主把握流量媒体特性,减少测试成本快速起量 [87] - AppGrowing优势在于覆盖广、算法精准、智能识别和更新快,为投放策略提供情报支撑 [90]
夸克与文库,AI的另类战场
36氪· 2025-05-21 11:42
行业趋势 - 2025年AI行业从应用层竞争转向整合型"AI超级框"模式,将AI模型、Agent模块和多功能整合为单一入口,腾讯、阿里、百度、字节、讯飞等大厂均参与布局[1] - "超级框"通过融合AI对话、深度搜索和工具,主动解决用户需求,颠覆传统被动问答式AI体验[4] - Gartner预测2025年全球AI应用市场规模达134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9.2%,增速为传统软件市场2倍[19] 头部企业战略 阿里夸克 - 夸克以1.49亿月活居国内AI产品榜首,通过无广告策略和会员体系(网盘/扫描王/小说/学习/文档)实现商业化,放弃传统广告收入[6][7] - 2025年3月升级为"新夸克",集成AI写作/PPT/解题/学术搜索等20+功能,4月新增AI相机强化视觉搜索[6] - 用户增长路径:从搜索→垂直应用(网盘/高考)→AI超级应用,MAU达1.491亿(4月+0.23%)[5][6] 百度文库 - 百度文库MAU超9000万,付费用户4000万,DAU年增230%,与网盘整合推出"沧舟OS"操作系统,内置数百个AI Agent[8][10] - 商业化成熟但广告加载率高,通过"自由画布"多模型组合和"GenFlow超能搭子"Agent强化创作链[8][9] - 产品测试采用三阶段验证(种子用户→非用户→极客用户),转型相对谨慎[8] 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AI应用MAU排名:夸克(1.491亿)>豆包(1.0728亿,+10.18%)>DeepSeek(9688万,+25.81%)>腾讯元宝(4143万)[5] - 字节豆包通过抖音/B站投流(季度均投1.5225亿元)覆盖对话/生图/写作等场景,腾讯元宝依托微信14亿用户生态[16] - 行业同质化严重,夸克/文库均配备写作/PPT/生图等基础功能,但缺乏差异化杀手级应用[13][14] 产品实测表现 - 夸克PPT生成速度10秒但内容简略,百度文库30秒产出27页可编辑PPT(收费2.9元/7天)[24] - 百度文库动漫生成与夸克文档转换功能基本可用,但成熟度距直接商用仍有差距[25][26] 行业挑战 - 功能叠加导致应用臃肿,用户操作复杂度上升,模型调用灵活性不足[15] - 通用型产品在垂直领域(如教育)缺乏版权数据和专业积累,影响结果准确性[15] - 监管风险:夸克曾因色情内容被罚50万元(2023年10月),合规性影响品牌形象[7]
同比激增536.8%,AI原生APP用户规模2.7亿,AI搜索成热门赛道
36氪· 2025-05-07 19:22
中国移动互联网及AI原生APP发展概况 - 截至2025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达12.59亿同比增长2.2% AI原生APP活跃用户数达2.7亿同比增长536.8% [1] - 2025年1月至2月AI原生APP用户净增1.15亿环比增长85.5% [2] - AI原生APP赛道DeepSeek以1.94亿月活居首豆包(1.16亿)、腾讯元宝(4164万)分列二三位Kimi滑落至第四 [4] AI搜索赛道竞争格局 - DeepSeek技术突破引发行业洗牌AI搜索成为热门赛道头部应用以智能问答为核心竞争激烈 [7][8] - AI搜索赛道分为三类:①AI原生APP(如纳米AI搜索、豆包) ②传统搜索升级(如百度、夸克) ③跨行业入局者(如微信、搜狗输入法) [9] - MAU TOP30 APP中23款已落地AI应用其中10款布局AI搜索包括微信、抖音、微博等超级应用 [11] AI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推理大模型(如DeepSeek-R1)与通用智能体(如Manus)推动AI发展进入智能代理阶段 [12] - AI原生App采用"模型1+N"模式多模型驱动成标配如纳米AI搜索支持15种可选大模型 [14][16] - 各行业加速AI化育儿母婴(33.3%)、拍摄美化(31.7%)、移动音乐(18.8%)、移动社交(15.9%)领先 [17][18] 重点行业AI应用进展 - 教育行业高途、好未来等接入DeepSeek大模型加速数字化转型 [20] - 求职招聘行业Boss直聘(月活破5000万)、猎聘等采用AI技术优化体验部分应用月活同比增长超10% [22] 用户行为变化 - AIGC赛道以536.8%同比增长率成为现象级增长领域 [25] - AI原生APP月人均使用时长达123.6分钟(同比+32.7%) 月人均使用次数57.4次(同比+53.1%) [26] - 用户使用频率及时长同步增长表明AI应用已从尝鲜阶段进入常态化依赖阶段 [28]
QuestMobile2025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报告:多重利好释放产业,二线以上城市用户占比近5成,AI原生APP月活破2.7亿
QuestMobile· 2025-05-07 09:59
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概览 - 2025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达12.59亿,同比增长2.2% [2] - 全网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超过175.8小时,同比增长6.2% [2] - 一线城市用户占比达10.3%,同比增加1.2%,一二线城市用户总量占比达49.8% [3] - 线上消费能力持续提升,2000元以上用户占比29.3%,首次超过千元以下用户 [3] 互联网企业表现 - 腾讯市值突破4万亿元,阿里突破2万亿元,拼多多和小米突破1万亿元 [4] - TOP10互联网企业2024年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腾讯控股净利润1941亿元(+68.4%),阿里巴巴1204亿元(+20.4%) [12] - 企业聚焦核心业务同时拓展第二曲线:腾讯发力短视频和AI,阿里布局云计算,小米推进智能汽车 [12][14] - 降本增效仍是行业主旋律,腾讯2024年资本开支同比大增221%聚焦AI业务 [14] AI技术发展 - AI原生App活跃用户达2.7亿,同比增长536.8% [3] - 月人均使用时长123.6分钟,同比增长32.7% [3] - DeepSeek以1.94亿月活用户领跑行业,豆包1.16亿次之 [32] - 各行业AI化加速:育儿母婴33.3%,拍摄美化31.7%,移动音乐18.8% [3][27] 细分行业动态 移动视频 - 短视频平台转向高粘性用户争夺,抖音推出"抖音精选"提升内容质量 [78][80] - 快手推出可灵AI视频生成模型降低创作门槛 [82] - 短剧市场持续火热,红果免费短剧APP流量同比增长220.28% [89] 移动购物 - 综合电商行业同比增长超2000万用户,抖音商城流量增长20多倍 [93][98] - 淘宝、拼多多、京东重合用户占比31.6%,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 [100] - 国补政策带动终端消费,iPhone 16 Pro Max活跃用户同比增126.5万 [109] 出行服务 - 高德地图以8.73亿月活领跑行业,滴滴出行同比增长22.6% [123] - 智能汽车APP月活达0.86亿,同比增长33.2% [4] - 新能源汽车增换购中87.2%前车为汽油车,20-30万元价位段最受欢迎 [135] 泛生活领域 - 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100亿,内容互动量达6.86亿 [141] - 教育学习行业同比增长17.2%,40岁以下用户占比提升 [147] - 求职招聘行业规模达1.2亿,BOSS直聘APP流量破5000万 [151][153] 用户行为趋势 - 银发群体占比上升,消费信心回升带动线上消费能力增强 [19] - 女性用户偏好美图秀秀(渗透率12.7%,TGI 169.79)和芒果TV(32.88%,150.66) [173] - 00后用户偏好得物(渗透率13.33%,TGI 207.4)和芒果TV(45.81%,209.9) [182] - 新式茶饮小程序中蜜雪冰城MAU达5202.48万领先行业 [184]
国内AI应用市场Q1剧变:DeepSeek登顶,腾讯元宝狂飙,Kimi失速,“场景为王”时代开启|2025年一季度AI应用价值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6 19:29
市场格局变化 - 国内人工智能应用市场从模型参数竞争转向应用生态竞争,技术迭代、资本流向与用户需求共同塑造新格局 [3] - DeepSeek以8111.3万月均下载用户数和1.87亿月均活跃用户规模断层式领先,下载量是第二名豆包的三倍 [17] - 腾讯元宝月均下载量达1343.3万,环比增长近1500%,MAU为2358.3万,环比激增超1546% [20] - 豆包月均下载量2723.8万,MAU 9980.5万,但下载量环比增长不足30%,MAU环比增长约66% [21][23] - Kimi智能助手月均下载量833.8万,环比下滑3.9%,MAU 2165.3万,增长压力显著 [24] 增长与下滑应用分析 - 纳米AI搜索下载量环比增长近620%,MAU环比增长近1100% [32] - AI输入法Lovekey MAU环比增长超1670%,规模超230万 [32] - 豆包爱学MAU近650万,成为唯一上榜的AI教育应用 [32] - 即梦AI和可灵AI下载量环比分别增长301%和173% [32] - 文小言下载量环比下降17.1%,MAU环比下降17.0% [27] - 天工MAU下降33.9%,讯飞星火MAU下降22.6%,智谱清言MAU下降10.2% [27] - AI陪伴类应用如猫箱、逗逗游戏伙伴、ChatBird、冒泡鸭下载量或MAU显著下滑 [33] 行业趋势 - Top 6应用占据前20款应用MAU总和的近90%,市场集中度极高 [34] - 通用AI助手竞争白热化,垂直化、社区化成为破局关键 [37] - 用户需求从尝鲜阶段过渡到寻求实用价值、创作赋能和情感连接的应用阶段 [37] - 未来竞争将转向应用场景挖掘、产品体验优化、社区生态构建和商业模式探索 [38]
这次我们的AI活动,终于来到了杭州。
数字生命卡兹克· 2025-04-28 04:36
活动概述 - 《一起AI,交个朋友》线下活动已举办第六站,2024年覆盖北京、上海、深圳、昆明四地 [1][2] - 2025年3月北京站作为年度首站,报名人数达2400人,实际参与200余人受场地限制 [4] - 2025年5月10日杭州站将作为新站点举办,场地容量提升至300人 [10][19] 活动内容设计 - 北京站活动形式包含乐队表演、主题分享、抽奖环节及调酒体验 [6] - 杭州站议程包含: - AI音乐生成与演奏开场表演 [14] - 数字生命主题演讲 [15] - AI商业应用案例分享(年销售额3000万的AI设计产品) [15] - AI创作探索历程主题演讲 [15] - 阿里巴巴AI创新生态建设分享 [15] - 神秘集体共创活动 [15] 参与方与合作资源 - 活动汇聚AI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方包括: - 腾讯混元、阿里云、MINIMAX、Kimi智能助手等技术厂商 [13] - 华创证券、腾讯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13] - WPS AI、有道翻译等应用层企业 [13] - 阿里云提供杭州站场地资源支持 [19] 用户参与机制 - 采用审核制免费参与模式,无门票费用 [18] - 筛选机制包含轻度背景调查、社群活跃度优先及随机筛选 [19] - 报名通道通过海报二维码开放,4月30日截止,5月4日发送电子邀请函 [19]
ZPedia丨猫箱下载量腰斩领跌字节系产品,Kimi访问量持续下滑,Manus、Qwen领跑全球增速榜Top2
Z Finance· 2025-04-24 11:42
全球AI产品竞争格局 - 网页端AI产品竞争格局出现显著变化,Manus和Qwen.ai以惊人增速领跑全球AI市场,分列全球AI增速榜前两位 [1] - Manus展现出破圈效应,上线不足一个月即实现从0到2376万月访问量的突破,成功跻身全球总榜前35名 [1] - 阿里旗下Qwen.ai成为大厂系产品中增长最快的代表,其增速已超越Kimi并直逼豆包 [1] - 曾经的市场领跑者Kimi成为头部对话类产品中唯一出现访问量下滑的产品,DeepSeek虽有回落但仍稳居中国AI产品榜首地位 [1] 移动端市场发展态势 - 天天跳绳和Foto两款应用下载量增长显著,而DeepSeek、纳米搜索、猫箱及Kimi等产品则遭遇明显下滑 [1] - 字节跳动已对猫箱团队进行人事调整,原负责人梁琛奇离职,由星绘负责人西原接任 [1] -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字节正重新评估各AI产品的投资回报率,将资源向头部产品集中 [1] 全球AI产品榜单表现 - ChatGPT以454,861万次月访问量位居全球总榜第一,环比增长16% [4] - NewBing以148,478万次月访问量位居第二,环比增长8% [4] - Canva AI以79,390万次月访问量位居第三,环比增长12% [4] - GitHub Copilot以52,115万次月访问量位居第四,环比增长10% [4] - DeepSeek以51,056万次月访问量位居第五,环比下降17% [4] 高增速AI产品表现 - Manus AI以1000000%的环比增速位居全球高增速榜第一 [8] - 阿里通义千问以3097%的环比增速位居第二 [8] - getimg.ai以681%的环比增速位居第三 [8] - Scispace以472%的环比增速位居第四 [8] - Xpression Camera以455%的环比增速位居第五 [8] 中国AI产品表现 - DeepSeek以51,056万次月访问量位居中国总榜第一,环比下降17% [16] - 抖音豆包AI以5,118万次月访问量位居第二,环比增长16% [16] - Kimi智能助手以4,079万次月访问量位居第三,环比下降5% [16] - 腾讯元宝以3,725万次月访问量位居第四,环比增长176% [16] - 百度文库AI功能以2,191万次月访问量位居第五,环比增长28% [16] 大厂AI产品表现 - NewBing以148,478万次月访问量位居大厂总榜第一,环比增长8% [18] - GitHub Copilot以52,115万次月访问量位居第二,环比增长10% [18] - Gemini以34,303万次月访问量位居第三,环比增长21% [18] - Adobe以34,144万次月访问量位居第四,环比增长4% [18] - Bing Image Creator以33,620万次月访问量位居第五,环比增长13% [18] 移动端AI应用下载表现 - Capcut以4,151.4万次下载量位居APP产品总榜第一,环比增长20% [24] - DeepSeek以1,478.9万次下载量位居第二,环比下降54% [24] - InShot以1,021.7万次下载量位居第三,环比增长3% [24] - 草包以829万次下载量位居第四,环比增长23% [24] - Hypic以707万次下载量位居第五,环比增长31% [24]
「AI新世代」解码“AI六小虎”之“理想派”月之暗面:大幅降价失先机,是破局还是无奈
华夏时报· 2025-04-08 22:19
文章核心观点 月之暗面宣布下调模型推理服务与上下文缓存价格加入大模型价格战,但降价姗姗来迟,且公司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平衡难题,需提升技术水平以应对竞争 [2][3][5] 姗姗来迟的降价措施 - 月之暗面4月7日宣布下调模型推理服务与上下文缓存价格,推理服务不同上下文长度版本输入输出价格均降低,上下文缓存创建、存储、调用价格也降低 [2][3] - 此次降价幅度最高约83%,公司称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推理成本、提高推理速度,成本降低反映在Tokens定价上 [3][4] - 今年2月月之暗面与清华合作的Mooncake项目技术报告获计算机存储领域顶会FAST 2025最佳论文奖,该平台应用于Kimi内部多场景推进智能降本 [4] - 此前公司仅公开过一次针对上下文缓存Cache存储费用的调价,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认为降价时机晚,此时降价只能与DeepSeek以外厂商比较 [5] 理想派的左右为难 - 2024年3月Kimi智能助手月访问量达1218万次仅次于百度文心一言,2025年2月AIGC APP行业月活Kimi排第四为2451万 [6] - DeepSeek爆火冲击月之暗面,纳米AI搜索、腾讯元宝APP接入其大模型后日活显著提升,且DeepSeek流量非靠投流获得,月之暗面去年曾大规模投流 [6] - 今年2月媒体报道月之暗面暂停多渠道投放并改变战略,公司未回应,公司坚持技术取胜优先,但无DeepSeek资本背景需考虑商业化 [6][7] - 去年Kimi开始测试打赏功能、发布企业级API开展toB业务,商业化情况未公布,公司依赖融资生存,今年无融资消息且面临仲裁未回应 [7] 开源与技术提升 - 月之暗面宣布将阶段性成果开源,王超认为技术水平是关键,公司需让下一版模型达到新高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