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附加值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桑叶行业发展全景分析研判:行业正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3 09:47
内容概要:桑叶,桑科植物桑,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也具有一 定的食用价值,是优良的食药同源作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桑叶的药理作用和食用价值被不断挖 掘,越来越多的农户将种植桑树,采摘桑叶作为经济增收的途径之一。据蚕桑主产省(区、市)生产主 管部门的初步调查统计,2024年各地受耕地管控政策、产业布局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全国桑园面积 1065.3万亩,比2023年减少51.6万亩。从国有农场桑园面积来看,2024年,部分国有农场因粮食安全政 策可能调整桑园用地,国有农场桑园实有面积部分区域小幅增减,但整体基本与2023年持平,约为1千 公顷。随着科技进步,人民日益关注食品健康问题,更加注重食品保健功效,桑叶作为一种优质的新型 食品原料,正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前景广阔。 相关企业:烟台市九顶原乡健康医养产业有限公司、新疆金桑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晋桑农业科技 有限公司、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罗定市健宜宝桑叶茶有限公司、贵州谷父蚕母农业发展有 限公司、贵州农无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雄安桑多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桑叶市场规模 ...
至暗时刻已过,锂电铜箔走出独立行情,只赚加工费也能逆袭
华夏时报· 2025-06-20 08:07
行业概况 - 锂电铜箔行业经历两年整体亏损后迎来转机,2025年一季度头部企业净利润集体大增,行业前十中的6家上市公司全部实现正向增长,4家企业扭亏为盈 [3][7] - 2014-2023年锂电铜箔销量从不足5万吨激增至近50万吨,2020年启动的扩产潮在2022-2023年集中释放,行业总产能两年增长超120% [3] - 2023年锂电铜箔新增投产38.3万吨,累计产能达95万吨,电解铜箔总产能增至156.3万吨/年,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200-210万吨/年 [5][6] 供需与价格 - 2023年锂电铜箔出货量52.8万吨(同比+23.9%),远低于产能规模,2024年产能利用率不足50% [5][6] - 2022年4月6微米/8微米加工费达5.3万元/吨/4万元/吨,2024年初跌至1.7万元/吨/1.5万元/吨,2024年春节后加工费上涨3000元/吨 [5][8] - 2025年上半年铜箔价格稳定在9.2万-10万元/吨区间,4.5微米铜箔加工费2.4万-2.8万元/吨,较6微米高1万元 [7][11] 企业盈利动态 - 2024年行业龙头集体亏损:德福科技(-2.45亿)、嘉元科技(-2.39亿)、诺德股份(-3.52亿)、中一科技(-0.84亿)、铜冠铜箔(-1.56亿) [6] - 2025年一季度德福科技/嘉元科技/海亮股份/铜冠铜箔扭亏为盈,诺德股份净利润同比+60.09%,中一科技同比+93.58% [7] - 行业毛利率从2023年4.84%降至2024年0.14%,2025年Q1头部企业毛利率回升1.69-4.33个百分点 [6][10] 技术升级与产品结构 - 市场主流从6微米向5微米/4.5微米演进,4.5微米铜箔较6微米减少33%用铜量,2024年嘉元科技6微米及以下产品销量同比+17.54% [4][11] - 极薄铜箔(<6微米)市占率约15%,预计2025年底提升至30%-40%,但技术迭代带来的盈利面临收缩压力 [12] - 6微米铜箔加工费预计维持1.5万-2万元/吨低位,4.5微米加工费或下滑至2.2万-2.6万元/吨 [12] 成本控制与市场策略 - 企业通过优化工艺/控制采购成本降本,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驱动盈利改善 [4][7] - 2025年Q1嘉元科技营收同比翻倍至19.8亿元(2024年Q1<10亿元),海外市场加工费高于国内 [8][10] - 2024年原计划新增产能50万吨,实际仅建成15万吨,行业主动控制产能释放 [6][10]
化学品行业报告 | 项目案例
QYResearch· 2025-06-16 17:43
化工行业-企业排名 根据QYResearch调研,2023-2024年全球化工行业企业排名。 | 排名 | 公司 | 2023年销售额 | 2024年销售额 | 2023年市场份额 | 2024年市场份额 | | --- | --- | --- | --- | --- | --- | | 1 | 中石化 | 72,845 | 72,971 | 1.48% | 1.45% | | 2 | BASF | 74.591 | 70.668 | 1.52% | 1.40% | | 3 | Dow | 44,622 | 42.964 | 0.91% | 0.85% | | 4 | LyondellBasell | 41.107 | 40.302 | 0.84% | 0.80% | | 5 | ExxonMobil | 40.672 | 40.270 | 0.83% | 0.80% | | 6 | SABIC | 37,744 | 37,330 | 0.77% | 0.74% | | 7 | 荣盛石化 | 26.727 | 26.459 | 0.54% | 0.53% | | 8 | 万华化学 | 24,709 | 25, ...
【宏观】关税来袭,哪些出口产品逆风而上?——《见微知著》第二十四篇(高瑞东)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14 22:12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 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 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 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 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长期视角:技术壁垒决定韧性,高附加值产品优势凸显。具备技术壁垒、产品差异化的行业在长期关税冲 击中展现更强定价权,形成"量价同涨+依赖度提升"的良性循环。建议关注药品、电机和电气设备、有机 化合物、铝制品等行业。 点击注册小程序 短期视角:出口下降具有普遍性,更多韧性通过转口贸易体现,对华进口依赖度高产品的海外替代较弱。 芬太尼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国短期出口额骤降,不同性质产品无明显差异。通过转口贸易体现出口韧性的产 品包括玩具、家具、鞋靴、玻璃制品、贱金属杂项制品、电机和电气设备等。此外,美国对华进口依赖度 高产品的海外替代率偏低,需求缺口难以由其他国家填补。可以关注美国进口商在高进口依赖度产品中的 补库需求带来的出口反弹。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报 ...
中国科学家提出合成化工产品关键原料新工艺
环球网资讯· 2025-06-11 17: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6月11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1日从安徽工业大学获悉,该校曾杰教授团队与合作者研制出一 新型复合催化剂,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直接合成化工产品的关键原料——对二甲苯,并创下 单程时空收率的世界纪录。 对二甲苯是生产聚酯纤维、涂料、染料等化工产品的关键原料。中国每年对于对二甲苯的需求量在3000 万吨以上。当前,工业合成对二甲苯的普遍方法是基于重油的催化重整反应,每生产1吨对二甲苯约消 耗4吨石油,同时排放出约3吨二氧化碳。 曾杰说,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直接制备对二甲苯,有望在实现温室气体二氧 化碳的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为传统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工艺提供替代方案。 国际知名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近日发表了这项成果。 研究团队所研发的新型复合催化剂主要由金属氧化物和分子筛两个模块组成。为提升对二甲苯的选择 性,研究团队对分子筛模块进行了"胶囊化"的精细设计,并对"胶囊"的外表面进行了钝化处理,避免其 副反应的发生。 基于这一独特设计,研究团队将对二甲苯的单程时空收率提升至一个 ...
韩石化业多元化之路“学步”未稳
中国化工报· 2025-06-11 11:05
发达国家石化行业竞争力下降与转型 - 发达国家通用(基础)产品竞争力不断下降 亚洲其他地区石化业的攻势使韩国企业难以保持竞争优势 [1] - 德国和日本石化企业已调整战略 转向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综合化学企业 韩国石化业正在追赶 [1] - 德国巴斯夫通过并购减少通用业务 通用产品比例从2005年42%降至2022年17% 业务扩展到电动汽车电池 [1] - 德国赢创去年销售额15157亿欧元 高价值产品部门销售额11792亿欧元 占比78% [1] 日本石化行业转型策略 - 日本政府实施减少通用产品设施战略 转向高附加值业务 20世纪70年代暂停反垄断法便利企业并购 [2] - 20世纪80年代推行海外扩张和出口战略 兼并整合通用部门 强化电子材料、医疗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 [2] - 2001-2023年日本六大石化公司研发费用占销售额平均比率达39% 韩国四大石化公司仅09% [2] 韩国石化企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 韩国石化企业正全力推出高附加值产品 LG化学推进超高聚合度PVC和ABS市场化 [3] - 超高聚合度PVC克服低耐热性局限 ABS具有优良耐热性、冲击抗性和易加工特性 [3] - 乐天化学与现代汽车、起亚合作开发环保型PMMA 采用化学分解现有塑料后再融合的解聚方式 [3] - 韩国企业需要政府主导整合重组 支持大规模研发投资 [3]
日本化工巨头大“撤退”!
DT新材料· 2025-06-09 23:33
可乐丽 : 今年3月宣布停止生产 Vecstar™ FCCL柔性覆铜板 。6月3日宣布停止旗下制造子公司Kuraray Saijo Co., Ltd.的 聚酯树脂及聚酯长丝 的生 产。 三井化学: 2023年3月宣布计划在2025年7月将日本大牟田的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工厂产能 从12万吨/年缩减至5万吨/年。2024年4月决定在 2026财年 关闭其位于日本市原市的苯酚工厂 。2024年6月出售了从事 聚氨酯副产品回收 等业务的子公司Katsuzai Chemical。今年5月26日,宣布决 定退出其全资子公司下关三井化学生产的 三氟化氮业务 , 5月30日宣布将其 基础与绿色材料事业部 (B&GM)进行分拆。 然而,近期多见日本企业退出、拆分,日本化工巨头开始大"撤退": 旭化成: 今年5月27日宣布将退出 MMA单体、CHMA、丙烯酸树脂及SB乳胶业务 ,重建乙腈供应链,并关 闭川崎精制工厂 。 三菱化学: 今年 3月31日决定在2027年3月底前分阶段 停止三菱化学小名浜工厂和新菱磐城工厂的生产 。 4月24日,宣布旗下子公司Tohsen将于 2026年3月全面退出 纤维染色加工业务 。 此外 ...
张玉卓密集调研八大央企释放新信号:央企改革转向附加值提升、资源整合与科技创新
上海证券报· 2025-06-05 03:18
"聚焦主责主业"是调研中高频出现的核心要求之一。在本轮调研中,张玉卓多次提出要明确战略定位, 将资源和精力向核心主业集中,推动业务结构向更均衡、更高附加值、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张玉卓表示,要持续推动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经营发展质量,推动业务结 构向更加均衡、更高附加值、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记者 王子霖 近期,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密集赴企业调研,目前已到访八家中央企业。调研期间,张玉卓对各企 业提出的要求,成为下一步央企改革发展方向的重要信号。 从行业来看,本轮调研覆盖能源(国家管网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钢铁(鞍钢集团)、金属矿产 (中国五矿集团)、节能环保(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检验检测认证(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汽车技术 服务(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先进制造与医药医疗(中国通用技术集团)。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资源整合协同、推动产业高端化等提法在本轮调研中 多次被提及。 聚焦高附加值、高价值创造 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他强调要持续优化布局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切实整合好、协同好、发展好主 业,统筹好培育新发展动能与传统业务提质增效。同时,要切实深化国有企业 ...
瑞郎——全球最强势货币,没有之一
华尔街见闻· 2025-06-02 21:52
6月2日,《金融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全球货币表现的深度分析文章,揭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事实:在 全球热议美国是否通过贬值美元来振兴制造业的当下,美元其实并非世界上最强势的货币。 在这篇题为《世界上最强势的货币也极具竞争力》的文章中,作者Ruchir Sharma指出,瑞士法郎在过 去50年、25年、10年和5年中一直保持着最佳货币表现。即使在过去一年中,当一些相对疲弱的货币对 美元出现反弹时,瑞士法郎仍然位居榜首附近。 Sharma直言:"就持久强势而言,没有什么能与瑞士法郎相提并论。"Sharma是美国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 股票业务的负责人,还是洛克菲勒国际集团(Rockefeller International)主席,同时也是 《金融时报》 的特约编辑。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瑞士完全颠覆了"强势货币会削弱国家贸易实力"的传统观念。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 主要经济体同时拥有强势货币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其出口额不断上升,无论是占瑞士GDP的比重 (75%)还是占全球出口的份额(接近2%)都接近历史高位。 制造业实力不容小觑 当许多人认为强势货币会损害制造业竞争力时,瑞士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相反的结论。制造业占瑞士GDP 的 ...
调查!中美关税博弈窗口期:“美国客户追加补单”,“中国创造”加速出海新市场
北京商报· 2025-05-28 20:20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此次中美"关税战"来看,中美贸易已步入新阶段,贸易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 关系都将面临重塑。 北京商报记者丨金朝力 程靓 距离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已过去半个月。在中美关税博弈按下"暂停键"的窗 口期内,中美贸易供需迎来全面反弹。一边是美国企业库存见底,催促发货;一边是中国外贸商订单量 飙升,中美航线舱位爆满、集装箱一柜难求。然而,90天后情况会如何?"不确定性"犹如一把"悬顶之 剑"压在中国外贸商家及企业的心头。 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从提前布局多元市场,到发力高附加值产品,再到出口转内销,中国商家 及企业的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持续为更长远的贸易发展探寻机遇、开拓新路。长期来看,中国依然是世 界第一贸易大国,并且正逐渐成为"被追赶"的经济体,出海发展势在必行。外贸商家及企业既要下定决 心摒弃成本上的比拼,转向创新层面的竞争,又要认真思考如何落实"两条腿走路"的战略。 提前布局多元市场 "之前物流费涨了50%,现在又降下来了。"从事跨境物流行业近十年的张珂对北京商报记者说道。中 美"关税战"对业务影响最明显的时期是4月初到5月初。实际上,在5月12日中美互降关税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