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NG重卡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天然气重卡行业产业链图谱、发展环境、市场销量及未来趋势分析:市场销量创下历史新高,未来有望持续上量[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7 09:20
天然气重卡行业概述 - 天然气重卡分为LNG重卡和CNG重卡,LNG重卡因燃料容量大、续航能力强成为主流 [1][2] - LNG重卡尾气排放环保优势显著:CO2下降20%、CO下降97%、HC下降72%、NOX下降30%,基本不含铅/硫化物等有害物质 [1][13] - CNG重卡燃料成本低但续航短,LNG重卡加气速度快且布点容易,但燃料成本略高 [4] 行业发展背景 - 环保政策驱动:重卡占汽车NOx排放75.6%、PM排放49.5%,国六排放标准2021年全面实施倒逼清洁能源转型 [11] - 政策支持加码:2024年《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将LNG卡车列为优先类,2025年以旧换新补贴首次纳入天然气重卡 [13][15] 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天然气重卡销量17.82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前五企业市占率超95% [18][24] - 一汽解放(31.9%)、中国重汽(23.6%)领跑市场,东风/陕汽/福田市占率均超10% [24] - 区域分布集中:河北(15.4%)、山西(15.3%)为最大市场,河南/山东/新疆合计占比超20% [20] 产业链与成本因素 - 上游核心为天然气发动机/储气罐,中游为整车制造,下游应用于物流/工程场景 [5] - LNG价格波动显著:2024年交通用气占比59.6%,消费量1976万吨(+23%),2025年3月价格4458.8元/吨 [7][9] 技术趋势与未来展望 - 大马力、长续航成竞争焦点:一汽解放660马力发动机、中国重汽700马力机型引领技术升级 [28] - 多场景适配加速:陕汽推出LNG+CNG双燃料车型,福田开发多场景系统拓展应用范围 [29] - 替代燃油车空间广阔:政策赋能+技术突破推动天然气重卡持续上量,但需与新能源重卡争夺份额 [27]
多重因素叠加,车用LNG增长窗口期或达5至10年左右
车用LNG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2024年前4个月甘肃销售公司LNG销量达24.42万吨同比增长65.1%对柴油纯枪减量承接率达252.1%新疆销售公司天然气销售总量达30.9万吨同比增长41.1%对柴油承接量20.57万吨创历史新高[1] - 2024年LNG重卡销量达17.8万辆市场渗透率提升至19%对柴油重卡形成明显替代效应LNG重卡碳排放量低储罐密封性和燃烧效率更优且具备经济优势[1] - 2024年国内LNG全年均价4535元/吨同比下降6.9%创近4年新低国际气价下行政策引导和供应充足推动价格优势扩大LNG与柴油比价低于0.7时经济优势显著单辆LNG重卡月均节省燃料费1.2万至1.5万元[1] 政策与供需环境支持 -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鼓励重载卡车使用LNG替代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政策将天然气车辆纳入补贴范围《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升LNG供给能力[2] - 2023年国内天然气产量248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7%进口量1841亿立方米增速11.2%供应稳定性提升[2] - 2024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1万亿元同比增长5.7%中长途干线物流需求激增LNG重卡续航800至1000公里匹配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北煤南运工程需求[2] 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 - LNG重卡窗口期预计5至10年其作为电动重卡过渡阶段的定位明确当前电动重卡受限于续航里程短充电设施不足及电价偏高问题2024年电动重卡销量8.27万辆同比增长139.4%[3] - 中国石油销售企业加速构建综合能源服务体系陕西销售以存量站增设加气网络并探索充电+业务四川销售完善LNG网络布局同时转型充电业务天府智谷速充港充电量突破100万千瓦时未来年充电量将达2000万千瓦时[3] 企业战略建议 - 销售企业需前瞻性布局LNG市场通过加油站改造和社会站点整合构建主要物流通道加气基础设施同时规划物流和资源供应建立动态价格响应机制为电动化转型预留空间[4]
今年国内LNG进口或现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5-31 09:08
中国LNG进口趋势 - 2025年国际LNG现货价格难以回落,中国LNG进口或再次出现负增长 [1] - 2022年中国LNG进口量6344.2万吨,同比下降19.5%,为七年来首次同比下滑 [1] - 卓创资讯预计2025年国内LNG进口量为930.2亿立方米,同比下降约13.3% [1] - 2024年中国进口LNG资源总量7676万吨,同比增加7.64% [3] - 2025年国内LNG均价预计为4535元/吨,同比上涨0.5% [3] - 2026年国内LNG均价预计为4187元/吨,同比下跌7.6% [3] 国际LNG市场格局 - 2024年俄罗斯对欧盟国家管道气出口210亿立方米,较2020年减少1100亿立方米 [2] - 2024-2025年4月中国LNG地区成交均价为4481元/吨,接收站出货理论成本为4807元/吨 [2] - 中国对美国LNG进口关税仍为25%,1-4月进口量同比下滑约71% [3] - 前四个月中国LNG进口来源国中,卡塔尔占比达33%,澳大利亚32%,美国仅占1% [3] - "十五五"期间美国、卡塔尔、墨西哥等地LNG出口终端产能释放,国际现货价格或明显回落 [4] LNG消费结构 - 2024年中国LNG消费量为3986.2万吨,同比增加17.32% [6] - 2024年LNG消费结构中,城燃、交通、工业、发电分别占比为23%、49%、26%、2% [6] - 2024年LNG重卡销量17.82万辆,渗透率29.6%,较2020年提高20.6个百分点 [6] - 2025年国内LNG重卡销量预计为23万辆,增幅达29% [6][7] - 2024年天然气工业与发电消费量约2400亿立方米,替代煤炭率接近10% [8] 行业发展趋势 - 管道气供应预期充裕,2025-2026年LNG调峰补充或减少 [8] - 天然气发电技术成熟,是可再生能源友好的"伙伴能源" [8] - 煤价持续走低使得煤电恢复竞争力,对气电形成压力 [8] - 发电企业需加强气电联营,增强在天然气资源领域的话语权 [9] - 电动重卡与LNG重卡的竞争将更趋激烈 [7]
今年前四月销量超6万辆,LNG重卡渗透率走高,多家上市公司回应市场布局情况
第一财经· 2025-05-29 22:39
LNG重卡市场前景 - 2025年LNG重卡销量预计23万辆 同比增长29% 保有量增至95万辆 加气量60亿方 交通用气占国内LNG消费比重提升至55% [1][5] - 2024年LNG重卡销量17.82万辆 渗透率29.6% 较2020年提升20.6个百分点 保有量84.75万辆 占重卡总保有量9.2% [4] - 2024年一季度天然气重卡国内销售4.7万辆 渗透率31% 预计渗透率将持续走高 [1] 市场驱动因素 - LNG重卡经济性优势显著 2024年LNG加气站零售均价5.12元/千克 柴油7.02元/千克 百公里燃料费低98元 年行驶10万公里可节省10.25万元 [4] - 政策支持包括LNG重卡纳入国家补贴 交通运输部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 补贴覆盖LNG重卡 执行时间为2025年全年 [1][4] - 加气站网络布局优化 车企推出新车型 LNG重卡续航能力提升等因素助推渗透率提升 [2] 产业链公司动态 - 富瑞特装表示国内LNG重卡市场发展将有利于公司LNG车用供气系统产品销售 [1] - 潍柴动力持续推进天然气重卡相关产品市场份额提升 [1] - 中国石化一季度车用LNG零售量同比增长116%达20.5亿方 [6] 竞争格局 - LNG重卡面临电动重卡竞争 在矿场 港口等应用场景及牵引车功能领域形成直接竞争 [6] - 中长期看LNG重卡或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但短期内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6] - 投资机构预测重卡领域纯电 天然气和柴油机将各占三分之一 [1]
【明辉说油】中国成品油市场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5-04 18:30
2024年中国成品油市场关键拐点 - 2024年全国成品油消费量3.589亿吨,同比下降2.8%,增速较上年下降15.9个百分点,呈现"供需两弱"格局 [1] - 汽油消费量1.52亿吨(-2.0%),柴油1.68亿吨(-6.5%),航煤0.39亿吨(+13.0%),形成"两降一升"结构 [1] - 交通运输领域燃油消费峰值已在2023年出现,2024年成为下降通道起点 [5] 新能源汽车超预期发展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87万辆,渗透率40.9%,其中乘用车零售1090万辆(+41%),渗透率47.6% [6] - 新能源车保有量占比达8.9%,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超15%,黑龙江/西藏等地不足5% [6] - 汽油车销量仅1500万辆(-12%),报废周期高峰与以旧换新政策加速新能源替代 [8] 航空煤油需求强劲复苏 - 2024年民航执行航班1.48万架次/日(+10.3%),旅客运输量7.3亿人次(+17.9%),国际航班恢复至疫情前84% [9] - 中东/东南亚免签政策刺激出境游,入境免签国增至38个,推动航煤需求 [11] - 航煤消费量较2019年增长7.1%,成为唯一超疫情前水平的成品油品类 [2] 柴油消费多重承压 - 基建投资增速4.4%(-1.5pct),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万亿元(-10.6%),拖累建筑产业链用油 [12] - LNG重卡销量17.5万辆(+15%),车用天然气替代柴油2700万吨(+900万吨) [13][15] - 新能源重卡销量8.2万辆(+138%),加速公路运输领域柴油替代 [34] 炼油行业结构调整 - 2024年炼油能力新增550万吨至9.23亿吨/年,裕龙石化1000万吨投产,大连石化450万吨关停 [16] - 中石化/中石油产能占比57%(-0.8pct),地炼占比32%(+1.7pct) [18] - 山东地炼开工率56.8%(-9.1pct),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 [22] 出口市场持续收缩 - 2024年成品油出口3673万吨(-527万吨),柴油出口减少577万吨,航煤出口增加498万吨 [19] - 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9%,汽柴油每吨退税额减少约200元 [24] - 新加坡市场汽柴油价格跌幅(4.5%/5.4%)大于原油(2.8%) [19] 2025年市场展望 - 预计成品油消费量3.45亿吨(-3.8%),维持"两降一升":汽油1.45亿吨(-4.6%),柴油1.58亿吨(-5.4%),航煤4160万吨(+5.9%) [26][29][32][35] - 新能源车销量预计1600万辆(占比超45%),汽油车保有量达峰 [27] - 炼油能力将新增500万吨/年,镇海石化二期1100万吨投产,大连石化1000万吨关停 [37]
如何推动重卡低碳转型?混合动力与低碳燃料迭代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7 11:11
重型卡车行业低碳转型 - 全球运输业约22%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重卡 中国重卡占汽车总量3.1%却贡献近40%行业碳排放 [1] - 重卡低碳化路径呈现多元化趋势 主要发展方向包括纯电驱动 混合动力和低碳燃料应用 [1] - 混合动力技术成为重卡节能 减碳和增效的"黄金方案" 推广可形成国家 行业和用户多赢局面 [12] 混合动力技术优势 - 串并联混动重卡在标准工况下油耗33.79升/100公里 比传统柴油车节省15%燃油 [2] - 实际山区道路混合动力车型节能优势达20% 0-8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比柴油重卡缩短50% [2] - 百万公里使用总成本比柴油重卡低27万元(每公里节省0.27元) 可减少163吨二氧化碳排放 [3] 混合动力技术构型比较 - 串联式混动低速能效高但高速能耗偏高 并联式动力性优但油耗控制困难 [3] - 串并联构型TCO最低 百万公里成本约698万元 比并联和串联分别低2万元和6万元 [4] - 不同运输场景需匹配最优技术方案 实际道路工况下并联混动油耗35.48升/100公里表现更优 [4] 燃料类型经济性分析 - LNG和甲醇重卡TCO处于最低位 2024年LNG重卡销量比2022年增加377.7% [6] - 纯电重卡TCO低于柴油重卡但受电池重量影响运载能力下降 [6] - 氢气重卡TCO最高且波动幅度最大达5.7% 需价格降至21元/kg才能超越柴油混动经济性 [6] 碳排放全景分析 - 纯电重卡能源周期碳排放比柴油低26.5% 甲醇重卡运行阶段碳排放最高 [7] - 煤制甲醇和煤制氢气导致总碳排放增加 分别是柴油的4倍和2.6倍 [8] - 绿色氢气和甲醇可减少85%以上碳排放 使用工业废气生产甲醇可降低23%总排放 [8] 政策支持与市场推动 - 碳排放交易机制下重卡百万公里运行的碳排放权接近10万元 将改变企业决策机制 [10] - 免除高速通行费政策使氢气混动重卡TCO比柴油重卡低近200万元 [11] - 山东 四川等省份出台氢能重卡补贴政策 推动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 [11] 行业转型路径建议 - 短中期技术路线:长途运输采用柴油混合动力 补能方便场景使用纯电和LNG [9] - 需提升天然气和甲醇发动机热效率 推动绿色氢气和甲醇规模化应用 [12] - 政府可通过补贴 税收优化等措施推动行业迈向"技术多元 场景适配"的碳中和未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