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EMS晶圆
icon
搜索文档
一家牛市稀缺的高波弹性半导体标的
新浪财经· 2025-09-02 21:19
公司业务与稀缺性 - 公司主营MEMS晶圆、MEMS工艺开发和半导体设备 欧美收入占比60% 国内收入占比40% [1] - MEMS产品覆盖硅基麦克风、惯性传感器、微透镜、微流控、射频滤波器、硅光、OCS、激光雷达等领域 [1] - 近期收购青岛展诚科技EDA标的 成为赛道稀缺纯正半导体标的 布局已成型 [1] 行业规模与市场空间 - Yole预测2026年MEMS市场规模达183亿美金 中国将成为最大市场 [1] - 国产化率低 产业空间大 [1] 核心竞争优势与客户资源 - 持股45%瑞典Silex 为全球长期领先MEMS公司 2024年收入86亿 利润18亿 [1] - 典型客户包括全球AR/VR龙头、顶尖光刻机客户、DNA测序设备、知名硅光客户等 [1] - 国内外产线提供硅光芯片晶圆和工艺开发 OCS全光交换未来空间巨大 [1] - 谷歌成熟应用MEM-OCS多年 MEMS阵列价值量最高ASP达12-14万美金 [1] - 国内子公司赛莱克斯北京OCS-MEMS通过验证收到客户采购订单 启动首批MEMS-OCS8英寸晶圆试量产 [1] - 收购青岛展诚56%控股权 EDA标的2025-2027年收入对赌16亿、18亿和2亿元 业绩对赌600万、1800万和2000万元 [1] - 主要客户为华为海思、台积电、海光、联发科、瑞萨科技等全球知名半导体企业超300家 [1] 估值比较 - 2024年收入对比:盛科108亿 赛微12亿 两家均为亏损 [1] - 当前盛科570亿市值 今年一致预期41XPS 赛微175亿市值 今年一致预期11XPS [1] - 公司属于牛市高波弹性标的投资机会 作为OCS逻辑新挖掘标的持续关注 [1]
瞭望 | 一座城打造一个“谷”
新华社· 2025-08-18 15:2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在2024年突破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8.1% [1] 产业生态构建 - 蚌埠市初步构建智能传感器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 [1][6] - 吸引200多家智能传感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其中包括4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 [6] - 形成"一谷三园多址"产业集群总体布局,包括MEMS核心器件产业园、科技孵化园和中央创新园 [3] 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 - 建立6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EMS晶圆制造工艺技术体系 [4] - 全国首条8英寸MEMS晶圆全自动生产线在蚌埠正式投产 [4] - 蚌埠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同时拥有MEMS和CMOS工艺技术、6英寸和8英寸MEMS晶圆制造线的城市 [5] 创新平台与研发成果 - 成立安徽省微机电系统技术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十家单位突破MEMS晶圆制造领域技术瓶颈 [4] - 2024年企业参与制定MEMS国家标准4项,获批省级科技攻关项目12项 [7] - 智能传感企业拥有发明专利451件,较2021年增长204.7% [7] 企业成长与产值表现 - 规上智能传感企业产值同比增长55.8% [7] - "中国传感谷"跻身国内十大高质量传感器园区榜单 [7] - 安徽北方华鑫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半年产值突破1200万元 [5] 产品应用与市场拓展 - 传感器产品应用在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5G通信、无人驾驶、机器人、智能家居、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6] - 希磁科技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打入国际市场 [12] - 华鑫微纳晶圆生产线缓解国内MEMS芯片产能缺口,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实现国产化替代 [12] 资金与人才支持 - 落地运行总规模51亿元的产业基金,引导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11] - 2024年"中国传感谷"共吸引各类人才471名 [9] - 建立分层扶持体系,从资金支持、人才引育、海外发展等多方面护航企业成长 [8] 区域协同与战略定位 - 蚌埠"中国传感谷"与合肥"中国声谷"、芜湖"中国视谷"共绘人工智能产业新版图,"三谷"纵横联动、跨界协同 [1][13] - 牵头成立长三角MEMS与传感器产业创新联盟,加强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13] - 安徽省将智能传感器作为"人工智能+"底层强基的重要方向 [13]
活力中国调研行|升级!老“引擎”跳动智慧“心脏”
新华社· 2025-07-05 15:31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发动机下线时间从140秒缩短至112秒,日产能增加60至80台[1][3] - 自动化装备及信息化技术应用大幅提高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实现传统内燃机与新能源双赛道全产业链布局[3] - 智能制造平台带来多项效益:研发周期缩短30%、综合产能提升19.6%、生产效率提升35%、物料周转率提升18%、单台制造成本下降12.6%[3] - 2024年第一季度发动机销量同比增长15%,海外出口同比增长50%,通过整合850余家供应链资源实现跨领域协同制造[3] 智能制造行业 - 中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覆盖41个工业大类,拥有340余家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超1亿台(套)[4] - 全国首条8英寸MEMS晶圆全自动生产线在安徽华鑫微纳投产,采用1200米轨道"天车"系统和AI算法实现高效流转[8] - 智能传感器产业正重塑多个领域:温湿度传感器调节空调运行,高精度传感器实现车辆导航和障碍识别,工业传感器采集分析海量数据[6] 蚌埠智能传感器产业 - 蚌埠市打造"中国传感谷",已汇聚200余家企业构建从材料、设计到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9] - 2023年蚌埠经开区规上智能传感器企业产值同比增长55.8%,华鑫微纳作为"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集聚[9] - MEMS晶圆制造技术通过在硅片上逐层叠加机械结构与电路,产品应用于高端装备和汽车电子领域[8]
突发!出售瑞典Silex,押注北京晶圆厂!
是说芯语· 2025-06-14 15:16
交易核心 - 公司拟以23.75亿瑞典克朗(约17.83亿元人民币)向Bure、Creades等七方转让瑞典Silex 45.24%股份,交易后不再控股但保留参股及2名董事席位 [1][2] - 标的公司最终作价52.5亿瑞典克朗(约39.42亿元人民币) [2] 交易背景 - 国际地缘政治环境复杂导致瑞典Silex不确定性增加,为避免价值减损决定出售控制权 [1][2] 战略调整 - 公司将重点发展北京MEMS晶圆工厂,已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并获专利25项、申请中107项 [1] - 北京工厂产能计划从1.5万片/月扩至3万片/月,已导入超40家客户 [1][2] - 交易获得资金将用于寻找新投资并购机会 [1] 交易影响 - MEMS业务仍是公司核心业务 [2] - 交易为瑞典Silex创造更稳定经营环境 [1] - 此前并购已助力公司战略转型及国内MEMS产业自主发展 [2]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5-29)
远峰电子· 2025-05-28 19:40
行情速递 - 主板领涨个股包括御银股份(+10.08%)、超讯通信(+7.09%)、永鼎股份(+7.03%)、华扬联众(+6.70%)、岩山科技(+6.02%)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包括新国都(+16.30%)、协创数据(+11.81%)、今天国际(+9.01%)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包括德科立(+7.58%)、清越科技(+7.19%)、井松智能(+5.86%) [1] - 活跃子行业中SW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1.94%)和SW通信终端及配件(+1.20%)表现突出 [1] 国内新闻 - 瀚薪科技碳化硅封测项目封顶,总投资12亿,达产后可年产30万台碳化硅功率模块和5000万颗碳化硅功率器件 [1] - 台积电CoWoS芯片制造材料需求激增导致存储器市场材料短缺,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宣布BT基板原材料发货将严重延迟 [1] - 长飞先进武汉基地一期实现量产通线,首片6寸碳化硅晶圆下线,达产后将具备年产36万片碳化硅芯片的能力 [1] - 安徽华鑫微纳8英寸MEMS晶圆全自动生产线投产,全部建成后月产能达3万片,为国内最大MEMS晶圆生产线 [1] 公司公告 - 华勤技术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1,015,890,620股扣除回购股份2,967,877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9元 [2] - 精研科技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186,076,681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0元 [2] - 艾融软件收到政府补助720.1万元,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85% [2] - 盈方微持股5%以上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1%(8,394,893股) [2] 海外新闻 - IBM与Deca Technologies联盟将进入扇出型晶圆级封装市场,新生产线预计生产基于MFIT技术的先进封装 [3] - 罗姆首款高耐压GaN驱动器IC量产,有助于电机和服务器电源等应用缩减体积并提高效率 [3] - 4月印度销往美国的iPhone同比增长76%,同期中国制造的iPhone对美销量年减76% [3] - 三星有意退出MLC储存型快闪存储器市场,通知客户只接单到6月,引发抢货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