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WN109注射液
icon
搜索文档
乐普医疗股价下跌2.76% 子公司创新药完成首例给药
金融界· 2025-08-27 02:31
股价表现 - 8月26日收盘价20.05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57元 跌幅2.76% [1] - 当日成交量643513手 成交金额13.12亿元 [1] 业务概况 - 专注于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的医疗健康企业 [1] - 业务涵盖心血管介入、体外诊断、外科器械等多个领域 [1] - 拥有完整的医疗器械产业链布局 [1] 研发进展 - 控股子公司民为生物创新药MWN109注射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给药 [1] - 下属公司四川兴泰普乐医疗科技的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 [1] 资金流向 - 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082.69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8807.87万元 [1]
乐普医疗谈创新药BD预期:账上资金充裕不缺钱,不希望在早期以低价卖掉有潜力产品
财经网· 2025-08-25 22:35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业绩基本持平 经营性净现金流大幅改善300.52% 心血管植介入业务收入12.39亿增长7.57% 体外诊断和外科麻醉业务略有下降 药品业务整体恢复 全年制剂业务预计平稳 明年目标收入增长10%-15% [1] - 战略新兴业务开始进攻 包括皮肤科、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三大板块 皮肤科业务已有产品获批上市 未来半年至一年内将有新产品陆续获批 2026年销售目标5-6亿元 创新药是研发投入最大的板块 创新医疗器械包括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等技术 [2][3][4] 财务表现 - 半年报收入、利润端同比基本持平 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长300.52% [1] - 心血管植介入业务实现收入12.39亿 同比增长7.57% [1] - 体外诊断业务和外科麻醉业务收入略有下降 [1] - 药品业务板块整体有所恢复 制剂业务预计全年较为平稳 [1] - 分析师对公司今年净利润一致预期在10亿左右 实现可能性较大 [1] 业务板块表现 - 心血管植介入业务收入12.39亿 增长7.57% [1] - 体外诊断业务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很大 发展难度越来越大 [1] - 外科麻醉业务收入略有下降 [1] - 药品业务整体恢复 制剂业务预计全年平稳 [1] - 基础业务基本稳定 明年目标收入增长10%-15% [1] 战略新兴业务 - 皮肤科业务已有"童颜针"、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获批上市 [2] - PDRN"三文鱼针"和热玛吉预计未来半年至一年内陆续获批 [2] - 皮肤科业务2026年销售目标5-6亿元 [2] - 希望未来三年内实现20-30亿元收入 净利率45-50% [3] - 热玛吉已提交注册 超声炮在型检中 准备开展临床 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已启动一期临床研究 [3] - 创新药是研发投入最大的业务板块 最具潜力 [3] - 创新药研发由上海民为生物负责 专注代谢类疾病 [3] - 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板块由乐普医电和深圳睿瀚医疗负责 [4] - 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器(DBS)处于注册报批阶段 [4] - 植入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和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VNS)处于临床阶段 [4] - 深圳睿瀚医疗是国内最早做无创脑机接口的企业之一 已有产品落地并实现收入 [4] 产品研发进展 - MWN109注射液国内开启Ⅱ期临床试验 澳洲Ⅰ期临床试验接近尾声 [4] - 口服MWN109片剂Ⅰ期临床试验SAD组已完成 预计15mg剂量即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4] - MWN117和MWN110处于临床前阶段 MWN110可用于减脂增肌 [4] - MWN105超重或肥胖适应症进入Ⅱ期临床 [4] - MWN203适应症血脂异常 处于Ⅰ期临床试验阶段 [4] - MWX401适应症高血压 下半年拟申报IND [4] - 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器(DBS)处于注册报批阶段 [4] - 植入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和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VNS)处于临床阶段 [4] 市场与销售策略 - 皮肤科业务机构客户包括非公医美机构和公立医院相关科室 [2] - 非公医美机构中 大型品牌连锁以直营为主 中小型以经销为主 未覆盖地区考虑平台型企业协助覆盖 [2] - 公立医院方面 考虑组建专门销售团队协助发展皮肤科 [3] - 童颜针系列产品中 主推童颜水光 针对打3000-6000元高端水光的客群进行转化 [6] - 童颜针(PLLA)终端定价8800元 针对高端市场 [12] - 童颜水光(PLLA+HA)终端定价5800元 是主打产品 [12] - 销售费用希望未来控制在20%以下 [6] - 医美业务主要由现有营销人员内部学习后重新组建 [12] - 大型品牌连锁医美机构已通过直营覆盖 [12] - 每个省份有一个经销商覆盖中小型医美机构 [12] - 未覆盖地区希望通过平台型企业覆盖 [12] - 公立医院已开展挂网工作 [12] 集采影响 - 冠脉板块产品下半年有切割球囊和药物球囊的集采 [7] - 药物球囊渗透率18.5% 终端定价6000元左右 集采后终端价可能降低 但渗透率可能大幅提高 [7] - 切割球囊厂商主要是公司和波科 终端价6000元左右 集采后价格可能下降 但量可能增长 [7] - 乳突球囊和棘突球囊可能在集采中受益 实现销量大幅增长 [7] - 集采对营收不会造成太大负面影响 新产品逐步商业化能对营收有正向贡献 [7] - 心泰医疗可降解封堵器集采价格下调可能显著提高产品渗透率 [7] 心泰医疗业务 - 心泰医疗今年预计收入6-7亿元 利润目标4亿元 [10] - 主要利润来源于心脏封堵器 可降解类封堵器渗透率较低 [7] - ScienCrown®经导管植入式主动脉瓣膜系统和SimoMelon®主动脉瓣膜球囊扩张导管上半年收入4013万元 逐渐放量 [8] - TAVR产品推广费用较高 预计明年给利润带来正向贡献 [8] - 可降解PFO封堵器随访结果不错 临床反馈很好 [10] - 出海重点考虑可降解左心耳LAA封堵器 [10] - 生物可降解主动脉封堵器和主动脉栓塞封堵器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10] 创新药与创新器械政策 - 创新药支付得到商保支持 患者可以通过商保实现保障 创新药较方便进入医院销售 [8] - 创新器械目前没有共识 政策支持比较模糊 还需要等待政策进一步明确 [8] - 脑机接口康复医保收费指南已在全国六七个省市发布 利好行业快速发展 [10] 出海规划 - 出海形式包括产品在海外研发和生产、产品以经销方式在海外销售、产品在海外直销 [14] - 目前对现有产品采取海外经销方式进行销售 [14] - 新产品会考虑开展可降解左心耳LAA封堵器等产品的海外临床 [14] - 创新药通过BD方式实现出海 [14] 研发与合作 - 上海民为生物账上现金比较充裕 后续如果海外BD成功可能进一步补充资金 [3] - 创新药海外BD洽谈一直在进展中 [14] - 药品BD专利比较明确 医疗器械BD专利相对不明确 [14] - 希望把潜力大的产品和大公司合作 其他产品考虑NewCo形式 [14] - 项目进度较早期 账上资金充裕 先靠自己推进研发 后续项目明朗时再做BD [14] 竞争格局 - 国内GLP-1厂商特别多 未来以产品竞争力为主 [15] - 三靶点口服药研发进展全球领先 临床前数据显示药物活性较高 有效剂量较低 安全性较好 [15] - 减重人群和求美者可能部分重叠 两块业务未来可能有协同 [15]
乐普医疗:控股子公司MWN109注射液Ⅱ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新浪财经· 2025-08-25 21:03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控股子公司民为生物自主研发的创新药MWN109注射液成功完成用于治疗超重或肥胖的Ⅱ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给药 [1] - MWN109注射液为GLP-1/GIP/GCG受体三重激动剂 拥有全球知识产权 [1] - 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控制血糖 增加饱腹感减少能量摄入 并促进脂肪分解增加能量排空和基础代谢以降低体重 [1] 药物研发阶段 - 目前该药物处于研发早期阶段 [1] - 后续临床试验存在结果不确定性高 研发投入大 临床试验周期长等特点 [1]
乐普医疗(300003)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5 20:56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上半年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长300.52% [2] - 心血管植介入业务收入12.39亿元,同比增长7.57% [2] - 体外诊断和外科麻醉业务收入略有下降 [2] - 分析师对公司2025年净利润一致预期约10亿元 [2] - 基础业务目标2026年收入增长10%-15% [2] - TAVR产品上半年收入4013万元 [11] - 心泰医疗2025年收入目标6-7亿元,利润目标4亿元 [13] 医美业务布局 - 童颜针(PLLA)终端定价8800元,童颜水光(PLLA+HA)终端定价5800元 [7][15] - 2026年医美业务销售目标5-6亿元(含交联/非交联透明质酸钠各1亿元) [3][15] - 未来三年医美业务收入目标20-30亿元,净利率目标45%-50% [3] - 销售费用率目标控制在20%以下 [8] - 热玛吉已提交注册,超声炮在型检中,肉毒毒素启动一期临床 [3] - PDRN"三文鱼针"和热玛吉预计一年内获批 [3] 创新药研发进展 - MWN109注射液国内进入Ⅱ期临床,澳洲Ⅰ期接近尾声 [6] - 口服MWN109片剂完成Ⅰ期SAD组试验,15mg剂量预计有效 [6] - MWN105(MASH/减重适应症)进入Ⅱ期临床 [6] - MWN203(血脂异常)处于Ⅰ期临床 [6] - MWX401(高血压)拟2025下半年申报IND [6] - 创新药板块由上海民为生物主导,专注代谢类疾病 [4] 医疗器械与集采影响 - 药物球囊集采前终端价约6000元,渗透率18.5% [9] - 切割球囊集采前终端价约6000元,主要厂商为乐普和波科 [9] - 乳突球囊和棘突球囊预计受益集采实现销量增长 [9] - 可降解封堵器若集采降价将显著提升渗透率 [10][13] - 集采平均降幅预计30%-50% [12] 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 - 无创脑机接口已获7张NMPA二类注册证,主要用于康复医疗 [14] - 有创脑机接口分两步推进:开环刺激产品→闭环智能产品 [14] - DBS处于注册报批阶段,CCM和VNS处于临床阶段 [5] - 全国6-7省市已发布脑机接口康复医保收费指南 [14] 出海与BD策略 - 出海主要采用海外经销模式,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19][20] - 可降解左心耳封堵器将开展海外临床 [13][20] - 创新药海外合作优先考虑BD,避免早期低价出售资产 [17][18] - 药品与医疗器械BD核心差异在于专利明确性 [18] 新产品与临床方向 - 生物可降解主动脉封堵器及主动脉栓塞封堵器进入临床阶段 [13] - 减重与医美业务潜在协同(目标客群重叠) [20] - GLP-1赛道竞争激烈,公司强调三靶点口服药全球领先地位 [20]
结构性心脏病条线增长较快 乐普医疗:希望对两款GLP-1类药物进行海外BD
新浪财经· 2025-05-13 19:50
核心观点 - 公司GLP-1类药物MWN101已完成肥胖和糖尿病Ⅱ期临床试验并正进行扩组 另两款药物MWN105和MWN109拟对外授权海外权益[1] - 2024年营收61.03亿元同比降23.52% 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降80.37%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36亿元同比降9.67% 净利润3.79亿元同比降21.44%[1] - 未来增长依赖结构性心脏病产品放量、外周植介入产品获批及神经调控类产品上市 皮肤注射剂类产品最快今年二季度末获批[2] - 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已上市 在研产品包括神经刺激器等[2]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低于1% 原材料供应已推进国产化替代 中美关税政策影响有限[1][3] 产品研发进展 - GLP-1/GCGR/GIP-Fc融合蛋白MWN101注射液完成肥胖和二型糖尿病Ⅱ期临床试验 正进行Ⅱ期扩组[1] - MWN105注射液和MWN109注射液已获美国FDA临床试验批文 计划对外授权海外权益[1] - 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器(DBS)和植入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已有上市预期[2] - 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等皮肤注射剂类产品已申报注册 预计最快2025年二季度末陆续获批[2] - 脑机接口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已上市 在研重磅产品包括各类神经刺激器[2]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61.03亿元 同比减少23.52%[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47亿元 同比减少80.37%[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36亿元 同比下滑9.67%[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79亿元 同比下滑21.44%[1] 业务板块发展 - 结构性心脏病核心产品陆续上市并逐步上量 推动业务线较快增长[2] - 外周植介入产品陆续获批 产品矩阵随行业增长逐步放量[2] - 齿科业务表现低于预期 已进行商誉财务处理[2] - 眼科业务已实现营收 皮肤科研发进展顺利[2] - 脑机接口行业商业化呈现提速迹象[2] 运营风险应对 - 原材料供应环节单一依赖美国品种很少 已推进国产化替代多年[3] - 美国市场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低于1%[3] - 中美关税政策对公司运营影响有限[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