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控

搜索文档
脑机接口系列研究之产业专家视角: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进展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行业 - **公司**:Neuralink公司、博瑞康、品驰等 [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脑机接口技术基础与原理 - 基础是神经解码和神经调控,大脑通过接收和发送信息实现各种功能,异常或损伤会引发疾病 [2] - 从大脑获取信息可控制外部设备帮助患者恢复功能,还能调节神经功能,技术发展需多学科合作和产学研医融合 [3] 技术发展现状 - 随着相关技术发展,简单任务从实验室走向临床,还在探索精细运动控制和神经信号翻译 [5] - 中国在汉语语音解码取得进展,成功解码汉语语音并针对多声调创新,达国际先进水平 [7][8] 神经解码与脑电信号 - 神经解码需记录神经元活动,脑电信号因高时间分辨率常用于动态解码 [6] - 脑电信号有便捷、动态等优势,可通过不同方法获取,不同电极记录信息尺度不同,需按需选择 [9] - 可通过时频域解析脑电信号挖掘特征,用于动态解码和深度学习挖掘隐含目标 [10][11] 传统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 - 传统脑机接口核心是读取、加工和解码神经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特征,已在科研实现 [12] - 神经调控扩展传统脑机接口应用,包括多种刺激方法和神经反馈,用于治疗疾病和改善生活质量 [13][14] - 人工耳蜗通过刺激毛细胞产生电活动帮助听觉障碍患者恢复听力 [15] - 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取得进展,探索新疾病领域,方法分侵入式和非侵入式 [16][17] - 神经反馈可主动调节大脑活动实现行为控制,帮助理解和优化大脑功能 [19] 闭环交互与临床应用 - 实现解码与调控闭环交互可动态调整控制策略,优化脑机接口控制效果 [20] - 脑机接口在临床应用取得进展,未来注重多靶点、多参数调节,结合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广泛 [21][22] 发展需求与战略布局 -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需微电子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跨学科合作和产学研医融通发展 [23] - 中国“脑计划”战略布局推动脑机接口领域发展,加大投入,有望提升神经疾病治疗和人机界面 [24] 发展趋势与产品前景 - 脑机接口在简单运动功能康复有进展,但高级功能走向临床需时间,核心技术开发有望推动发展 [24][25] - 侵入式脑机接口信号质量高适合严重患者,非侵入式产品在军用、民用领域有潜力,两类产品将共同发展 [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脑机接口应用需患者植入后长时间康复训练以适应设备和重建大脑与肢体连接 [24] - 消费级助眠产品有一定效果但因人而异,用户应理性期待 [26] - 中国新技术研发后落地难,需产业、科研和临床三方合作,产品进入临床需政策支持和融资能力 [27][28]
4.3亿融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完成B轮
思宇MedTech· 2025-05-29 17:06
公司动态与融资进展 - Salvia BioElectronics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 由NEA和Forbion领投 现有股东跟投 总融资金额达1.05亿美元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推进核心产品MySalvia Therapy的临床试验 注册申报及商业化准备 [1] - 公司计划在欧洲和美国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ECLAIM研究) 预计2027年完成首轮结果披露 [1][14] 行业需求与市场潜力 - 偏头痛是全球第二大致残性疾病 患病人数超10.6亿 其中慢性偏头痛患者占比10%-15%(约1-1.5亿人) [3] - 偏头痛造成50岁以下人群首要致残 每年经济损失超1100亿美元 现有药物对部分患者无效或存在副作用 [3] - 神经调控技术因非药物 可调节 非成瘾性特点 成为慢性偏头痛治疗新方向 [3] 技术方案与产品优势 - MySalvia Therapy通过植入两个超薄电极(厚度<1mm)靶向三叉神经和枕神经 实现双靶点协同调节 [4][10] - 早期数据显示患者每月偏头痛天数从22天降至7天 显著优于非侵入式设备30%-40%改善率 [6] - 系统获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采用分体式设计 患者可通过穿戴式控制器按需激活刺激程序 [6][10] 竞争格局与差异化 - 非侵入式设备如gammaCore Nerivio等已获FDA批准 但针对重度慢性偏头痛患者疗效有限 [7][9][11][12] - MySalvia Therapy作为首个进入注册临床的侵入式双靶点设备 填补重度患者治疗缺口 [12][13] - 技术优势包括更深层靶点干预 更稳定刺激方式 以及视觉隐蔽性强的特点 [15] 临床进展与未来规划 - RECLAIM研究正在进行 结果将影响监管审批和医保覆盖 若长期疗效验证成功或成"高阶解法" [12][13] - 公司核心团队来自Medtronic等企业 具备自主开发制造能力 总部位于荷兰埃因霍温 [14]
进入创新通道!植入式胫神经刺激器
思宇MedTech· 2025-03-02 22:47
植入式胫神经刺激器技术 - 植入式胫神经刺激器(ITNS)是一种新型神经调控医疗设备,用于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及相关泌尿系统功能障碍 [3] - 工作原理是通过向胫神经发送电脉冲信号,调节神经传导通路,影响膀胱和盆底肌肉活动 [4]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更小型化、智能化,集成无线充电和远程监控功能 [5] 膀胱过度活动症市场 - 2023年全球膀胱过度活动症市场规模达25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37.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4.8% [9] - 中国有超过8400万OAB患者,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女性26.4%、男性21.4%,但就诊率不足50% [18] - 传统治疗方式包括行为治疗、药物、针灸及膀胱扩大术等手术 [18] 主要竞争产品与技术 - eCoin无导线胫神经刺激器为全球首个FDA批准产品,81%患者1年后症状显著改善,公司Valencia Technologies获3500万美元融资 [12] - Neuronoff的Injectrode技术获美国国防部和NIH近4000万美元支持,采用18G针管注射电极,创伤小可门诊完成 [14] - Vivally系统为经皮可穿戴设备,通过闭环控制技术个性化调节刺激参数 [16] 上海微创流畅医疗 - 公司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神经刺激器等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核心产品为植入式胫神经刺激器 [20] - 产品主要用于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如OAB和尿失禁 [20] - 当前植入式胫神经刺激器市场仍处起步阶段,但技术潜力巨大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