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icro LED
icon
搜索文档
利亚德:随着成本的下降和供应链的成熟,公司Micro LED将进一步应用于更多的C端市场
证券日报· 2025-11-05 16:06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网讯利亚德11月5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从行业发展来看,Micro LED在C 端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高端电视和可穿戴设备领域。公司目前主要聚焦于B端市场,同 时通过供应链整合逐步推动创新产品在C端的应用。未来,随着成本的下降和供应链的成熟,公司 Micro LED将进一步应用于更多的C端市场。 ...
利亚德:公司目前主要聚焦于B端市场,同时通过供应链整合逐步推动创新产品在C端的应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09:26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Micro LED产能预计什么时候可以覆盖C端市 场?公司对Micro LED的C端市场有什么规划? 利亚德(300296.SZ)11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从行业发展来看,Micro LED在C端的应用 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高端电视和可穿戴设备领域。公司目前主要聚焦于B端市场,同时通过供 应链整合逐步推动创新产品在C端的应用。未来,随着成本的下降和供应链的成熟,公司Micro LED将 进一步应用于更多的C端市场。 ...
“为外企在华厚植与发展提供宝贵机遇”
人民日报· 2025-11-03 17:59
公司市场定位与历史 - 中国是公司在全球最大的海外市场之一 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33年 [2] - 公司业务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半导体 多层陶瓷电容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 [2] - 公司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成为中韩两国经贸合作与产业共赢的重要推动力量 [2] 公司战略与在华运营 - 公司在中国共设有13个研发中心 聚焦人工智能 6G 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研发 [3] - 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正持续为公司全球产品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实现"在中国研发 为世界创新"的价值传递 [3] - 公司未来将围绕创新合作本土化 产业链共生化 市场服务精准化 绿色发展协同化等不断发力 [5] 产品与技术展示 - 公司在历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示多元化创新成果和全球领先技术 包括折叠屏手机 两亿像素摄像传感器 Micro LED显示技术等 [3] - 公司连续8年参加进博会 重点展示人工智能 半导体 显示 医疗器械等全球领先的技术成果与应用 [3]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在乡村振兴 科教创新 绿色经营等领域不断深入 取得一系列成果 [4] - "分享村庄"产业帮扶项目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累计培养近80万中国青少年 [4] - 公司在"绿色经营"理念引领下 从绿色技术创新到绿色产品开发 再到绿色供应链建设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4][5] 中国市场前景与机遇 - 中国市场广阔 产业基础雄厚 创新资源丰富 经济展现出蓬勃活力和强大韧性 [2] - 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 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 智能化改造实现升级 绿色经济领域形成吸引全球优质资源的强磁场 [5] - 健康消费 智能消费 文化消费等新需求持续释放 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劲而稳定的内生动力 [5]
“为外企在华厚植与发展提供宝贵机遇”(见证·中国机遇) ——访中国三星首席副总裁张代君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37
2019年全球首发折叠屏手机;2021年首展业界领先的两亿像素摄像传感器;代表未来显示技术的Micro LED……"历届进博会上,我们都积极展示三星在科技领域的多元化创新成果和全球领先技术,深化与 本土伙伴交流合作,让更多创新成果从展台、展会快速走进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共享中国超大规模 市场的发展红利。"张代君介绍,三星连续8年参加进博会,将重点展示人工智能、半导体、显示、医疗 器械等全球领先的技术成果与应用,让中国消费者更直观体验到科技与生活的深度融合。 "中国是三星在全球最大的海外市场之一。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开放,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为外企在华 厚植与发展提供宝贵机遇。"中国三星首席副总裁张代君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为三星投资中国、深耕中国市场按下"启动键"。进入中国市场33年来,三星见证 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广阔、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经济展现出蓬勃活力和强大韧性。 在这一背景下,三星不断拓展在华业务版图,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 向半导体、多层陶瓷电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中韩两国经贸合作 与产业共赢的 ...
“为外企在华厚植与发展提供宝贵机遇”(见证·中国机遇)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21
公司市场定位与发展历程 - 中国是公司在全球最大的海外市场之一,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 - 公司自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已有33年历史,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 - 公司业务已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至半导体、多层陶瓷电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2] 公司业务战略与本土化 - 公司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成为中韩经贸合作与产业共赢的重要力量 [2] - 公司未来将围绕创新合作本土化、产业链共生化、市场服务精准化、绿色发展协同化持续发力 [5] - 公司在中国设有13个研发中心,聚焦人工智能、6G、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研发 [3] 技术创新与产品展示 - 公司在进博会展示了折叠屏手机、两亿像素摄像传感器、Micro LED等全球领先技术 [3] - 公司连续8年参加进博会,重点展示人工智能、半导体、显示、医疗器械等技术成果 [3] - 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正持续为全球产品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实现“在中国研发、为世界创新” [3] 市场机遇与增长潜力 - 中国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传统产业正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5] - 绿色经济领域由转型需求和技术迭代双轮驱动,吸引全球优质资源 [5] - 健康消费、智能消费、文化消费等新需求持续释放,为经济注入内生动力 [5] 企业社会责任 - 公司在乡村振兴、科教创新、绿色经营等领域不断深入 [4] - “分享村庄”产业帮扶项目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实践经验 [4] - 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累计培养近80万中国青少年 [4]
TCL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99.8% ,中小尺寸业务驱动高增长
国际金融报· 2025-10-31 22:31
公司整体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9亿元,同比增长10.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99.8% [1]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4亿元,同比增长53.8%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11.6亿元,环比增长33.6%,同比增长119% [1] 显示业务表现 - TCL华星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80.1亿元,同比增长17.5% [1] - TCL华星前三季度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53.5% [1] - TCL华星前三季度归属TCL科技股东的净利润39亿元,同比提升41.9%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TV及商用显示等大尺寸领域市场份额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至25% [2] - 中小尺寸业务笔记本面板销量同比飙升63%,显示器面板销量增长10% [2] - 移动终端LCD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8%,平板产品全球市场份额跃升至13%,全球排名第二 [2] - 车载显示出货面积同比增长47%,市占率达11% [2] 产能整合与运营效率 - 完成对广州t11产线的并购整合,单位成本较收购前显著下降,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高位 [2] - 广州t11与广州t9产线形成协同格局,在显示器领域实现差异化分工 [2] 技术研发与布局 - 印刷OLED产业化提速,G5.5产线产能正由3K/月提升至9K/月,医疗显示已稳定出货 [3] - 启动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建设,为高世代OLED领域带来技术引领潜力 [3] - Micro LED业务将于年底前规模量产并稳定交付,积极应对AR眼镜市场增长潜力 [3] 新能源光伏业务 - 新能源光伏业务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60.1亿元,第三季度环比改善22% [4] - 截至9月末,光伏业务非硅成本较年初下降超40%,第三季度盈利水平显著改善 [4] - 电池与组件业务建立核心品牌矩阵,加速国内外市场突破 [4] 半导体材料业务 - 半导体材料业务实现出货907MSI,营业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28.7% [4] 其他业务板块 - 茂佳科技前三季度营收168.6亿元,同比增长10% [5] - TV代工量同比增长12%,市场份额达14.3%,持续保持全球第一 [5] - 显示器代工业务出货量同比增长21%,市占率提升至8.2%,行业排名全球第四 [5] 行业环境与展望 - 面板行业复苏,公司显示业务呈现健康发展态势 [1] - 政策层面推动光伏行业治理无序竞争,引导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产业链部分环节盈利有所修复 [4] - 第四季度面板价格有望受体育赛事影响企稳回升,反内卷政策将继续推动光伏产业回暖 [6]
利亚德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53.02亿行业第四,净利润2.95亿领跑同行
新浪财经· 2025-10-30 21:10
利亚德成立于1995年8月21日,于2012年3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北京市。它 是全球视听科技产品及其应用平台的领军企业,在LED显示领域技术领先,拥有全产业链优势,极具投资 价值。 利亚德主营业务为LED显示技术开发及LED显示产品的生产及服务,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光学光电子 - LED,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虚拟数字人、字节跳动概念、元宇宙概念、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四,净利润第一 2025年三季度,利亚德实现营业收入53.02亿元,在行业30家公司中排名第4。行业第一名三安光电营收 138.17亿元,第二名木林森营收121.78亿元,行业平均数为24.74亿元,中位数为10.46亿元。其主营业务构 成中,智能显示30.7亿元占比87.45%,文旅夜游2.85亿元占比8.11%,AI与空间计算1.48亿元占比4.22%, 其他(补充)767.66万元占比0.22%。当期净利润为2.95亿元,行业排名第1,行业第二名木林森净利润为2.13 亿元,行业平均数为4649.48万元,中位数为3586.42万元。 资产负债率低于同业平均,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 ...
TCL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99.8%,显示中小尺寸业务成增长引擎
格隆汇· 2025-10-30 20:22
10月30日,TCL科技(000100.SZ)披露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9亿元,同比增 长10.5%;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99.8%;经营现金流338.4亿元,同比增长53.8%。其中第三季 度归母净利润11.6亿元,环比增长33.6%,盈利能力持续修复,财务表现显著向好。 面板业务的强势增长是TCL科技业绩劲增的主要原因。前三季度,TCL华星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80.1亿 元,同比增长17.5%;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53.5%;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 41.9%。 公告指出,公司面板业务整体呈现出"大尺寸稳中有进、中小尺寸高速增长、新兴领域全面开花"的良好 态势。具体来看,大尺寸领域,公司在TV及商用显示市场份额提升至25%,保持全球领先盈利水平。 中小尺寸业务已成为公司核心增长引擎,实现系统性突破:在IT领域,显示器销量同比增长10%,笔记 本面板销量激增63%;移动终端领域,LCD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28%,平板面板市场份额升至 13%、全球排名跃居第二,车载显示出货面积同比增长47%,专显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共同驱动业绩高 增长。 与此同时 ...
TCL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9.8%,显示中小尺寸业务成增长引擎
环球网· 2025-10-30 19:57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10月30日,TCL科技(000100.SZ)披露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 业收入1,359亿元,同比增长10.5%;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99.8%;经营现金流338.4亿元,同 比增长53.8%。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1.6亿元,环比增长33.6%,盈利能力持续修复,财务表现显著 向好。 据悉,面板业务的强势增长是TCL科技业绩劲增的主要原因。前三季度,TCL华星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780.1亿元,同比增长17.5%;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53.5%;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39亿元,同比 增长41.9%。 值得关注的是,在印刷OLED和Micro LED两大前沿技术领域,TCL华星商业化进程加快:8.6代印刷 OLED产线(t8)日前已开工建设;现有G5.5代印刷OLED产线(t12)产能正从3K/月稳步提升至9K/ 月,产品良率与品质持续改善,医疗显示产品已稳定出货,并正向NB、MNT客户推广,预计明年上半 年实现量产。Micro LED技术将于年底前实现规模量产与稳定交付。 此外,TCL华星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在印度市场,通过丰富产品组合、拓展主流客户 ...
干货满满!2025自发光显示产业研讨会亮点一览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0-30 18:20
自发光显示产业宏观趋势 - 2025年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预计微幅成长至75亿美金,2029年有望增长至102亿美金[64] - 市场竞争加剧,因京东方、TCL华星光电和惠科等LCD厂商大举进入,未来产业链分工将更明确,中小型企业生存环境被压缩[64] - 行业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合法合规是必由之路,应推行品质、经营和绿色合规[14] Micro LED技术进展与挑战 - Micro LED商用化进程加快,在穿戴、大尺寸、车用及近眼显示等领域释放未来可期信号,但高成本、高功耗仍是规模化消费市场的挑战[4] - 芯片尺寸微缩是降低Micro LED成本最有效的途径,大尺寸拼接应用背板大型化趋势有望改善生产良率并压缩成本[4] - 车用显示方面,Micro LED凭借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特性正整合进汽车环境,但目前面临高温下色偏问题等挑战[6] - 在非显示应用场景,Micro LED自适应头灯已导入大众、保时捷等车型,其光互连技术也获Apple、Microsoft及NVIDIA等大厂评估和投入[6] Mini/Micro LED产业化路径(MIP/COB/COG) - MIP技术发展进程超预期,产业正撕掉“高价小众”标签,通过“封装即模组”实现成本优势和模块化,应用场景拓宽至车载中控、家庭影院电视及近眼显示等[8] - 国星光电以MIP器件为核心推出ALL-STAR AS面板系列,实现均匀墨色和极致对比度,并通过南庄吉利产业园扩产承接新型显示到来[11] - 京东方晶芯科技的直显COG技术具备“亮薄平轻畅”优势,像素间距微缩化可达P<0.5,模组大尺寸化从8.9英寸向13~17英寸迭代,封装L值达19,反射率低于2.5%[18][20] - TCL华星将MLED打造为第三大技术路线,2025年其COB直显产品实现量产,未来规划以成本、画质、能效三位一体形成技术解决方案[28][30] 关键器件技术与材料创新 - 晶能光电认为硅衬底GaN技术是Micro-LED微显的最佳产业化方案,其8英寸硅衬底蓝光LED的EQE峰值接近80%,绿光约50%,并推进12英寸外延研发[32][34] - 鸿石智能推出量子点色转换技术,单红光亮度峰值达200万nits,色域覆盖高达155.15% sRGB,并已实现Micro LED单绿色产品量产[41][43] - 诺瓦星云“无极”方案采用PWM+PAM混合驱动IC,实现高峰值亮度、高动态范围等“五高两低”特点,色准度Delta E < 2,低灰阶刷新率可从60Hz提升至360Hz[37][39] - 爱思强的G10系列外延设备通过行星式反应器技术,实现了极致的波长均匀性和超低缺陷密度,为Micro LED量产提供解决方案[51] 近眼显示与AR应用前景 - AR眼镜品牌的开发与出货主力集中在中国市场,轻量、便携、长续航及够用视野是主流产品优先考量因素[46] - 在AR眼镜显示技术上,LEDoS、OLEDoS与LCoS三种技术并行,LEDoS因多样化全彩化技术受期待,光波导成为光学技术首选,Meta Orion采用SiC光波导开启新材料想象空间[48][49] - 影目科技认为AI拍照眼镜将率先爆发,其全系列产品销量突破10万台,新发布的INMO Go3采用Micro LED+衍射光波导,入眼亮度达1500nits,并集成AI离线翻译、会议记录等功能[56][58][59] 新兴应用市场与行业规范 - LED电影屏市场因成本下滑,中国市场新安装量继续创新高,时代华影的HeyLED电影屏亮度达300nit,对比度超60,000:1,支持多场景应用[22][25][64] - 行业面临合规挑战,LED显示屏明确属于3C认证范围,但市面上充斥“问题3C”产品,艾比森倡议行业推行品质合规,杜绝无3C认证产品流入市场[14][16] - 电影行业通过显示技术升级重塑影院“体验”和“社交”价值,LED电影屏技术可拓展至企业活动、电竞赛事和沉浸式直播等多元运营[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