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

搜索文档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并非“万物皆可RWA”,金融创新需要把握好价值与安全“跷跷板”
新浪财经· 2025-09-24 14:17
技术的兴起正深刻重塑金融的形态与边界,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不仅推动了金融领域的技术 更新,金融也为科技创新提供着有力的服务,为实体经济中的前沿探索源源不断地输送"活 水"。二者的双向互动正在拓展"科技金融"的边界,催生出一系列新趋势、新模式与新生 态。 在此背景下,新浪财经推出《科技金融Talk》系列访谈,深度对话金融机构高管、行业专家 与一线从业者,探寻科技金融的真实落地路径与未来可能性。本期《科技金融Talk》对话国 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 在数字化与新技术逐步融入金融活动的背景下,现实世界资产(RWA)的通证化正成为行 业热议话题。通证化的英文名称为Tokenization,也被译为代币化。通俗来讲,就是将现实 里的资产比如房产、债券、艺术品,"映射"到区块链上,用一个数字凭证来代表。 在本期对谈中,杨涛指出,当前讨论RWA,更多应聚焦于流动性较低的标准化金融资产、 非标金融资产以及现实中的非金融实体资产。RWA通证化能否真正彰显链上价值,依赖于 现实世界资产是否具有清晰的产权且价值稳定。 虽然资产上链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全球监管对其风险认识也处于早期阶段。杨 ...
存量PPP项目有救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8-30 14:50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指导意见》,为规模超十万亿元的存量PPP项目提供了新的规范机制,旨在解决各方长期面临的难题并提振市场信心 [2] - PPP模式在中国经历了从2014年大力推广、2017年高峰(管理库投资额16.4万亿元)到后续清理整顿和新老划断的“过山车”式发展历程 [2][3][7][8][9] - 当前存量PPP项目面临多重挑战,核心在于解决“无法可依”导致的履约争端和资金拖欠问题,以恢复各方参与信心并推动项目持续稳健运营 [1][11][12][13][15] PPP行业发展历程与规模 - PPP模式自2014年被财政部正式大力推广,被视为破解地方政府融资难题的“金钥匙” [2] - 2015-2017年为行业发展高峰期,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入库项目13554个,总投资额达16.4万亿元 [7] - 高峰时期PPP管理库项目投资总额超16万亿元,覆盖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医疗等几乎所有公共服务领域 [3] - 行业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财政部开始清理整顿市场,大量不规范项目被清退出库 [8] - 2023年新机制政策出台完成新老划断,但项目库中存量项目仍有大量问题亟待解决 [9][11] 存量PPP项目面临的核心难题 - 社会资本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方政府拖欠已形成实际工作量的账款 [1][11] - 地方政府方面临竣工结算拖延、贷款利率调整困难、增值税退税受阻、专项资金归属不明、绩效管理缺乏上位政策支撑、政府与项目公司矛盾加剧、项目变动频繁、融资难度大等多重挑战 [1][11] - 政策“无法可依”导致存量PPP项目合规性受质疑,引发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方等参与方信心不足的“蝴蝶效应” [11] - 具体案例:南方某市总投资约26亿元的市政工程PPP项目,政府方累计欠付可行性缺口补助和运营补贴约10亿元,导致项目公司面临巨大还款压力 [14] 《指导意见》的核心内容与行业影响 - 文件提出分类分级推进实施,明确2024年底前未开工的项目原则上不再采取PPP存量项目模式实施 [2] - 为存量项目提供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及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等支持,要求将存量项目支持纳入增量政策统筹实施 [13] - 鼓励社会资本方、金融机构、政府方平等沟通、互惠让利,优化项目实施内容、合作期限、融资利率等要素,共同降低运营成本 [15] - 加强项目运营监管,对收费项目加强收入管理,对应收费暂未收费项目可在充分论证后实施收费 [15] - 专家认为文件拓宽了存量项目还款来源,并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对“国有资产流失责任”的担忧 [15] PPP新机制现状与行业未来展望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PPP项目信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1日,全国已入库的PPP新机制项目仅254个 [19] - 新机制项目以高速公路为主(占比87%),总投资额约1.1万亿元,与高峰时期规模相比大幅缩减 [19] - 在PPP模式“退坡”后,地方政府更多通过专项债或依托国有企业融资来推进基建投资,尚未出现可大规模复制替代PPP的新路径 [19] - 行业专家指出,解决存量项目问题需中央层面加大问责、为地方政府提供支持,并推动各方协商让步以实现降本增效 [16]
全力稳大盘 投资如何多方开源 一批重大项目抓紧上马,PPP担重任激活民间投资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投资政策与项目推进 - 中央到地方密集落地一揽子政策措施,通过推进工程项目、盘活存量资产、稳定民间投资及PPP模式来加力稳住经济大盘 [1] - 国务院明确启动编制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 [3] - 多地部署落实重大项目,例如浙江6月份增补一批省重大项目并推动铁路、机场等项目年内开工,吉林加快推进2365个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广东重点推动水利工程尽快开工 [3] 地方政府投资动态 - 河北省唐山市二季度集中开工33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046亿元,年度投资471.1亿元 [2] - 截至5月13日,20个省市省级重大项目今年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10.1% [2]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提出通过PPP等多种方式重点盘活存量规模较大、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 [3] 资金来源与财政支持 - 加快今年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目标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 [4] - 今年实际可使用的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高于去年,同时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将达到9.8万亿元,较去年预算值增加1.5万亿元 [4] - 财政支持旨在提升地方政府财力,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以扩大有效投资 [4] 民间投资表现与政策 - 1-4月湖南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6%,增速比2021年全年高3.0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3.2个百分点 [4] - 宁夏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5%,占比达到61.2%,其中民间农业投资和工业投资增幅分别达25.9%和18.7% [4] - 国务院部署鼓励民间投资以城市基础设施等为重点参与项目建设,地方如吉林、广东也推出措施吸引社会资本 [5] PPP模式发展与应用 - 截至4月,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新入库项目178个,投资额3281亿元,3月和4月投资额前三行业为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和城镇综合开发 [6] - 未来增强PPP的"拉动力"需进一步扩量提质,并解决吸引民间资本和融资灵活性等问题 [7] - 甘肃提出"路衍经济"概念以拓宽公路项目市场化运营模式和提升融资便利,浙江推广PPP投资建设铁路模式,广东明确规范有序推进PPP [7][8] 民间资本参与机遇与挑战 - 民间资本通过PPP模式参与存量项目可减少资本投入,缓解融资能力不足问题,因存量项目信息更丰富、投资意愿更强 [8] -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需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放宽准入领域、稳定预期、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并加大信贷支持 [8] - 新基建、绿色新能源等领域投资机会持续涌现,调动民间资本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