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pet

搜索文档
AI 陪伴硬件的反共识讨论:主体性很重要,同质化竞争不存在
Founder Park· 2025-07-08 11:59
AI 硬件的热度一直未减,尤其是在 C 端消费市场。 AI 陪伴类玩具、AI 电子宠物产品持续出圈,如可以挂在手包上的机器人宠物「Mirumi」、具备情感交互的智能玩具「Moflin」、能够提供情感互动的机 器人「LOVOT 3.0」等等,还有 KS 上出圈的「Ropet」和「LOOI」两款产品。 但对于 AI 陪伴类产品的质疑也有很多。 AI 陪伴类产品真的有所谓的「Moat」吗? 同质化竞争怎么解决? 一款真正的 AI Native 硬件产品应该是怎么样的? 在 AGI Playground 2025 大会上,我们邀请到了当下热门的 AI 陪伴类硬件产品的创业者何嘉斌、张晓辉,以及 Kickstarter 中国区首席战略代表 Henri,来 聊聊这些问题。 嘉宾介绍: TLDR: Henri,Kickstarter 中国首席战略代表&高级顾问 何嘉斌,萌友智能 CEO&联创(代表产品:AI 陪伴机器人 Ropet) 张晓辉,可触未来(TangibleFuture)创始人&CEO(代表产品:AI 桌面机器人 LOOI) Ropet 的角色定位,我们把它叫做一种「智商和能力都弱于人类」的存在,它不会刻意去安慰 ...
奖金 30 万!征集 AI 硬件的下一个爆款
Founder Park· 2025-07-03 19:07
AI+硬件行业趋势 - 具身智能尚未成熟但AI+硬件已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市场涌现LOOI、Oura Ring、PLAUD、Ropet等热门产品 [1] - 2025年多模态模型技术实现突破,图片、语音、视频生成能力显著提升 [1] - 行业正推动AI硬件渗透厨房、卧室、客厅等生活场景以重构用户体验 [2] AI硬件产品定义 - 需聚焦真实生活痛点,通过AI算法+物理交互硬件解决需求 [3][5] - 核心特征包括:融合感知/识别/预测等AI能力、实现自然人机交互、面向消费级生活场景 [6] - 创新重点在于AI驱动的交互体验提升或痛点解决,不局限于大模型终端 [5][6] AI硬件开发大赛 **参赛要求** - 团队规模≤10人,个人或团队均可报名,产品需聚焦实际问题解决 [10] - 接受从0到1的创新构想及已有验证项目,开发工具需符合数据合规要求 [10] - 报名截止8月4日20:00,期间可调整团队信息 [8][10] **赛程安排** - 初赛方案提交截止8月4日,8月8日公布30强 [9] - 复赛Demo开发期8月8日-25日,8月28日决出10强 [9] - 决赛路演定于9月11日,线上投票8月8日启动选TOP5人气奖 [9] **奖励机制** - 总奖金28.5万元:一等奖10万元、二等奖5万元×2、三等奖2万元×3、人气奖5000元×5 [9] - 展示资源包括外滩大会舞台、投资人对接及科技集市曝光 [9] - 学生获企业HR直通卡,创业者享办公免租、经营免税等政策支持 [9]
首批陪伴机器人交付在即:会撒娇卖萌,AI硬件变得“更懂人”
第一财经· 2025-07-02 23:16
陪伴机器人行业动态 - 灵童机器人将于8月开启第一波交付 产品已在京东上线 其股东包括科大讯飞和策源资本 [1] - 珞博智能今年6月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萌友智能去年底获数百万美元融资 产品已在海外众筹平台Kickstarter交付 [1] - 陪伴机器人正重新定义AI硬件情绪价值边界 通过视觉触觉辅助识别 性格与灵性成为产品卖点 [2] 技术实现路径 - 灵童机器人采用穿戴式动捕设备 通过35个数字伺服舵机实现动作模仿 需将人体骨骼数据按机器人结构比例微调 [4][5][7] - 多模态输入结合大语言模型 系统通过语音语调 对话内容 场景信息综合判断用户情绪 未来将加入面部表情识别 [7] - 预设100多个基础动作来自动捕演员和网络素材 通过强化学习优化反应精度 工程师需高频互动微调模型 [8] 产品差异化设计 - 萌友智能CEO认为陪伴机器人核心在于"灵性" 其产品Ropet通过视觉触觉传感器实现非语音交互 强调多模态自学习能力 [9] - 灵童机器人支持用户定制人设和导入个人经历 具备永久记忆功能 可抽取对话关键词形成"共同回忆" [12] - SKYRIS创始人指出陪伴需多维设计 其飞行机器人BOBO注重情感互动机制 超越单纯语言对话 [12] 商业化潜力 - AI模块使毛绒玩具终端售价从150-200元提升至500元 AI物理模块硬件毛利率约20% [11] - 行业面临技术打磨挑战 需优化情绪理解准确性 硬件动作稳定性 以及交互自然度 [12][13]
首批陪伴机器人交付在即:会撒娇卖萌,AI硬件变得“更懂人”
第一财经· 2025-07-02 21:09
陪伴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 陪伴机器人正从玩具定位转向长期陪伴,核心在于建立用户与机器之间的"关系"能力而非单纯AI噱头 [1][2] - 市场已出现首批商业化产品,灵童机器人将于8月开启交付,产品在京东上线 [1] - 行业融资活跃:珞博智能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萌友智能获数百万美元融资并在Kickstarter交付 [1] 产品技术突破 - 灵童机器人采用动作捕捉技术,通过35个数字伺服舵机实现拟人化动作,需工程师对动作数据进行比例微调以适应机械结构 [4][6] - 多模态交互成为标配:结合大语言模型、视觉识别(如面部表情)和触觉传感器,增强情绪识别与反馈能力 [6][8] - 情绪价值通过预设100+基础动作实现,如愉悦时挥手、低落时模拟拥抱,动作数据源自动捕演员及网络素材 [6] 用户体验设计 - 灵童机器人支持用户定制人设和导入个人经历,通过关键词记忆功能保存"共同回忆"以增强互动黏性 [9] - 萌友智能产品Ropet通过触觉/视觉传感器实现非语音交互,如触摸触发声音或眼睛状态变化,强调"灵性"设计 [8] - SKYRIS的飞行机器人BOBO注重多维关系建立机制,需结合话题引导、情绪挖掘等非语言交互设计 [10] 商业化与溢价逻辑 - AI模块使毛绒玩具终端售价从150-200元提升至500元,硬件毛利率约20%,AI能力成为溢价核心 [9] - 行业探索差异化场景:萌友智能认为办公场景无需频繁对话,灵童机器人则强化对话与记忆功能 [7][9] - 产品落地依赖工程师高频调试,需优化情绪识别准确率与硬件动作稳定性 [10]
创新应用场景齐亮相,首钢园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21:15
机器人产业生态峰会暨投资人大会 - 首程控股联合首程资本举办机器人产业生态峰会暨投资人大会 超50家机器人企业携创新产品亮相 [2] - 会场内机器人从业者和专家共话产业投资趋势和行业机遇 会场外户外展区向公众开放展示工业、医疗、服务等多场景应用 [2] - 首程控股宣布启动"机器人综合体验店"全球招募计划 打造机器人从"发布-测试-销售-服务"的完整消费闭环 [5] 机器人产品展示 - 宇树科技展示工业级四足机器人 已应用于智能电力巡检、智能消防救援等场景 [2] - 万勋科技展示"麒麟座"柔韧自动充电机器人 可模拟人类手臂柔性动作 已在车企智驾体验升级等场景规模化商用 [2] - 万勋科技另一款清洗机器人搭载可大范围伸缩、多角度灵活转向的柔韧臂 适用于大厦外墙、高塔等高空清洁场景 [2] - 萌友智能展示机器人宠物Ropet 具备温度感知、视觉跟随、食物识别学习等交互功能 每只机器人宠物都有独特性格 [3] - 展示水上巡检机器人"欧卡鲸灵" 搭载20余种传感器 能自主识别水域障碍物和水面垃圾 实现全自动清洁 [5] 机器人产业投资 - 首程控股2023年底投资设立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并联合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5] - 首程控股投资的机器人领域头部公司包括宇树科技、星海图、松延动力、未磁科技、万勋科技、云鲸智能及地平线机器人等 [5] - 在人工智能热潮推动下 机器人赛道受到众多投资人追捧 [5]
AI宠物,让VC和用户集体“上头”?
新浪财经· 2025-06-24 17:22
行业概览 - 全球AI陪伴市场规模2023年约3000万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700-1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0%-236% [2] - 潮玩市场2022-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24%,2026年零售额达1101亿元 中国盲盒市场2025年规模预计突破5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8% [4] - 日本是AI陪伴机器人使用程度最高的市场之一,如LOVOT千日DAU达90%,用户日均使用超60分钟 [7] 核心产品与技术 - 萌友智能Ropet搭载ChatGPT大模型,内置37度加温系统,CES期间全球曝光60亿次,众筹首日售400台收入10万美元 [5] - 跃然创新BubblePal首年销量突破25万台,支持AIGC对话交互及儿童情感陪护功能 [6] - 深圳某仿生AI宠物猫年销量数十万只,单价899元年营收达数亿元 [9] - 电子导盲犬具备人脸识别、大模型语音交互及室内导航功能,适用于导盲及家庭场景 [14] 市场动态与资本布局 - 泡泡玛特2024年股价增长13.4倍至3660亿港元,2025年Q1收益同比增长165%-170% [3] -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投资珞博智能,关注"AI+情绪价值"与Z世代消费 上影基金聚焦"IP+AI"跨界创新 [12] - 国内17家机构布局AI宠物赛道,如红杉中国投资跃然创新,阿尔法公社押注X-ORIGIN-AI [12] 商业模式创新 - "硬件+月费服务包"模式成为主流,日本某品牌用户续费率超65% [15] - 萌友科技通过配件、游戏增值服务等延长单品生命周期,与IP公司形成差异化 [16] - BubblePal联名"小猪佩奇"等IP推出限定款 芙崽Fuzozo通过"碰一碰"功能构建社交社区 [17] 技术挑战与壁垒 - 需融合语音识别、视觉分析等多模态技术,模型"人格化"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18] - 48%用户担忧数据泄露,政策法规如《生成式AI服务管理办法》强化隐私红线 [20] - 技术迭代成本高昂与用户需求不匹配的矛盾突出 [18] 竞争格局 - 赛道玩家包括创业公司、传统IP方、硬件制造商等,同质化竞争严重 [15] - 超级崽崽等企业因技术或合作未兑现退出市场 [15] - 存活企业需具备人格化技术、闭环生态及伦理平衡能力 [20]
Z Potentials|何嘉斌,跨界10年,打造CES爆火的AI陪伴机器人Ropet,赋予科技温暖灵魂
Z Potentials· 2025-06-20 11:50
核心观点 - 萌友科技CEO何嘉斌通过女性视角和理工科思维打造情感陪伴机器人Ropet,强调"无用之美"和情感连接[1][5][10] - Ropet通过慢养成和弱交互方式帮助用户发现"柔软瞬间",核心指标是开机率和互动率[5][29] - 公司定位为"未来宠物公司",专注于通过生物性互动建立用户粘性,而非功能型产品[19][48]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动机 - 创始人何嘉斌拥有艺术与科技跨界背景,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曾在微软、百度、字节等公司积累经验[6][7] - 选择情感陪伴机器人赛道基于三点:个人职业发展考量、软硬结合的长线壁垒、对"温柔科技"产品的热爱[9] - 创业灵感来源于日本AI陪伴产品商业闭环的成功案例,以及泡泡玛特"无用之美"的理念[12] 产品设计与核心理念 - Ropet设计强调"主体完整性",通过统一的行为逻辑增强用户共情[5][26] - 产品不设置语音功能以避免用户期望值过高,保持"弱者机器人"的定位[34][35] - 通过21天养成机制形成用户习惯,包含探索期、性格养成期和亲密期三个阶段[49] - 每只Ropet具有独特性格,通过互动数据在十字象限上动态变化[39] 市场表现与竞争优势 - 在CES展会上获得意外成功,预判到但未预料到快速走红[24] - 核心用户为20-40岁都市职业女性,特别是设计师、媒体工作者和教师[33] - 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品牌,公司优势在于软件迭代能力和数据驱动[40][41] - 不担心传统IP公司竞争,因商业模式不同(深度粘性vs多IP运营)[45][46] 技术发展与未来规划 - 下一代产品重点突破端侧AI能力,减少网络依赖带来的延迟问题[55] - 规划"社交发情期"功能,促进用户间因Ropet产生的真实社交连接[51] - 产品将保持"永生"特性,不设置寿命以避免用户情感创伤[52] 全球化战略 - 日本市场已验证情绪陪伴产品的商业化可行性,适合打磨产品[59] - 美国市场消费驱动力强,适合作为创新产品试验场[61] - 不同文化背景下需采取差异化市场策略[60] 创业建议 - 硬件创业需要耐心,伟大产品往往不是第一代就成功[64] - AI能力不是硬件创业公司的核心优势,应关注用户端体验[66] - 团队必须具备供应链管理经验和量产能力[66]
卖爆了!但全家人的隐私可能不保
猿大侠· 2025-06-13 12:09
AI玩具市场概况 - 2024年AI玩具市场规模达181亿美元,2025年预计突破300亿美元,中国占据近半份额,2033年全球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00亿美元 [2] - 某电商平台AI玩具相关商品超1000款,头部产品月销破万,深圳厂商单场直播销售额达52万元,销量环比翻倍 [2] - 2025年被称为"AI玩具爆发元年",DeepSeek等AI大模型推动市场井喷 [1] AI玩具核心优势 - 相比传统玩具,AI玩具具备情感陪伴和拟人化交互能力,支持自然对话、知识问答、外语练习、故事讲述等功能 [2] - 搭载豆包大模型的玩具可实现中英双语对话及父母声音模仿 [3] - 日本LOVOT机器人通过体温模拟和触感反馈识别主人,营造真实陪伴感 [3] - CES 2025展出的Ropet机器人能通过传感器识别人类动作、语言及表情,并作出情绪反应 [5] AI玩具高阶功能 - 部分产品可执行婴儿看护、宠物监控、防盗任务、心理疏导及用药提醒 [5] - Ropet等机器人借助摄像头、传感器、AI与眼球显示屏实现多模态交互 [5] AI玩具隐私泄露风险 - 美国CloudPets玩具曾泄露200万条儿童语音信息及80万电子邮件密码 [6] - 风险来源包括:高敏麦克风/超广角摄像头采集家庭环境细节、未加密数据传输、强制共享WiFi权限及恶意软件诱导 [7] - 北京市社科院指出AI玩具通过语音/摄像头交互可能引发个人信息安全隐患 [6] 行业建议与消费者防护 - 企业应实施访问权限控制、数据最小化原则及定期清理机制,并提供家长管控功能 [8] - 消费者需选择正规渠道、关闭非必要权限、定期清理交互记录并教育儿童隐私保护 [8]
卖爆了!但全家人的隐私可能不保
猿大侠· 2025-06-13 11:07
AI玩具市场概况 - 2025年被称为"AI玩具爆发元年",行业迎来井喷式增长[2] - 电商平台AI玩具相关商品超1000款,头部产品月销破万,部分消费者一次性囤积数十件[3] - 深圳厂商单场直播销售额达52万元,销量环比翻倍[4] 市场规模与预测 - 2024年全球AI玩具市场规模达181亿美元,中国占据近半份额[4]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亿美元,2033年将增长至600亿美元[4] 产品核心优势 - 相比传统玩具具备情感陪伴和拟人化交互功能,支持自然对话、知识问答、外语练习、故事讲述[5] - 典型案例:搭载豆包大模型的"显眼包"实现中英双语对话及父母声音模仿[5] - 日本LOVOT机器人通过体温模拟和触感反馈营造真实陪伴感[5] 技术演进方向 - CES 2025展出的Ropet机器人通过三传感器识别人类动作/语言/表情,具备情绪反馈能力[7] - 高阶产品扩展至婴儿看护、宠物监控、防盗、心理疏导、用药提醒等场景[7] 隐私安全风险 - 美国CloudPets玩具曾泄露200万条儿童语音及80万份邮箱密码[8] - 风险来源:高敏麦克风/超广角摄像头采集家庭环境细节,可能被用于盗窃踩点[9] - 部分产品强制勾选数据商用条款,或要求开放家庭WiFi共享权限[9] - 内容审核漏洞可能导致向儿童传输不良信息[9] 行业规范建议 - 企业应实施访问权限控制、内容过滤功能及使用时间管理[10] - 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仅收集核心功能必需信息并设定保存期限[10] - 消费者需选择正规渠道,关闭非必要权限,定期清理交互记录[10]
AI硬件,会是下一个万亿市场吗?
虎嗅· 2025-06-08 19:44
行业趋势 - AI硬件竞争开启,Google和OpenAI相继布局XR设备和AI硬件收购 [1] - 到2030年AI硬件市场规模预计达474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38.73% [9] - 2024-2025年AI硬件消费品爆发,国内创业公司利用供应链优势取得成绩 [16][17] OpenAI收购IO的战略意义 - OpenAI以65亿美元全股权收购成立仅1年的AI硬件公司IO,为史上最大收购 [1][2] - IO创始人Jony Ive曾设计iPhone等苹果经典产品,为OpenAI注入苹果级硬件基因 [2][3] - 收购旨在开发全新AI设备,改变人机交互方式,首款产品非iPhone替代品 [4][12] 新产品规划 - 首款设备预计2027年量产,挂脖佩戴,外形类似iPod Shuffle,无显示屏 [5] - 以电影《Her》为灵感,主打AI伴侣概念,强调体验和陪伴 [13][14] - 具备摄像头和麦克风,语音对话为主要交互方式 [5][14] 分发渠道竞争 - OpenAI需突破第三方平台限制,扩大AI分发渠道 [7][11] - 谷歌、Meta、苹果等巨头均布局AI硬件,争夺用户入口 [8] - 行业护城河从模型能力转向分发能力和用户交互体验 [7][8] 创业公司机会 - 国内企业如PLAUD NOTE、雷鸟V3等在细分领域取得突破 [16] - 情绪价值等个性化赛道可避开大厂竞争,如AI宠物Ropet [17] - AI Native硬件尚未出现,赛道仍处早期阶段,机会与挑战并存 [19] 技术合作背景 - OpenAI CEO奥特曼曾个人投资Humane AI Pin,并领投Opal摄像头公司 [5] - Jony Ive与OpenAI秘密合作已持续两年 [5] - 设计团队将归属OpenAI,Ive以顾问形式参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