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T细胞衔接器)

搜索文档
把握三大技术趋势 基金看好创新药“中国超市”
证券时报· 2025-06-09 02:47
创新药行情表现 - 今年以来创新药尤其是港股标的强势上涨,带动基金水涨船高,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大涨78.8%,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华安医药生物A等多只医药主题基金年内涨幅超60% [1] - 创新药已成为今年基金业绩的"胜负手",但市场对估值泡沫的担忧开始出现,知名基金经理指出"创新药的泡沫远比上轮CXO大" [1][8] 行情驱动因素 - 创新药行情源于价值发现和价格发现的"戴维斯双击",市场风险偏好上行及对中远期定价接受度提高 [2] - 创新药行业发展加速验证,包括研发数据读出、商业化放量验证、出海合作密集落地,国际合作伙伴给予更乐观定价 [2] - 政策支持力度大,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文件出台,首发定价政策打开创新药定价天花板 [2] 中国创新药产业竞争力 - 中国在大分子时代弯道超车海外,全球5000万以上BD中中国产品占比从2020年5%提升至2024年30%,2024年一季度增至40% [3] - 中国在ADC、双抗、TCE等领域具备全球一线竞争力 [3] - 全球MNC面临未来十年专利悬崖,2025年开始核心产品专利到期,抢购中国创新药资产成为补充管线同时降本增效的最佳方式 [3] - 中国创新药企制造成本仅为美国企业的1/4左右,双抗药物探索走在前列,PD1/VEGF双抗和PD1/IL2均为国内首创 [11] 技术发展脉络 - ADC是化疗的升级,联合IO疗法使用是未来趋势之一,另一趋势是双毒素ADC开发解决现有ADC耐药问题 [5] - 双抗IO是PD1的升级,PD1/VEGF赛道火热,大金额BD层出不穷,PD1/IL系列未来可能成为超级爆款 [6] - TCE是CarT的平替,在血液瘤上已成功,实体瘤逐步探索,国内外技术水平相当 [6] 投资策略 - 选择研发实力和执行力"双强"的平台型公司,抓住ASCO等行业催化密集窗口期进行观察跟踪 [7] - 创新药投资本质是"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博弈,价值实现高度集中于"潜在重磅药物出现→专利期内商业化成功"窗口期 [8] - 不买管线早期的,只挑有双抗药物进入FDA优先审评的药企进行分散配置 [9] - 临床数据超预期是上调市场空间的起点,验证后应享有更高定价 [10] 行业前景展望 - 2025年是国内创新药行业的"三个元年"——收入放量元年、盈利跨越元年和估值抬升元年 [3] - 国内创新药企已从规则遵守者到规则挑战者再到规则制定者,集体跨越盈亏平衡线后有望开启长期上行趋势 [11] - 未来几年创新药公司将交出业绩答卷,趋势向好,源于优质管线放量确定性和支付体系支持 [12] - 创新药"中国超市"概念将持续得到验证,海外跨国药企与中国创新药合作将成为常态化选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