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CU
icon
搜索文档
正扬科技深主板IPO终止:在审超两年,“台胞”夫妇控制95%表决权
搜狐财经· 2025-07-22 22:43
公司IPO终止 - 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撤回深交所主板IPO申请,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1] - IPO申请于2023年6月28日获受理,2023年7月26日接受问询,在审时间超过两年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领域,产品包括SCR后处理相关的传感器、尿素箱总成及其相关零部件 [1] - 拥有垂直一体化产品体系,涵盖尿素箱总成、尿素液位传感器、尿素品质传感器等 [1] - 基于传感器和热管理技术,拓展新能源产品如VCU、PTC加热器等 [1] 财务数据 - 2021-2023年及2024上半年营收分别为23.27亿元、19.29亿元、22.99亿元、11.75亿元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8亿元、1.87亿元、1.96亿元、1.24亿元 [1] - 2024上半年资产总额26.91亿元,资产负债率35.39%,较2021年的51.96%显著下降 [2] - 2024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为6.31%,较2021年的5.92%有所提升 [2]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顾一新及田虹夫妇通过西方商贸、东莞正昇合计间接持有公司90.21%股份 [2] - 顾一新和田虹夫妇合计持有公司94.88%表决权 [2] 管理层背景 - 顾一新,中国台湾籍,1954年出生,毕业于中国台湾地区海军军官学校轮机专业,曾在中国台湾地区海军服役 [3] - 田虹,中国台湾籍,1967年出生,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业经济财务专业,曾任职于深圳石化塑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5]
深交所一天终止2家IPO,其中1家过会逾2年未能提交注册
梧桐树下V· 2025-07-20 20:02
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板IPO终止 - 公司专注于SCR后处理相关的传感器、尿素箱总成及新能源产品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道路车辆、非道路机械及船舶领域 形成垂直一体化产品体系[5] - 实控人为中国台湾籍自然人顾一新、田虹夫妇 合计持股94.88% 分别担任董事长和副董事长[7]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27亿、19.29亿、22.99亿元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31亿、1.50亿、1.89亿元 2024上半年营收11.75亿 净利润1.24亿元[8]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38.66%-46.13% 主要客户包括山东重工集团(10.5%-12.13%)、TE(9.93%-14.31%)、康明斯(7.58%-11.48%)等[12] - 拟募资12亿元 用于搬迁技改(5.5亿)、新能源产品建设(3亿)、研发中心(2亿)及补充流动资金(1.5亿)[13] - 选择深交所主板上市标准为三年净利润累计超2亿且最近一年超1亿 同时三年营收累计超15亿或经营性现金流累计超2亿[10] 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终止 - 公司独家运营贵州省IPTV集成播控业务 2022年IPTV业务收入占比99.82% 其中基础业务占78% 增值业务占21.14%[16][17] - 控股股东贵州广播电视台持股71.44% 2019-2022年关联交易金额813万-1933万元 占营业成本5.77%-11.10%[18] - 2022年营收6.09亿元(+12.49%) 扣非净利润2.01亿元(+38.06%) 用户渗透率达62.45%[21][26] - 客户高度集中于三大运营商 2022上半年贵州移动占比63.64% 贵州电信27.83% 合计超90%[24] - 选择创业板上市标准为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超5000万元[22] - 研发费用中委外研发占比高 2019-2021年向关联方北京连屏采购研发服务976万-2404万元 后出售其40%股权[26]
正扬科技撤回深主板IPO 原计划募资1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0 19:15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领域,产品包括SCR后处理相关的传感器、尿素箱总成及新能源产品如VCU和PTC加热器 [2] - 公司拥有垂直一体化产品体系,涵盖尿素箱总成、尿素液位传感器、尿素品质传感器及其他配件 [2] - 公司在中国、美国、墨西哥、荷兰、印度及泰国设有生产基地或子公司,实现全球化布局 [3] 市场地位与客户 - 公司核心产品尿素传感器国内市占率连续9年超过50%,排名第一 [3] - 客户覆盖全球100多家主机厂的一级供应商,包括戴姆勒、沃尔沃、大众、一汽、东风等卡车生产企业及斗山、卡特彼勒等工程机械企业 [3] -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占比从39.65%提升至58.38%,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分别为19.29亿元、22.99亿元和16.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1.96亿元和1.57亿元 [4] - 2023年四季度以来,国内天然气与柴油价差高位导致柴油重卡销量不及预期,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 IPO进程 - 公司深主板IPO于2023年6月28日获受理,原计划募资12亿元用于搬迁、技改、新能源产品建设等项目 [2][4] - 2024年7月19日,因公司与保荐人撤回申请,深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1][4] - 公司在撤回前已接受两轮审核问询,但未披露第二轮问询回复 [4]
经纬恒润:ZCU产品自配套小米汽车以来,出货量持续增长
巨潮资讯· 2025-05-15 10:55
核心业务进展 - 物理区域控制器ZCU产品自去年量产配套小米汽车以来出货量持续增长并贡献较高收入 同时获得某头部客户多个车型项目定点 [2] - 中央计算平台CCP产品配套小鹏汽车且出货量持续增加 [2] - 车身域控制器成功助力福田比亚乔轻卡NP6车型通过欧标最新信息安全法规认证并量产 标志着公司正式在欧洲推出商用车域控产品并落地配套 [2] 产品研发成效 - 智能驾驶方面ADAS推出新一代800万像素相机产品 2024年出货量超100万套 [2] - 车身域控方面ZCU和CCP产品出货量持续提升 成为公司收入增量重要来源 [2] - 新能源和动力方面多合一控制器XCU成功量产配套吉利星愿 BMS产品收入持续增加并获得海外客户定点 Stellantis VCU产品项目出货量持续增长 [2] - 底盘控制方面底盘域控制器配套长安阿维塔并陆续起量 后轮转向产品将于今年量产配套某高端智慧品牌 [2] - AR HUD新获多个车型项目定点并将陆续量产 该产品是公司单车价值量较高产品之一 [3] - 自研工具软件INTEWORK、ModelBase、OrienLink实现客户群体扩大 涵盖红旗、比亚迪、蔚来、长安、重汽、零跑、百度阿波罗、极氪、广汽、赛力斯、博世等客户 [3]
奥海科技(002993):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 消费电子、汽车、服务器等未来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23亿元,同比增长24.14%,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5.43%,扣非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增长11.94% [1] - 2024年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7亿元,同比增长16.89%,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77.78%,扣非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144.98% [1]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14.42亿元,同比增长5.79%,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1.70%,扣非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7.62% [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9.84%,同比下降2.41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7.24%,同比下降1.28个百分点 [4] - 2024年Q4公司毛利率为19.93%,同比下降1.60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8.75%,同比上升2.99个百分点 [4] - 2025年Q1公司毛利率为20.10%,同比下降1.9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8.65%,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 [4] 业务发展 - 智能物联网设备充储电业务快速增长,手机充电器/适配器市场份额提升,65W超薄充电器、氮化镓快充等技术领先,完成主流快充功率段全布局 [2] - 2024年公司充电器及适配器营收达49.32亿元,同比增长24.58% [2] - 无线充电领域已打造消费电子、智能穿戴、个人护理及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全场景无线供电解决方案,机器人领域最高功率达650W [2] - 战略性切入电动工具电源赛道,通过智能BMS系统绑定全球头部客户 [2] 新兴领域布局 - 新能源汽车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5.53亿元,同比增长1.08%,控股子公司智新控制围绕"1+3+N"核心技术体系,深度布局MCU、BMS、VCU三大核心产品 [3] - 新能源汽车业务已累计交付超150万套系统,服务30余家主机厂、适配车型超100款,并拓展eVTOL、电动船舶、矿用机械等新兴应用场景 [3] - 储能及其他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9.38亿元,同比增长40.50%,光伏/储能业务加速构建"光储充一体化"产品矩阵 [3] - 服务器业务构建全场景解决方案,产品出货及在研功率范围覆盖550-8000W,大功率电源模块成功导入头部AI服务器厂商,单机柜供电能力突破30kW [3] 费用管控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77%/4.50%/5.48%/-1.13%,同比分别变化0.42/+0.33/-0.48/-0.35个百分点 [4] - 2025年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90%/4.47%/5.19%/-0.44%,同比分别变化0.44/-0.54/-1.46/+1.13个百分点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0.88/98.21/111.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21%/14%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0/7.54/8.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24%/1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