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M BANK(03968)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1 10:30
China Merchants Bank (SEHK:03968)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30, 2025 09:30 PM ET Speaker1Dear investors, analysts, good morning. China Merchants Bank 2025 third-quarter result announcement will now begin. I am Xiao Yangfang, General Manager of the Offic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CMB. We have announced our third-quarter result this Wednesday, and this conference will be conducted via audio webcast. Now, allow me to introduce the attendee first. They are Mr. Peng Jiawen, EVP, CFO, and Secretary of the ...
CPIC(02601)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0 19:00
China Pacific Insurance (SEHK:02601)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30, 2025 06:00 AM ET Speaker0VP, CIO, and CFO of CPIC Group, and Mr. Li Jinsong, General Manager of CPIC Life. First of all, Mr. Su Gang will give you an introduction of the results in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After that, we'll have a Q&A session. I'll give the floor to Mr. Su Gang. Good afternoon,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the CFO of CPIC Group, Su Gang. I'll give you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results of our first three quarters. Guided ...
ICBC(01398)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0 18:00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SEHK:01398)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30, 2025 05:00 AM ET Speaker0Dear investors and analysts, good afternoon. Welcome to the ICBC twenty twenty five Q3 Earnings Call. I'm Tianjong Huang from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Investor Relations department. On behalf of ICBC, 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all investors and analysts who have long cared for and supported our bank. Joining us today are Mr.Tianfeng Lin, Board Secretary and Chief Business ...
COSL(02883)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0 17:30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SEHK:02883)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30, 2025 04:30 AM ET Speaker0Dear ladies and gentlemen, investors and analysts, good afternoon. Thank you all for joining the twenty twenty five Third Quarter Earnings Call of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today. COSL, guided by the goal of building a world class energy service compan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tinuously optimizes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nhances the efficiency of capital operation. It focuses on five major developm ...
STANCHART(02888)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0 17:02
Standard Chartered (SEHK:02888)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30, 2025 04:0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Diego Giorgi - Group CFOJames Irwin - Associate Director of Business DevelopmentBill Winters - CEOKunpeng Ma - Managing Director and Head of Financials ResearchManus Costello - Global Head of Investor RelationsAman Rakkar - Director and Banks Equity Research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Ed Firth - Senior Equity Research AnalystAmit Goel - Research AnalystPearl Limong - Financial AnalystJoseph Dickerson - Sen ...
STANCHART(02888)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0 17:00
Standard Chartered (SEHK:02888)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30, 2025 04:00 AM ET Speaker3Good morning and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Thank you for joining us today. First, I will take you through our third quarter results. After this, I will be joined by Bill, who is dialing in from our Dubai office today, and we will be happy to take your questions. In my remarks, I will be comparing the third quarter underlying performance year on year at constant currency,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It has been another st ...
BUD APAC(01876)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0 12: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前九个月总销量下降7%,收入下降6.6%,每百升收入增长0.4% [6] - 2025年前九个月正常化EBITDA下降7.7%,正常化EBITDA利润率收缩37个基点 [6] - 2025年第三季度总销量和收入分别下降8.6%和8.4%,每百升收入增长0.1% [6] - 2025年第三季度正常化EBITDA下降6.9%,但正常化EBITDA利润率扩大46个基点 [6] - 2025年前九个月APAC West地区销量和收入分别下降7.9%和8.7%,每百升收入下降0.8%,正常化EBITDA下降9.7% [7]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销量下降11.4%,收入下降15.1%,每百升收入下降4.1%,正常化EBITDA下降17.4% [7] - 2025年前九个月APAC East地区销量下降0.5%,收入和每百升收入分别增长1.8%和2.3%,正常化EBITDA增长0.3% [11] - 2025年第三季度APAC East地区EBITDA利润率扩大46个基点 [11] - 2025年前九个月每百升商品成本大致持平,下降0.4% [8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印度市场,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两位数收入增长,并带来强劲的EBITDA表现 [10] - 在印度市场,2025年前九个月百威品牌继续以高于行业的速度增长,高端和超高端产品组合的销量和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10] - 在韩国市场,2025年第三季度销量持平,收入和每百升收入均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11] - 在韩国市场,2025年第三季度EBITDA和EBITDA利润率大幅扩张 [12] - 超高端品牌科罗娜将其标志性的青柠饮用仪式从瓶装扩展到罐装,推出了全开盖罐设计 [9] - 百威品牌推出了1升装的百威Magnum罐装产品 [9] - 在韩国市场,公司推出了韩国首款无酒精啤酒Cass All Zero,强调零酒精、零糖、零卡路里、零麸质的4.0概念 [12] - 在韩国市场,汉马克超醇 Draft Can 在第三季度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8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过去几个季度表现面临挑战,销量受到核心市场和非即饮渠道持续疲软的影响 [4][7] - 中国市场正在调整库存规模和资源配置,重点重新点燃增长并重建市场份额势头 [4] - 印度市场在2025年第三季度表现部分抵消了中国市场的挑战 [6] - 韩国市场通过在线下渠道和即饮渠道的表现优于行业,抵消了持续的行业疲软 [11] - 韩国市场受益于商业表现强劲和大宗商品顺风,EBITDA大幅扩张 [12] - 截至2025年9月,B2B平台BEES已覆盖中国超过320个城市 [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重点是通过以下方式改善营收表现:进一步加强市场通路,提升对在线、线下和O2O家庭消费渠道的关注;增加对百威、哈尔滨和科罗娜等巨型品牌的投资;在包装、品牌和液体品类方面引领行业创新;通过有针对性的地域扩张扩大覆盖范围;恢复卓越的执行力 [8] - 公司专注于高端化,将其视为未来收入和利润率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91] - 在韩国市场,公司专注于通过斯特拉阿托伊斯等品牌推动高端体验,扩大价格阶梯 [80] - 公司利用技术增强商业能力,优化市场通路,加强客户关系 [10] - 公司认识到需要在线下渠道和家庭渠道都表现出色,维持对线下渠道的投资,同时将增量投资更多地投向家庭渠道 [67] - 公司对哈尔滨品牌充满信心,并将其作为核心产品在8元人民币价格点的首个产品优先发展 [39] - 公司拥有丰富的本地品牌组合,可以根据当地消费者需求进行互补性创新 [4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整体行业受到经济周期疲软的影响,这在公司的核心市场和渠道组合中更为明显 [4] - 在韩国,宏观经济导致需求疲软已持续数个季度,尽管CPI稳定,通胀受控,消费者信心逐月改善,但储蓄率仍在上升,消费者表现出一定压力,优先考虑必需支出 [21] - 在韩国,即使在此背景下,仍能看到增长点,如无酒精啤酒、风味啤酒和RTDs表现优异 [23] - 在中国,非酒精和低酒精啤酒目前仍是一个利基市场,消费者在饮用啤酒时通常仍偏好含酒精产品 [53] - 在印度,啤酒市场传统上由烈酒主导,但向低酒精产品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啤酒品类的整体增长 [56] - 公司对近期业绩与品牌组合、市场通路和人员质量不同步有清晰认识,正在积极纠正 [100] - 公司对中国以外的业务业绩感到满意,并期待在改善业绩以更符合业务潜力的同时保持其势头 [100] 其他重要信息 - 所有财务数据均以美元计,除非另有说明,百分比变化均为有机且正常化后的数据,并与2024年同期进行比较 [2] - 正常化指标是指剔除特殊项目后的业绩衡量指标 [2] - 2023年,韩国全资子公司Oriental Brewery记录了与海关审计索赔相关的6600万美元非经常性费用 [7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记录了与相同海关审计索赔相关的1800万美元非经常性费用,与此类索赔相关的非经常性费用总额现为8400万美元 [72][73] - 台湾市场实施了临时反倾销关税,最初超过33%,第三季度小幅下调2.5个百分点至31.3% [73] - 公司继续密切关注台湾局势,优先确保当地消费者和客户能够无中断地获得完整的啤酒产品组合 [7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中国市场的品牌表现,特别是主要巨型品牌的表现以及百威、高端和超高端细分市场的最新趋势 [15] - 按渠道来看,即饮渠道受到过去几年行业疲软的影响,公司也受到影响;家庭O2O渠道是存在差距的新趋势,公司正在与供应商、零售商合作构建平台来弥补差距 [16] - 品牌组合丰富,消费者熟知并喜爱,公司专注于通过创新满足不同渠道的消费者需求,例如为家庭渠道打造了740毫升大罐装百威,表现良好;为O2O渠道创建了1升罐装百威Magnum;超高端品牌在O2O趋势下表现良好,例如为科罗娜开发了全开盖罐,使消费者也能在罐装产品中体验青柠饮用 [16][17] - 对于核心+细分市场,公司正在努力,并以韩国市场的成本优势和创新作为基准和最佳实践在亚太区应用和学习 [18] 问题: 关于韩国市场第四季度及明年的最新需求趋势以及竞争动态变化 [19][20] - 韩国整体行业仍然疲软,宏观经济导致需求疲软已持续数个季度,尽管经济指标显示CPI稳定,通胀受控,消费者信心改善,但储蓄率上升,消费者表现出压力,优先考虑必需支出 [21] - 即使在此背景下,韩国仍存在增长点,如无酒精啤酒、风味啤酒和RTDs表现优异,这些也越来越受欢迎 [23] - 从竞争角度看,夏季和中秋销售期通常是促销活动、投资和创新最活跃的时期,今年也不例外 [23] - 公司在第三季度对韩国团队的商业成果非常满意,在线下渠道和家庭渠道均持续获得市场份额,这主要由核心产品组合和Cass All Zero引领,帮助抵消了需求疲软 [23] - 品牌健康状况良好,创新渠道能有效解决消费者需求,过去几年通过无酒精啤酒、风味啤酒等创新增加了消费者参与度 [24] - 随着品牌组合健康,得到市场通路和强大团队的支持,公司准备在未来继续引领韩国啤酒行业增长 [25] 问题: 关于中国市场的库存调整进展以及对第四季度和明年的展望 [28] - 公司一直在积极采取措施调整或管理库存,以确保市场通路的健康,从2024年第三季度末开始这样做 [28]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库存(无论是绝对库存还是库存天数)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预计将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库存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 [29] - 未来将继续非常关注地管理库存,会根据销售趋势变化进行调整,但不预期这些调整会像过去一年那样显著 [30] 问题: 关于家庭渠道目前的渗透率水平以及第四季度和明年的进一步扩张计划 [31] - 随着中国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市场成熟度提高,预计家庭渠道将继续增长,高端化趋势将更加根深蒂固,这为公司提供了未来最大的业务扩张机会之一 [31] - 目前中国行业的非即饮或家庭渠道渗透率约为60%,但仅占公司渠道组合的略高于50%,公司仍有很大机会将渗透率扩大至接近行业平均水平 [32] - 从品牌和产品组合角度看,在零售领域拥有完整的产品组合至关重要,公司很幸运拥有可用的产品组合,其品牌力显著高于市场份额,有潜力推动比今天更高的渗透率 [32] - 公司有坚实的计划,将继续投资于巨型品牌和强大的巨型平台来实现这一目标,团队在开发合适包装方面也取得进展,覆盖关键价格点很重要 [33] - 最大的剩余机会是核心+细分市场,这在家庭渠道尤其相关 [34] - 从市场通路角度看,成功扩张家庭渠道的关键是扩展高质量的分销网络以覆盖更多销售点,公司过去几个季度一直在这样做,即使在已建立良好业务的地区也在更广更深地扩展,正在开发新的Tier 1和Tier 2批发商以帮助扩展到更多销售点 [34] - 家庭渠道对公司总销量和收入的贡献持续增加,这是一个积极的证明点;在家庭渠道内,高端和超高端产品的贡献现已超过中餐馆渠道,家庭渠道正在高端化 [35] 问题: 关于在中国市场的品牌战略,特别是哈尔滨品牌是否足够强大以竞争,尤其是在广东地区,以及是否会发展区域品牌 [38] - 公司对哈尔滨品牌充满信心,否则不会将其作为核心产品在8元人民币价格点的首个产品优先发展;哈尔滨多年来一直是一个全国性品牌,在不同渠道的多个省份拥有广泛影响力,是少数真正全国性的品牌之一 [39] - 在广东,该品牌存在已久,公司一直在发展该品牌,特别是在即饮渠道,但也在家庭渠道;最近,在扩展到家庭渠道时,选择了哈尔滨ICGD零糖产品定价在8元人民币,以利用哈尔滨在全国及广东的品牌力,与其他本地品牌相比具有优势 [39] - 基于公司现有的优势框架(测试液体、包装、定位、沟通和对消费者的价值),知道拥有卓越的产品,在所提供的价格点上应该优于市场上的其他产品 [40] - 哈尔滨ICGD零糖的销售量经消费者测试,大部分销量来源于现有消费者在公司产品组合内的消费升级(例如从6元人民币的哈尔滨冰纯升级到8元人民币),或成功从其他本地竞争品牌转化;其功能性益处和特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如与MBA的合作)使其成为卓越的产品 [41][42] - 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需要不止一个品牌才能成功,哈尔滨ICGD零糖代表了公司在8元人民币价格点的首个产品,并且是优先事项,以捕捉增长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需要其他产品组合,可能会用其他哈尔滨创新产品来补充产品组合,当然也有本地品牌的创新机会 [42] - 除了哈尔滨,公司在福建有雪津表现非常好,在江西有南昌,江苏有大富豪,温州有双鹿等,也可以投资于一些本地品牌,拥有非常坚实的跨区域创新渠道,旨在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并应对哈尔滨品牌当前所做的形成补充 [43] - 关键因素将是家庭渠道覆盖范围的扩展和贸易执行的增强,这两件事做得越好,从刚才提到的产品组合中获得的就越多 [44] 问题: 关于如何维持线下渠道的销售势头以及如何应对渠道碎片化中新渠道的崛起 [45] - 这是一个"与"而不是"或"的问题,需要在两个渠道都表现出色;公司对线下渠道复苏的预期一直较为保守,因为家庭消费场合增长的趋势持续,并以相似的速度进行 [46] - 在线下渠道复苏方面,尚未看到显著改善,但公司继续维持对该渠道的投资,因为这里仍然是品牌建设、有效创新发布等的关键场所,对许多批发商的健康非常重要,当线下渠道开始复苏时也将非常重要 [47] - 在过渡期,公司专注于更可控的因素,与分销商密切合作优化包装组合,推出的不同包装例子(如百威、科罗娜和蓝妹)是针对当前消费环境量身定制的;还在贸易执行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例如品牌推广员、目标美食街等,以提升消费者饮酒体验并在更具韧性的区域和子渠道推广即饮消费 [48] - 对于新兴渠道,即时零售、O2O和电子商务渠道持续增长,是公司未来的重点;O2O渠道恰好更偏向高端,有利于家庭渠道高端化努力,公司受益于拥有完整的产品组合,O2O对家庭渠道销售组合的贡献也在增加 [48] - 公司与批发商合作利用这些平台来驱动流量,为完整产品组合推广不同的饮用场合,并捕捉增长机会;不能选择其一,需要在线下渠道维持良好表现的同时建立更强的家庭渠道影响力 [49] 问题: 关于低酒精啤酒的产品创新和广告促销策略,以及未来5年轻啤酒或无酒精产品销售比例的预期 [52] - 公司不断与消费者互动以获取需求反馈,然后进行创新,确保产品组合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平衡选择;看到无酒精和低酒精啤酒在许多市场越来越受欢迎 [53] - 在亚太地区,无酒精和低酒精的发展因市场而异:在中国,无酒精和低酒精啤酒目前仍是一个利基市场,消费者有许多不同的无酒精选择,可以作为非酒精场合的替代品,但当消费者饮用啤酒时,通常仍偏好含酒精产品,公司在此有百威0.0和科罗娜0.0,意图是以正确的方式发展无酒精啤酒细分市场,并为未来中国市场成熟做准备 [53] - 在韩国,情况有所不同,无酒精啤酒越来越受欢迎,预计这一势头将持续,公司拥有几款无酒精产品创新,如Cass 0.0、全新的Cass All Zero、风味变体如Cass Lemon Squeeze 0.0等,在这些领域看到成功;所有这些产品都有助于增加消费者对品类的参与度,为团队带来增量销量,帮助抵消之前讨论的行业疲软,并且对盈利能力也有增量贡献 [54][55] - 在印度,啤酒市场传统上由烈酒和非常高酒精度的产品(40%+ ABV)主导,啤酒在印度正在增长,烈性啤酒(6%至8% ABV)是当今印度啤酒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向低酒精产品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啤酒品类的整体增长;在此背景下,无酒精啤酒可以发挥作用,将为印度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以匹配其需求和生活方式;公司在印度的领先无酒精产品包括百威0.0、百威青苹果味和福佳0.0 [56] - 每个市场处于不同的位置,公司未在市场层面分享目标,但整体有高增长雄心,只是利用市场成熟度确保在正确的地方提供正确的产品,并引领无酒精细分市场的发展 [57] 问题: 关于在印度市场扩大规模的最大障碍以及未来一两年内最未开发的增长机会 [58] - 在印度,公司专注于持续和可持续的营收增长,特别是考虑到印度业务的成熟度,当然也希望转化为底线和现金流增长 [59] - 在印度拥有强劲的增长势头,高端和超高端营收(约占印度业务的三分之二)在当季和年初至今(前九个月)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百威品牌继续以高于行业的速度增长,高端化仍然是EBITDA表现的最关键驱动因素 [59] - 印度人均消费量很低,这使得机会非常诱人,长期来看,预计行业将继续增长(无论是销量还是营收),甚至在没有考虑适度举措的影响之前也是如此,公司认为适度举措是释放印度更激动人心未来的机会 [60] - 受到过去几个季度看到的一些迹象的鼓舞:在一些邦(例如北方邦)的销售点数量增加了,在北方邦,允许销售啤酒的门店数量大约翻了一番,现在有超过10,000个啤酒销售点;一些邦正在试验低酒精酒吧零售车,可以供应啤酒或葡萄酒,随着这些在诺伊达和勒克瑙等关键城市被允许和引入,看到消费者需求回升;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也看到了针对消费税以及啤酒分销方式的积极变化;在不同地方看到一些有助于推动行业向前发展的迹象 [61] - 在可控范围内,生产力也是印度目标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将有助于推动EBITDA利润率;供应链团队通过以中国一流的小型啤酒厂为基准,寻找可以在印度复制的举措,在这方面继续取得进展,看到这些举措的进展非常好,有助于加速盈利能力 [62] 问题: 关于中国市场的商业投资资源分配,巨型平台投资的ROI,以及未来广告/营销支出在不同渠道的分配计划 [65] - 关于巨型平台,公司很幸运能够获得这些巨型平台,这是拥有的巨大优势之一;这些平台如果在单个国家基础上进行可能没有意义,通过在全球层面承担这些平台,成本更可控,并且有机会根据消费者偏好和需求在不同市场用不同品牌激活它们,这大大有助于使巨型平台成为高投资回报率的举措 [66] - 好的例子包括国际足联世界杯、奥运会合作伙伴关系以及许多音乐平台(如明日世界电子音乐节,将于11月晚些时候在上海举行) [66] - 关于按渠道的商业投资以及如何看待它们,回到之前的问题,公司维持对线下渠道的投资,因为仍然认为它们对市场通路和品牌建设至关重要;尽管线下渠道面临压力,它们仍然扮演关键角色;同时,增量投资更多地投向家庭渠道,特别是新兴子渠道,如O2O、即时零售、电子商务;随着家庭场合持续发展,将更大比例的支出投向这个方向;鉴于市场变化相当大,公司寻求在该宏观背景下保持敏捷;随着渠道复苏等,公司实际上处于一个很容易增加或调整支出的位置 [67] - 关于营销支出或营销投资,产品组合的品牌力是推动高端化的关键要素,也是市场份额增长潜力的参考;从这个角度出发,公司寻求继续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并通过独特的体验为高端品牌驱动更多价值 [68] - 在2025年前九个月,投资占净收入的百分比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对巨型品牌和巨型平台的营销投资推动的;例如,百威的国际足联焦点、百威的音乐焦点、哈尔滨的NBA赞助和活动,这些是公司寻求继续创造高端和引领潮流体验的地方;这些需要
BUD APAC(01876)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0 12: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前九个月总销量下降7%,收入下降6.6%,每百升收入增长0.4% [7] - 2025年前九个月正常化EBITDA下降7.7%,正常化EBITDA利润率收缩37个基点 [7] - 第三季度总销量和收入分别下降8.6%和8.4%,每百升收入增长0.1% [7] - 第三季度正常化EBITDA下降6.9%,但正常化EBITDA利润率扩张46个基点 [7] - 2025年前九个月APAC West地区销量和收入分别下降7.9%和8.7%,每百升收入下降0.8%,正常化EBITDA下降9.7% [8] - 第三季度中国市场销量下降11.4%,收入下降15.1%,每百升收入下降4.1%,正常化EBITDA下降17.4% [8] - 2025年前九个月APAC East地区销量下降0.5%,收入和每百升收入分别增长1.8%和2.3%,正常化EBITDA增长0.3% [12] - 第三季度韩国市场收入和每百升收入均实现中个位数增长,EBITDA和EBITDA利润率大幅扩张 [12][13] - 第三季度中国市场的每百升收入下降约4% [89] - 2025年前九个月每百升商品销售成本大致持平,下降0.4% [8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印度市场,第三季度实现两位数收入增长,带动强劲的EBITDA表现 [11] - 2025年前九个月,百威品牌以及高端和超高端产品组合在印度实现销量和收入的双位数增长 [11] - 在韩国市场,第三季度收入和每百升收入均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12] - 韩国市场的Hanmac品牌在第三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 [82] - 公司持续投资于品牌组合的创新和营销活动,例如科罗娜将加青柠的饮用仪式从瓶装扩展到罐装,并推出全开盖罐设计;百威推出1升装的百威Magnum罐 [10] - 在韩国推出Cass All Zero,这是韩国首款无酒精啤酒,强调零酒精、零糖、零卡路里和零麸质的概念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面临挑战,销量和收入显著下滑,主要受经济周期疲软和渠道组合影响 [4][8] - 公司在中国市场正专注于调整库存规模和资源配置,以重振增长和重建市场份额势头 [4] - 印度市场表现强劲,第三季度实现双位数收入增长,百威品牌增长领先于行业 [11] - 韩国市场表现稳健,尽管行业整体疲软,但公司在堂饮和居家渠道均超越行业表现,并获得大宗商品顺风支持 [12][13] - 韩国消费者情绪逐月改善,但储蓄率上升,消费者优先考虑必需支出,影响了整体酒精消费 [23][24] - 韩国行业需求持续疲软,但无酒精啤酒、风味啤酒和即饮饮料(RTDs)等领域呈现增长机会 [25] - 中国市场的居家渠道对总销量和收入的贡献持续增加,居家渠道中高端和超高端产品的贡献现已超过中餐厅渠道 [9][36] - 中国居家渠道(非堂饮)约占行业的60%以上,但仅占公司渠道组合的略高于50%,存在扩大渗透的机会 [32][3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重点是通过以下方式改善业绩:进一步加强市场通路,提升对居家渠道的关注;增加对百威、哈尔滨、科罗娜等巨型品牌的投资以赢取高端、核心+和超高端细分市场;引领行业在包装、品牌和酒液方面的创新;通过有针对性的地域扩张扩大覆盖范围;恢复卓越的执行力 [9] - 公司正利用BEES(B2B批发商和客户互动平台)扩大技术应用,截至2025年9月,BEES已覆盖中国超过320个城市,以增强商业能力、优化市场通路和加强客户关系 [10][11] - 公司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需要多个品牌才能成功,哈尔滨ICGD无糖产品是其在8元人民币价格点的首个产品,同时在其他地区拥有如Sedrin(福建)、Nanchang(江西)等地方品牌,并拥有针对当地消费者需求的创新渠道 [42][43] - 公司正积极管理库存以确保市场通路的健康,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的库存水平(绝对库存和库存天数)已低于去年同期,并预计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0] - 公司正维持对堂饮渠道的投资,因为这对于品牌建设和有效的创新发布仍然至关重要,同时将增量投资更多地投向居家渠道,特别是O2O、即时零售和电子商务等新兴子渠道 [46][47][67] - 在韩国,公司正通过 Stella Artois 等品牌以及完美侍酒计划等举措推动高端化,并看到高端啤酒在堂饮渠道中的权重有所增加 [80][81] - 公司对大宗商品采用约12个月的对冲策略,预计2026年商品定价将略有阻力,但计划通过效率改进和成本管理举措来抵消影响,高端化仍是商品销售成本上涨的最重要驱动因素 [84][85][8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整体行业受到经济周期疲软的影响,这一情况在公司的业务覆盖范围和渠道组合中更为明显 [4] - 公司承认其在中国的表现未能充分发挥其品牌和组织的潜力,但已明确需要改进的领域,并正以速度、专注和纪律来推动业务转向更强大、更高效和更有利的位置 [4][5] - 在韩国,尽管宏观经济导致需求疲软,但CPI趋稳,通胀得到控制,消费者情绪改善,不过储蓄率上升影响了酒精消费和从Soju等低价替代品向啤酒的结构性升级 [23][24] - 公司对哈尔滨品牌充满信心,认为其是真正的全国性品牌,并在广东等市场拥有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哈尔滨ICGD无糖产品在消费者测试中显示出相对于市场其他产品的优越性 [39][40] - 公司认为中国市场的成熟将推动居家渠道的持续增长和高端化趋势的深化,这为公司提供了最大的增长机会之一 [32] - 公司不提供明确的展望,但将继续密切关注库存管理,并根据销售趋势变化进行调整,不过预计调整幅度不会像过去一年那样显著 [31] - 在印度,由于人均消费量低,行业预计将在销量和收入方面持续增长,公司专注于可持续的顶线增长,并看到一些州在销售点数量和分销方面的积极变化 [60][61] - 公司认为高端化将继续是顶线增长和利润率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91] 其他重要信息 - BEES平台截至2025年9月已覆盖中国超过320个城市 [11] - 公司在韩国面临一项持续的税务争议,2023年记录了6600万美元的非经常性费用,2025年第三季度记录了1800万美元的非经常性费用,累计相关费用为8400万美元,但潜在的罚款暴露预计对公司不重大 [72][73] - 在台湾,针对公司产品的临时反倾销关税最初宣布超过33%,后在第三季度小幅下调2.5个百分点至31.3%,公司正密切关注局势,优先确保消费者和客户能获得完整的产品组合 [74] - 公司通过全球性巨型平台(如FIFA、奥林匹克合作伙伴关系、Tomorrowland等)进行营销投资,这些平台具有高投资回报率,并可在不同市场根据不同品牌进行激活 [66] - 公司正投资于直接消费者沟通,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增加消费者触达和接触频率 [6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中国市场的品牌表现,特别是主要巨型品牌的表现以及百威、高端和超高端细分市场的最新趋势 [17] - 按渠道来看,堂饮渠道受到行业过去几年疲软的影响,公司也受到影响,同时居家O2O是新趋势,公司存在差距,正与供应商、零售商合作构建平台填补缺口 [18] - 公司拥有丰富且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组合,并专注于通过创新满足不同渠道的消费者需求,例如百威适合居家渠道,公司推出了740毫升大罐装,表现良好;在O2O方面,推出了1升装的百威Magnum罐以切入该渠道 [18] - 在超高端领域,O2O趋势表现良好,公司拥有丰富的超高端产品组合,例如科罗娜不仅开发了瓶装加青柠饮用方式,还推出了全开盖罐装,使消费者也能在罐装中体验加青柠 [19] - 对于核心+产品,公司正在努力,并以韩国市场的成本优势和创新作为最佳实践,在亚太地区内应用和学习 [20] 问题: 关于韩国市场的需求趋势、第四季度和明年的展望以及竞争动态的变化 [21] - 韩国整体行业仍然疲软,宏观经济导致需求疲软已持续数个季度,CPI趋稳,通胀得到控制,消费者情绪逐月改善,但储蓄率上升,消费者表现得有压力,优先考虑必需支出,这影响了整体酒精消费以及从Soju向啤酒的长期结构性升级 [23][24] - 但在这种背景下,韩国仍存在增长点,无酒精啤酒、风味啤酒和即饮饮料(RTDs)表现突出,并越来越受欢迎,这为公司提供了机会 [25] - 从竞争角度看,夏季和Chuseok销售期通常是促销活动、投资和创新最活跃的时期,今年也不例外,公司对韩国团队第三季度的商业成果非常满意,他们在堂饮和居家渠道均持续获得市场份额,这主要由核心产品组合和Cass品牌引领,帮助抵消了疲软的需求 [25] - 品牌健康状况良好,创新渠道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非常有效,例如过去几年在Cass品牌上,通过无酒精啤酒、风味啤酒等多种酒液创新持续增加消费者参与度,包括Cass All Zero和Cass Lemon Squeeze的不同变体,以及Hanmac Extra Creamy Draft罐等 [26] - 公司继续专注于引领高端化,因为与其他更发达市场相比,韩国的高端化程度仍然较低,随着品牌组合健康、市场通路强大和团队能力强,公司已准备好未来继续引领韩国啤酒行业增长 [27] 问题: 关于中国市场库存调整的进展以及对第四季度和明年销售表现的展望 [30] - 公司一直在积极采取步骤调整或管理库存,以确保市场通路的健康,这项工作大约从2024年第三季度末开始,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库存(绝对库存和库存天数)现已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并预计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在库存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 [30] - 公司不提供明确的展望,但将继续密切关注库存管理,并根据销售趋势变化进行调整,不过预计这些调整不会像过去一年那样显著 [31] 问题: 关于中国居家渠道的当前渗透水平以及第四季度和明年的进一步扩张计划 [32] - 随着中国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市场成熟,预计居家渠道将继续增长,高端化趋势也将更加深入,这为公司提供了最大的增长机会之一 [32] - 目前中国行业的非堂饮(居家)渠道占比约为60%以上,但仅占公司渠道组合的略高于50%,公司仍有很大机会将渗透率扩大至接近行业平均水平,随着市场成熟,居家渠道在行业中的份额预计将继续增长 [32][33] - 从品牌和产品组合角度看,在零售渠道拥有完整的产品组合至关重要,需要有关键价格点的各种包装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公司的品牌实力远高于其市场份额,具有推动比当前更高渗透率的潜力 [33] - 公司有坚实的计划,并将继续投资于其巨型品牌和强大的巨型平台以实现这一目标,团队也在继续推进合适的包装工作,确保在销售点有正确的产品分类并覆盖关键价格点 [34][35] - 最大的剩余机会是核心+产品,这在居家渠道尤其相关,从市场通路角度看,成功扩张居家渠道的关键是扩展高质量的分销网络以覆盖更多销售点,公司过去几个季度一直在更广更深地推进这项工作,即使在已有完善布局的地区也在发展新的的一级和二级批发商,这需要时间,但团队对进展感到鼓舞 [35][36] - 两个证明点是:居家渠道对公司总销量和收入的贡献持续增加;居家渠道中高端和超高端产品的贡献现已超过中餐厅渠道,表明居家渠道正在高端化 [36] 问题: 关于中国的品牌战略,特别是哈尔滨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在广东)的竞争力,以及是否会发展区域品牌 [38] - 公司对哈尔滨品牌充满信心,否则不会优先考虑将其作为核心细分市场8元人民币价格点的首个产品,哈尔滨多年来一直是全国性品牌,在不同渠道的多个省份拥有广泛影响力,是少数真正的全国性品牌之一 [39] - 在广东,该品牌已存在很长时间,公司一直在发展该品牌,特别是在堂饮渠道,最近随着向居家渠道扩张,选择了哈尔滨ICGD无糖产品(定价8元人民币)来利用哈尔滨在全国及广东的品牌影响力,该品牌与其他地方品牌相比表现良好 [39][40] - 基于公司的优越性框架(测试酒液、包装、定位、沟通和价值),公司知道其拥有优越的产品,应该在所定价的价格点上优于市场其他产品,公司在这方面有一匹强力的赛马 [40] - 哈尔滨ICGD无糖产品的销量来源测试显示,大部分销量要么来自现有消费者在公司产品组合内的升级消费(如从6元人民币的哈尔滨冰啤升级到8元人民币),要么来自成功转化其他本地竞争品牌的消费者,其功能性益处(零糖)以及与MBA的特定合作使其成为优越的产品,这解释了其相对于其他品牌的优势 [41][42] -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需要多个品牌才能成功,哈尔滨ICGD无糖产品是公司在8元人民币价格点的首个产品,公司将优先考虑通过该品牌捕捉增长机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其他地方可能需要补充产品组合,可能通过其他哈尔滨创新或地方品牌(如福建的Sedrin、江西的Nanchang、江苏的Big Boss、温州的Double Deer等)进行投资,公司拥有针对不同地区本地消费者需求的坚实创新渠道,这些应是对当前哈尔滨品牌的补充 [42][43] - 关键要素将是通过扩展居家覆盖范围和增强贸易执行来更好地发挥上述产品组合的潜力 [44] 问题: 关于如何在堂饮渠道销售下滑的情况下维持其销售势头,以及如何应对渠道碎片化中新渠道的崛起 [45] - 这不是二选一的问题,公司需要在堂饮和居家两个渠道都表现出色,公司对堂饮渠道的复苏预期一直较为保守,因为消费者场合向居家转移的趋势持续,且以相似的速度进行,因此堂饮渠道复苏尚未看到显著改善 [46][47] - 但公司继续维持对该渠道的投资,因为这里仍然是品牌建设、有效创新发布等的关键场所,对许多批发商的健康也至关重要,当堂饮渠道开始复苏时,这里也将非常重要 [48] - 在过渡期,公司专注于更可控的因素,与分销商密切合作优化包装分类,推出的不同包装例子(如之前提到的百威、科罗娜和蓝妹)是针对当前消费环境量身定制的,公司还大力投资于贸易执行,如品牌推广员、目标美食街等,以提升消费者饮用体验并在更具韧性的区域和子渠道推广堂饮消费 [49] - 对于新兴渠道,即时零售O2O和电子商务渠道持续增长,是公司未来的重点,O2O渠道 conveniently 更偏向高端,有利于公司的居家高端化努力,并且公司受益于拥有完整的产品组合,O2O对居家销售组合的贡献也在增加 [49][50] - 公司正与批发商合作利用这些平台来驱动流量、为完整产品组合推广不同的饮用场合并捕捉增长机会,公司不能只选一个渠道,而是需要在维持堂饮渠道的同时建立更强大的居家影响力 [50] 问题: 关于低酒精/无酒精啤酒的产品创新和营销策略,以及未来五年低酒精/无酒精产品销售占比的预期 [53] - 公司不断与消费者互动获取需求反馈并进行创新,以确保产品组合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平衡选择,无酒精和低酒精啤酒在许多市场越来越受欢迎,但在亚太地区,不同市场的发展情况差异很大 [54] - 在中国,无酒精和低酒精啤酒目前仍是一个利基市场,消费者有许多无酒精选项可作为非酒精适宜场合的替代品,但当消费者饮用啤酒时,通常仍偏好含酒精产品,公司在中国市场提供百威0.0和科罗娜0.0,意图是以正确的方式增长无酒精啤酒细分市场,并为中国市场成熟后的未来做准备 [54][55] - 在韩国,无酒精啤酒正越来越受欢迎,公司预计这一势头将持续,公司在Cass品牌下有多款无酒精产品创新,如Cass 0.0、全新的Cass All Zero以及风味变体如Cass Lemon Squeeze 0.0等,这些产品在增加消费者参与度、为公司带来增量销量以及抵消行业疲软方面都有帮助,并且对盈利能力也是增量的 [55][56] - 在印度,啤酒市场传统上由烈性酒和高酒精浓度产品主导,啤酒在印度正在增长,而烈性啤酒是当今印度啤酒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向低酒精产品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这有利于印度啤酒品类的整体增长,在这种背景下,无酒精啤酒可以发挥作用,为印度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以匹配其需求和生活方式,公司在印度的领先无酒精产品包括百威0.0、百威青苹果味和福佳白0.0 [56] - 公司未分享市场层面的目标,但抱有高增长雄心,只是需要利用市场成熟度确保在正确的地方提供正确的产品,并引领无酒精细分市场的发展 [57] 问题: 关于印度市场除了宗教文化多样性外,扩大规模的最大障碍,以及未来一两年内最未开发的增长机会 [58] - 在印度,公司专注于持续和可持续的顶线增长,特别是考虑到印度业务的成熟度,当然也希望其能转化为底线和现金流增长,公司在印度拥有强劲的增长势头,高端和超高端收入(约占印度业务的三分之二)在当季和年初至今均实现双位数增长,百威品牌持续领先于行业增长,高端化仍是EBITDA表现的最关键驱动因素 [59] - 公司实现了强劲的业绩,收入双位数增长,EBITDA利润率显著改善,这得益于去年第二季度的较低基数,但公司仍看到强劲高端增长对季度业绩的益处,行业年初至今持续增长也有帮助 [59][60] - 印度的人均消费量很低,这使得长期机会非常诱人,行业预计将在销量和收入方面持续增长,这甚至是在考虑适度化举措的影响之前,公司认为适度化是释放印度更激动人心未来的机会 [60] - 公司对过去几个季度看到的一些迹象感到鼓舞,例如在一些邦(如北方邦)的销售点数量增加了,北方邦允许销售啤酒的网点数量大约翻了一番,现在有超过1万个啤酒销售点
BUD APAC(01876)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0 12: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前九个月总销量下降7% 收入下降66% 每百升收入增长04% 正常化EBITDA下降77% 正常化EBITDA利润率收缩37个基点 [8] - 2025年第三季度总销量下降86% 收入下降84% 每百升收入增长01% 正常化EBITDA下降69% 但正常化EBITDA利润率扩大46个基点 [8] - 在亚太西部市场 前九个月销量下降79% 收入下降87% 每百升收入下降08% 正常化EBITDA下降97% [10] - 在中国市场 第三季度销量下降114% 收入下降151% 每百升收入下降41% 正常化EBITDA下降174% [10] - 在亚太东部市场 前九个月销量下降05% 收入增长18% 每百升收入增长23% 正常化EBITDA增长03% 第三季度EBITDA利润率扩大46个基点 [14] - 2025年前九个月商品销售成本每百升大致持平 下降04% [9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中国市场 公司专注于通过加强市场通路和产品组合执行来改善业绩 重点投资于百威、哈尔滨和科罗娜等核心品牌 [11] - 科罗娜品牌将标志性的青柠饮用仪式从瓶装扩展到罐装 推出了全开盖罐设计 以增强品牌差异化和吸引力 [12] - 百威品牌推出了1升装的百威Magnum罐 扩大了其在家饮渠道的消费者覆盖 [12] - 在韩国市场 公司推出了韩国首款无酒精啤酒Cass All Zero 强调零酒精、零糖、零卡路里和零麸质的40概念 [17] - 在印度市场 第三季度实现了两位数收入增长 百威品牌持续以高于行业的速度增长 高端和超高端产品组合的销量和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3] - 公司B2B平台BEES截至2025年9月已覆盖中国超过320个城市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业绩面临挑战 主要受经济周期疲软和渠道组合影响 公司正在调整库存和资源配置以重燃增长 [6] - 印度市场表现强劲 第三季度实现两位数收入增长和强劲的EBITDA表现 抵消了去年同期的额外数字化项目成本 [13] - 韩国市场销量持平 但通过优于行业的表现抵消了行业疲软 收入和每百升收入均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受收入管理举措和积极的品牌组合推动 [14] - 韩国市场EBITDA和EBITDA利润率大幅扩张 得益于强劲的商业表现和商品顺风 [16] - 台湾市场面临反倾销关税影响 临时关税率从超过33%略微调整至313% [8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重点是通过以下方式改善中国市场表现:加强市场通路、增加对核心品牌的投资、引领行业创新、扩大地理覆盖范围以及恢复卓越执行力 [11] - 公司正在扩大在家饮渠道的覆盖 该渠道目前占行业约60% 但仅占公司渠道组合的略高于50% 存在巨大增长机会 [38] - 在韩国市场 公司专注于通过非酒精啤酒和风味啤酒等创新增加消费者参与度 并继续引领高端化趋势 [31] - 公司利用全球大型平台如FIFA、奥运会和音乐节进行营销 以提高投资回报率 [76] - 在品牌组合策略上 公司对哈尔滨品牌充满信心 将其作为核心价格带的首选产品 同时也在其他地区投资本地品牌如雪津、南昌等 [45][50] - 公司对OEM机会持开放态度 认为其丰富的产品组合和高效的酿造能力是主要优势 [10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中国市场整体行业受到疲软经济周期影响 尤其是在公司的业务覆盖范围和渠道组合方面更为明显 [6] - 韩国市场总需求持续疲软 尽管CPI稳定且消费者情绪逐月改善 但储蓄率上升 消费者行为谨慎 优先考虑必需支出 [27] - 韩国市场存在结构性升级机会 消费者通常从低价替代品如烧酒转向啤酒 但当前消费者节俭趋势影响了这一进程 [28] - 中国市场在家饮消费场合持续发展 公司正在扩大在该渠道的分布 [11] - 公司认为高端化将继续是未来收入和利润率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100] - 对于商品成本展望 基于2025年与2024年价格的简单对比 并考虑对冲政策 预计明年将面临轻微阻力 但公司将通过效率提升来管理 [94] 其他重要信息 - 韩国税务纠纷 ongoing 2023年记录6600万美元非经常性费用 2025年第三季度记录1800万美元非经常性费用 累计相关费用达8400万美元 但预计处罚不会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82][83] - 公司强调执行力的重要性 重点关注三个R:责任、资源和认可 以推动业绩改善 [105] - 公司正在开发一个连接商业和供应链的"one bot"平台 以提升协同效率 [106]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中国市场的品牌表现 特别是核心大品牌的表现以及百威在高端和超高端细分市场的最新趋势 [19] - 按渠道来看 即饮渠道受到行业疲软影响 公司正在与供应商和零售商合作构建平台填补在家饮和O2O渠道的空白 [21] - 品牌组合丰富 并通过创新满足不同渠道的消费者需求 例如百威针对家饮渠道推出740毫升大罐装 百威Magnum 1升罐针对O2O渠道 [21] - 超高端品牌在O2O趋势下表现良好 例如科罗娜开发了全开盖罐 使消费者可以在罐装中体验青柠饮用 [22] - 公司正在核心+价格带努力 并借鉴韩国的成功实践 [23] 问题: 关于韩国市场第四季度和明年的最新需求趋势以及竞争动态变化 [24][26] - 韩国总行业需求持续疲软 尽管CPI稳定且消费者情绪改善 但储蓄率上升 消费者行为谨慎 优先考虑必需支出 [27] - 消费者节俭趋势影响了整体酒精消费以及从烧酒到啤酒的结构性升级 [28] - 但在疲软环境中仍存在增长点 如无酒精啤酒、风味啤酒和RTDs表现优于大盘 [29] - 夏季和中秋销售期竞争最为活跃 韩国团队在第三季度表现良好 在即饮和家饮渠道均获得市场份额 由核心组合和Cass All Zero引领 [30] - 品牌健康 创新渠道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 未来将继续引领啤酒行业增长 [32] 问题: 关于中国市场的去库存进展以及第四季度和明年的展望 [34] - 公司自2024年第三季度末开始主动调整库存以确保市场通路健康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 库存水平已低于去年同期 包括绝对库存和库存天数 [35] - 库存管理取得良好进展 未来将继续密切关注 但调整幅度预计不会像过去一年那样显著 [36] 问题: 关于中国家饮渠道目前的渗透率以及未来扩张计划 [37] - 中国家饮渠道目前约占行业的60% 但仅占公司渠道组合的略高于50% 存在缩小差距的机会 [38] - 随着市场成熟 家饮渠道份额预计将继续增长 公司计划通过扩大高质量分销网络覆盖更多销售点来抓住机会 [41] - 家饮渠道对总销量和收入的贡献持续增加 且该渠道内高端和超高端产品的贡献现已超过中餐馆 [42] - 公司拥有强大的产品组合 将继续投资于核心品牌和大型平台以实现渗透 [39] 问题: 关于中国的品牌战略 特别是哈尔滨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 尤其是在广东市场 以及是否会发展更多区域品牌 [44] - 公司对哈尔滨品牌充满信心 将其作为核心价格带的首选产品 哈尔滨是真正的全国性品牌 在广东已有长期存在 [45] - 基于优越性框架测试 哈尔滨ICGD零糖产品在价格点上具有优势 其销量增长主要来自现有消费者升级或从其他本地竞争品牌转化 [46] - 中国市场规模庞大 需要多个品牌才能成功 哈尔滨是优先选择 但公司也在其他地区拥有如雪津、南昌等本地品牌 并拥有针对本地需求的创新渠道 [50] - 关键成功因素在于扩大家饮覆盖范围和提升贸易执行力 [53] 问题: 关于如何维持中国即饮渠道的销售势头以及应对渠道碎片化 [54] - 公司需要同时在即饮和家饮渠道做好 不能二选一 [55] - 即饮渠道复苏尚未看到显著改善 但公司继续维持投资 因为该渠道对于品牌建设和创新发布至关重要 [56] - 公司正与分销商合作优化包装组合 并投资于贸易执行 如品牌推广员和 targeted food streets 以提升消费体验 [58] - 对于O2O和电商等新兴渠道 公司正与批发商合作利用这些平台驱动流量并捕捉增长机会 [58] 问题: 关于低酒精啤酒的战略 以及未来5年低酒精或无酒精产品销售占比的目标 [63] - 公司根据不同市场的成熟度采取不同策略 中国无酒精和低酒精啤酒仍是利基市场 消费者在饮用啤酒时仍偏好含酒精产品 公司通过百威00和科罗娜00为未来做准备 [64] - 韩国无酒精啤酒日益流行 公司通过Cass 00、Cass All Zero和Cass Lemon Squeeze 00等产品推动增长 [65] - 印度市场传统上由高度酒主导 但低酒精产品趋势有利于啤酒品类增长 公司通过百威00等产品提供选择 [66] - 公司未公布具体目标 但有高增长雄心 并根据市场成熟度布局 [67] 问题: 关于印度市场扩大规模的最大障碍以及未来1-2年的增长机会 [68] - 印度市场重点在于持续可持续的收入增长 高端和超高端收入约占业务的三分之二 前九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69] - 印度人均消费量低 行业预计将继续增长 为长期机会 [71] - 一些邦的销售点数量增加 如北方邦啤酒销售点数量翻倍 超过10,000个 一些城市引入低酒精零售车 [72] - 马哈拉施特拉邦在消费税和啤酒分销方面出现积极变化 [72] - 生产力提升也是推动EBITDA利润率的关键 供应链团队通过借鉴中国最佳实践取得良好进展 [73] 问题: 关于中国市场的商业投资分配 特别是大型平台投资的ROI 以及未来营销支出的分配计划 [75] - 大型平台如FIFA、奥运会和音乐节由于在全球层面运作 具有高投资回报率 公司可以在不同市场针对不同品牌进行激活 [76] - 商业投资方面 公司维持对即饮渠道的投资 但增量投资更多流向家饮渠道 特别是O2O、即时零售和电商等新兴子渠道 [77] - 营销支出占净收入的比例在前九个月有所增加 主要投资于核心品牌和大型平台 如百威的FIFA和音乐焦点 哈尔滨的NBA合作 [78] - 创新发布如百威Magnum 1升和科罗娜全开盖罐也增加了品类参与度和新消费场合 [78] - 第三个重点是增加直接消费者沟通 通过社交媒体提高触达和接触频率 [80] 问题: 关于韩国税务纠纷和台湾反倾销关税的最新进展 [81] - 韩国税务纠纷ongoing 2023年记录6600万美元非经常性费用 2025年第三季度记录1800万美元非经常性费用 累计8400万美元 公司积极辩护 预计处罚不重大 [82][83] - 台湾临时关税从超过33%略微下调至313% 公司继续监测情况 优先确保消费者和客户能获得完整产品组合 [84][86] 问题: 关于韩国市场的未来高端化战略和新产品表现 以及ASP和产品组合前景 [88] - 韩国是相对成熟的市场 但高端细分市场仍落后于其他类似市场 价格阶梯 historically 更压缩 [89] - 公司通过 Stella Artois 等在即饮渠道推动高端体验 Stella Artois 已成为高端生啤第一品牌 [90] - 创新产品如 Hanmac Extra Creamy Draft Can 在即饮渠道受欢迎 第三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91] - 无酒精啤酒和风味创新如 Cass All Zero 和 Cass Lemon Squeeze 也表现良好 增加消费者参与度 [91] - 公司对品牌组合、市场通路和团队能力充满信心 预计将继续引领增长 [92] 问题: 关于集团层面成本以及明年潜在的12个月对冲方案带来的成本效益 [93] - 公司商品对冲策略未变 仍大致遵循12个月对冲政策 [94] - 现货价格方面 大麦价格继续下跌或比去年疲软 但跌幅收窄 铝价持续上涨 能源大致中性 [94] - 基于2025年与2024年价格对比 并考虑对冲 预计明年商品成本将面临轻微阻力 [94] - 公司将通过效率提升和成本管理举措来抵消影响 高端化仍是商品成本上涨的最重要驱动因素 [95] 问题: 关于中国第三季度每百升收入承压的原因以及未来趋势 [97] - 第三季度每百升收入下降约4% 原因是增加了对品牌激活和创新的投资 以及不利的品牌组合 特别是由于库存管理 [97] - 投资更加侧重于 above-the-line 活动 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最大价值并驱动家饮渠道流量 同时减少了销售包装投资 [98] - 尽管投资增加 但高端和超高端细分市场对总收入的贡献在季度内继续增加 公司保持定价纪律 [99] - 预计高端化将继续是收入和利润率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100] 问题: 关于中国私人标签趋势兴起 公司是否有计划与零售商进行OEM合作 [101] - 公司认为消费者渴望不同的啤酒选择 且行业存在额外产能和效率 是其优势 [102] - 丰富的产品组合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品牌和包装的需求 福建 brewery 展示了公司在高效酿造和高品质方面的能力 [102] - 公司具备品牌组合优势和技术知识 能够实现OEM合作 [103]
ASMPT(00522)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0 09:32
ASMPT (SEHK:00522)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29, 2025 08:30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Robin Ng - CEOGokul Hariharan - Managing DirectorBen Poe - Head of Investor RelationsKatie Xu - CFO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None - Analyst 4Sunny Lin - AnalystKevin Chen - China Semiconductor AnalystNone - Analyst 2None - Analyst 1Donnie Teng - Research AnalystNone - Analyst 3Ben Poe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This is Ben Poe, the Head of Investor Relations at ASMPT Limited, and today I will be moderating 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