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京报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正试点抓拍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已录入3.8万起违法行为
新京报· 2025-07-25 16:49
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 - 北京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治理违规销售、不文明骑行、乱停乱放等问题 [1] - 试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非现场执法,路口非机动车非现场执法采集设备更新完成率为55.8%,累计完成213处执法设备建设更新 [1][2] - 试点审核录入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3.8万起,并向违法人发送违法提示短信 [1][2] 市场监管与执法 - 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解限速"、更换大容量蓄电池等问题 [1] - 今年以来督促认证机构撤销电动自行车3C认证证书2317张,阻断相关问题车型在全国范围生产、销售 [3] - 上半年累计检查电动自行车经营主体1.2万家次,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48起,曝光典型案例10起 [3] - 会同公安部门打掉2处仓储"黑窝点",查扣超标车辆347辆 [3] - 上半年清除44处流动销售点位,通报属地处置超标"外卖车"319辆 [3] - 开展网络销售平台全天候监测,累计清除、下架违规销售链接和"解限速"违规教程视频8500余条 [3] 充电设施与停放管理 - 城市管理部门大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 [1] - 今年已建成充电设施接口3.3万个,累计建设138万个充电接口 [3] - 全市68个重要点位非机动车停放治理通过现场核验,挖潜增设3.27万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设立574处引导标识 [2] - 36个"学医景商"点位按规划配建非机动车停车位已开放供内部人员使用,其中9个点位完全对社会开放 [2] 文明宣传与引导 - 多部门开展"文明骑行、有序停放"主题宣传工作,多平台开展非机动车普法宣传和负面案例曝光 [2] - 组织文明引导员2000余名,在地铁站口开展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宣传引导 [2] - 团市委发动志愿服务组织在全市重点路口开展"文明交通""礼让行人"志愿服务 [2] 行业规范与治理 - 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督促快递外卖平台企业建立健全车辆管理制度,广泛开展教育培训 [3] - 市城管执法局指导各区持续开展废弃电动自行车常态化清理 [3] - 交通部门制定30项年度任务,推动重点路口、重点轨道站点及"学医景商"周边非机动车通行秩序改善 [1]
上半年30个省份“半年报”出炉,西藏、甘肃和湖北增速排名前三
新京报· 2025-07-25 16:49
经济总量与增长 - 全国30个省份2025年上半年经济成绩单陆续揭晓 经济总量保持平稳增长、稳中向好 经济含新含绿含金量稳步提升 [1] - 广东省上半年GDP达6 87万亿元 同比增长4 2% 江苏省GDP达6 7万亿元 山东省GDP突破5万亿元 同比增速5 6% 浙江省GDP4 5万亿元 增速5 8%居东部沿海首位 [2] - 22个省份GDP增速超过或持平全国5 3%平均线 西藏增速7 2%居首 甘肃6 3% 湖北6 2%紧随其后 [6] 区域经济格局 - 东部地区继续领跑 中部地区集体发力提速 西部地区加速增长 东西部差距扩大速率趋缓 南北差距较大且呈固化态势 [2] - 区域经济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变革 区域间经济差距有望逐步缩小 新发展格局下区域经济格局正发生变革 [3] 新兴产业驱动 -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驱动GDP增速较好地区 高技术制造业高速增长 相关产业投资保持较高速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强 [2] - 湖北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 4% 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7 5% [7] 经济增长引擎 - 西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8% 高于全国8 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 8% 高出全国22个百分点 [6] - 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 5% 高于全国3 7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 9% 高于全国1 9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增长28 4% 大幅高于全国25 5个百分点 [7] 外贸表现 - 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值352 1亿元 同比增长33 8% 增速全国第二 出口增长40 5% 进口增长31 7% 增速全国第一 [7] - 湖北省进出口总值4023 1亿元 同比增长28 4% 创历史同期新高 出口增长38 5% 进口增长7 4% 民营企业进出口2862 5亿元 增长逾三成 占同期湖北进出口总值超七成 [8]
中央巡视组刚进驻,赵忠发被查
新京报· 2025-07-25 16:48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7月25日消息,黑龙江省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忠发涉嫌严重 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2年9月,赵忠发卸任黑龙江省铁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党委委员、董事职务。 据介绍,黑龙江省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黑龙江省地方铁路局,成立于1984年,2006年改制为 国有控股企业。2016年以后经历转股和增资,目前股权结构为黑龙江省国资委控股90.54%、中国铁路 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参股9.46%,注册资本7.3亿元。 7月19日消息,根据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近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巡视黑龙江省工作动员会 召开。中央巡视组将紧盯权力和责任,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查找 政治偏差,推动解决突出问题。 中央巡视组将在黑龙江省工作2个半月左右。巡视期间设专门值班电话:0451-51097312,每天受理电话 的时间为8:00至18:00;专门邮政信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A100号邮政信箱。巡视组受理信访时间截止 到2025年9月23日。根据巡视工作条例规定,中央巡视组主要受理反映黑龙江省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 下一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主 ...
“北京未来企业家实训营”开营,百余名民营企业家参与
新京报· 2025-07-25 16:33
实训营概况 - "北京未来企业家实训营"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为期3个月,100余名民营企业家参与 [1] - 实训营是"丰台·学子回家"系列活动之一,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讲授开营第一课 [1] -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带来"科技向善与科技留白"主题课程,解读科技伦理与产业创新的平衡之道 [1] 课程体系与活动安排 - 课程体系围绕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需求,设置政策解码、破界对话、智行研学、实战领航、成果共享五大模块 [2] - 学员将参访京东、小米等头部企业,前往杭州、上海、合肥、武汉等城市开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赛道研学 [2] - 前往井冈山开展专题教学、红色团建、座谈交流等活动,成立未来企业家促进会,设立专项基金 [2] - 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经济学家、资深投资人等10名左右行业大咖与学员交流 [2] 学员构成与导师资源 - 首期实训营吸引来自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商业航天等11个前沿领域的企业家参与 [2] - 超七成企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不乏细分领域的技术领军者 [2] - 参训者全部为企业高管,既有技术型管理者,也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的创新型领导者 [2] - 实训营选配"链长"单位负责人、"丰泽人才"及行业领军企业高管组建"创业成长导师团" [2] 未来规划 - 丰台区将持续打造企业管理人才培育支持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3] - 锻造一支兼具综合实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企业家"人才队伍 [3]
第六届北京青年影展9月中旬开幕,黄晓明任形象大使
新京报· 2025-07-25 16:14
据悉,主办方表示本届影展将以"推新+展映"的专业机制,推动更多优秀的青年电影人才被行业看见。 另悉,即日起至11月18日,第六届北京青年影展开始面向全国征集影片。具体的征集范围和报名方式详 见官方活动公告。 新京报讯(记者周慧晓婉)7月24日,第六届北京青年影展发布会在北京出版集团举办。本届影展作为 北京国际电影节相关活动,影展以 "电影新次元,青年创未来" 为主题,计划年内持续推出八大活动, 构建覆盖创作孵化、学术交流、展映推广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为青年电影人提供专业高效的成长阶 梯,为进一步繁荣首都电影文化、打造首都文化新名片贡献力量。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国际电影节运行 中心主任、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崔岩,北京市文化局党组成员李恩杰,北京电影学 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俞剑红等嘉宾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本届影展计划9月中旬开幕,以"创新发展,培育新锐,营造环境,推动产业"为宗旨,服务首都文化建 设与电影人才梯队培育,着力打造全国性青年电影活动品牌。影展的举办恰逢中国电影(600977)诞生 120周年与中国电影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历史机遇期,为此影展精心策划了发布会、影片征集、开幕 式、主 ...
最高法:避免将“失能”但无“失信”行为被执行人纳入失信黑名单
新京报· 2025-07-25 16:14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实施成效 - 自2013年10月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1710万人次因信用惩戒和限制消费压力主动履行义务或达成和解协议[1] - 失信惩戒制度有效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并维护胜诉当事人权益[1] - 2024年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45.7万人次同比下降23.4%[1] - 2024年通过信用修复回归市场的被执行人达282.1万人次同比增长35.4%[1] 失信与失能分类管理政策 - 2024年起最高法指导全国法院开展失信与失能分类管理[1] - 分类管理旨在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失能人员纾困解绑[1] - 审查失信被执行人时需核实不履行义务原因区分失信与失能情形[2] - 对暂时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被执行人给予1-3个月失信惩戒宽限期[2] 恶意失信行为典型案例 - 部分被执行人通过隐匿行踪、变更法定代表人、高消费等方式恶意逃避责任[3] - 典型案例中狄某某以治病为由申请解除限制措施后赴港澳消费赌博被追究刑事责任[3]
新能源“反内卷”显效:硅料碳酸锂齐涨,车企叫停价格战
新京报· 2025-07-25 15:55
新能源产业"反内卷"政策背景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整治内卷式竞争成为全国两会热点议题并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 - 中央层面持续强化对低价无序竞争的整治,光伏、锂电和新能源车三大领域已初步显现盈利修复迹象 [1] 内卷式竞争的代价与危机 - 光伏行业2023年硅料价格大幅下滑超70%,传导至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导致行业利润大幅下降 [2] - 2024年前三季度121家上市光伏企业中有39家净利润亏损,行业整体陷入盈利低谷 [2] - 锂电行业2024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低于4万元/吨,部分低端产品下探至3万元/吨 [2] - 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从2020年140Wh/kg提升至2025年165Wh/kg但价格下降40% [2] - 新能源汽车2025年销量预测1573万台同比增长29%,但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从2017年7.8%降至2023年5.0%,2024年前11个月进一步降至4.4% [3] 反内卷政策组合拳 - 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4]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作为2025年重点任务 [4] - 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整治"内卷式"竞争十项措施 [4] - 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要求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4] 政策实施效果 - 光伏领域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4.17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2.4%,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4.10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5.2% [5] - 锂电行业工信部规定磷酸铁锂单体能量密度≥165Wh/kg,三元单体≥230Wh/kg,企业申报上一年实际产量不得低于同年实际产能的50% [5] - 中信建投测算2025年锂电全球需求增长22%有效扭转三年来过剩的供需形势 [6] - 新能源汽车17家重点车企作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公开承诺 [6]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光伏行业头部企业宣布7月起集体减产30%缓解"内卷式"竞争 [7] - 新能源车行业需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场景化创新,通过智能驾驶、车网互动(V2G)、个性化定制等增值服务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7] - 光伏行业推动招标规则从"唯低价论"转向"技术+服务"综合评分体系 [7] - 锂电领域完善回收利用体系,通过"谁生产谁回收"责任制提升资源循环效率 [7] - 新能源车市场加快从购置补贴向使用端激励转变,通过路权、充电优惠等长效机制培育健康市场需求 [7] 全球化战略 - 新能源企业优化全球生产与销售布局,从全球出口向全球制造转变 [8] - 加快"一带一路"地区与海外新兴市场开拓,关注东南亚、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 [8] - 探索走出去新模式,从传统出口向全球化经营转变,通过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技术授权、合资公司等方式实现本地制造 [8]
朝阳法院发布《涉外、涉港澳台审判白皮书》,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京报· 2025-07-25 15:51
涉外涉港澳台案件概况 - 2020年至2024年朝阳法院共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4235件,涉及70余种案由、60余个国家和地区 [1] - 涉外涉港澳台纠纷总体数量稳中有升,调解撤诉案件逐年增加,调解结案占12%,撤诉及其他方式结案占33% [1] - 民商事纠纷中离婚纠纷等家事案件和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占比高,刑事案件涉及危险驾驶罪、故意伤害罪等20余种罪名 [1] 案件特点 - 涉案主体多元,包含国际知名人士、大型跨国企业、外资中小企业、国际组织等 [1] - 案件类型新颖复杂,涉及数字版权、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等知产纠纷及跨境电商、金融投资等新兴领域民商事纠纷 [1] - 涉案标的种类多价值高,涵盖境内域外资产,包括房屋车辆、股权期权、虚拟货币等 [1] 法院应对措施 - 建立培育精品案例和统一裁判标准的机制,提升涉外审判质效 [2] - 推进侨益保护,挂牌北京市首家"法侨工作站" [2] - 深化与法律商事服务中心、高校等合作共建,加强诉仲调对接,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2] - 推动涉外审判特色人才高地建设,构建梯次化人才培养体系 [2] 典型案例 - 发布六个涉外涉港澳台典型案例,包括保护侨胞权益的离婚案、台胞不动产产权纠纷案、外国人就业权益劳动争议案等民商事案件 [3] - 涵盖知识产权案件如电子邮箱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构成不正当竞争案,以及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的刑事案件 [3] 未来规划 - 强化政治引领、创新机制、培育人才、拓展交流合作、加强调研宣传,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司法保障 [3]
东城公安矛盾纠纷化解中心“祈和驿站”启用,让矛盾化解在基层
新京报· 2025-07-25 15:47
基层警务机制创新 - 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矛盾纠纷化解中心"祈和驿站"于7月24日正式揭牌启用,标志着基层警务机制建设的实践突破 [1] - "祈和驿站"通过物理空间升级和治理理念创新,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前移,实现诉求"最多跑一地" [4] - 该中心采用"常驻制+轮驻制+随驻制"灵活机制,整合公检法司等多元主体合力参与矛盾化解 [4] 矛盾纠纷化解案例 - 广渠门北里居民因"闹铃"和"震楼器"引发的邻里纠纷,经社区民警调解后达成和解 [2] - 天坛派出所民警通过走访调解乘车纠纷,促成赔偿并获当事人锦旗致谢 [2] - 东华门派出所成功化解因"流浪猫窝"引发的邻里争执,后续跟进确保理解与尊重 [2] 法治化治理模式 - 东城公安推出"四个好"执法标准、"四三三"信访工作法及矛盾纠纷"三步曲"等系列机制 [4] - 强调通过法律化解情绪与重建信任,将矛盾预防化解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4] - 强化普法宣传引导群众形成"遇事找法"思维,信访工作实现从受理到监督的法治化闭环 [5] 空间与氛围设计 - "祈和驿站"通过雅致院落、绿植布置和茶香氛围营造平和交流环境,有效降低对抗情绪 [2][3] - 调解场所的改变直接影响了调解氛围的转变,提升矛盾化解效率 [3]
消费者吃生蚝后腹泻,餐厅被判十倍赔偿
新京报· 2025-07-25 15:30
食品安全纠纷案件 - 消费者李先生因食用餐厅生蚝后突发急性肠胃炎,向法院主张餐费十倍赔偿4160元[1] - 餐厅无法提供当日生蚝合格证明及留样,仅能提供三个月前的检测报告且不符合即食生制标准[1] - 法院判决支持李先生诉求,认定餐厅提供的餐饮服务存在食品安全问题[2][4] 法律依据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消费者初步证明损害与食用食品存在因果关系即可主张权利[2]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可主张价款十倍赔偿[3] - 法院认为消费者提供的证据形成完整链条,发病时间与就餐时间接近且症状特征相符[2] 判决结果 - 法院最终判决餐厅支付餐费十倍赔偿金4160元[4] - 餐厅辩称生蚝符合标准但未能提供有效证据[1] - 法院认定餐厅未留样且检测报告不能涵盖就餐时食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