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京报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新京报· 2025-07-18 18:53
工业经济表现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增长6.5%和6.3% [1]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保持稳定 [1] - 重点行业如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增长较快,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提升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35.5%和16.4% [1]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0% [1] 区域工业表现 - 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福建、安徽、河南、湖南增速超8% [1] - 8个工业大省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实现两位数增长 [1] 未来政策方向 - 实施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1] - 支持重点工业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包括落实政策、培育新增长点、促进转型等 [1] - 加快"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 [1] - 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培育生物制造、低空产业等新产业 [1] - 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1]
我国种植业农药使用量连续8年下降
新京报· 2025-07-18 18:52
农业用水与节水灌溉 - 2023年全国农业用水总量为3672.4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62.2% [1] - 全国水肥一体化面积已超过1.7亿亩 [1] - 2024年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00多万亩 [1] 化肥与农药使用 - 2023年、2024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总量分别为5022万吨、4988万吨,较2020年分别降低4.4%、5.0% [1] - 2024年全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2.6%,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超过90% [1] - 2024年全国种植业农药使用量24.2万吨,连续8年保持下降趋势 [1][2] 绿色防控与饲料粮占比 - 2024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13.8亿亩次,绿色防控覆盖率57.7% [2] - 2024年全国饲料粮占比降至59.5% [2] 水产与畜禽养殖 - 2024年水产养殖用兽药总使用量同比减少11.3% [2] - 2024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9.4%,粪肥替代化肥比例超30% [2] 农村生活与收入 -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34∶1 [2] -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6%左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过45% [2]
创历史新高!北京上半年工业和信软业合计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
新京报· 2025-07-18 18:24
工业和信息软件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实现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2%,创历史新高,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6% [1] - 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35万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7%,连续16个月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长水平 [2] - 1-5月信息软件业实现营收接近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利润总额增长28.8%,规模、增速均居全市各行业首位 [2] 投资与市场活力 - 上半年工业重点产业完成投资463.3亿元,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5% [2] - 信息软件业完成投资超千亿元,同比增长1.6倍,工业、信息软件业合计固定资产投资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100% [2] - 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在京新设企业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4.2%和95.9%,中小企业发展指数逐月抬升 [2] 细分产业表现 - 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增加值上半年分别增长16.7%和24.6%,全市生产整车71.3万辆,同比增长24.8%,其中新能源汽车26.2万辆,同比增长1.5倍 [3] - 医药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7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9个AI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12家企业跻身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单 [3] - 制造业新增1家灯塔工厂、149家先进级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累计建成212家,绿色企业比例达到27.2%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9%和16.8% [3] 数字经济发展 - 在京人工智能企业突破2400家,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4] - 新增智算供给1.1万PFlops,百度发布全球首个多模态数字人 [4] -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新增数据产品241个,场内交易规模同比增长60.8% [4] - 新增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超200张,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版建成 [4]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 发起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联合40余个国际核心城市 [5] - 高精尖产业资金累计支持金额接近20亿元,支持企业500家 [6] - 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300家,累计10483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 [7] - 专精特新专板企业股权融资总额超56亿元,中小企业贷款贴息政策支持2000万以内的首次贷款 [7]
针对多项违法和不文明骑行行为,北京交警强化路面执法
新京报· 2025-07-18 17:49
北京市非机动车治理行动 - 北京公安交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治理行动,聚焦十类不文明骑行行为,加强整治与宣传引导 [1] - 长安街及延长线从西三环到东三环双向属于电动自行车禁行路段,但市民知晓度不高 [2] - 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事故亡人数同比上升 [3] 执法措施 - 围绕161处重点路口开展执法处罚和宣传引导,结合日常执法与专项整治 [4] - 对"骑车拍照、追逐竞驶、人行横道骑行"等违法行为严格处罚 [4] - 对"多人并排骑行、低速骑行、酒后骑行"等不文明行为加强教育管理 [4] 宣传引导 - 联合社区、企事业单位、外卖平台开展"文明骑行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 [5] - 加强即时配送行业管理,督促外卖、快递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 [5] - 定期梳理转递外卖行业人员交通违法行为,完善行业内部管理制度 [5] 行业管理 - 非机动车出行比例走高,电动自行车比重增加,骑行需求与安全隐患并存 [3] - 将骑行安全从个人责任升级为系统性公共工程 [5] - 以"全链条管理"替代碎片化管控规范行业从业人员出行行为 [5]
暑假以来,北京警方拘留涉医、涉旅等领域“黄牛”34人
新京报· 2025-07-18 17:49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 实习生张楠)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暑期以来,北京警方共拘留涉医、涉旅 等领域"黄牛"34人,其中刑事拘留15人。重点热门景区"黄牛"倒票、呲活揽客、黑导游、游商占道等秩 序类警情均同比大幅下降,接报涉"黄牛"警情同比下降50%。 北京警方建议,博物馆、旅游景区等相关部门实行分时段、限量预约制度,根据场馆承载量合理分配各 时段门票数量,避免集中放票造成的抢票压力。此外,各场馆、景区应完善回池周期,科学计算退约、 爽约观众数量比例,优化预约政策、完善预约规则,调整《观众预约须知》相关内容。另外,针对第三 方平台售卖场馆门票、传播不实信息的侵权行为,警方建议平台对相关账号进行警告,敦促其下架或删 除链接。 据悉,随着暑期到来,为有效净化首都旅游市场秩序,北京警方部署有关警种、属地公安分局,联合相 关行政执法部门严打严整"黄牛"倒票等涉旅违法犯罪。暑期前一周,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联合属 地分局、市文化执法总队、市场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执法总队等部门,围绕全市重点点位,全力做好 旅游领域违法犯罪打击、联合执法等工作。 针对"抢票难"问题,警方展开了对线上"黄牛"犯罪的专项打击。北京市刑侦总队民 ...
“黄牛”自学研发软件抢景点门票,10人被北京警方刑拘
新京报· 2025-07-18 17:49
案件侦破情况 - 北京警方侦破一起通过技术手段非法抢占热门景区预约名额的案件 打掉2个抢票窝点 10名嫌疑人全部到案 [1] - 主犯郭某某在外省成立"抢票工作室" 利用自主研发软件非法抢占北京及全国多地景区预约名额 [1] - 犯罪手法为编写程序绕过验证码等安全验证 实现自动抢票 速度远快于手动操作 [1] 犯罪组织运作模式 - 组织将抢占门票加价倒卖 通过网络平台招揽客户 要求游客提供身份证号 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1] - 成员分工明确 主犯负责技术开发 其他成员分别负责系统维护 线上客服和信息整理 [1] - 犯罪手法高度技术化且全程线上操作 区别于传统现场"黄牛" [1] 案件查处过程 - 北京警方发现异常信息后联合外省警方展开核查 7月11日在外省同步抓捕 10名嫌疑人全部到案 [1] - 嫌疑人对研发抢票软件 入侵系统和倒卖门票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1] - 涉事人员因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被刑事拘留 [1] 警方提示 - 建议通过官方渠道预约门票 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2] - 非正规渠道购票存在隐私安全风险 可能遭遇虚假预约凭证等诈骗问题 [2] - 北京警方将持续对涉"黄牛"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 [2]
跨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启动,“网上电力商城”来了
新京报· 2025-07-18 17:15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核心内容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明确今年实现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常态化开市,探索多年期绿电交易签约 [1] -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将分别收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经营区内的跨电网交易需求,通过平台间信息交互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1] - 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两网经营主体基于统一制度和规则实现跨经营区交易,促进电力资源全国自由流动 [1][3] 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 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市场互不联通是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关键堵点,电力互济主要依赖政府间协议和应急调度,频次少、规模小、灵活性差 [3] - 2024年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6万亿千瓦时占比达63%,但两网间缺乏常态化交易机制制约网间通道利用效率 [3]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大电网促进富余新能源消纳,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增加系统随机性和波动性 [3] 机制创新与实施细节 - 实现"一地注册、全国共享",经营主体无须重复注册即可在两网经营区灵活开展交易业务,蒙西电网用户可与南方电网经营区交易 [3] - 设计跨电网交易业务流程,涵盖中长期、现货、绿电等各类交易类型,要求两侧电网双重安全校核并按最严格标准执行 [4] - 闽粤直流输电权交易试点将按每小时2.56分/千瓦收取联网输电价,网损折价按上一年综合线损率计算 [6] 绿色电力交易突破 - 允许发电企业以单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作为交易单元,电力用户自主选择跨电网绿电交易,减少代理层级加强供需自主匹配 [6] - 延续全国首笔跨经营区绿电交易(2024年3月北京与广州交易中心联合出清)经验,推动规则衔接从方案探索走向系统集成 [4] - 为南方绿电送长三角、西北/蒙西绿电送南方等交易铺平道路,拓展绿电消纳空间和市场范围 [6] 运营协作与市场影响 - 建立两网制度化协商合作机制,由北京/广州交易中心、国家/南方电网调度控制中心联合组织交易发布结果和结算 [7] - "运营互商"模式通过联合组织、共同协商破解两大电网独立运营带来的规则差异和系统特性壁垒 [7] - 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塞北风光送岭南、西南水电送沿海,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5] 未来发展方向 - 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关键节点需统筹考虑电网安全、跨区资源配置、清洁能源消纳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8] - 电力商品兼具公共资源与一般商品属性,供应紧张时侧重公平调配,供给充裕时发挥市场价格引导作用 [8]
中国时尚体育季首次进京,四大核心赛事将于今秋落地昌平
新京报· 2025-07-18 17:00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时尚体育季(北京昌平站)暨昌农时尚体育嘉年华将于8月30日至10月8日在昌平草莓博览园举办,这是该活动首次走进北京[1] - 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与指导委员会、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1] - 活动以"跃田园 Go昌平"为主题,融合"休闲农业+体育赛事"模式[1] 赛事内容 - 包含四大核心赛事:中国辉煌足迹·火炬传承跑、中国轮滑马拉松公开赛、全国定向邀请赛、"绿茵之星"昌平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1] - 设有飞盘、腰旗橄榄球、攻防箭等时尚体育体验赛[1] - 配套活动包括消夏啤酒节、动漫嘉年华、亲子农体、非遗文化等多元场景[1] 品牌形象 - 活动LOGO、吉祥物、主视觉正式发布,融合时尚、农业、体育元素,突出青春活力与昌平特色[2] - 推出"昌平我在,我为昌平代言"火炬传递活动,覆盖全区22个镇(街),串联重点景区、商圈、校园等区域[2] 战略定位 - 致力于塑造"农业+体育"昌平城市经典和特色地标[1] - 打造北京市乃至全国"农科体旅商"融合发展新标杆[1]
北京首批15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落地
新京报· 2025-07-18 17:00
北京市首批"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落地 - 北京市人社局公布首批15家"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链主单位 覆盖12个产业门类 包括人工智能 低空技术 生物医药等前沿产业以及康养 餐饮 会展等民生保障领域 [1] - 链主单位包括小米 公交集团 新东方烹饪学校等知名企业 涉及智能硬件制造 数智安全 集成电路 智能装备制造 康养服务 生物医药 宠物经济 会展服务 餐饮服务 交通运输 建筑防水 低空技术 绿色能源 生态环保等行业 [1][4][5] - 生态链采用"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运行模式 由企业出标准 出岗位 出师傅 院校机构出学生 出教师 出教学资源 政府搭平台 出政策 出服务 [1] 技能培训与认证体系 - 首批开发52个生态链特色课程 涉及人工智能训练师 无人机装调 健康照护等27个职业类别 [2] - 支持生态链企业与院校共建企业学院 产业学院 工匠学院 联合开展"订单班""冠名班"培养技能人才 [2] - 开发"技能照亮前程"项目化培训指导目录 包含"北京家政"7个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和小米MICA质量保证工程师等3条技能生态链企业认证证书 [2] - 试点"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企业认证证书"一评双证 技能人才通过一次评价可取得两本证书 [2] 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 - 支持生态链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 参与开发新职业和相应职业标准 [3] - 链主企业可面向生态链内企业职工提供技能培训评价服务 实现"培训-评价-就业"一体化贯通 [3]
“8月起去丽江古城,要新交50元维护费”?官方回应
新京报· 2025-07-18 16:33
近日,丽江市人民政府发布《丽江市丽江古城维护费征收管理办法》,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明确人员进入丽江古城需按规定缴纳维护费,征收标 准为每人单次50元,有效期365天,八类人员可免缴维护费。 ▲图源景区 7月17日,记者在丽江市政府官网看到了《丽江市丽江古城维护费征收管理办法》。办法中提到,丽江古城维护费是指根据《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 并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财政部门批准,向到丽江古城旅游和从事其他活动的人员收取,专项用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的行政事业性收 费。 古城维护费的适用范围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大研古城(含黑龙潭)、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三片区域,即丽江古城景 区的核心区域。征收标准为,每人单次缴费50元,单次缴费有效期为365天;缴费有效期内,缴款人经核验可不限次数进入丽江古城。该办法自2025年8月 1日起施行。200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丽江市丽江古城维护费征收办法》(丽江市人民政府公告第8号)同时废止。 ▲图源景区 17日上午,记者致电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进行咨询。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古城、公共设施的维护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征收古城维护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