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技术

搜索文档
北京首批15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落地
新京报· 2025-07-18 17:00
北京市首批"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落地 - 北京市人社局公布首批15家"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链主单位 覆盖12个产业门类 包括人工智能 低空技术 生物医药等前沿产业以及康养 餐饮 会展等民生保障领域 [1] - 链主单位包括小米 公交集团 新东方烹饪学校等知名企业 涉及智能硬件制造 数智安全 集成电路 智能装备制造 康养服务 生物医药 宠物经济 会展服务 餐饮服务 交通运输 建筑防水 低空技术 绿色能源 生态环保等行业 [1][4][5] - 生态链采用"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运行模式 由企业出标准 出岗位 出师傅 院校机构出学生 出教师 出教学资源 政府搭平台 出政策 出服务 [1] 技能培训与认证体系 - 首批开发52个生态链特色课程 涉及人工智能训练师 无人机装调 健康照护等27个职业类别 [2] - 支持生态链企业与院校共建企业学院 产业学院 工匠学院 联合开展"订单班""冠名班"培养技能人才 [2] - 开发"技能照亮前程"项目化培训指导目录 包含"北京家政"7个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和小米MICA质量保证工程师等3条技能生态链企业认证证书 [2] - 试点"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企业认证证书"一评双证 技能人才通过一次评价可取得两本证书 [2] 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 - 支持生态链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 参与开发新职业和相应职业标准 [3] - 链主企业可面向生态链内企业职工提供技能培训评价服务 实现"培训-评价-就业"一体化贯通 [3]
多点开花!“两区”重点园区跑出高质量发展“北京速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0 20:33
金融街重点园区发展 - 西城区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9%,2024年达2797亿元,占全市34.3% [1] - 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年均增长6.0%,2024年达156.05万亿元,占全市70.3% [1] - 金融业三级税收2024年达4023.77亿元,占全市67.7% [1] - 金融街资产管理规模超20万亿元,占全市一半以上,占全国八分之一以上 [1] 丽泽金融商务区跨越式发展 - 入驻企业由572家增至1300余家,形成13座亿元楼宇,税收年均增速达两位数 [2] - 落地瑞众人寿、中信证券资管等全国性标杆项目,集聚中国通信服务、中国广电等科技龙头 [2] - 吸引易付达、路孚特、威立雅等国际领军企业,形成"金融筑基、科技赋能"格局 [2] 首钢园转型与服贸会升级 - 引进外资企业48家,集聚企业941家,年产值突破730亿元 [2] - 累计举办服贸会等国际活动近千场,2024年起服贸会调整为"一址举办" [2] - 计划构建综合性会展小镇,引进头部会展组织机构及一站式服务商 [2] 房山区绿色能源产业布局 - 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聚焦新型储能和氢能产业,形成两业融合示范区 [3] - 新型储能领域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3] - 氢能领域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储运、材料及技术研发,构建全产业链集群 [3] 中关村延庆园低空技术产业 - 无人机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7.7%,营收同比增长50.2% [4] - 集聚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覆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 [4] - 依托八达岭通航机场及374平方公里空域,建成低空飞行管防一体化平台 [4]
“未来”啥样?雄安未来城市场景体验周上的“黑科技”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14:42
雄安未来城市场景体验周 - 首届雄安未来城市场景体验周为期21天 汇聚100多个未来场景及500多项先进技术装备 展示科技创新盛宴 [1] - 体验周与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同步举办 旨在为参赛作品搭建可视可感的展示交易平台 为场景找技术 为技术找场景 打通新技术快速走向市场的通道 [1] - 共设置智慧农业 空天信息 绿色低碳 医疗大健康 机器人 数字城市等11个体验区 [1] 智慧农业体验区 - 展示重达10余吨的无人拖拉机 以及仅拇指大小的智能农业芯片 [1] - 智慧农场"伏羲农场"全场景展示未来大田农业生产解决方案 聚焦"'00后'如何种地" [1] - 在雄安探索人均3000亩至5000亩种植模式 [1] 低空技术应用体验区 - 展示"低空+文旅" 应急 物流配送等26个场景 32项技术产品 [3] - 河北省低空交通综合监管服务平台解决低空飞行物理空间问题 实现飞行区域内情报汇集互换 提供计划申报 气象 告警救援 过程追溯等服务 [3] - "低空+VR旅游"以"空中视角"感受河北的美丽风光 [3] 医疗大健康体验区 - 展示植物生长视觉识别系统 智能腰背外骨骼机器人 建筑碳神经中枢自适应AI控制系统等"黑科技" [3] - 中医AI辅助诊断设备开发与应用项目吸引参观者现场体验中医AI"望闻问切" [3][4] - 设备通过多传感单元采集用户面部特征 舌象状态 气息信号及脉象波动 结合健康问卷 由智能分析系统生成体质评估报告与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4] 项目背景与合作 - 中医AI辅助诊断设备由河北中医药大学 河北普茵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河北省中医院 石家庄市中医院联合研发 实现河北省中医AI辅助智能诊断设备的自主研发 [4] - 该项目竞逐医疗大健康技术应用大赛中医药传承创新赛道 [4] 活动意义 - 体验周展示的既是"展品"也是"商品" 各方面可随时对接洽谈 选用选购 [4] - "比赛+场景体验"是场景汇标志性特点 也是场景汇影响力的直接体现 [4] - 活动旨在渐次缩短愿景与现实的距离 [4]
业内发布低空技术产业十四大创新场景
环球网· 2025-06-11 01:14
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清单 - 涵盖工业场景低空智能化应用、低空旅游、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展示、海洋综合治理与污染处置等十四大场景 [1] - 低空旅游场景中突破传统观光视角,构建立体沉浸式旅游场景 [1] - 雪场应急救援场景中无人机突破地形封锁 [1] - 载人空中交通场景中垂直起降飞行器与智能空域系统协同打造城市群点对点低空通勤网络 [1] -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展示场景中三维激光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文化遗产数字档案,实现毫米级建模与虚拟修复 [1] - 交通设施巡查与应急响应场景中立体化监测体系覆盖公路、桥梁、隧道,实现设施健康评估与灾害快速响应 [1] - 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保护场景中空天地协同守护绿水青山 [1] 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报告 - 解析低空技术与工程如何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创新生态,开辟"第二发展空间" [1] 低空经济与技术创新 -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依托低空空域资源,通过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2] - 产业链延长和拓展、技术创新与融合,特别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低空经济注入创新动力 [2] 产学研合作与平台建设 - 北理工—国彩—延庆区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延庆分平台正式启动,重点服务延庆及周边地区低空技术领域 [2] - 平台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加速技术孵化和产业化进程 [2] 无人机产业规范化发展 - 中国电子学会和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进行无人机等级考试签约 [2] - 全国青少年无人机技术等级考试面向8至18岁青少年,建立统一的无人机操作员等级评定标准 [2]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在京开幕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08 16:47
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核心成果 - 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电子学会联合发布《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报告》和《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清单》,涵盖工业场景智能化应用、低空旅游、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等14大场景,旨在通过技术突破重构产业生态 [2] - 北理工—国彩—延庆区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及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延庆分平台正式启动,重点推动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 [2] - 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聚焦低空技术前沿,构建“人才培训-技术转化-产业落地-经济赋能”全链条生态 [4] - 中国电子学会与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签约无人机等级考试项目,面向8-18岁青少年建立统一的操作员评定标准 [6] 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延庆区作为中国民航局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已集聚航天飞鸿、理工全盛等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形成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 [7] - 政策支持方面,延庆区出台《促进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维度提供全方位支持 [7] - 基础设施方面,延庆拥有374平方公里独立空域(真高1098米)、八达岭通航机场,并配备生产厂房、研发实验室和检测中心 [7] - 应用场景方面,建成全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实验基地,与美团合作开通北京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2024年低空飞行项目累计接待1.7万人次 [7][8] 低空技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 延庆区探索“低空+文旅”融合路径,在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八达岭长城等景区应用无人机巡检、表演,提升管理效率 [7] - 行业目标为打造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的低空技术创新先导区,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集聚 [8] -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将持续至6月9日,汇集高校、企业及投资机构代表,推动技术交流与合作 [8]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在京开幕
机器人圈· 2025-06-08 09:38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 - 大会由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电子学会等多家权威机构联合主办,多位政府高层及行业领袖出席开幕式[1] - 发布《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报告》和《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清单》两项重要成果,涵盖14大应用场景[2] - 启动北理工—国彩—延庆区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和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延庆分平台,加速技术产业化[2] - 成立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构建"人才培训-技术转化-产业落地-经济赋能"全链条生态[3] - 签约全国青少年无人机技术等级考试项目,建立行业统一操作员评定标准[3] 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发展 - 延庆区作为北京市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已集聚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4] - 制定《促进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专项支持政策[4] - 拥有374平方公里独立空域和1098米真高飞行条件,配备八达岭通航机场等基础设施[4] - 建成全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应用实验基地,与美团合作开通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4] - 2024年低空飞行项目累计接待1.7万人次,"低空+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4] 行业发展趋势 - 低空技术产业被视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培育新动能的关键领域[4] - 延庆区正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打造全市先导区[5] - 大会将持续举办多场专业活动,汇聚高校、企业和投资机构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集聚[5]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开幕 延庆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
证券时报网· 2025-06-07 22:27
延庆低空技术产业发展 - 延庆获批中国民航局首批、北京市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集聚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如航天飞鸿、理工全盛、远度科技,构建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反制技术全产业链条 [2] - 建成北京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智能应用场景实验基地,与美团合作开通北京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2024年八达岭机场低空飞行项目累计接待1.7万人次 [2] - 北京理工大学—国彩研究院—延庆区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启动,聚焦以赛促产、关键技术攻关、科研验证服务,打造低空技术试飞基地 [3]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延庆分平台启动,集成成果发布、供需对接、在线撮合功能,重点服务无人机、体育科技等特色产业 [3] - 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电子学会联合发布《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报告》,提出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创新生态",并发布涵盖工业智能化、低空旅游、雪场救援等14大场景的《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清单》 [4] 行业趋势与前景 - 国元证券指出低空经济呈现政策标准化、技术电动化、场景多元化、产业集群化、人才专业化五大趋势,未来3—5年有望成为万亿级新赛道 [5] - "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揭牌,联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及政府资源,构建人才培训—技术转化—产业落地—经济赋能全链条生态 [5]
低空技术两大平台落地北京延庆
北京商报· 2025-06-07 18:45
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 - 北京理工大学、国彩研究院、延庆区共同打造的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正式启动,重点服务延庆及周边地区低空技术领域,加速技术孵化和产业化进程 [1] -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延庆分平台同步启动,旨在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1] 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 - 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揭牌,聚焦低空技术产业发展前沿,联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及政府资源 [1] - 研究院构建"人才培训-技术转化-产业落地-经济赋能"的全链条生态 [1] 延庆区低空产业发展现状 - 延庆区作为北京市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已集聚航天飞鸿、理工全盛等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 [1] - 区域内构建起覆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 [1] 低空技术应用场景 - 延庆区建成全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智能应用场景实验基地,并开通北京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 [2] - 探索"低空+文旅"融合发展,在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八达岭长城等景区应用无人机巡检、表演,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 - 依托八达岭机场开展空中游览、高空跳伞、飞行体验等项目,2024年累计接待1.7万人次,低空飞行成为服务消费新热点 [2] 大会主办方 -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由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电子学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中关村延庆园投资公司、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主办 [2]
重点服务延庆及周边地区低空技术领域,两大平台启动
新京报· 2025-06-07 18:13
低空技术产学研平台启动 - 北理工—国彩—延庆区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正式启动,重点服务延庆及周边地区低空技术领域,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1] -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延庆分平台正式启动,聚焦无人机、体育科技等特色产业,集成成果发布、供需对接、在线撮合三大核心功能 [2] - 北理工—国彩—延庆区平台将以赛事活动为引擎,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产的人才与技术培育平台,并开展"攻防一体"关键技术攻关 [2] 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 - 《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清单》发布,涵盖工业场景低空智能化应用、低空旅游、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等14个场景 [3][4] - 在低空旅游场景中,低空飞行器构建立体沉浸式旅游场景;在雪场应急救援场景中,无人机突破地形封锁 [4] - 在载人空中交通场景中,垂直起降飞行器与智能空域系统协同打造城市群点对点低空通勤网络 [4] 低空技术体系与工程发展 - 《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报告》解析低空技术需突破轻量化材料革新、新能源技术颠覆动力供给、数字孪生重塑空域管理三大维度 [3] - 工程层面需实现五网融合推动基建升级,包括智能起降网络、空天通信枢纽等形成立体矩阵 [3] - 通过技术集成与工程协同,将"技术点"编织为"生态网",奠定规模化应用基础 [3] 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发展 - 延庆区集聚了航天飞鸿、理工全盛、远度科技等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反制技术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 [5] - 延庆区拥有374平方公里独立空域,国内首个无人系统产业生态联盟、北京市首个中关村低空技术产业园、重点产业集聚区纷纷落地 [5] - 延庆区已建成全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智能应用场景实验基地,并开通北京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 [5] 低空飞行服务消费 - 延庆区探索"低空+文旅"的融合发展路径,在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八达岭长城等景区广泛应用无人机 [5] - 依托八达岭机场开展空中游览、高空跳伞、飞行体验等项目,2024年累计接待1.7万人次 [5] - 低空飞行成为延庆服务消费新热点 [5]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低空技术两大平台落地延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7 16:52
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 - 北理工、国彩研究院、延庆区共同打造的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正式启动,重点服务延庆及周边地区低空技术领域,加速技术孵化和产业化进程 [1] - 平台将以赛事活动为引擎构建人才与技术培育平台,开展"攻防一体"关键技术攻关,依托延庆场景资源打造试飞基地进行真实环境技术验证 [3] -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延庆分平台将推动核心技术在多场景落地,打造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的"延庆样本" [3] - 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揭牌,聚焦低空技术产业发展前沿,构建"人才培训-技术转化-产业落地-经济赋能"全链条生态 [3] 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基础 - 延庆区拥有374平方公里独立空域和1098米真高,2020年获批中国民航局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5] - 区域内集聚航天飞鸿、理工全盛、远度科技等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条 [5] - 制定《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政策,提供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全方位支持 [5] - 落地国内首个无人系统产业生态联盟、北京市首个中关村低空技术产业园和重点产业集聚区,配备生产厂房、研发实验室和检测中心 [5] 低空技术应用场景 - 建成全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智能应用场景实验基地,开通北京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 [6] - 探索"低空+文旅"融合,在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八达岭长城等景区应用无人机巡检、表演 [6] - 依托八达岭机场开展空中游览、高空跳伞、飞行体验等项目,2024年累计接待1.7万人次 [6] 行业活动与合作 -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将持续到6月9日,汇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投资机构等讨论低空产业创新、应用与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