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临平区构建网格治理共同体破解商圈发展难题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1
事实上,这不是居民第一次就商圈周边的交通"堵点"提出问题。随着临平万达商圈的"破圈"升级, 日均客流量屡创新高,城市治理出现了新的挑战。只是以往,因涉及多方,这类复杂难题很难立即取得 显著成效。 然而从今年开始,小林社区通过"网格大支委"联席会议制度汇集各方力量,将各类难题进行细致拆 解,基层"堵点"有了新的解法。 "先召集交警、城管、万达广场、物业等多方力量开展实地调研,再在街道党建联建专员的统筹协 调下,共同制定整治方案,迅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小林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周燕表示,短 短半个月内,街道就牵头将原有的两车道拓宽成了三车道,疏通了交通"静脉"。 "荷禹路地铁站C出口,电瓶车停得到处都是,人走都走不过去,赶紧来看一下!"近日,临平区东 湖街道小林社区万达栢悦网格员小葛接到了一则居民反馈。 据小林社区万达栢悦网格支部书记兰鹏程介绍,"汇集各方力量办实事的关键,是建立商圈发现、 社区吹哨、部门回应、双向反馈等工作机制,为万达栢悦商圈问题处理和发展提供专业支撑,全面提升 网格治理成效。" 这也是近年来,临平区以"产城融合"为引领,加快推进"区街一体化"建设步伐,深化街区党建,构 建街区治理共同体的 ...
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课堂——两个幼儿园的“交换童年”计划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1
教育合作模式 - 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与富阳区永昌镇中心幼儿园通过"幼教优享"城乡联盟实现跨地域合作,打破70公里地理阻隔,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2] - 合作模式包括活动互访、课程共建、师资研训一体及家园共育深化,已开展一学期一次的固定互访活动[6][8] - 双方从"活动共享、课程互通、教研共进、家园共长、托育携手"六大方向精准发力,一年内开展教研活动10余次[7][8] 教育成果 - 永昌镇中心幼儿园在合作一年后成功获评浙江省现代化幼儿园,教学综合实力快速提升[7] - 机关幼儿园将75年教学经验与课程研发精华通过共享机制输出,帮助友园搭建完整课程体系[7] - 博物馆等第三方机构因活动反馈优化儿童友好设计,增加互动体验区[6] 活动内容 - 泥田乐园活动利用约两个会议室大小的泥田空间,开展抓泥鳅、泥巴画创作等自然教育项目[4] - 跨区域活动包括中国伞博物馆文化探索、竹林探险(爬竹竿、挖竹笋)等多元化体验[5][6] - 计划10月开展临安农场种果树、农作物及户外烧烤等丰收季活动[8] 教育理念 - 强调自然教育对儿童天性的解放作用,通过野外探索培养勇敢、坚韧与合作意识[4][5] - 城乡教育互补:山区幼儿园提供自然资源,城区幼儿园补充人文视角,形成"教育双赢"[6][7] - "杭式美好教育"理念通过联盟扩展至临安、建德、海宁等地,并辐射恩施州与阿克苏[8] 参与者反馈 - 家长观察到孩子在自然活动中表现出更高参与度("笑得多灿烂")[4] - 教师团队通过"头脑风暴"共同解决幼小衔接、托育服务等课题,家长贡献泥田乐园设计创意[7] - 活动后儿童好奇心得到即时解答,家长完成博物馆参观入门教学[6]
扩投资增动能,拱墅产业提质向新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1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 拱墅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5月同比增长4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3] - 华东医药生物创新智造中心、杭叉云瑞、罗莱智慧照明总部等优质产业项目相继落地 [3] - 蓝奥科技园、新中大科技园、高信科创、货拉拉智汇云谷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进程 [3] 华东医药生物创新智造中心项目 - 项目总投资20亿元,分阶段实施,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管理 [4] - 1-5月一期投资完成1.4亿元,累计投资3.2亿元,预计一期总投资达10亿元 [4] - 将建设ADC(抗体药物偶联物)、抗体产品商业化生产场地及配套设施,兼顾中美华东仓储需求 [4] - 项目可解决公司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临床样品制备及生产等产业化发展需求 [4] 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 项目将撬动生物医药产业核心要素集聚,深化创新研发生态圈和技术平台建设 [5] - 拱墅区目标到2035年再造一个"中美华东",重点推进抗体偶联产业化、合成生物学产业化等平台建设 [5] - 拱墅区已形成"一谷五园"生物医药产业链体系,规模达百亿级并持续壮大 [5] - 生命健康产业纳入"1+4"产业主赛道,涵盖生物医药、数字医疗、医药流通、医美健康等细分领域 [5] 政府投资与产业生态 - 拱墅区今年计划安排政府投资项目558个,当年投资75.7亿元以上 [6] - 开工浙江英特石塘医药产业园等14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货拉拉智汇云谷等64个项目,投用华东医药生物创新智造中心等30个项目 [6] - 构建以浙大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港理大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为代表的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 [6] 环高校创新生态圈 - 拱墅区构建"环浙大科创圈""环工大科创圈""环城市学院科创圈"三圈联动创新生态 [7] - 依托重点产业平台串联众创空间、孵化器、科创园等形成创新"毛细血管" [7] - 区内有浙江工业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多所学府,毗邻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7]
桐庐现代化农特产品交易中心试运营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1
市场概况 - 桐庐现代化农特产品交易中心于6月16日凌晨4点试运营,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占地72亩,建筑层数最高达9层,地下2层,配备1100余个机动车位 [1] - 市场采用现代化科学分区,一区、二区主营蔬菜水果,三区、四区涵盖鲜肉水产、冷冻制品、豆制品和禽蛋,并创新设置家具展销中心等多元业态 [1] 商户与顾客反馈 - 开业首日顾客可直接将电动三轮车停在摊位前,过道宽敞便于装卸货 [1] - 顾客反馈新市场环境好、菜品新鲜,商户表示店面面积更大、陈列空间更充足 [1] - 试运营首日75户招商商户中50余家已开业,肉类、水产商户正在加紧装修 [2] 未来规划 - 市场管理方计划引入"桐庐味道"品牌企业,推动桐庐米粿、酒酿馒头等非遗美食入驻 [2] - 目标将市场打造为连接"菜园子"与"菜篮子"的桥梁,成为展示桐庐优质农产品的窗口 [2] - 公司将持续优化服务功能,强化便民、利民、惠民属性 [1]
滨江厚土滋养文化出海新样本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1
剧集表现与市场反响 - 古装传奇剧《藏海传》开播即引发现象级追剧狂潮,社交媒体上亿万网友热议"中式博弈" [1] - 该剧斩获央视八套近五年古装剧收视冠军,并在优酷平台创下历史峰值热度 [1] - 登陆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文化出海的标杆案例 [1] 制作公司与政策支持 - 出品方杭州量子泛娱影视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滨江区文化扶持项目标杆企业 [1] - 滨江区2023年设立文化事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累计立项116个精品项目,总扶持金额达3606万元 [3] - 《藏海传》入选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获得政策与生态资源全方位支持 [3] 内容创新与文化价值 - 剧情融合"堪舆术""纵横术"等中国传统谋略,打破武侠剧常规复仇套路 [2] - 18项非遗技艺贯穿全剧,包括泰顺药发木偶、昆曲、宋代绞缬染艺等,强化文化穿透力 [2] - 编剧赵柳逸强调创作核心为"战国纵横家谋略的历史致敬",引发观众情感认同 [2] 区域文化产业布局 - 滨江区中国网络作家村汇聚325位作家(含南派三叔),孵化《庆余年》等30余部出海IP [3] - 网络文学IP海外触达1.6亿读者,全平台点击量破百亿次 [3] - "一带一路"翻译基地推动《何以笙箫默》等作品多语种输出,IP直通车活动促成85项合作,交易额超14.95亿元 [3]
萧山让“专利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1
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进展 - 萧山区2025年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进入攻坚年 截至3月底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149件 同比增长超20% [1] - 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424件 稳居全市第一 [1] - 政策体系持续迭代 覆盖高价值专利培育 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 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关键领域 [1] 知识产权服务创新举措 - 推动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落地 通过政企银保联动实现专利价值资本化 [1] - 首创"立体化服务网络" 整合科研院所 知识产权联盟等资源形成直达镇街园区的服务矩阵 [1] - 依托四大省级平台 包括浙江省元宇宙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 浙江省视觉智能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等 为细分领域提供专业化支撑 [1] 专利密集型产品发展 - 在全国率先探索专利密集型产品全链条产业化新赛道 获批全国首个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推广中心 [2] - 连续两年成功承办全国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 [2] - "金种子"企业入库对产业链升级具有拉动作用 [2] 企业服务优化 - 建立快速预审通道 核心技术专利授权周期大幅缩短 [2] - 服务直接送到乡镇 改变以往企业需跑部门找机构的局面 [2] - 聚焦专利密集型企业 外向型企业 建立"需求清单" 组建服务队破除产业知识产权瓶颈 [2] 2025年发展目标 - 计划实现发明专利授权2500件 高价值专利万人拥有量20件 [3] - 通过"行政+司法+技术"协同机制 大幅压缩专利纠纷处理周期 [3] - 依托海外维权服务站 为出海企业提供定制化风控方案 [3]
土鸡在绿水青山间“飞”起来了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1
行业背景 - 进化镇土鸡因山林覆盖率高、散养环境优越,肉质紧实鲜嫩,在杭州老饕圈享有盛誉[1] - 2021年出现假冒土鸡问题,低价白羽鸡冲击市场,导致正宗土鸡销路受阻[1] - 传统养殖模式存在品质不一、销路分散、缺乏标准化等问题[2] 标准化建设 - 2022年6月成立强村共进公司,推出"进化飞鸡"品牌,推动规范化养殖[2] - 制定《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飞鸡"低密度生态养殖标准(2022)》,涵盖良种供应到包装销售全流程[2] - 采用国家级育种中心优质鸡苗,免费提供给养殖户,鸡苗野性足、运动能力强[2] - 实施一亩地最多养50只鸡的低密度标准,要求每天不少于8小时户外散养[3] - 新建高房顶、大空间鸡舍保障空气流通,建立7部门定期检查机制[3] 养殖技术升级 - 邀请畜牧专家用方言授课,传授疫苗注射、饲料配比等专业知识[3] - 建立统一免疫体系,鸡苗需打足规定疫苗,显著降低病害率[3] - 每只出栏鸡配备脚环和二维码,实现全程溯源[3] - 71岁资深养殖户年养殖量达七八千只,采用新标准后养殖更轻松[2] 品牌营销创新 - 设计飞机卡通形象品牌标识,定制统一包装提升识别度[5] - 2021年推出"萧帮帮"公益共富项目,搭建微信小程序线上销售网络[5] - 采用"社区团购+线上零售+驿站自提"新模式,覆盖内蒙古、新疆等地[5] - 开展直播带货尝试,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拓宽渠道[5][6] - 萧山年货节50只土鸡半天售罄,土鸡蛋20多篮抢购一空[6] 经济效益 - 养殖户户均年增收10万余元,人均月增收约3500元[6] - 10个村集体累计增收260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6] - 部分养殖户需雇佣帮手,支付月工资4000元[6] - 公司招募30余名村民从事宰杀、配送工作[6] 产业延伸 - 14个共富鸡场开发为亲子游打卡地,结合捉鸡、寻蛋等体验活动[7] - 2023年接待20多批组团游客,推出定制旅行攻略和文创产品[7] - 文创冰棍年销量超5000支,配套农家乐土鸡菜品受热捧[7] - 联动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等景点形成旅游线路[7]
郭百岭:以残助残“过百岭”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1
身为一名残疾人,郭百岭深刻明白残障人群的出行痛点。为帮助轮椅人群出行,他积极加入"轮椅 导航"公益项目,将残障人群的出行困境反馈给项目同事,并参与项目的轮椅路测。截至目前,该导航 已覆盖全国69座城市,累计为用户提供了超过2亿次无障碍路线规划。现在,除了坐轮椅的人群,腿脚 不便的老年人、推婴儿车的宝爸宝妈、提大件行李的行人也能方便地使用。 6月18日,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名单出炉。阿里巴巴集团数据工程师郭百岭也是 其中之一,前不久,他刚荣获"浙江省自强模范"称号。 郭百岭常说起自己名字的谐音——"过百岭",意为翻越千山万岭。对于在1岁多不幸得病导致双腿 残疾的他来说,物理上的"翻山越岭"似乎成了一种奢望,但人生的千山万岭,他却从未放弃挑战。 郭百岭到达的"第一座高峰",是读书与就业。依靠着半人高的小板凳,郭百岭一点点挪去上学,并 在高考中取得564分的好成绩,后来郭百岭还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就读研究生。依靠自身努力与综合素 质,在阿里巴巴华中地区校园招聘中,他从400人里脱颖而出,成为入选的4人之一。 工作后,郭百岭便开始攀登"以残助残"这座高山。 郭百岭也是"轮椅导航"功能的第一个使用者,他还会收 ...
杭州开启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1
活动概况 - 2025年杭州市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专场活动在临平区运河街道新宇村大运河农创园举办,活动融合知识、文化、服务,呈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健康盛会 [2] - 现场展示"'画'说健康——健康素养伴成长"绘画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包括公筷公勺、垃圾分类机器人等主题,展现健康生命力 [2] 健康实践与创新 - 新宇村将健康理念融入村居规划、产业发展和文化活动,建设健康管理专区、荷塘生态公园等场景,打造"15分钟健康圈" [2] - 留学生莫达作为"健康观察员"记录太极晨练、养生讲座,从国际视角传递乡村健康理念 [2] - 12个主题健康集市提供多样化服务,包括AI育儿顾问"杭小育"、睡眠检测、节气健康咨询等 [3]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科普动画集》发布,旨在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3] 杭州市健康成果与规划 - 杭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46.52%,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4] - 杭州连续5年蝉联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引领级"称号,人均预期寿命等核心指标达发达国家水平 [4] - 杭州计划组建100名资深医生的市级健康科普名师团,开展健康科普"五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 [4]
对口地区农产品越来越“潮”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1
杭州国际食品餐饮业创新博览会 - 6月18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汇集新疆阿克苏、四川广元、安徽宿州等杭州对口地区及全国上千款特色农产品,并推出新品 [5] 青川"白叶一号"白茶产品创新 - 浙江天顺农业联合青川县茶产业发展事务中心推出"青西记"品牌两款创新茶饮:白茶康普茶和白茶小麦啤酒,原料来自浙江捐赠的"白叶一号"白茶 [6] - "白叶一号"白茶苗2018年落地青川,已建成7075.5亩标准化种植基地,2023年预计产鲜叶2.8万公斤,精制干茶6250公斤 [6] - 创新产品旨在提高白茶附加值并拓展销售渠道 [6] 阿克苏红枣深加工 - 阿克苏红枣与红豆、红枸杞、血糯米、红玫瑰等原料结合,研制"五红茶"饮品,突破传统红枣销售模式 [6] 宿州鸡蛋企业数字化转型 - 安徽好念头食品从传统农业企业转型电商,在杭州成立初创团队后,两个月内通过抖音和小红书平台销售200多万个"始祖黑鸡"鸡蛋 [7] - 企业实现从线下批发市场到线上数字化销售的跨越 [7] 杭州消费帮扶模式升级 - 消费帮扶从政府"输血式"向全产业链"造血式"转变,推动对口地区农产品品牌化和深加工 [7] - 四川广元市和甘孜州建立多个消费帮扶品牌,如"滨滨GO朝"羽衣甘蓝果蔬汁、"余稻香"藏香猪肉小笼包等,改变"土特产"形象 [8] - 杭州计划2023年举办20场消费帮扶产销对接活动,涵盖展示展销、农文旅推介等内容 [9] - 通过成立消费帮扶研究院、打造体验式餐厅、建设展销中心等方式,形成"产供销运"一体化发展模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