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搜索文档
山东威海机场多措并举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中国民航网· 2025-05-16 13:32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王嫣 报道:随着雨季来临,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威海 机场未雨绸缪、周密部署,各部门积极行动,多维度发力,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为机场安全运行和 旅客顺畅出行保驾护航。 威海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修订更新机场防汛防台抢险应急处置预案,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 与处置流程,确保在面对汛情时能够迅速响应、协同作战。同时,组织开展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演练,通 过实战模拟检验预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提升机场整体的应急处置能力。此外,公司领导带队深入飞行 区重点区域开展防汛检查,组织多轮自查行动,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闭环管理,将防汛责 任层层压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工。 机场在雨季来临前,对飞行区抽排水设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重点排查积水、淤塞、漏水、破损等 问题,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无阻,满足防汛期间的抽排水需求,并对现存防汛物资的数量、位置和质量进 行全面核查确认,及时补充防汛沙、沙袋等物资储备量,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拿得出、用得上。雨后, 及时对道面与相邻土面区的高差、升降带和跑道端安全区进行检查,对发现的积水、冲沟等问题迅速处 理。同时,加强对各类设备设施的防雷接地 ...
中飞院案例获评教育部高等教育专项“标杆作品”
中国民航网· 2025-05-16 13:32
教育信息化创新 - 中飞院《航空交通机场管制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案例获"标杆作品"荣誉证书,并在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高等教育专项现场交流活动中做重点展示 [1] - 该项目负责人郭九霞教授作为特邀专家进行《民航交通运输专业虚实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专题报告,系统分享航空管制人才培养改革经验 [2] - 获奖案例通过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资源,打造"云端资源共享+实体仿真训练"的智慧教学平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无缝衔接 [2] 行业技术突破 - 创新模式突破传统空中交通管制专业教学中实训设备投入大、训练场景受限、安全风险高等瓶颈问题 [2] - 项目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民航卓越人才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性解决方案 [2] -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领导对项目的创新价值和应用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2] 院校荣誉与成果 - 中飞院荣获"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1] - 获奖案例彰显学院教师团队卓越的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是学院长期深耕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2]
江西航空开通南昌经厦门国际通程航班
中国民航网· 2025-05-16 12:53
业务开通背景 - 江西航空在厦航集团支持及河北航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协助下,经海关总署批准正式开通"经厦通程中转"国际航班业务 [1] - 该业务旨在简化旅客中转流程、降低中转风险、提升出行体验,同时响应江西省"引客入赣"计划 [1] 业务运营细节 - 实现南昌—厦门国际航线"一票到底、行李直挂"服务链,衔接墨尔本、吉隆坡、洛杉矶等"一带一路"航线 [3] - 预计旅客中转通关时间缩短40%,行李处置效率提升50% [3] - 联合江西空港航空地面服务公司开展专项培训,15名值机骨干重点演练国际客票识别、行李直挂应用、海关数据申报及航班改签处置三大场景 [4] 战略意义 - 深度参与厦航集团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战略,助力江西打造中部地区国际航空中转枢纽 [3][4] - 江西省作为长江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具有地理优势 [4] - 未来将持续丰富"国内转国际"航线网络,构建"一票通达五洲"的立体出行网络 [4]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以智慧创新为翼,引领货运安检新发展
中国民航网· 2025-05-16 12:27
科技创新应用 - 公司通过科技创新主导地位,搭建创新载体,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撑航空货运安检高质量发展 [1] - 集中判图模式广泛应用,推动航空货运安检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为提质增效提供技术保障,货物安检流程缩短至15秒 [2] - 货运信息系统实现收运核查结果与货运信息自动传输,取消人工盖章环节,从未完成核查货物严禁进入安检流程 [2] 创新工作室成果 - 鼎新创新工作室从"五小"入手,结合货运业务需求寻找创新突破口,设立智能充电柜解决平板电脑充电管理问题 [3] - 创新提出"人文地理预判法",通过望人判物、识文断物等方法帮助员工识别违禁品危险品 [3] - 工作室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发展方向,形成人人能创新工作格局 [3] 人才培养机制 - 公司利用违禁品图像库开展专项摸查,确保员工100%掌握违禁品库 [4] - 构建三维立体化培训机制,通过线上模拟考核和线下实战检验,建立覆盖全岗位能力评估矩阵 [4] - 依托大数据分析实现人员能力与勤务需求精准匹配,提升空防安全保障效能 [4]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以只争朝夕精神加快推进货运创新赋能,充分发挥鼎新工作室平台优势 [5] - 积极探索前沿科技在货运领域深度应用,为民航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5]
东航武汉公司性能工程师孙小见 匠心守护安全飞行
中国民航网· 2025-05-16 11:1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在中国东航武汉公司运控分中心,忙碌时光,人们总能 看到一个戴着眼镜的身影,时而凝视屏幕上的数据,时而翻阅厚重的技术手册。他就是孙小见,一位用 十八年光阴守护飞行安全的飞机性能工程师。 历年来,他曾获武汉市交通系统第十五轮精神文明建设"岗位能手""东航职工教育培训优秀教员""中国 东航先进个人",并于近日获评"2024年中国东航劳动模范"。 作为团队的"定海神针",孙小见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东航武汉公司机队中27架飞机的引进 运行组织,每个航季的航班换季工作,踏上岗位以来,他从未缺席。同事们常说:"有孙工在,再复杂 的技术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想要底气足,就得靠专业!"孙小见常常这样说。办公室里那本被翻得卷了边的技术手册,见证了他对 专业的执着追求。作为情报分析师,从分析飞机在起飞、巡航、着陆等阶段的性能表现,到评估气象、 载量及机场条件对飞行的影响,都要经过他"火眼金睛"的审视,无一起工作差错。 2024年,孙小见两次在东航股份参与项目开发交流,在参与开发"结构化航行资料数据平台"时,他连续 奋战三个月,硬是啃下600多页英文技术文档,攻克了ARINC4 ...
天津航空:奋楫蓝天新征程 载誉启航谱华章
中国民航网· 2025-05-16 10:48
公司荣誉与成就 - 天津航空荣获2025年全国民航蓝天奖状,标志着公司在民航发展征程中迈上新台阶 [1] - 2024年累计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等40余项荣誉奖项 [2] - 通过援疆保障和品牌联名(如天津海河牛奶)实现社会责任项目收益超100万元 [2] 安全管理与治理 - 2024年实现全年无责任原因事故征候,集团安全排名跃升至第五位 [3] - E190机型专项治理成效显著:人为原因不安全事件同比下降59%,严重差错率降低80% [3] - 建立技术团队开展安全隐患分析,安全治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3] 航线优化与收益增长 - 淘汰56条低效航线后小时收入增长53.6%,国际周班次恢复至疫情前84%带动收入增长29.5% [4] - 中转业务量稳居集团首位,腹舱货运收入达1.72亿元,共飞收益超行业平均水平4% [4] 成本管控与利润表现 - 动态监控628个成本节点并完成372项专项整改,有效堵塞成本漏洞 [5] - 在消化5亿元发动机大修费用压力下仍实现利润增长 [5] 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升级 - 引入航空运行管理系统后航班正常率达87.87%,超行业平均水平3.2% [6][7] - 采用节油技术节约燃油5.2万吨,吨公里油耗提升幅度居集团第一 [7] - EFB电子化流程效率提升50%,RBI获国际认证,局方投诉率位列集团第二 [7]
西安至阿拉木图全货运航线正式复航
中国民航网· 2025-05-16 09:17
航线复航事件 - 西安至阿拉木图全货运航线于5月15日正式复航,首航航班CO9623由西北货航执飞,载有21吨高价值货物包括智能手机、交换机和机械配件等[1] - 该航线复航标志着陕西航空物流领域的重要突破,为陕西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1] 战略背景与意义 - 航线复航顺应"一带一路"倡议深化趋势,满足中国与中亚国家间日益增长的跨境物流需求[4] - 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在连接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物流通道中占据关键地位[4] - 航线开通大幅缩短中国内陆与中亚市场的跨境运输时间,运输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数倍,特别利好时间敏感型货物[4] 公司运营举措 - 西北货航充分利用西安机场的航空枢纽优势,精心规划航线并整合资源以确保货物安全快速运输[4] - 公司计划持续完善国际货运网络布局,拓展中亚、欧洲等地区的货运航线,构建更密集高效的国际航空物流网络[5] - 将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实现货物全程可视化跟踪,优化通关流程并加强国内外物流企业合作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5] 区域经济影响 - 航线复航有效解决本土企业拓展中亚业务时面临的物流时间长、成本高难题,提升其国际市场竞争力[4] - 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4] - 首航货物中的电子产品将支持哈萨克斯坦通信产业发展,机械配件应用于当地工业生产领域[5] 未来发展展望 - 随着航线网络完善和服务质量提升,西安将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欧洲的重要航空物流枢纽[6] - 该发展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6]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微秒级“电力卫士”上岗
中国民航网· 2025-05-16 09:17
机场技术升级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正在加速向现代化航空枢纽迈进,技术升级持续深化 [1] - T5航站楼及配套设施的投用对机场供电体系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 [1] - 长距离大范围电缆铺设和配电网面积扩张需要构建高可靠性、智慧化、多维度安全防控的供电保障体系 [1] 智能故障管控系统 - 动力保障部航东变电站引入具备微秒级电弧抑制技术的智能故障管控系统 [2] - 系统融合多模态故障诊断算法与分相接地快速开关模块技术,可在20毫秒内完成电弧检测、定位到熄灭的全流程闭环处置 [2] - 相比传统继保系统,响应效率实现质的飞跃,10kV线路遭遇单相接地故障时能瞬间响应并熄灭电弧 [2] 系统运行效果 - 大幅降低故障电弧持续燃烧引发下级用电设备停电的风险 [2] - 为运维人员节省大量人工干预时间成本 [2] - 自动生成的故障处理报告为故障原因分析提供清晰全面的支持,提升电网安全性和运维效率 [2] 未来发展 - 动力保障部将继续保障电力网络安全稳定运行,以科技赋能推动智慧机场建设 [2]
民航局开展基于飞行视角的运输机场运行保障能力反馈工作机制专题研讨
中国民航网· 2025-05-15 23:38
民航局运输机场运行保障能力反馈工作机制专题研讨 - 民航局组织开展基于飞行视角的运输机场运行保障能力反馈工作机制专题视频研讨,旨在深入总结运行情况并研究改进工作 [2] - 会议通报工作机制实施情况及2024年度优秀报告飞行员名单,肯定其在发现安全风险隐患、回应飞行员诉求、提升机场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成效 [2] - 会议分析当前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建议 [2] 参与单位与汇报内容 - 飞行员代表分享工作机制参与经验,北京大兴、哈尔滨太平、上海浦东等6家机场及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汇报目视助航设施问题整改与规划设计进展 [2] - 民航华东、中南地区管理局及甘肃、内蒙古监管局介绍对辖区工作机制的督导情况 [2] -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航空公司、机场集团等1000余名相关负责人通过视频参会 [3] 下一步工作计划 - 民航局机场司将协同行业单位推进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引导飞行员参与反馈、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答复质量、强化总结分析提升规划设计水平、监督指导问题整改落实 [3]
河南空管分局完成2025年春季设备换季维护工作
中国民航网· 2025-05-15 19:32
行业运营管理 - 河南空管分局完成2025年春季设备换季维护工作 以"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为原则 通过科学部署和精细化管理提升设备可靠性 [1] - 维护工作采用标准化流程和"双岗制"操作 重点设备维护安排在夜间低峰时段以降低运行影响 [3] - 技术保障部通过专题会议排查风险并制定管控措施 发挥"老带新"机制优势优化人员配置 [2] 质量控制与改进 - 维护过程中逐项落实检查清单 专人负责停机申请和信息通报 确保操作规范性 [3] - 维护结束后立即开展全面复盘 分析设备状态和操作流程 记录参数并梳理经验不足 [4] - 通过总结优化维护机制 提升团队技术水平 为设备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4] 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 - 技术保障部秉持"面向服务 面向技术 面向未来"理念 持续优化维护体系和工作流程 [4] - 强化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支撑空管安全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