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陕西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延安】住房公积金服务再升级
陕西日报· 2025-05-08 06:50
"工作人员帮我算了一笔账。从等额本息换成等额本金后,预计能省下近2万元利息,真的很实惠, 而且整个业务办理过程只用了5分钟!"办理完业务,刘鹤笑着说。 近日,延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出"贷款缩期"和"还款方式变更"两项便民新业务,以更灵活的 还款方式满足不同市民的个性化需求。新政策一经推出,便引发市民广泛关注,许多借款人在了解政策 后纷纷提出办理申请。 "昨晚在公众号看到消息后,今天一大早就赶过来了。"4月24日,在延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服 务大厅,正在办理业务的市民刘鹤说,2023年,他在延安老城区贷款购置了一套住房,承受着不小的还 款压力。 据了解,新政策实施以来,延安市已有74名借款人办理了缩期业务,累计节省利息429.54万元。实 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赢得了市民的广泛好评。 "这两项新业务是我们深化'三个年'活动的具体实践。我们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出更多惠 民政策,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延安市住房公积金管 理中心市直科科长汪鑫表示。(通讯员:白雪) 延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公积金还款方式包括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两种。前者月 供固定,适合收入 ...
【西咸新区】扎实推进“科创自贸”建设
陕西日报· 2025-05-08 06:50
国际合作与科创平台建设 - 西咸新区建立国际合作基地52个,海外布局离岸创业平台6个,落地国际合作项目26个 [1] - 获批建设无人机、氢能、智能网联、机器人4个聚集区,数量居全省第一 [1] - 启动西北首个智能驾驶商业化试点,建设完成氢能、太阳能光伏、智能网联汽车3个重点产业链数据库 [1] 科创企业支持与要素改革 - 发布涵盖296个条款的科技企业融资扶持政策包,布局29个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 [2] - 推动38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五上企业序列,培育新增市级以上瞪羚企业32家 [2] - 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350.3亿元,同比增长56.4%,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878家,同比增长38.4% [2] - 引进高层次人才544名,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 [2] - 线上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累计为科技企业实现融资65亿元 [2] 跨区域协同与技术出海 - 组建未来农业方向科技企业"技术出海"创新联合体,成立西北首个"技术出海"专业服务团 [3] - 推动5项国际合作项目在中俄丝路创新园落地 [3] - 与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济南片区签署"跨省通办""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 [3] - 与杨凌自贸试验区片区共建涉农法律服务中心 [3] - 落地霍尔果斯秦创原中亚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中心 [3]
【西安】首发经济“引燃”消费热力
陕西日报· 2025-05-08 06:50
首店经济与消费趋势 - Tagi西安首店以高颜值、设计独特的原创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产品涵盖3C配件、箱包、餐具等品类,价格区间为小物件300元以内、大物件近千元 [1] - 品牌通过网红门店、明星流量加持在女性群体中形成高话题度,消费者更看重独特体验而非性价比 [1] - 西安2024年新增品牌首店436家,同比增长24.5%,其中国内品牌占比84.2%(367家),国际品牌占比15.8%(69家) [2] - 首店级别分布为全国首店13家、西北首店168家、陕西首店10家、西安首店245家 [2] 文商旅产业创新 - 西安曲江新区利用文旅资源吸引商业项目和首店落户,成为展览、演出首选地,2024年推出VR展《消失的法老》及话剧《长安十二时辰》等首发活动 [2][3] - 话剧《长安十二时辰》通过先锋戏剧手法改编,以歌队、舞台调度和光影效果展现长安形象,获得观众高度评价 [3][4] - 首发经济通过新业态、新技术展示西安产业潜力,政府计划借城市影响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等以激发消费活力 [4]
陕西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陕西日报· 2025-05-08 06:50
农业重点产业链发展目标 - 2025年陕西省8条农业重点产业链综合产值目标保持在6400亿元以上 [1] - 2024年聚焦全产业链建设,深化链群同构、梯次培育,加快全链条升级、全环节增值、全产业融合 [1] - 重点产业链包括苹果、茶叶、食用菌等,2024年产值目标6400亿元以上 [1] 富硒产品产业链发展 - 2024年陕西富硒产品产业链产值突破158亿元,预计2025年达到180亿元 [2] - 累计培育富硒食品规模以上企业234家,开发富硒产品超300个 [2] - 安康富硒茶种植面积112万亩,规模以上茶企100家,年产茶5.2万吨 [2] - 富硒水企业31家(规上企业11家),设计总产能300万吨以上 [2] 富硒产品产业链科研与品牌 - 建立"国字号"科创平台5个、省级科研平台3个,富硒产业院士工作站3个、专家工作站32个 [3] - 累计申请专利65件、制定富硒标准64项,培育科技型企业190家、高新技术企业76家 [3] - "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47.75亿元,连续5年进入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前20强 [4] 农机化发展 - 2024年陕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3%,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面积突破3200万亩 [4] - 推进农机化"十百千"工程(10个研产推用基地、100个区域服务中心、1000名"金牌"农机手) [4] - "十四五"以来发放农机补贴资金14.2亿元,补贴机具31.9万台(套),受益农户和经营组织20万户(家) [5] - 建成20个省级重点区域农机服务中心、477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 [5] 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系统 - FCD-100型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作业系统投用,具备精准靶向作业、快速响应、绿色安全优势 [6][7] - 适用于陕西秦岭山地和黄土高原等地形,提升农田抗旱、生态修复及水源涵养保护效能 [7]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安全稳定防灾减灾和学习教育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5-07 06:49
5月6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指示、重要回信精神,学习深入贯 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培训会议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措施,部署安全稳定、防灾 减灾和学习教育工作。省委书记赵一德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党中央派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的重要性,牢牢 把握学习教育的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和工作要求,持之以恒改进工作作风,扎扎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为企业纾困帮扶、为基层减负赋能,把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要求落到实处。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毕节市黔西市游船倾覆事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 深刻认识当前安全稳定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抓实抓细安全各项工作,切实维护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要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聚焦旅游景区、煤矿、非煤矿山、 危化品、城镇燃气、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抓牢人 员密集场所管理,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做好自然灾害防御和应对,加强极端天气监测预 警,扩充防汛物资储备,加密对涉水桥梁、隧道洞口、薄弱堤段、险工险段等的巡查频次,统筹 ...
陕西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陕西日报· 2025-05-07 06:49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整理的要点: 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 全省各地单位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学查改一体化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1] - 延安市委举办专题读书班,采用个人自学与集中研讨相结合方式强化理论学习 [2] - 铜川市各县区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中一体推进学查改环节 [2] - 西安市高陵区开展年轻干部专题培训,结合纪律教育和技术赋能提升履职能力 [2] 创新学习形式 - 旬邑县组织党员干部参观马栏革命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传承革命传统作风 [3] - 汉中市通过读书班集中研讨、典型案例通报、季度督查等方式强化学习成效 [5] - 商南县组建8个督查组对87个基层单位开展全覆盖检查 [5] - 宝鸡市渭滨区累计开展中心组学习8次、研讨20次,建立全区整改台账 [5] 问题查摆整改 - 石泉县建立三级问题清单,县级班子查摆6个问题,镇部门查摆88个,党支部查摆465个问题 [6] - 省委科技工委联动7家企事业单位,将学习教育与巡视整改、科技改革等重点工作结合 [7] - 榆林市工信局结合"三个年"活动和"八场硬仗"部署推动工作落实 [7] - 渭南市为10家外贸企业解决融资结算问题,指导57家企业申领出口信保保单 [8]
省推进黄河流域秦岭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保护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陕西日报· 2025-05-07 06:49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部署 - 会议审议了生态保护相关文件并安排重点任务 [1]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2] - 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筑牢三大生态屏障 [2] 黄河流域保护措施 - 落实"四个坚持"和"四水四定"举措 推进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 [3] - 深化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3] - 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 [3] 秦岭生态保护 - 动态排查整治"五乱"问题 做好生态保护修复 [3] - 加强尾矿库治理 确保秦岭生态安全 [3] 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 - 实施汉江丹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3] - 加强涉金属矿产开发污染治理和湿地保护 [3] - 防范危化品运输风险 保障水质安全 [3] 问题整改与责任落实 - 以问题整改为抓手推动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3] - 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3] - 强化日常督导检查 完善大保护协同格局 [3]
汉中市博物馆:汉风古韵续写盛世华章
陕西日报· 2025-05-07 06:43
博物馆发展成就 - 汉中市博物馆成功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填补陕南地区国家级博物馆空白[8] - 2023年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8] - 2024年举办190场研学活动,服务青少年5.1万人次[10][11] - 在首届"博协杯"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中志愿者讲解员获志愿组冠军[8] 展览与文物保护 - 推出"青鉴浮影——馆藏铜镜精品展",展出80余枚历代铜镜珍品,分为秦汉、唐代、宋代三个单元[6] - 开放"墨韵传薪——馆藏书画精品展",展出百余幅书画精品[7] - 馆藏文物数量持续增加,展陈手段不断创新,专题展览层出不穷[7] - 依托2300多年建城史资源,保护古栈道遗迹、摩崖石刻等文化遗产[3] 数字化与文化创新 - 推出"寻迹天汉——智慧数字云课堂",开发6套课程包括《原始人的生存日记》等,运用手势交互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10] - 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文化遗产"数字化永生",让文物在虚拟空间焕发新生[10] - 开发以"石门十三品"为原型的文创产品系列,包括冰箱贴、手把件等,市场反响热烈[11] - 非遗文创店将摩崖石刻、望江楼等文化符号与现代美学融合,形成年轻人消费新风尚[11] 非遗产业发展 - 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2024年棕叶扇销量达50万把,销售额6000万元,其中出口600万元[14][15] - 城固架花年销售额突破280万元,带动536名绣娘就业,产品远销英国、新加坡[15][16] - 汉中培育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基地和29个省级非遗工坊[16] - 藤编技艺与新能源汽车品牌、国潮饮品等开展跨界合作,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14]
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陕西日报· 2025-05-07 06:38
粮食安全保障 - 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4510万亩以上,总产保持在1300万吨以上,推进小麦—玉米吨粮田和高产田试验示范 [2] - 优化生猪产能动态调整机制,全省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75万头左右,落实肉牛、奶牛产业纾困政策 [2] - 全面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落实4327.56万亩耕地保护任务,探索建立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一体化管理机制 [3] 农业科技与装备 - 深入开展11项农业关键技术攻关,积极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 [4] - 大力推广"四位一体"旱作节水模式,高标准推进富硒、羊乳、苹果等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 [4] - 建立农机装备研产推用一体化攻关体系,支持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广丘陵山区急需农业机械 [4] 乡村产业发展 - 深入开展苹果、蔬菜、茶叶、畜禽肉类等重点产业链建设五年行动,培育"链主"企业 [10] -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支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 [10] - 推进特色种养业与加工、流通、文旅等深度融合,创建乡村旅游精品主题村 [1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实施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广千村万户"光伏+"项目 [13] - 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快递进村 [13] - 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推动冷链配送向乡镇延伸 [13] 乡村治理与改革 - 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建设全省统一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 [19]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权分置",降低公益林比例,鼓励规模化经营 [28] - 健全宅基地联审联办审批机制,保障农户合理用地需求,探索盘活闲置农房的有效形式 [27] 农民增收与就业 - 深入实施劳务品牌培育工程,培育家政、养老等民生保障型劳务品牌 [25] - 在重点工程项目推广以工代赈,扩大实施规模,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 [25] - 支持农民发展庭院经济、民宿经济,引导农户发展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 [25] 农业金融与保险 - 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 [21] - 鼓励发行乡村振兴债券,创新"信用+"金融产品,推广畜禽活体抵押融资贷款 [21] - 持续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加大对苹果、奶山羊等特色农产品保险支持 [21]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陕西省粮食经纪人轮训实训活动举行
陕西日报· 2025-05-07 06:38
2024年,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制定出台"粮食经纪人负面清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粮食经纪人管 理。同年,省粮食行业协会制定出台我省粮食经纪人经营服务规范、粮食经纪人自律公约,积极引导粮 食企业及粮食经纪人加强行业自律,诚信经营。(记者:吴莎莎) 粮食经纪人轮训实训工程构建了分级式培养机制:省级层面,采取专家授课、现场观摩、案例分 析、经验交流等形式,每年集中组织开展1次至2次全省性专题培训,力争培训500人以上;市县层面, 结合实际经常性开展小培训、小观摩、小交流,编制发放政策"明白纸",加强粮食收购规范管理,提高 粮食经纪人政策知晓率和服务群众能力。 汉中三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粮食收购、大米加工和销售的民营企业。该公司董事长纪娜 表示:"轮训实训活动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实践方向,我将在发展好企业的同时, 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农民卖粮放心、企业收粮安心,推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近日,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省委党校杨凌校区开展第一期全省粮食经纪人轮训实训活动,进一步 加强粮食经纪人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规范经营活动,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全省各市 (区)粮食经纪人代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