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日报客户端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将打造“夜京城”十四景,点亮城市夜景名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1 06:23
城市照明发展规划核心内容 - 北京市发布“十五五”时期城市照明发展规划 旨在通过梳理城市视角廊道打造“夜京城”十四景以擦亮城市夜景名片 [1] “看城市”夜京城名场景 - 规划4处远眺和俯瞰类场景 包括香山香炉峰向东俯瞰北京全景 首都国际机场航线俯瞰北京全景 奥运观光塔向南俯瞰 中央电视塔向东俯瞰玉渊潭 [1] - 选择城市标志性高点观景视角 俯瞰城市集中建成区夜景全貌与城市天际线 [1] “看历史”夜京城名场景 - 规划4处以平视和近视视廊为主的场景 包括景山公园向北俯瞰中轴线 鼓楼远眺中轴线 什刹海远眺鼓楼 永定门外向北俯瞰中轴线 [3] - 串联城市中轴线的非遗点位和历史文化古迹 [3] “看山水”夜京城名场景 - 规划3处场景 包括昆明湖岸远眺佛香阁 俯瞰燕山八达岭长城 雁栖湖岸远眺雁栖塔及群山 [5] - 选择平视或远眺角度眺望北京山水组团 打造四季分明 明暗有序 自然灵秀的夜间景象 [5] “看风景”夜京城名场景 - 规划3处场景 以城市重要交通干道为主要视看点 包括建国路近看CBD核心区 机场高速及北五环看望京商务区 京昆线看首钢大桥 [7] - 针对城市门户节点及近现代城市建设重要成果 观赏建筑整体夜景秩序或建筑单体夜间特色风貌 [7]
本市将打造“夜京城”十四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1 05:14
城市照明发展规划总体结构 - 构建“一核两轴,四环多点”的城市夜景总体结构,其中“一核”指首都功能核心区,“两轴”指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四环”为二环至五环,“多点”指中心城区以外的平原新城和生态涵养区 [2] - 在卫星遥感与航拍视角强化“十字轴线+环线+棋盘路”的夜间空间特征,形成独具辨识度的城市轮廓 [1][2] - 对天安门广场地区进行景观照明全面体检,及时更换15年以上的景观照明设施,并适度增补远景建筑照明以消除视觉暗区 [2] 重点区域夜景提升工程 - 传统中轴线(钟鼓楼-永定门段)将完善15个遗产点的照明提升,并结合重大活动设置主题灯光 [3] - 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将由东西两侧向天安门中心渐亮渐暖,打造庄严有序的“礼仪光轴” [2] - 提升什刹海区域、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坝河二期的夜间环境,例如什刹海将形成“海纳雅韵,灯漪荷舟”的夜景画卷,永定河规划步行、观光火车和船游三条观赏线路 [3] - 长城(八达岭、居庸关)将呈现“烽火流辉处,星河入梦来”的夜景气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模式并增加夜游活动节点 [3] 夜京城特色场景打造 - 提炼“夜京城”十四景,分为“看城市”、“看历史”、“看山水”、“看风景”四类视角廊道 [1][4][5] - “看城市”场景包括香山香炉峰向东俯瞰北京全景、首都国际机场航线俯瞰等4处远眺类场景 [4] - “看历史”场景包括景山公园向北俯瞰中轴线、鼓楼远眺中轴线等4处串联非遗点和历史古迹的场景 [4] - “看山水”场景包括昆明湖岸远眺佛香阁、俯瞰燕山八达岭长城等3处自然山水景观 [5] - “看风景”场景包括建国路近看CBD核心区、京昆线看首钢大桥等3处城市门户节点 [5] 夜经济IP与游线规划 - 打造“夜京城”IP矩阵,推出“夜京城·水韵”、“夜京城·园影”等夜经济场景 [6] - “夜京城·水韵”选择亮马河、大运河等水系开展夜游,形成夜间经济的“蓝色动脉” [6] - “夜京城·园影”选择景山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名园绿地,激活公园空间夜间消费活力 [6] - 规划大美中轴线观光巴士游线、美食观光巴士游线、大运河夜航漫步游线等特色夜游线路 [6] 绿色节能与智能化照明 - 分步实施全市路灯节能改造,将LED光源应用率从60%提高到90%,到2030年城市照明年节电1.62亿度、节碳12.75万吨 [7] - 景观照明传统光源替代率达100%,道路照明智能控制率达80%以上,节能产品使用率达90%以上,综合亮灯率达98%以上 [7] - 新增“重大活动保障”照明模式等级,与平日、一般节假日、重大节假日共同构成4个等级,开启时长和模式可根据季节、天气、客流动态调整 [7] 全龄友好与暗夜保护 - 结合城市环境整治推进慢行系统道路照明改善,在老年社区、儿童活动区增设低位照明和应急指引标识 [8] - 建设“暗天空保护区”,在天然暗天空基础好的点位开展星空露营、自然观星等低干扰夜游活动,永定河生态文化带将采用低干扰照明并严格控制光污染 [8]
大兴全域发展新质生产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1 05:07
产业发展蓝图 - 大兴区明确发展临空经济、生物医药、未来能源、数字经济、商业航天、农林科技六大主导产业 [1] - 规划“6+5+3”产业发展蓝图,即六大产业功能区、五个产业集聚区、三大发展新片区 [1][2] - 今年以来落地高质量项目突破1000个,京外迁入企业数量、净增规模以上企业数和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数量均居全市首位 [2] 临空经济区发展 - 大兴机场通航六年来累计保障进出港旅客近2亿人次、航班超150万架次 [2] - 临空区大兴片区已建成12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共引入市场主体8401家,其中外资企业375家 [2] - 国际会展消费枢纽片区占地7.8平方公里,预计开发总投资超千亿元 [3] 特色产业小镇建设 - 采育数字时尚小镇启动建设,已开展两场“小镇夜话”主题沙龙,百余家企业代表参与,30余家达成合作意愿 [3] - 城际铁路联络线全线贯通后,从采育出发最快15分钟抵达大兴机场、20分钟抵达首都机场 [3] - 庞各庄西瓜小镇将重点发力现代农林科技与宠物经济等新兴业态,目前已累计对接各类合作伙伴85家 [3] 永定湾片区规划 - 永定湾总占地面积13.68平方公里,是北京五环路沿线唯一集中连片、大尺度待开发土地 [5] - 该区域规划人均绿地面积将达22平方米,永定公园、念坛公园、清源公园串联成“万亩绿肺” [5] - 未来将配建20余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并拥有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中心等优质医疗资源 [5]
锐评|不写论文也能毕业,为何值得叫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0 19:37
事实上,关于本科生要不要写毕业论文,一直存在争议。取消派认为,受限于学段与研究深度,大多数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缺少学术价值,更与实践脱节,实属浪费时间精力;而坚持派则认为,毕业论文要求 学生进行完整的学术训练,从发现问题、文献查阅、严谨论证到系统表述,也是塑造其思考能力和学术 规范的过程。多元指标的引入,其实提供了一种破局思路:在不放松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 前提下,毕业可以与论文"解绑"。 说白了,科研并不限于纸面,论文亦可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若能借由考评指标的改革,强化实践导向、 创新导向,让学生们研究真问题、锻造真能力,从而扭转"重理论轻实践"等弊端,无疑是件好事。各高 校积极探索、严格把关,培养出"不拘一格"的人才,也能更好服务于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本科生不写论文也能毕业拿学位了。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通知,明确2026届本科毕业生可申请 用高水平竞赛获奖、创新实践项目结题、学术论文发表、发明专利授权四类成果,替代毕业设计(论 文)。 新办法引发广泛关注,而类似探索并不局限于南航一家。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规定,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生以签约作者身份在知 ...
36米长卷再现老舍笔下的模式口,何大齐讲述30年创作历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0 17:49
图书分享会活动 - 在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举行《京西古道模式口风情图》图书分享会 [1] - 活动由北京日报出版社组织,作者何大齐现场展示其耗时30年手绘的36米京西古道全景长卷 [1] - 活动通过“古道旧貌+模式口新颜”双视角展现首都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发展成果 [1] 京西古道历史文化价值 - 京西古道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及长城文化的重要历史承载,承担过民族融合、军事防御、商贸物流等多元功能 [3] - 古道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评为“100项重大新发现”之首 [3] - 现代交通体系使其失去往日繁华,但其文化仍存活于沿途大量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上 [3] 《京西古道模式口风情图》创作细节 - 作者何大齐为绘制长卷无数次走访京西古道,向当地老人了解地区变迁 [5] - 长卷绘有232位人物、32头骆驼、29匹驴马、16条狗、8只鸡、16家店铺及29个摊商 [5] - 长卷复制品曾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于首钢园展览,并被制作成动画在古道斯存陈列馆展示 [5] 图书出版与文化传承 - 北京日报出版社全新出版《京西古道模式口风情图》图书,内容完全按原画复制并收录作者速写原稿 [7] - 出版目的是将艺术性文化抢救工程转化为公众可感知的城市记忆体验 [7] - 作者持续30年开展古道速写抢救性记录,在长卷中特意保留驼队客栈、铁匠铺等已消失的业态风貌 [9] 活动反响与公众参与 - 活动现场人气十足,街区居民和来往游客纷纷驻足聆听 [10] - 作者带领居民游客走访模式口街区百年布店原址、过街楼遗址等地,对比长卷旧貌与现实场景 [9] - 一位作者40年前的学生,虽腿脚不便仍坚持听完全程,因长卷与老师重逢难掩激动 [10]
双专场汇聚南北名家,北京曲艺团复建十周年专场演出举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0 17:28
公司活动与成就 - 公司于10月18日至19日举办复建十周年专场演出,连续上演曲艺专场与相声专场 [1] - 公司成立于1952年,于2015年以企业化方式复建,复建十年来创排近二十个原创剧目和主题性曲艺专场 [3] - 公司2024年获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3]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发挥曲艺“小快灵”优势,围绕社会热点创作主题演出,并深入基层进行大量演出 [3] - 公司作为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保护单位,长期致力于传统曲艺的挖掘、保护与推广 [3] - 公司计划在坚守艺术本体的基础上,探索传统曲艺与现代审美融合,并进行传统文化保护和市场化探索的新尝试 [5] 行业艺术形式与阵容 - 十周年曲艺专场精选十个节目,特别选用十种不同曲艺形式,包括西河大鼓、京韵大鼓、单弦、相声快板、北京琴书、河南坠子等 [3] - 演出阵容汇集李金斗、张蕴华等曲艺名家以及龚宁、赵千惠等青年演员,展现多元交融的艺术格局 [3]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启幕,发布《风能北京宣言2.0》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0 17:26
大会概况 - 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于10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1] - 大会主题为“推动全球转型,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 [3] - 大会汇聚全球风电领域专家、全产业链近千家企业及超十万名专业观众 [3] 与会规模与影响 - 参展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德国丹麦荷兰等 [5] - 近千家参展企业集中展示全球风电产业链最新技术与成果 [3][5] - 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亲临现场 [5] - 国内外风电龙头企业齐聚分享战略布局与创新实践 [3] 行业宣言与目标 - 大会开幕式发布《风能北京宣言2.0》旨在凝聚全球产业共识为投资与技术革新注入信心 [5] - “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目标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不低于1500万千瓦 [7] - 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目标达到13亿千瓦 [7] - 2035年累计装机目标不少于20亿千瓦2060年累计装机目标达到50亿千瓦 [7] 产业发展倡议 - 宣言提出五点倡议包括制定与气候目标相适应的产业规划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5] - 倡议政产学研携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风电集成化融合式发展 [5] - 倡议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5]
从“工具”到“搭子”,AI搜索走向个性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0 15:57
公司战略与产品升级 - 百度搜索定位从工具转向用户的“万能搭子”,强调陪伴与多功能性 [1] - 百度搜索升级文心助手AIGC创作能力,支持AI图片、视频、音乐、播客等8种模态创作 [1] - 百度搜索用户日均生成AIGC内容已突破千万 [1] - 公司发布行业首个开放式实时互动的数字人智能体,具备高逼真度、低延时与情感识别能力 [1] 行业趋势与产品演进 - 搜索行业正面临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转型挑战和机遇 [1] - 新一代搜索产品向“人格化、个性化、陪伴式”方向演进 [2] - 搜索、推荐、内容、游戏的边界正在模糊 [1] - 用户需求从工具化搜索信息,转变为寻求交流、陪聊的深度需求 [1] 产品功能与个性化体验 - 文心助手搭载28种人设,用户可根据需求调用不同人格类型的助手回答问题 [2] - 产品设计让AI具备情感识别与交互能力,成为用户的伙伴而非冷冰冰的信息处理器 [2] - 用户可通过个性化角色(如特定星座)来寻求问题解答和解决方案 [2]
轨道上的京津冀,“十四五”跑出加速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0 14:57
京津冀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成就 - 京津冀高铁总里程从2013年的1284公里增长至2024年的2669公里,实现区域内所有地级市全覆盖 [2] - 京津冀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1万公里,"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形,"1小时交通圈"初具规模 [2] - 京哈高铁北京朝阳至承德段开通使北京至承德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50分钟,京唐城际和京滨城际宝坻至北辰段开通标志着东部高效客运通道成形 [2] 重点线路规划与建设进展 - 京港(台)高铁雄商段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组成部分计划2026年9月建成通车,雄忻高铁连接雄安新区与忻州市计划2027年建成 [4] - 石雄城际铁路于2024年12月开工建设,是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客运主轴之一,将形成环绕核心城市的"城际走廊" [4] - 京雄城际铁路将北京西站至大兴机场时间缩短至最快28分钟,实现空铁联运无缝衔接 [6] 市域铁路与枢纽建设 - 北京通过改造既有铁路线路已开通4条市郊铁路共400公里,加速构建中心城与新城的"0.5小时通勤圈" [6]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计划年内投入运营,将实现15分钟到首都机场、35分钟到大兴机场和唐山站、1小时到雄安和天津滨海新区 [6][9] - 北京将形成"八站两场"枢纽新格局,实现铁路、地铁、公交立体换乘 [6] 通勤服务与民生影响 - 京津冀通勤定制快巴已开通燕郊、固安、廊坊、武清等11条主线39条支线,日均客运量达5800人次,助力打造"1小时环京通勤圈" [7] - 截至2024年底首都通勤圈已涵盖13个环京区县,38条跨省公交线路覆盖河北17个环京县市 [9] - 京津冀三省市已发行"交通联合"互通卡700余万张,实现336个全国城市互联互通,北京地铁乘车二维码与天津等多城市联通 [7] 经济协同发展成效 - 2024年京津冀区域生产总值达11.5万亿元,是2013年的2.1倍,北京、天津、河北GDP同比分别增长5.2%、5.1%和5.4% [9] - 雄安新区启动区主干交通路网基本建成,北京企业总部和科研机构沿京雄城际"黄金走廊"加速聚集 [10] - 天津滨海新区依托津秦高铁、京津城际延伸线形成吸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高铁经济带" [10] 未来发展规划与愿景 - "十五五"期间重点将从"主体建成"转向"优化完善",着力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四网融合" [13] - 将广泛应用北斗导航列车控制系统、智能票务、5G车地通信等技术,智慧物流案例显示可降低运营成本约15%,减少人工成本约50% [13] - 将探索使用氢能源等清洁能源动车组,深化"交通+产业"融合模式,如雄安新区依托京雄快线打造"轨道经济带" [14][15]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建成立67周年:接过前辈战旗向更高远进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0 13:30
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于1958年10月20日正式组建,仅用两年零六个月初步建成我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场[3] - 1960年11月5日,我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东风一号成功发射[3] -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枚携带核弹头的东风二号甲导弹完成"两弹结合"试验[5] - 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其推进剂储箱和加注管路清洗工作在7天8夜内完成[7] -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搭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飞向太空,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9] - 截至当前,已有二十艘神舟飞船飞向太空,26名航天员共41人次接力飞天[10] - 第一个一百次发射用了将近50年时间,第二个一百次发射仅用时不到5年,发射速度不断加快[16] 基础设施与技术能力 - 中心新建多个发射工位,可满足常规液体、多型固体等不同类型多种型号火箭发射[12] - 扩建总装测试厂房,实现不同型号火箭卫星并行测试,任务承载能力极大提升[12] - 创新发射模式,强化技术区、简化发射区,不断优化航天发射流程,发射周期持续缩短[12] - 建成航天发射场数智中心,开发航天发射智能指挥管理系统,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12] - 推行航班化航天发射管理理念,持续提升测试发射能力[12] - 新建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助力民商航天健康有序、快速稳步发展[12] - 测控通信装备升级换代,实现完全自主可控,整体测控能力显著增强[14] - 数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试验各个环节,坚持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29] 行业精神与文化传承 - 航天前辈用忠诚与奉献创造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9] - 新时代航天工作者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19] - 航天事业万人一杆枪,大力协同是其鲜明特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22] - 中国愿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23] - 坚持"归零"文化,中国载人航天至今保持100%的发射成功率[26] - 无论发射频率多频繁,每一次都要有第一次的谨慎和认真,确保过程完美、结果圆满[27] - 年轻一代东风航天人昂首接过前辈的航天战旗,决心书写航天报国新答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