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搜索文档
以西博会等展会为舞台,广安“晒”出制造业产业链选育成果 选育九大产业链 拓展企业朋朋友圈
四川日报· 2025-06-06 14:55
广安制造业产业链发展 - 广安重点培育9条制造业产业链 包括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低空经济 医药健康 新材料 电子信息等 [2][6][7] - 邻水县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要承载地 8家企业携40余件"邻水造"产品亮相西博会 [6]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展区占据广安馆"C位" 20余家企业展示电子元件 引擎盖等30多种产品 [8] 产业链企业合作与成果 - 广安华讯电子为特斯拉 通用五菱 比亚迪提供电子元件 智能化改造推动年产值多年连增 [8] - 四川翌慧生物医药依托岳池生物医药产业园布局多领域 获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8] - 前锋区企业展示"一根线到一件衣"数智产业链 半天吸引20余家参展商洽谈 [9] 招商引资与项目落地 - 西博会期间广安馆日均接待客商超2万人次 达成意向采购500余万元 [11] - 江苏瑾辰汽车饰件在华蓥市投资建厂 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5-20亿元 [11] - 广安1-5月开展65批次外出招商活动 推动蜀道华蓥玄武岩纤维等项目签约 [11] - 广安投资推介会签约57个项目 总投资超400亿元 涵盖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等领域 [12] 特色产品与技术展示 - 四川领神航新材料科技展出抗8级大风无人机 续航3小时 耐零下40℃低温 [10] - 云天现代农业展示富硒食品 天然富硒大米意向采购金额达300万元 [9] - 广安森林雨茶业推出创新柚香茶产品 [10]
3800余万亩小春粮油作物已完成抢收 芒种时节 四川小麦油菜颗粒归仓
四川日报· 2025-06-06 11:29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记者从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6月5日,全省夏粮油抢收和大春抢种已进入收 尾阶段。其中,抢收工作已基本结束,本月中旬有望实现大春"应栽尽栽"。 对此,四川调度升钟水库等川东北地区大中型水利工程,通过延长渠道、新建供水管道工程、错峰 轮灌等措施,全力为土地解渴。截至目前,全省水利工程累计完成春灌供水35亿立方米,助力水稻、玉 米等大春作物保栽1629万亩。 小春粮油作物收割是全年粮油生产的"第一仗"。截至6月5日,全省已完成小春粮油作物收割3800余 万亩。其中,全省2170余万亩油菜和930余万亩小麦已实现颗粒归仓。目前,全省仅川北局部地区尚有 零星小麦尚未收割。 农情调度显示,截至6月5日,全省完成大春作物播栽约6500万亩,超过计划任务的八成。其中,水 稻栽插2500万亩以上、占计划任务的九成。预计6月中旬,四川将实现大春播栽全部收尾。(李菲菲 记 者 王成栋) 与往年相比,今年四川小春粮油作物抢收准备足、动手早。早在5月6日,四川就公布了全省各县 (市、区)本年度夏收机收保障热线电话,较常年提前五天。随后,全省各县(市、区)400多个农机 维修站点全部对外开放,迄今累计检修农机具53万台 ...
四川在成都平原开建“吨粮田”,首批两百万亩 一篇粮食高产稳产的大文章
四川日报· 2025-06-06 09:12
5月19日,在成都市大邑县王泗镇金兆农农业合作社育秧中心,工人们将育好的秧苗搬运到田间插秧(资料图 片)。黄加荣 摄(C视觉) "吨粮田",即每亩耕地年粮食产量一吨及以上的田块。去年,全省粮食平均亩产不足380公斤。今年,四川首 次启动200万亩"吨粮田"建设,建设区域位于成都平原。 "吨粮田"建设侧重于粮食高产稳产的要素保障、模式创新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具体来说,四川将在"吨粮 田"建设区域派驻科技支撑团队,负责从播栽到收割的全过程农技农艺等服务。同时,优先选用高产稳产良种、稳 定性高和损耗率较小的农机,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模式,推广粮经统筹种植新模式等,确保土地"多 产粮"和农户"鼓腰包"。 建设"吨粮田"是四川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的创新举 措。省农科院研究员汤永禄介绍,经过多年复垦、复耕、复种,四川依靠机械扩大种植面积带动粮食增产的潜力 已经不大。相反,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稳定增加粮食产量有"大文章"可做。 去年,四川启动"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通过高产竞赛、良种和良技推广等方式,带动全省每亩粮食 增产4.1公斤。其间,各地遴选出一批 ...
芒种时节的成都平原 听新老农人聊种粮经
四川日报· 2025-06-06 09:12
农业生产与技术创新 - 永丰村参加"天府粮仓·百县千片"高产竞赛,目标稻谷亩产850公斤 [3] - "95后"新农人王仕钦经营1500亩水稻,目标亩产至少800公斤 [3] - 四川启动"天府良机"行动,聚焦丘陵山区农机化痛点,去年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约6个百分点 [11] - 四川发布5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84项农业主推技术,均为高产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品种和技术 [11] - 全省首个夏繁基地天府夏繁(马尔康)现代种业园投入使用,本土新品种选育中试时间缩短一半 [11] - 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建成投用,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成都粮油作物试验基地和万安实验室在成都揭牌 [12] - 四川组建354个专家服务团,3万多名农技人员下沉一线指导生产 [12] 耕地保护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 崇州市通过"政府补贴+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方式,改造350亩低产低效园地和经果林为耕地 [6] - 永丰村通过腾退低产低效园地、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增加耕地面积240亩 [6] - 四川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五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将田长制落实情况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 [6] - 四川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由3000元/亩提高至6000元/亩,力争2030年前把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7] - 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灌排体系,使永丰村在春旱背景下仍按时完成水稻秧苗移栽 [6] 粮食种植政策与激励措施 - 四川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将粮食播栽面积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8] -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实施,明确高标准农田种植用途管控措施 [8] - 四川对成都平原区和丘陵山地高原区实施种粮大户差异化补贴政策,丘陵山地高原区补贴标准提高至200元/亩 [9] - 四川实现种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 [9] - 永丰村创新推出"稻-菜""稻—药—菜"等新模式,每亩土地年产值稳定在万元以上 [9] 粮食产量与面积 - 2022年以来,四川每年粮食播栽面积稳定在9600万亩以上 [10] - 去年全省每亩粮食增产4.1公斤,带动全省粮食总产攀升至历史新高的726.8亿斤 [12]
省领导带头,3万余名领导干部集中学AI 这波热潮,非追不可!
四川日报· 2025-06-06 09:12
人工智能培训讲座 - 四川省组织四期人工智能系列讲座,每期学制半天,采用"主课堂+分课堂"和"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主课堂设在成都,分课堂覆盖各市(州)、县(市、区)[1][6] - 讲座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发展现状、技术趋势、创新实践、产业生态及大模型使用方法,旨在提升领导干部运用AI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1][6] - 首场讲座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事民主讲,主题为《构建我国自主人工智能生态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省委等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及3万余名干部参与[2][4][6] 四川人工智能产业现状 - 2024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超1300亿元,同比增长超25%,首次突破千亿级,成为全国重要产业集聚地[9] - 全省已汇聚11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构建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的完整产业体系[10] - 政府推出3年投入12亿元支持政策,单个项目最高资助2000万元,强化算力数据供给[9] 政策与应用进展 - 四川将人工智能纳入"15+N"重点产业链,推进"一号创新工程",建设国家试验区和先导区[9][11] - 政务服务领域广泛部署DeepSeek大模型,覆盖乐山、绵阳等7个地市及多个县区[10] - 省委强调重点拓展AI在先进制造、商贸文旅、应急救援等场景的应用[11] 行业动态 - 3月四川举办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发布会,集中展示"四川造"智能机器人和大模型产品[9] - DeepSeek技术引发全球关注后,四川加速布局AI生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9][11]
四川新高考明日开考 笔锋所向 梦想开花
四川日报· 2025-06-06 08:33
高考准备 - 四川省2025年高考于6月7日—9日进行 实行"3+1+2"模式 [4] - 考生需在6月6日提前熟悉考点考场 了解周围环境 规划交通路线 [6] - 建议考生模拟正式考试赴考路线 预留足够时间应对突发状况 [7] 考场注意事项 - 考生需核对考场信息 精准定位考场所在楼栋 楼层和教室 [8] - 需检查考场桌椅是否破损 桌面是否平整 发现异常及时反映 [9] - 考生需仔细阅读《考场规则》 明确可带和严禁携带物品 [10] 考试证件管理 - 身份证和准考证是进入考场必要凭证 需妥善保管 [11] - 建议使用专用透明文件袋存放证件 考试期间不离身 [11] - 考前遗失身份证需立即办理临时身份证 遗失准考证需联系报名点 [11] 志愿服务 - 四川省社工系统组织1万余名志愿者护航高考 [11] - 成都提供免费送考志愿服务 通过24小时热线和GPS监控保障 [12] - 内江设置15个志愿服务站和69个送考服务点 提供"五送"助考服务 [12] - 遂宁组织70余辆公交车 200余辆出租车和100余辆网约车组成送考车队 [12]
雅安先进材料产业从“突围”奔向“成链”
四川日报· 2025-06-05 14:13
雅安先进材料产业发展概况 - 雅安在西博会期间集中签约47个项目,总投资258亿元,其中先进材料产业相关项目为重点内容 [5] - 截至2024年底,雅安涉及先进材料的规上工业企业有223户,实现总产值512.1亿元,占雅安经济总产值的一半 [5] - 先进材料产业被列入雅安五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先进有色金属加工、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细分领域 [5][6] 龙头企业与重点项目 - 四川吾一碳纤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雅安投资65亿元建设碳纤维产业园,一期项目占地85亩,投资10亿元,建设三条生产线 [7][8] - 中晟(广东)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瞄准"以竹代塑"赛道,看好雅安丰富的竹资源和产业链优势 [8] - 雅安君禾铜业有限公司连续4年入选"四川民营企业100强",每天创造至少2000万元价值 [10] 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协同 - 雅安经开区宝兴飞地产业园区形成铜材料产业链,君禾铜业通过"以商招商"引入下游企业四川盈益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和雅安铜光铜业有限公司 [10] - 雅安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与雅化锂业合作,构建"锂矿—高端锂盐—锂电材料—电池—回收"全生命周期锂电材料产业体系 [11] - 雅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快速发展,锌锭和铜材产能均居全省首位 [10][11] 科技支撑与产业布局 - 雅安经开区已有7家先进材料企业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5家通过市级认定,培育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 [9] - 锂电新能源领域主要布局在经开区、芦山县、天全县,绿色化工材料领域分布在经开区、石棉县、汉源县,电子新材料领域分布在经开区、荥经县、宝兴县等 [8]
四川渠县经开区:填补产业链“腰部塌陷”后迎收获期
四川日报· 2025-06-05 10:02
渠县轻纺服饰产业扩产动态 - 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完成2000平方米厂房装修和设备安装,前期培训的近100名员工正式上岗 [1] - 四川航彩纺织有限公司扩建二期项目安装设备,日纺纱产能将从15吨提升一倍多,并计划布局下游织布工厂 [1] - 渠县经开区已有52家轻纺服饰企业入驻,产品包括休闲服、运动服、西服等多个门类,其中12家有出口实绩 [1] 产业链发展现状 - 渠县轻纺服饰产业链存在"腰部塌陷",主要集中在纺纱和成衣制造环节,缺少织布、染整等中部环节 [2] - 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需从广东采购面料,物流成本高且需提前两三个月订货,影响快返订单响应 [2] - 四川省铭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投产不到一年,面料日产能从9万米提升至15万米,计划新增100台织布机 [2] 产业链补全措施 - 渠县针对性招引企业并争取园区规划环评修编,已与一家世界500强纺织企业签约建设印染生产线 [2] - 园区测算显示,生产闭环形成后物流成本可下降20%,近地配套率将从37%提升至80% [3] - 目前渠县经开区已有超10家企业有扩产打算,产业链补全进入集中收获期 [3]
以自然之力恢复生态环境,以生态颜值激活经济价值 兴隆湖有片“水下森林”
四川日报· 2025-06-05 08:42
兴隆湖生态治理成效 - 兴隆湖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Ⅱ类,入选全国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3][4] - 湖区种植198万平方米沉水植物,构建多层次"水下森林",形成11种水深梯度[4][5] - 采用"林水一体"模式实现岸线生态与水生态无缝衔接,形成完整食物链[5] - 厌氧型底泥占比从23%降至良性循环状态,从"藻型浊水"转为"草型清水"[4][5] 生物多样性提升 - 观测记录鸟类181种(水鸟70种),雁鸭类水禽单次统计最大数量达4537只[2][6] - 极危物种青头潜鸭连续3年到访,黑颈鹤、棉凫等国家保护动物频繁现身[6] - 成为成都平原重要水鸟越冬栖息地[2][6] 文旅经济发展 - 举办环湖跑、龙舟赛等活动100余场,单日游客量峰值达10万人次[2][8] - 建成8.848公里环湖慢跑绿道,配套儿童艺术中心、极限运动公园等设施[8] - 开放水上活动区域,打造健康运动、亲子娱乐等多元消费场景[8] 产业集聚效应 - 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创新企业因环境优势在周边布局[8] - 形成产业集聚与生态景观相融合的公园城市格局[8] 四川省环境质量 - 水环境质量连续两年全国第一,345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10] - PM2.5年均浓度29.8微克/立方米创监测新低,15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均进全国前100[10] - 生态质量指数70.95同比上升0.09,86.9%县域生态质量达一二类标准[11]
《求是》杂志转载《四川党的建设》文章 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川日报· 2025-06-05 08:30
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 - 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正式施行 具有里程碑意义 [1] -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撑起中国经济半壁江山 [1] 公平竞争环境建设 - 法律专章规定"公平竞争"原则 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 [1] - 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公平开放 预防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1] - 建立政企沟通机制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营造企业家成长氛围 [1] 民营企业权益保障 - 立法明确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 禁止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 [2] - 规范查封扣押措施 推进文明执法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2] - 建立账款支付保障机制 从源头稳定企业家预期 [2] 监管执法创新 - 推行"精准监管+柔性执法"模式 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常态化 [2] 法律实施配套 - 需与《中小企业促进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规协调衔接 [3] - 统筹推进配套制度制定 确保条款转化为企业获得感 [3] - 加强法律宣传阐释 凝聚社会共识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