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搜索文档
四川全力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一片青绿绘天府
四川日报· 2025-06-05 08:30
环境保护成效 - 2024年成都市区观山记录达62次,贡嘎山和四姑娘山幺妹峰分别被观测到13次和35次,均刷新历史纪录 [2] - 四川PM2 5年均浓度降至29 8微克/立方米,首次低于30微克/立方米 [2] - 四川通过产业升级、能源结构调整、交通运输优化等措施让"四川蓝"成为常态 [2][5] 生态治理措施 - 四川出台《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政策,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6] - 完成130个县(市、区)的重金属污染溯源,推动200家在产企业落实"边生产边管控"措施 [6] - 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链条体系,启动《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立法前期调研 [8] 生物多样性保护 -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增至17种,二级保护动物增至47种 [2][7] - 首次发现大天鹅繁殖巢,填补该物种在若尔盖湿地繁殖记录空白 [7] - 编制《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十年规划》,推进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8] 营商环境优化 - 生态环境厅承诺1个工作日内办结废旧动力电池跨省转移利用备案事项 [9] - 2024年纳入正面清单企业1953家,作出不予处罚756件,免罚金额达1 49亿元 [9] - 施行《四川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处罚清单》,推动包容审慎执法和柔性执法 [9]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写下普惠金融的兴业新章
四川日报· 2025-06-05 06:24
普惠金融实践 -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通过"授信创新、服务焕新、科技赋新"三维驱动推进普惠金融,截至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200亿元,服务客户超1.3万户[1] - 公司构建"政—银—企"服务体系,联合政府部门为科技型企业定制综合方案,将37项专利和产学研成果纳入评估范畴[2] - "无还本续贷"模式已复制推广至近200家实体企业,累计发放金额超2.6亿元[3] 创新金融产品 - 针对科技型企业研发特性推出"壮大贷",通过绿色审批通道3天内完成1000万元信贷投放[2] - 为燃气公司城市管网项目定制"无还本续贷方案",5个工作日内投放1000万元贷款[3] - 创新开发"流量价值评估模型",以粉丝黏性、变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为核心维度,2个工作日内完成200万元MCN机构贷款投放[4] 服务模式升级 - 采用"资金流+工程进度"双穿透方式追踪项目节点,引入工程监理数据交叉验证[3] - 组建分支联动专班实地调研,围绕行业特点和运营模式进行深入探讨[4] - 计划深化"融资协调+"服务模式,构建从政策对接到持续跟踪的全周期服务闭环[5] 科技赋能措施 - 运用"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评估企业技术实力[2] - 将依托"卫星遥感监测2.0"和"技术流评价体系"等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能力[5] - 通过集团科技赋能优势优化审批流程,最快实现2个工作日内放款[4]
从资源产出地向产业崛起地加速跃升 达州:以“新局”谋变局
四川日报· 2025-06-04 15:27
达州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 - 达州拥有全国三大气田之一的普光气田,天然气资源丰富,助力全市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 [3] - 2017年发现全国首个海相富锂钾资源矿,储量达7.1亿吨,被视为经济发展"关键变量" [3] - 天然气开发利用途径包括吸引生产企业入驻、发展化工产品、利用硫黄资源生产下游产品 [5] - 硫黄年产量占全国1/4,但就地转化率仅15.24%,本地仅3家企业从事深加工,产品以初级化工品为主 [5] 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天然气就地转化率不到20%,远低于全省60%平均水平,资源存在浪费现象 [6] - 锂钾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地下3000米开采技术瓶颈及成本、环境容量等压力 [10] - 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转型困难导致经济发展增速降档 [4] - 缺少全市层面的顶层产业规划和设计,资源推介力度不足 [6] 产业发展新举措 - 成立能源产业发展局,整合能源化工产业职能,重点发展天然气和锂钾两大万亿级资源 [4][5] - 加快天然气开采,探明储量7200亿立方米,已累计开采1340亿立方米,2023年产量110.4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8] - 实施"招大引强"战略,2021年以来落地10个重大资源依托型产业项目 [8] - 确定5条重点产业链:天然气化工、硫磷化工、盐卤及新型钾肥化工、煤焦化工、新能源 [8] - 化工园区数量增至3个,为产业集聚提供空间载体 [9] 重大项目布局与成效 - 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投资230亿元,一期年产60万吨乙二醇,年消耗天然气10亿立方米 [11] - 蜂巢能源(达州)锂电零碳产业园投资170亿元,部分生产线已投产 [12] - 赣锋锂业高纯锂盐及退役电池回收项目投资100亿元,一期二期已竣工投产 [12] - 广东美联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项目投资100亿元,正在加快建设 [12] - 星空钠电钠离子电池项目总投资115亿元,预计6月首批测试产品下线 [12] - 新型储能电池全产业链生产项目将与星空钠电形成配套 [12] - 预计新引进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超20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达州工业" [12]
成都推出“政策包”支持数字文创产业发展 打造更多现象级“成都创”“成都造”
四川日报· 2025-06-04 15:27
成都数字文创产业政策 - 成都力争到2027年数字文创产业六大核心产业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2030年建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1] - 2024年成都规上数字文创企业达690家,核心产业总规模3819亿元 [1] - 政策包含1个总体实施意见及影视、游戏电竞、科幻、初创企业4个细分领域扶持政策 [1] 影视产业扶持政策 - "影视17条"涵盖剧本孵化、内容创作、取景拍摄、后期制作、宣发播映、衍生品开发全产业链 [2] - 创作阶段精品项目最高扶持超2100万元,公映后获奖或优秀播映作品最高奖励1000万元 [2] - 政策与四川省、成都市及区县三级联动,同一项目可叠加享受补贴 [2] 科幻产业扶持政策 - "科幻13条"是全国首个城市级科幻内容创育扶持政策,覆盖创作-孵化-消费全链条 [3] - 创作端单部作品最高扶持10万元,重点支持融入天府文化元素的作品 [4] - 转化端对优质科幻IP按版权交易额20%(受让方)或10%(出让方)给予支持,单IP最高150万元 [4] 游戏电竞产业扶持政策 - "游戏电竞15条"实施电竞赛事、电竞场馆、电竞俱乐部三大计划 [5] - 国际/国内/本土品牌电竞赛事最高支持800万/300万/500万元 [5] - 新建或改建专业电竞场馆按投入30%支持,最高1000万元 [5] 初创企业扶持政策 - 成立6个月至3年的小微初创企业可享2万元"开办即享"补贴 [6] - 研发投入达一定水平按10%给予补贴,最高20万元 [6] - 重点项目分3年按30%/30%/40%比例累计扶持100万元 [6]
一次签约31个铝基新材料产业相关项目,金额超210亿元 新“铝”程上,广元如何提速?
四川日报· 2025-06-04 15:27
广元市铝基新材料产业投资概况 - 广元市举行铝基新材料产业投资推介会,签约31个项目,涵盖铝型材、铝合金轮毂、铝板带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签约金额超210亿元 [1] - 广元是全国高性能工业铝材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四川省唯一铝基新材料基地市,2023年铝产业产值419亿元,同比增长30% [1] - 2024年以来新签约铝产业项目38个,新开工4个,新竣工7个,全产业链持续完善 [2] 产业链协同与项目落地 - 河南省乔曼门窗投资15亿元在剑阁县建设铝型材及铝部件项目,看重当地完善的铝型材产业链 [1] - 四川广美新材料2023年落地剑阁,年产50万吨绿色循环再生铝项目为当地提供原料保障,带动2024年新洽谈9家企业、新签约2个项目 [2] - 广元经开区签约年产50万吨绿色低碳铝液集配共享中心项目,优化原铝资源利用 [2] - 旺苍县计划引进年产40万吨阳极碳素项目,服务电解铝企业降本增效 [2] 高端化与绿色化发展 - 广元展示超薄铝箔产品,应用于食品包装、电池等领域,万顺中基铝业年产13万吨高精铝板带箔 [3] - 青川县签约年产120万套轮毂项目,瞄准先进汽车制造领域 [3] - 四川中孚科技改用水电生产,年用电66亿度可节约标准煤111万吨,减少碳排放296万吨 [3] - 广元培育10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企业入围四川省制造业100强 [3] 未来发展规划 - 广元目标2025年铝产业产值超500亿元,打造"百企千亿"中国绿色铝都 [3][4] - 实施原铝规模提能、产业链提级、绿色创新提速等"五大工程",推动"四链融合" [4] - 计划建成全国第五大区域性铝交易、加工、物流中心 [4]
四川印发省级农高区建设“施工图” 到二0二七年,四川将建设三至五家省级农高区
四川日报· 2025-06-04 14:50
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目标 - 到2027年建设3-5家省级农高区,主导产业产值超200亿元,集聚农业相关企业超400家 [1] - 到2030年建设8-10家省级农高区,主导产业产值超500亿元,集聚农业相关企业超800家 [1] - 每家省级农高区需实现主导产业产值50亿元以上,农业和涉农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 [2] 创新主体培育要求 - 每家省级农高区需集聚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少于4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少于40家 [2] - 培育1-2家链主企业,提升园内企业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至1.0% [2] - 每家省级农高区需引育100名既懂科研又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1][2] 政策支持措施 - 通过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对考评达标的园区每年每个给予500万元资金支持 [1][4] - 考评优秀的园区当年每个可获得600万元资金支持(较基础支持上浮20%) [1][4] - 园区所在地政府需对主导产业在政策、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 [2] 创新资源集聚要求 - 每家省级农高区需有2家以上省市级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基地、载体落地 [1][2] - 需集聚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等专家50名以上 [2] - 每年需为主导产业提供"线上+线下"咨询指导服务500次以上 [2] 园区申建条件 - 申建对象包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已完成验收/通过评定的园区 [3] - 需满足有规划计划、建设用地、主导产业、良好生态四个指标 [3] - 可获得政策支持、项目支持、平台支持三大激励 [3]
推行集成化办理 最大限度减少办事环节 “个人创业”一件事联办来了
四川日报· 2025-06-04 14:50
政务服务优化 - 四川推出"个人创业"一件事集成服务 将经营主体登记注册、就业创业证申领等6项事项整合 实现"一表申请、一体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结" [2][3] - 服务包含国家规定的5项事项(经营主体登记注册、就业创业证申领、创业补贴申领、养老保险登记、纳税人信息确认)和四川拓展的1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 [3] - 通过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应用、归并材料表单等方式 最大限度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 [2] 办理渠道 - 线上渠道:登录"四川政务服务网"个人创业专栏 实现"一网登录、一次申报、一次办结、一体反馈" [1][3] - 线下渠道:可到市(州)、县政务服务中心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完成网上申报 [1][3] - 采用部门并联审批模式 优化服务流程 提升办理效率 [2] 政策背景 - "个人创业"一件事是党中央国务院优化政务服务和省政府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 [2] - 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市场监管局、医保局等多部门联合推进 [2] - 聚焦个人创业实际业务场景 整合多部门关联事项形成集成服务 [2]
以案为鉴 坚决刹住吃喝歪风
四川日报· 2025-06-04 08:24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 纪委办公厅关于2起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 明确要求以最鲜明态度、最过硬举措集中整治违规吃喝,彰显四川对作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违反中央 八项规定精神行为"零容忍"的鲜明态度,对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坚定决心。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容不得半点松懈。典型问题的通报犹如一记重锤,敲响警钟、宣 示决心。唯有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不断拧紧思想"总开关",扎紧制度"铁笼子",才能涵养风清气正的 政治生态,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巴蜀大地蔚然成风,成为护航新征程的坚实保障。 此次通报的2起典型问题,发生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组织者和参与者主要 是党员领导干部。一边参加学习教育,一边带头顶风组织和参与违规吃喝,性质极为严重,影响极为恶 劣,教训极为惨痛。再次凸显出党员干部违规吃喝绝非小事,作风建设一刻也不能松懈。 违规吃喝是作风问题的典型表现,容易滋生腐败问题,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学习教育和通报警示的 关键是举一反三、深挖病灶,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从而扎紧制度"笼子 ...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将端出哪些“大餐”? 共话科技发展 共建创新丝绸之路
四川日报· 2025-06-04 08:24
大会概况 -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将于6月10日至12日在成都举办,主题为"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携手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 [1] - 大会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7家单位共同主办,旨在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科技支撑 [1] - 与首届相比,本届大会新增"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产业合作推介等活动,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可见性与实用性 [1][3] 活动设置 - 大会设置五大板块38场活动,包括重要活动、主题活动、特色活动、圆桌会议和技术对接 [2] - 聚焦人工智能、中医药、防灾减灾等领域举办科技交流活动,解决行业难题 [3] - 设立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论坛等活动,推动AI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3] - 吸引超过1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境外嘉宾参会 [2] 合作计划与项目 - 成渝地区发起"双千"计划:"千项合作项目"计划包括联合研发、重大工程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千名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涵盖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 [5] - 四川发布40个"双向揭榜挂帅"项目榜单,覆盖人工智能、医药健康、低空经济、高端能源装备四大领域 [1][5] - 将签署双边科技合作文件,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 [1][5] 预期成果 - 延续首届大会成果,如中韩工业物联网联合实验室技术已在40余家企业应用,中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品种在11国推广3500公顷 [4] - 通过技术转移、联合攻关等深化与共建国家的合作,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5] - 促进科技成果在更广范围流动,为创新丝绸之路建设注入新动力 [5][6]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宜宾交出3年成绩单 一场开在长江边的发布会
四川日报· 2025-06-04 08:01
绿色发展成效 - 过去3年宜宾22个国省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持续保持100% [3] - PM2.5累积浓度降低8.4%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上升30位 [3] - 2022年以来GDP增长16.8% 绿色低碳产业占比达44.8% [3] 生态修复措施 - 建成生态廊道91公里 沿江竹林风景线近50公里 陆路竹林廊道近300公里 [3] - 清退岸线近6公里 拆除违法建筑物1.3万余平方米 [4] - 提前两年完成155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 优良水体比例达88.9% 较2022年提升30% [4] 生物多样性恢复 - 放流长江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逾1500万尾 长江鲟首次实现天然水域自然繁殖 [5] - 境内活跃鸟类达392种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四川山鹧鸪繁殖成功率从15%上升至32% [5] 区域协同治理 - 携手川、滇九县(区)建立南广河共护联盟 形成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共治格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