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搜索文档
直击2025新高考首日 科技“撑腰”温情“打气”
四川日报· 2025-06-08 09:05
高考保障科技应用 - 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考点使用"科新公安"四足仿生机器狗进行安全巡逻 该机器狗搭载网枪装置和多个摄像头 可实时传输考场周围环境信息至警用系统 [3] - 成都石室天府中学考点采用无人机静音巡航 监控重点送考路段车流量 并将实时画面传回交警指挥分中心协助警力调度 [4] - 乐山市市中区部署"铁骑"为考生开辟绿色通道 攀枝花市仁和区使用警犬"汪汪队"嗅探考场周边环境 [4] 电力与应急服务部署 - 成都市锦江区考点配备橘黄色电力保障车和发电车 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锦江)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提供应急充电设备 10余名抢修人员待命 [4] - 遂宁市河东新区安排医护人员和消防员检查救护车、消防车装备 雅安市汉源县部署网络安全和通信保障队伍确保考试期间通信畅通 [4] 志愿服务创新举措 - 阿坝州九寨沟县考场外提供本地甜樱桃给考生 黑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水果传递好运 [5] - 达州市大竹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静音宣传" 覆盖50余个重点区域 发放2000余份倡议书 [6] - 成都市玉林中学芳草校区考点设置高考许愿墙 家长和行人可留下祝福便利贴 [6] - 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考点外提供公益美妆服务 大学生志愿者为家长提供20-30分钟护肤美妆以缓解紧张情绪 [6][7]
宜宾市翠屏区:向绿而行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四川日报· 2025-06-08 07:26
俯瞰四川长江工业园区。 杨晓川 摄 □柘文 初夏时节,万物竞荣。从宜宾城区向北远眺,岷江以北城市发展势头正猛——酒都大道两侧,交 通路网、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在这里,翠屏区元水产业园正加速从规划蓝图变为城市图景, 宜宾北向新门户、宜宾未来产业示范园正加快孕育。 作为宜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翠屏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六个新翠屏"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自2020年首次入围全国百强区、排名第68位,到2024年跃升至第55位,翠屏区连续4年实现跃升进 位。站在新的起点,翠屏区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锚定优质白酒、动力电池千亿级优势产业, 加力布局数字经济、未来产业,推动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全力推进以元水产业园为 重要支撑的翠屏省级经开区创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生态向绿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时值汛期,在长江岸线,翠屏区河道巡护队伍正在开展拉练,参加拉练的还有无人机"飞手"。科 技赋能,当地构建起"水陆空"立体化监测网络,全面精准掌握河道动态,河道管理质效大幅提 升。 宜宾市翠屏区合江门风貌。 王宇 摄 近年来 ...
宜宾这三年 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格局
四川日报· 2025-06-08 07:24
产业发展 - 宜宾构建"4+4+4"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从"一白一黑"向"一蓝一绿"转型,加快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制造强市 [1] - 四大主导产业包括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味完伙、数字经济,全市"百亿级"企业达9户,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户 [1] - 四大传统产业包括机械制造、轻工纺织、能源化工、建筑材料,正在加快转型升级 [1] - 四大未来产业包括新型储能、数字统深、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正在破局起步 [1] - 宜宾是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8个重点产业链被列为协同发展地 [1] - 近三年累计签约项目533个,投资额超4000亿元,60余家上市公司、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20余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 [1] - 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乐居宜昌硅光仪产业集群等3个产业集群入选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一批)培育名单 [1] 产业融合 - 宜宾通过五个"产业+融合"提供发展动能:产教融合、产城融合、产产融合、产创融合、产融融合 [10][11][12][13] - 产教融合方面,引导高校设置四大主导产业核心关联专业113个,86家规上企业纳入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名单 [4][11] - 产城融合方面,启动"电动宜宾"工程,新能源汽车电动化率居全省第2位,90%公交车、80%网约车、70%出租车为新能源车 [11] - 产产融合方面,传统产业加速与新兴产业融合,动力电池衍生储能产业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年产值均有望突破百亿元 [12] - 产创融合方面,落地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科研平台,引进3个院士工作站,聚焦前沿技术开展攻关 [13] - 产融融合方面,发布超600亿元的基金合作矩阵,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产业基金投资最活跃、布局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1][13] 产业创新 - 宜宾选准赛道"揭榜挂帅",建设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 [13] - 聚焦下一代电池技术,建设智能固态电池创新中心、聚合物基锂金属准固态电池创新中心 [13] - 光伏产业在短短三年内从无到有,在全省率先完成全产业链布局 [12] - 绿色低碳产业占比达44.8%,建成21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7个"零碳工厂" [7][14]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7万辆,推广换电重卡超过2000辆 [7] 产业生态 - 宜宾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圈",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1] - 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乐居宜昌硅光仪产业集群等3个产业集群入选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一批)培育名单 [1] - 五粮液集团被评为首批全省制造业领航企业,天原集团、丝丽雅集团等传统企业加速转型 [1][12] - 四川时代、美捷通讯、四川杀唯等11户企业上榜"四川民营企业100强" [1] - 近三年新增就业岗位超10万个,市属国企吸纳近1万人,民企吸纳超3万人 [4]
宜宾市江安县:以“绿”为底向“新”发力 推动县域经济能级跃迁
四川日报· 2025-06-08 07:21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 江安县围绕加快建设市域副中心目标,构建"两核一带一线"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以绿色和创新推动县域经济能级跃迁 [4] -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小微园区建设为核心抓手,重点培育留耕、四面山、红桥等5个特色小微园区,累计入驻企业66户,年产值达6亿元 [6] - 各乡镇累计新签约项目50余个,预计带动就业2500余人,并计划实施"链式招商"升级行动,锁定广东东莞、浙江义乌等重点地区 [7] 镇域经济与小微园区 - 留耕镇小微产业园吸引21家企业聚集,带动500多名返乡务工人员就业 [6] - 红桥镇依托"红桥猪儿粑"等特色品牌,吸引九大碗等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一期标准化厂房预计年底投产 [6] - 通过东莞专场招商推介会吸引5家企业签约落户小微园区,总投资约1.1亿元,聚焦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构建完整产业链条 [7] 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 宜宾新宇酒业有限公司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酿酒车间窖池和制曲车间环境,保障生产稳定性和产品高品质 [8] - 宜宾德方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纳米磷酸铁锂项目即将试生产,单条生产线日产40吨,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8] - 江安县为70余家企业提供免费数字化成熟度评估,为28户企业定制转型方案,实施18个"智改数转"项目,带动技改总投资超20亿元 [9] 绿色化工与循环经济 -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8.5%,烧碱、聚氯乙烯、水泥等产品耗水量达行业先进水平 [11] - 江安经开区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绿色化工等新兴产业,集聚规上工业企业41家,拥有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2家省级绿色工厂 [11] - 编制《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专项规划》,形成产业配套、物料循环、废渣利用等循环经济链条 [11]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长江江安段水域鱼类种群数量稳步回升,珍稀鱼类重现踪迹,濒危野生植物疏花水柏枝种群扩大 [12] - 通过"群管+专管"和跨区域协同检查等机制提升水域治理效能,织密生态保护网 [12]
宜宾三江新区:长江起点逐浪 三江澎湃育“新”
四川日报· 2025-06-08 07:19
产业发展 - 动力电池产业是三江新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龙头企业时代吉利、时代长安两大生产基地相继启动产能提升工程,围绕产业链招引动力电池核心组件和检验检测项目 [12] - 宜宾以三江新区为主要承载地,累计签约动力电池及其配套项目120多个,协议总投资近2700亿元,聚集"上游原材料—电芯—新能源汽车—回收利用"绿色循环全产业链项目 [12] - 凯翼汽车单月产量突破1万辆创历史新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0家,宁德时代智能测试实验室投运实现西南地区动力电池测试中心"零的突破" [13] - 全固态电池技术核心材料"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取得重大突破即将进行中试阶段,量产进程进一步加快 [13] - 三江新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围绕动力电池、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四大主导产业建链延链补链,推动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600亿元 [13] 企业动态 - 宜宾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设预计2024年12月试生产,满产后公司最大年产能将达10万件 [12] - 四川祥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宜宾市2024年度产业发展突出贡献企业工业五十强"称号,建成全流程柔性化智造基地 [14] - 宜宾天原锂电新材有限公司生产线数据在中枢控制系统运行,四川易景智能终端有限公司探索"智造"产值增长超20倍 [14] - 宜宾金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设备更新迭代,60年老厂焕新前行 [14] 经济表现 - 三江新区GDP站上600亿元台阶,动力电池产业产值冲刺千亿大关 [13] - 2024年三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600亿元新台阶,5年迈上5个百亿级台阶 [14] -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23年度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居第26位,是四川唯一上榜前30强的国家级经开区 [14] 人才聚集 - 三江新区产业工人超14万人,其中211家重点企业在职员工6.5万人 [9] - 三江新区已聚集10余所高校和超10万名师生,定期开展"筑梦三江"引才活动 [10] - 2022年出台全市首个产业人才政策并于2024年迭代升级,赋权企业自主开展人才评价 [11]
四川新高考“首考”今日开考 实行“3+1+2”模式 考试时间变为3天
四川日报· 2025-06-07 10:28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考工作,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强化工作责任落实;省招考委研究制定厅际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分工方案,建立考试期间24小时联合值班机制。考前,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开展考 试环境综合治理、打击销售作弊器材等专项行动,解决考生和家长"急难愁盼"问题。 四川强化试卷运送、保管、分发、回收等安全保密措施,实现试卷流转北斗实时定位、实时调度和 全程视频监控要求,完善保密室实时智能巡检系统。健全"六位一体"防范体系,推动各考点考场实现实 时智能巡查、无线电信号屏蔽(含5G)全覆盖,智能安检门全覆盖全升级。 各地协调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优化考生综合服务保障,落实治安维护、爱心送考、降音禁噪等暖 心举措,为残障类特殊群体考生提供合理便利。(记者 江芸涵) 2025年高考将于6月7日拉开序幕,四川考生迎来新高考"首考"。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四川各 项考务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已全面就绪。 按照高考工作安排,考生6月6日提前熟悉考点考场,知晓考点周围环境、规划往返交通路线、了解 考场分布等细节。 四川今年高考实行"3+1+2"模式,考试时间从2天变为3天。"3+1+2"模式中,"3"为语文、数学、外 语3门全国统考科 ...
“长江首城”奏响生态乐章 五粮液用一杯美酒谱写绿色音符
四川日报· 2025-06-07 06:27
会议与报告发布 -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版图报告发布会暨首届市际战略研商会在宜宾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五粮液公司协办 [1] - 《五粮液文脉史脉谱系——自然谱系、传承人谱系研究报告》作为唯一产业发展案例发布,系统构建五粮液文脉史脉谱系 [1] 生态与酿酒水源 - 白酒酿造对水质、土壤、空气等要素依赖性强,水质尤为关键,五粮液以"酒是水之形,水是酒之魂"为理念 [2] - 五粮液酿酒水源来自岷江地下90米深的古河道水,富含20多种微量元素,水质达优质矿泉水标准 [2] - 公司通过400米隧道抽取岷江江心水,利用天然过滤保证酿酒用水质量 [2] 环保与生态保护 - 五粮液园区内1785亩环保生态湿地采用两层滤水工艺,通过石英砂、火山石等填料及微生物菌群净化水质 [3] - 园区排水经生态湿地二次净化后以优于排放标准的清水回归自然 [3] - 公司以"不惜代价、不遗余力"态度保护长江上游生态 [2] 绿色制造与技术创新 - 五粮液为国家绿色工厂,制造技术绿色化率提高33.26%,制造过程绿色化率提高24.92%,资源环境影响度下降20.33% [5] - 公司在碳捕集、生物质能源、生态酿造等领域取得突破,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带动上下游减碳 [5] - 牵头实施纯粮酿造固态发酵白酒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平台建设,发布《固态发酵白酒绿色设计产品标准》地方标准 [5] 行业认可与荣誉 - 公司荣获"中国绿色生态十大影响力品牌",入选联合国2023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边会优秀案例 [6] - "白酒糟多级链式开发技术与应用"获2024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优秀项目奖 [6] - 获"2024年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优秀案例" [6] 可持续发展与行业引领 - 五粮液创建"生态酿造—循环经济—零碳园区"模式,为长江流域产业提供绿色转型方案 [7] - 2024年率先完成"双碳"规划制定,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体系,参与16项绿色低碳标准制修订 [8] - 推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从原粮种植到消费终端建立碳账本,开创中国消费品碳管理先河 [8]
坚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乐山:谋“化”千亿
四川日报· 2025-06-06 14:55
乐山绿色化工产业规划 - 乐山提出到2030年打造千亿绿色化工产业目标,与现有千亿晶硅光伏产业形成双"千亿"并进格局,带动形成一批百亿产业[7][13] - 全市现有规上化工企业35家,总产值近280亿元,化工产业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GDP的10%[7][10] - 定位高端精细化学产品方向,重点发展绿色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品三大主导产业[8][19] 产业转型路径 - "十四五"以来通过产能置换、循环生产推动陶瓷、化工等行业绿色转型,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9%[12] - 拒绝石油化工、工业硅等40多个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淘汰落后产能为晶硅光伏等9条产业链腾挪空间[13] - 推动基础化工向材料化工和精细化工拓展,重点引入生物农药、电子化学品等21个新能源新材料项目[18][19] 载体建设进展 - 五通桥化工园区获省级认定,面积11.29平方公里为当批最大,在全省32个园区中排名第四[14] - 犍为-马边飞地化工园区规划2.5平方公里已达省级认定条件,夹江、井研县积极筹建新园区[15] - 去年底至今新增在建项目8个(产值75亿元)、签约项目9个(产值181亿元)、在谈项目7个(产值420亿元)[15] 企业合作案例 - 福华通达与重庆力宏合作年产15万吨纤维素醚项目,选址原料厂区旁使每吨成本降低1000元[14] - 福华通达联合北京衍微科技开发生物农药,预计5年内全球市场规模超100亿元,15家生物技术企业将抱团落户[18] - 福华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209亿元,涵盖电子化学品、电解液等21个项目,合作方包括瑞士科莱恩、德国赢创等国际化工巨头[18][19] - 四川蜀能矿产与电动汽车企业合作实现磷酸铁锂年产3万吨目标,预计营收10亿元[19] 资金与机制创新 - 设立10亿元五通桥创新基金全球招募产业合伙人,新能源龙头企业拟合作成立硅基新材料基金[19] - 犍为-马边飞地园区采用建设共投、收益共享机制,推动马边矿产资源就地转化,吸引四川港航、宏达股份等企业百亿级投资[15]
老将接新单 节俭办会有高招
四川日报· 2025-06-06 14:55
省体育馆室内篮球场馆。记者 李强 摄 城北体育馆主场馆内,工作人员在查看场地情况。记者 李强 摄 城北体育馆外观。记者 李强 摄 开栏的话 还有60多天,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就将盛大开幕。本届比赛共有27个竞赛场馆,按照"能改不建"的原则, 场馆均为改建或者临建。改建后的"老将"是什么模样?赛后,它们又将如何惠民?《世运探馆》栏目,将带您一 探究竟。 点位:四川省体育馆 名片:泰拳和自由搏击竞赛场馆 临时搭建的区域 原料几乎都是再利用 位于成都人民南路四段西侧的四川省体育馆,承载着四川人共同的体育记忆。今年8月,它将见证和参与又一 次体育盛事。 作为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的竞赛场馆之一,省体育馆将承担泰拳和自由搏击两个竞赛项目。其中8月8日至 10日举办泰拳项目比赛,8月12日至14日举办自由搏击比赛。 6月5日,记者来到省体育馆探访场馆的赛前准备工作。跟随工作人员走上一侧台阶,来到省体育馆的外平 台,"大概6月中旬,这里会进行一些临时搭建,包括媒体中心、赛事转播区等。"省体育馆场馆中心媒体运行专职 副组长李惠介绍,临时搭建区域面积在500平方米左右,搭建原料几乎都来自2024年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 ...
机制活服务暖 解码眉山乡村医疗“强基”密码
四川日报· 2025-06-06 14:55
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四川省儿童医院在眉山市开诊 [2]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开诊半年,成为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片区首个大型综合医院 [4] - 眉山建成16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实现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构建30分钟医疗服务圈 [10] 医疗资源下沉与均衡布局 - 眉山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3年间新建7家县级医院,创建6家三甲/三乙医院 [10] - 眉山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成立42个专科联盟和五大资源共享中心,2024年远程医学影像诊断人次同比上涨19.7% [8] - 眉山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实现乡镇卫生院100%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10]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 眉山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100%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丹棱县桂香村卫生室创新"123服务法"使两病住院率年均下降超3% [11] - 县级医院实现临床服务和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全覆盖,最快21分钟完成突发性胸痛救治 [12] - 眉山建成智慧医院13家、互联网医院7家,所有行政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12] 人才队伍建设 - 眉山创新乡村医学定向生选培项目,首批100名定向生与4所医学院校合作 [9] - 眉山投入6929万元解决村医养老问题,推行"编制池""县聘乡用"等机制,3年引进2217名人才 [9]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计划开设研究生班培育本地医疗人才 [9] 创新服务模式 - 眉山构建"三级医师参与、三色分类管理"模式服务慢性病患者,组建976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服务125万人次 [12] - 仁寿县富加镇卫生院开设免费"院长门诊",洪雅县推出景区"潮汐式"医疗,东坡区开展"中医集市" [12] - 眉山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患者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加强电子化健康档案管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