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
搜索文档
广西果农眼中的“媒体+”:加来了流量,加来了生意,加鼓了钱包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0:01
广西果农眼中 的"媒体+":加 来了流量,加来 了生意,加鼓了 钱包_南方+_南 方plus 盛夏已过,广西 百色市田阳区的 芒果季圆满收 官,但空气中似 乎仍弥漫着田阳 芒果特有的浓郁 香气。这份香 甜,今年不仅萦 绕在右江河谷的 万亩果园,更乘 着粤桂协作的东 风,一路飘向了 粤港澳大湾区的 都市楼宇、地铁 站台与繁华商 圈。 甜蜜果香的芬芳 难散,源自一场 名为"媒体+"粤 桂协作的创新变 革。这个夏天, 在中央、广东、 广西等地媒体的 持续推动下,一 场以"媒体+"为 引擎,以品牌提 升和市场开拓为 目标的产业赋能 实践,让田阳芒 果实现从田间地 头走向湾区市 场,让田阳芒果 品牌加来了流 量,产销加来了 渠道,果农加鼓 了钱包。 当我们将视线从 热闹的展销现场 转回静谧的田间 地头,聆听果 户、果企的心 声,可以清晰看 到,这场跨越山 海、牵动粤桂的 协作实践,为广 西百色田阳芒果 产业注入源源不 断的活力与信 心。 曝光炸炸炸! "媒体+"给田阳 芒果品牌"加"流 量 "过去很长一段 时间,田阳芒果 的品质虽佳,虽 已具备一定知名 度,但品牌声量 有限、价值不 高,市场认知多 停留在区域层 面。" ...
北方地区第一家只有清远鸡的“鸡店”开业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0:01
北方地区第一家 只有清远鸡 的"鸡店"开业_ 南方+_南方plus "虽然之前在北 京、上海等地已 有清远鸡指定餐 饮店,但是从正 宗清远鸡专门店 的角度来说,这 应该是北方第一 家。"广东天农 食品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北方区域 总监刘涛告诉南 方农村报记者。 近日,由广东天 农集团与天津鹏 天阁合作的清远 鸡体验专门店在 天津开业,标志 着源自岭南的国 优名鸡跨越山 河,将其独特的 美味与饮食文化 深度植入北方腹 地,为北方食客 带来了原汁原味 的"鸡"馔盛宴。 步入位于天津市 南开区红旗南路 的体验店,现代 中式风格的装修 融入清远地方文 化元素,营造出 温馨雅致且富有 岭南特色的用餐 环境。为了充分 展现清远鸡的本 真之味,体验店 精心设计了多元 化的菜品体系。 从最能体现鸡肉 原汁原味的白切 鸡,到融合津门 本地口味创新的 中心和美食之 都,拥有深厚的 饮食文化底蕴和 庞大的消费市 场。选择与在天 津享有盛誉的鹏 天阁合作,我们 看中的是其卓越 的运营能力、深 厚的市场根基以 及对高品质食材 的执着追求。此 次携手,旨在将 最正宗的清远鸡 直接呈现在北方 消费者面前,让 他们能够零距离 感受清远鸡的独 ...
南农晨读 | 甘蔗节节高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0:01
农业农村部政策导向 - 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支持建设一批布局科学、运营规范、服务优质、联农带农的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迭代升级[6][7][8][9][10] -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强农论坛”上指出,我国农产品供给体系正在加快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提升”转变,建设农业强国需以“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力强”为根本遵循[11][12][13][14][15] 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 - 广东省召开农文旅融合发展专题会议,探索通过农文旅融合重塑乡村价值,实现从“沉睡资源”到“活力资产”的蜕变[16][17][18][19] - 惠州市通过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及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等重点项目,探索出“文化铸魂、市场驱动、群众共富”的农文旅融合新路径,带动全市1043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26][27][28][29][30][31] - 汕尾市依托山林资源发展青梅、茶园、油柑等特色产业,将自然禀赋转化为舌尖上的“绿宝石”,凸显农产品的地域特色[21][22][23][24] 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 - 韶关市举办水稻技术培训班暨晚造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会议由翁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主持,省推广中心、省农科院及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全市各区县农技人员、种粮大户等共计150人参加活动[33][34][35][36][37]
三江农民画传承人吴怡悦:“媒体+”粤桂协作激活侗寨艺术活力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0:00
三江农民画传承 人吴怡悦:"媒 体+"粤桂协作激 活侗寨艺术活力 _南方+_南方 plus 侗寨艺术瑰宝:三江农民画。 "他们都叫我吴 老师,开始是有 点抗拒的。"管 教以年长农民或 职工为主要学员 的"大龄 班" , "零零 后"的吴怡悦尽 管有些害羞,但 她却又教学三江 农民画的十足底 气:8岁学画, 师承农民画画家 吴述更,是广西 "吴老师,请您 帮忙看看,这是 我刚画好的""有 进步呀,鼓楼的 用色再大胆一 点"......宽敞明亮 的教室里学员们 伏于案前用斑斓 颜料勾勒侗乡四 季。吴怡悦穿梭 其间,时而驻足 指点,时而亲自 示范。"要记 住,我们画的不 是眼睛看到的, 而是内心感受到 的" 。 民间文艺家协会 会员、柳州市美 术家协会会员、 三江县美术家协 会会员,担任独 峒农民画博物馆 馆长、独峒农民 画学会会长、独 峒农民画博物馆 馆长、品牌项 目"侗兴宝艺"负 责人以及柳州怡 悦文化有限公司 总经理等职。 在学员陆如甜印 象中,吴怡悦待 人的温和与艺术 的严苛泾渭分 明,三年的贴心 教导让她对三江 农民画有了更多 的认知和见 解。"吴老师总 说,我们的画里 要有生活,有心 跳,让人一眼看 到 ...
从“望天田”到“智慧园”,广东 “AI+帮扶” 激活协作地区乡村产业新质生产力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0:00
AI+农业养殖应用 - 广西巴马香猪养殖采用AI模型分析猪只生长数据,使养殖成本降低15%,该技术已覆盖10个乡镇8295户农户,2024年出栏31万头,产值突破3亿元 [6][7][8] - 贵州毕节使用搭载AI路径规划系统的智能农机在复杂地形作业,推动当地农业机械化率从45%跃升至70%,节约用工成本60% [19][20][21][22] - 河池养殖场为“七百弄鸡”佩戴智能脚环,AI养殖监测系统记录运动量和进食情况,获得“粤字号”认证后价格提升30%,项目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带动养殖户年均增收2万元 [35][36][37][38] AI+农业种植与管理 - 大疆农业AI植保无人机通过多光谱传感器监测作物健康状况,实现精准病虫害防治 [24][25][26] - 广西西林县沙糖桔基地部署农业气象站、土壤墒情仪和智能虫情测报仪等数字设备,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并利用AI自动识别分析虫害,帮助减少农药使用量 [27][28][29][30][32] - 广东在协作地区打造21个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将尖端科技进行因地制宜改良后转化为农户易操作的实用工具 [41][42][43][44][45] AI+品牌营销与产业赋能 - 广东将“粤字号”标准体系与AI技术结合,通过AI分析精准掌握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优化生产和销售策略 [71][72][73][74][75] - 佛山市为贵州丹寨县定制数字人“小丹”作为茶园宣传大使,珠海市支持习水县茶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78][79][80][81] - 腾讯开发“一键游广西”智能推荐系统,通过用户画像分析实现旅游线路个性化规划,游客满意度提升35% [82][83][84] AI+数字乡村与文旅发展 - 深圳与腾讯联合推出“粤桂数字农文旅计划”,在21个示范村应用AI经营分析系统,2024年示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577万元,同比增长27% [60][61] - 丰农控股为贵州毕节三河村构建数字乡村系统,将人口结构、产业分布等数据汇聚成动态三维地图,使村级决策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研判” [62][64][65] - 腾讯、抖音等平台企业运用AI技术打造数字IP和AI形象大使,通过直播、微短剧等形式为协作地区引流赋能 [88][89][90] 项目成效与影响 - 广东在协作地区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增长35%,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2万人次,帮助12.3万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 [97][98] - AI技术成功应用于育种、农机、课堂、政务等多个领域,技术创新紧贴产业需求,平台建设注重生态培育 [93][94][95] - “AI+帮扶”模式以前沿科技重塑传统农业,以数字力量打通乡村发展脉络,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广东方案” [100][101][102]
"粤桂连心 鱼跃湾区”——"广西库库魚”区域公用品牌深圳发布会成功举办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0:00
活动概况 - 第七届广西稻渔丰收节暨“粤桂连心 鱼跃湾区”深圳美食品鉴会于10月18日在深圳举办 [7][8] - 活动同步发布了“广西库库鱼”区域公用品牌,旨在推动广西水产品与大湾区消费市场对接 [9][10] 品牌与产品优势 - “广西库库鱼”品牌依托105万亩大水面生态渔业面积,执行严格的生态养殖标准 [13] - 品牌采用“赋码上市”溯源机制,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流程透明监管 [14] - 产品具有“零土腥味、肉质紧实、绿色安全”的品质特点,并通过批批检测、双码合一的质控体系 [15][16] 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 - 活动期间,“广西库库鱼”供应商与深圳多家知名餐饮及供应链企业达成合作,现场签约金额预计达2000万元 [36][37] - 此举标志着品牌正式登陆大湾区主流渠道,实现了“活动即签约、品鉴即转化”的实效推进 [37] 产品价值呈现与行业认可 - 活动通过“一鱼八味”视频展映,由深圳“中国金厨”团队演绎,展示产品烧、蒸、炖、炒等八种风味形态 [25][26][27] - 深圳市烹饪协会专业人士认为,“广西库库鱼”的品质特性符合深圳餐饮市场对高端食材的需求标准 [47] 文旅融合与创新发展 - 活动创新融入文旅元素,重点推介三条稻渔农遗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推动“以渔促旅、以旅带渔”的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19][20][21][22] - 未来品牌计划在巩固鲜食产品市场基础上,拓展预制菜、休闲食品等深加工领域 [51][52] 未来发展规划 - 品牌将依托深圳的区位优势,打造“产品+文化+旅游”的立体营销体系,实现品牌价值全面提升 [51][52][53]
三师红枣,承包你的秋冬养生局|疆品上新⑧
南方农村报· 2025-10-19 20:04
产品定位与市场机遇 - 产品定位为满足广东地区秋冬养生需求的健康食材,可通过直接食用、煮甜汤、炖滋补靓汤等多种方式食用 [5][6][7] - 产品成功契合了广东消费者对食材“食出真味、食出健康”的挑剔需求 [8][9] - 借助“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契机,产品已进入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城市市场 [20][21][22][23][24] 产区优势与产品特性 - 核心产区位于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该地区年均日照超过2800小时,昼夜温差达15℃,沙质土壤富含矿物质,并拥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资源 [9][10] - 2024年图木舒克市红枣种植面积达33.57万亩,产品品质和知名度持续提升 [11] - 主要品种为灰枣和冬枣,灰枣皮薄肉厚、核小味甜,晒干后含糖量高达65%以上,冬枣鲜食口感酥脆多汁 [13][14] - 采用“树上自然挂干”工艺,使红枣在枝头自然脱水浓缩,更好地保留营养和天然风味 [15][16] 产业链发展与销售渠道 - 公司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红枣的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聚焦于品质优、品牌强、市场大等发展关键点 [18][19] - 产品销售渠道包括“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线上主平台以及位于广州、佛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等大湾区城市的多个线下体验馆 [28][29][30][31][32][33][34][35][36][37][38][39] - 产业发展有效将戈壁红果转化为职工群众的“增收果” [24][25]
陆河青梅的N种“变身”,将在深圳这场国际盛会惊艳亮相
南方农村报· 2025-10-19 20:04
行业展会与市场拓展 - 陆河青梅及莲花山茶、油柑等特色农产品将亮相2025年10月22日至2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 [2][3][4] - 往届深圳食博会上,汕尾展区备受消费者青睐 [5] - 此次博览会旨在让地道风味走出汕尾,飘香世界,展示地方特色农产品与全球市场碰撞的无限可能 [4][49] 主要参展企业与产品创新 - 陆河县果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展示绿茶梅、蜂蜜紫苏梅、原味梅饼、酸梅粉、梅制陈皮、梅制老佛手、陈皮话梅等创新深加工产品 [8][9][10] - 该公司构建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从种植、精深加工到销售与研发的全链条覆盖,并于2020年获批汕尾市和广东省菜篮子基地 [12][13][14] - 陆河国泰青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深耕青梅酒,展示青梅白兰地、酱香青梅酒等产品,其青梅白兰地需经严格筛选、糖渍低温发酵、两次蒸馏及陈酿等精细工序 [15][16][17][18] - 该公司拥有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和标准化果酒检验室,是国内极具产能规模的果酒厂,产品线扩展至青梅果醋、青梅绿茶等 [21][22][23][24][25][26] - 陆河县一夫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员单位,致力于构建从种养、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程经营模式 [27][28][29] 产业基础与规模效应 - 陆河县是中国青梅之乡,拥有超过2900年的青梅种植历史,县域总面积986平方公里,适宜种植果树面积高达53万亩 [32][33][34] - 陆河青梅在2005年获得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24年进驻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 [35][36] - 陆河青梅果实大、肉厚、酸度适中,富含有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拥有34项青梅产品专利 [38][39][40] - 目前陆河县青梅产业年产值已超10亿元,与油柑、茶叶构成“三足鼎立”的特色农业格局,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 [45][46][47]
汕尾沃野之上的“白”,可胜山珍海味|汕尾食色·白
南方农村报· 2025-10-19 20:04
文章核心观点 - 汕尾丝苗米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优质稻米 是当地农业的灵魂与核心 其品质与风味可超越山珍海味 [1][2][3][4] - 行业通过结合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 致力于在保持丝苗米传统风味的同时开拓新市场 [19][20][21] 产品历史与地位 - 丝苗米被誉为“米中碧玉” 是极具岭南地方特色的籼型优质稻米 [11][12] - 当地种植历史悠远 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间 拥有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 [7][8][9] - 行业地位显著 素有“北有五常,南有丝苗”之说 [11] 产区自然条件与种植规模 - 产区自然条件优越 汕尾气候温和湿润 光热水资源富饶 土地肥沃且有机质和矿物质丰富 是丝苗米种植的宝地 [12] - 种植规模庞大 汕尾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03万亩 其中丝苗米种植面积约75万亩 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70%以上 [13][14] 产品品质与特征 - 米粒形态独特 细如银丝 淘米时在水中舒展的形态格外讨喜 [16] - 烹饪后米饭莹白油润 入口软熟 不粘牙不夹生 咀嚼时带有自然的清甜味 [17][18] - 米饭香气醇厚 文火慢煮时白汽裹着稻香弥漫 [17] 产业发展与现代化 - 产业发展模式先进 广东丝苗米跨县产业集群产业园推行“六个统一”标准 贯穿种植与加工全环节 [19][20] - 生产环节科技化 应用无人机植保和智能烘干等技术为稻田注入新活力 [20][21] - 产业发展目标明确 旨在守住老味道的同时打开新市场 [21] 市场推广与活动 - 计划参与2025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进行市场推广 [24][25]
麻章麻遂一横路硬底化工程竣工,解民忧暧民心助振兴
南方农村报· 2025-10-19 17:16
项目背景 - 麻遂一横路此前四十余年未实现硬底化,路面坑洼泥泞,严重影响居民日常出行并构成安全威胁 [1] - 该路段在雨天积水严重,导致电动车侧翻、行人摔跤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周边居民对道路改造诉求极为强烈 [1] 项目执行 - 麻章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迅速启动改造工作,广州市白云区派驻工作组多次现场调研并协调解决资金保障、施工规划等关键问题 [1] - 8月11日在区委区政府统筹下,区城综局与中建一局湛江四建公司紧密对接,挂点单位与社区全力配合,确保工程按期高质量完工 [1] 项目成果 - 工程竣工后,泥泞路蜕变为平整畅通的便民路,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1][3] - 新路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畅通了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3] - 居民反馈显示,道路修好后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显著改善,对日常生活如买菜、接送孩子带来极大方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