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抗战的初始与全面爆发
海南日报· 2025-06-23 11:38
抗战历史背景 -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对外扩张的开始,标志着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起点[10] - 1931-1937年被称为"局部抗战"阶段,因国内政治分裂未形成全国性抗战[10] - 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蒋介石发表全民抗战动员宣言[18] 国内政治格局 - 南京国民政府实控区域仅限江浙皖鄂等地,各地军阀割据局面持续存在[11] - 两广军阀陈济棠1932年发动军事行动控制海南岛,暴露地方势力私利优先[12] - 福建事变中十九路军提出"反蒋抗日"口号,但主要目的仍是反蒋而非抗日[12] 中共抗日主张发展 - 1931年中共中央发表宣言号召武装抗日,1932年毛泽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13] - 1935年《八一宣言》提出全民抗战主张,取代"反蒋抗日"口号[16] - 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日救亡"成为核心政治口号[17] 琼崖地区抗战进程 - 1937年后琼崖国共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红军改编为国民政府武装力量[20] - 1938年琼崖工农红军在云龙改编为抗日独立队,标志统一战线在琼崖胜利[22] - 1939年潭口渡口阻击战打响琼崖抗日第一枪,中共武装成为抗战中流砥柱[23] 海南抗战纪念设施 - 毋忘九一八纪念碑1931年建成,柱体三侧构件象征东北三省[21] - 美合抗日根据地1940年建立,设有抗日公学培养军政干部[24] - 南阳革命纪念园纪念"抗日模范乡"的贡献,含纪念碑和纪念馆等设施[26]
今年海口已引进48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开设首店
海南日报· 2025-06-23 10:15
首店经济规模与成效 - 海口2023年已引进48家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涵盖高端零售、特色餐饮、文化体验等领域 [1] - 全国首个威士忌博物馆开业半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cdf海口国际免税城销售额增长12% [1] - 海口万象城引入海南首家Edition形象旗舰店及哈利波特主题快闪店,客流量环比增长35% [3] 政策支持措施 - 海口市对2024-2025年新开设亚洲/中国/华南/海南首店的餐饮品牌,按装修支出30%给予最高300万元补贴 [2] - 龙华区对开设中国(内地)/华南/海南/海口首店的品牌分别给予30万/20万/15万/10万元奖励,商业载体招引首店最高奖励100万元 [2] - 龙华区2023年发放首店奖励资金超800万元 [2] 品牌与市场反馈 - KCOOKING概念韩餐及Ameigo梅果·云贵川bistro等首店开业后日均爆满,高峰期需等位1小时以上 [1] - 东来顺海南首店利用政府补贴优化食材供应链建设 [2] - 消费者认为首店经济提升海口商业时尚度与消费选择丰富性 [1] 未来发展规划 - 海口计划2023年引进超100家国内外知名首店及旗舰店 [3] - 将结合"首发经济""餐饮十条""夜经济"政策及节假日开展"惠聚椰城"活动,发放免税/餐饮/零售消费券 [3]
海南船队 驰骋世界
海南日报· 2025-06-23 10:15
海南自贸港航运产业发展 - "中国洋浦港"登记国际船舶达61艘,总运力近600万载重吨,海南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跃居全国第二 [1] - 海南自贸港交通工具"零关税"政策为航运企业节省进口关税9%和进口环节增值税13%,显著降低购船成本 [2] - 境内建造船舶在"中国洋浦港"登记可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如"宏博16"轮退税超千万元,降低购船成本11%以上 [2]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模 - 洋浦经济开发区出台专项促进港航物流产业发展支持举措,涉及航线、箱量、船舶登记等多项奖励 [3] - 海南国际船队运力结构优化,包括首艘30万吨级船舶"远华洋"轮和全球首艘LNG双燃料超大型原油船"远瑞洋"轮 [3] - 自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成立以来,"中国洋浦港"新登记船舶18艘,增长近四成,总运力达59374万载重吨 [3] 航运服务创新 - 海南首次采用船舶技术参数证明替代传统检验材料,简化登记流程,办理时间缩短50%以上 [5] - 跨部门联合审批机制将审批流程由"串联"改为"并联",为企业节省近90%的办证时间 [6] - 船舶登记"一事通办"机制整合20余项海事政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协同审批、全程服务" [7] 企业案例 - 海南准兴海运有限公司通过"零关税"政策节省购船成本超2000万元,船价约12亿元 [1] - 海南源海国际海运有限公司旗下"源海泽达"轮创造国内首次采用技术参数证明的国际船舶登记新纪录 [5]
昌江:打造出口热销背后“绿色引擎”
海南日报· 2025-06-23 10:10
新型环保产品生产与出口 - 公司生产的新型环保水泥包装袋采用热压技术替代传统缝线工艺,有效减少水泥粉尘泄漏,符合国内"弃缝改糊"新国标 [2] - 生产线于2022年11月开工,2023年5月投产,共建设8条生产线,年产能达2亿条,设备从德国引进,技术成熟度高 [2] - 产品70%出口至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等国际市场,环保性能成为核心竞争优势 [3] 销售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3年前5个月累计销售包装袋4500万条,其中出口2700万条,出口额达3500万元 [3] - 产品应用场景明确,专供印尼市场的水泥包装需求 [2] 区域产业生态化发展 - 昌江县通过"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案例,推动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已聚集23家规上企业 [3] - 2023年前5个月产业园工业总产值达39.77亿元,占全县规上企业总产值87%,形成清洁能源、水泥制品、生态建材等多元产业格局 [4] - 产业园依托海南核电,与中核集团、华能等央企合作,强化绿色产业链布局 [3]
我省开展小区物业专项整治,创新物业管理服务机制
海南日报· 2025-06-23 10:05
物业管理行业专项整治 - 海南省住建厅开展小区物业专项整治工作 重点解决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和侵占业主公共利益等问题 [2] - 专项整治以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为导向 采取线上调度与实地指导并行 建章立制与落实部署结合 集中整治与培训帮扶并举的方式推进 [2] - 全省18个市县已建立专项整治工作组织机构 共排查检查小区1221个 核查问题3789个 推动整改1635个 [3] 物业管理服务机制创新 - 海口市建立多部门协同 信用监管 信息公开等长效机制 为规范物业服务市场奠定基础 [3] - 三亚市海棠区成立物业小区法律服务团队 提供普法宣传 公益咨询和矛盾纠纷调解服务 [3] - 儋州市探索建立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监管"红黑榜"制度 督促企业诚信经营 [3] 公共收益管理规范化 - 全省排查有公共收益的小区587个 规范公共收益5237余万元 惠及居民23.4万余户 [3] - 海口市水晶城小区物业公开年度收益支出公示表 包括公共区域广告收入和水电支出等账目 [2] - 信息公开提高了业主缴费积极性 使物业费收支更加透明 [2]
琼海早稻屡创高产纪录
海南日报· 2025-06-23 10:01
产量表现 - 琼海邦禾农机专业合作社早稻最高亩产达1710斤,平均亩产超1300斤,较当地普通农田单产提高近300斤,刷新历史纪录 [1][2] - 万泉镇文台洋水稻亩产1585斤,嘉积镇龙寿洋亩产1640斤,产量数据持续突破 [2] 种植主体与模式 - 嘉积镇采用"农户+合作社+村委会"模式,引入专业化农业合作社集中连片耕种,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 [3] - 万泉镇通过海南省乐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垫资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指导,整合753亩撂荒地,采取"全托管"和"半托管"模式,农户每亩可获得250斤湿稻谷及地力补贴 [3][4] - 人保财险琼海支公司试点"金融+创新"模式,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担保解决资金需求,提升粮食产量 [4] 品种选择 - 海南省乐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筛选出玮两优钰占和特优131两个优良品种,具备强抗病性、抗逆性和广泛适应性 [5][6] - 嘉积镇种植"特优嘉早""旱优78"和"旗Ⅰ优386"等新品种,当地土层深厚且营养丰富为高产奠定基础 [6] 科技应用与管理 - 万泉镇使用无人机巡田,实时采集数据提升田间管理精准度 [7] - 琼海投入插秧机械和无人机设备,推动机械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 [8] - 科学计算播种与收割时间,避开"清明风"等不利气候,提前防治病虫害确保水稻健康生长 [8] - 省市农技人员现场指导种植技术 [9]
三亚经济圈五市县签署跨区域信用合作框架协议
海南日报· 2025-06-23 10:00
区域信用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 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联合五指山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签署《"三亚经济圈"跨区域信用合作框架协议》[1] - 协议以实现区域信用资源共享、共用为目标,构建"信息共享、场景互认、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跨区域信用发展新格局[1] - 五市县将健全信用信息共享与场景互认机制,共同编制《三亚经济圈信用信息共享清单》及《三亚经济圈信用应用场景跨区域互认清单》[1] 信用建设协同联动 - 五市县将通过联合开展信用宣传活动、共享人才培育资源,在区域内厚植诚信文化土壤[1] - 凝聚信用建设合力,共同提升信用治理能力[1] - 探索建立旅游市场跨区域协同监管和失信被执行人协同退出机制[1] 协议意义与后续计划 - 协议签署是三亚经济圈践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信用领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2] -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2] - 五市县将高效推进协议落地,持续完善跨区域信用合作长效机制[2]
海南高招录取工作7月9日启动
海南日报· 2025-06-23 09:46
海南高招录取工作7月9日启动 此外,我省高招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顺序志愿投档两种模式。其中,本科艺术"校考"及戏曲类省际 联考招生录取的学校,体育类(定向公费培养师范生),军队、公安、司法、消防救援类本科学校及安排 在本科提前普通类录取的其他本科学校,以及须面试的高职(专科)提前批实行顺序志愿;其他类别均实行 平行志愿。 海南日报海口6月22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琬茜)2025年海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自7月9 日开始至8月15日结束,分为本科提前部分、本科普通部分和高职(专科)部分等3个批次进行。6月22 日,省考试局相关负责人围绕录取安排、志愿填报、投档模式等内容进行解读。 该负责人介绍,本科提前部分的本科艺术类校考招生录取学校,体育类(定向公费培养师范生),军 队、公安、司法、消防救援类、公费师范生、小语种以及安排在本科提前普通类录取的其他本科学校, 以及须参加面试的高职专科提前批学校(含定向培养军士),安排在6月27日8时至17时30分填报志愿。 本科普通部分(含本科普通批、本科少数民族班和预科班)以及本科提前部分的本科艺术类(统招)、 体育类(含体育类预科、体育类国家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 ...
儋州这座新地标融入降温“小巧思”
海南日报· 2025-06-23 09:46
项目概况 - 儋州环湾新区邻里中心项目已施工完毕并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将成为集度假、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3] - 项目定位为环湾新城"新地标",旨在提升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3] 建筑设计特点 - 采用被动式设计理念,通过建筑构造而非机械设备降低照明、采暖及空调能耗 [4] - 通过合理建筑朝向、宽大挑檐和通风廊道设计促进自然通风 [3] - 主体楼栋与附楼交错建设形成架空层,遮挡阳光直射创造清凉空间 [3] - 离海较近的地理位置使建筑能引入清凉海风 [4] 生态降温措施 - 周边种植高大乔木与低矮灌木构建多层次绿化景观,吸收热量并缓解热岛效应 [5] - 幕墙采用垂直绿化设计,通过植物生长增强降温效果 [5] - 未来规划引入更多水系增加蓝色空间以提升环境舒适度 [6] 城市规划战略 - 项目是儋州打造"清凉城市"的示范案例,通过科学建筑形态与绿植布局活化地面层空间 [6] - "清凉城市"建设目标为增加城市人气、激发消费活力并带动经济发展 [6]
海南青年人才就业服务站开展就业指导,助力高校学子留琼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6-23 09:13
海南青年人才就业服务站活动 - 海南青年人才就业服务站组织职业导师进入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 帮助学生制定职业成长方案 [2] - 职业导师周冬珍针对20余名不同专业学生 从提升个人技能 核心竞争力 生涯规划 面试技巧 简历制作四个层面进行指导 [2] - 服务站联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开展职业规划行动 职业指导老师朱永芬从简历修改和明确职业目标两个维度指导11名学生 [2] 学生反馈与成效 - 海南大学学生许昕怡通过导师指导梳理暑期实习优先级并获得用人单位推荐 [2]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生张婉婷在导师建议下明确职业目标 解决考研考编或就业的纠结 [3] 服务站覆盖规模与活动数据 - 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已在全省21所高校设立青年人才就业服务站 推动就业服务前移 [3] - 21所高校服务站累计组织98次就业指导进校园活动 职业导师每周至少1天进驻提供一对一指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