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
搜索文档
“双十一”全网控价,为什么应该被叫停?
凤凰网· 2025-11-11 22:31
平台、平台内经营者、消费者,任何一方的合理利益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任何以过度牺牲一方主体 利益作为代价去迎合另外一方利益的行为,都是对健康的平台生态秩序的破坏,也使得平台难以得到健 康可持续的发展。 在相关媒体披露这一情况后,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在此,笔者无意就网络媒体所述情况是否属实做出 判断。本文的目的,也非考证相关平台的行为是否实际做出,是否已经得到整改,而是要在法律的层面 上分析,这种所谓的价格约束行为,究竟应该如何定性。 考虑到去年"双十一"前后,针对某当红主播被爆与相关品牌方签署直播带货协议时,也要求与其合作的 品牌方必须承诺全网最低价,一旦发现在其他渠道上的价格更低,即触发严厉的违约金法律责任。 有学者对于平台针对平台内经营者、主播针对与其合作的品牌方进行全网控价行为,给出的法律定性 是"二选一"。所谓"二选一",通常的理解就是平台方要求其平台内经营者只能与其进行合作,不能到其 他平台上开店。这种意义上的"二选一",体现的是平台对于平台内经营者与其他经营者开展交易的严格 限制。 这种类似于要求独家合作的限制,过度限制平台内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当平台在特定的市场上占据市 场支配地位的情况下,相关 ...
软银回应为何清仓英伟达
凤凰网· 2025-11-11 22:28
今日引发市场哗然的是,知名科技投资机构软银在最新财报中披露"清仓英伟达",换来58.3亿美元的资 金。软银还减持了部分T-Mobile股权,换来91.7亿美元。软银上一次清仓英伟达是在2019年,投资40亿 美元净赚30亿,但如果没有抛掉那些股票,拿到今天就有超过2400亿美元的浮盈。 软银首席财务官后藤芳光在财报说明会上表示:"由于对OpenAI的投资规模较大,因此通过(出售股 票)来筹集资金并加以运用。" 至于选择在10月变现英伟达是否涉及估值方面的判断,后藤芳光拒绝予以置评,仅表示调整资产配置是 投资公司的宿命。 根据此前签订的融资协议,随着OpenAI完成重组,软银将在12月额外投资225亿美元。 今年4至9月期间,软银的投资收益录得3.92万亿日元,其中源自OpenAI估值上升的部分达到2.15万亿日 元(约合人民币992亿元)。后藤芳光同时表示,AI投资是否"泡沫化"眼下无法回答,重要的是保证财 务稳固的同时,不要错过投资机会。 ...
华为公布2024年“技术账单”:研发投入1797亿,专利许可收入6.3亿美元
凤凰网· 2025-11-11 22:15
凤凰网科技讯 11月11日,今日,在华为公司2025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上,华为方面披露了其2024年在 技术开放与知识产权领域的最新数据。华为副总裁、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在演讲中透露,2024年华为 在技术贡献上保持了高强度输出,其中包括专利公开量达到3.7万余件,向国内外标准组织贡献的提案 数超过1万篇,以及发布了超过1000篇的学术论文。 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华为构筑了深厚的技术储备。截至目前,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累计持有的有效授权专利 已突破15万件。此外,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2024年度PCT国际专利申请排名,华为 以6600件的申请量位居全球榜首,其后是三星(4640件)、高通(3848件)、LG(2083件)和宁德时 代(300750)(1993件)。 在商业回报层面,樊志勇公布,2024年华为实现的专利许可收入约为6.3亿美元。华为的专利技术已广 泛渗透到全球智能设备生态中。截至2024年底,在蜂窝通信标准领域,全球已有超过27亿部5G设备获 得了华为的专利授权;在Wi-Fi领域,获得授权的消费类电子设备也超过了12亿部;而在多媒体领域, 获得华为视频编解码器专利授权的设备更是超过了3 ...
Meta据称再现人事震荡,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计划离职
凤凰网· 2025-11-11 21:42
公司核心管理层变动 - 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离职,受此消息影响公司美股盘前跌超1% [1] - 杨立昆离职后,其汇报关系由直接向首席产品官汇报改为向新成立的AI部门负责人汪滔汇报 [2] - 此次离职是Meta人工智能领域一系列高层变动的延续,包括今年5月人工智能研究副总裁Joelle Pineau离职以及上月AI研究部门约600人被裁员 [3] 公司AI战略调整与资源投入 - 公司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正重新调整AI战略,将重点从长期基础研究转向快速推出AI模型与产品以抗衡OpenAI和谷歌等竞争对手 [1] - 作为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公司今年夏天向AI初创公司Scale AI投资了143亿美元,并聘请其首席执行官与GitHub前首席执行官共同领导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 [1] - 扎克伯格亲自组建名为“TBD Lab”的精英小组专注于下一代大型语言模型研发,并以最高可达1亿美元的薪酬从竞争对手处挖角顶级人才 [2] - 公司对AI领域的巨额投入引发资本市场担忧,财报显示明年AI支出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导致股价自公布以来大跌近15% [3] AI技术路线分歧与高管动向 - 杨立昆与扎克伯格在AI发展方向上存在明显分歧,杨立昆认为大型语言模型虽实用但无法实现人类式推理,他专注于开发通过视频和空间数据学习理解物理世界的“世界模型” [2] - 杨立昆的“世界模型”架构成熟可能需要十年时间,其离职后的创业项目将继续围绕此研究方向展开 [2] - 战略转向的部分原因是公司此前推出的Llama 4模型性能逊于竞争对手,且其AI聊天机器人未能获得用户青睐 [2] 公司内部影响 - 公司以超高薪水引入外部AI人才的做法引发了内部老员工的不满情绪 [3]
重心转向OpenAI,软银清仓英伟达套现58亿美元:无法判断是否处于AI泡沫中
凤凰网· 2025-11-11 21:42
日本软银集团(SBG)清仓AI(人工智能)芯片龙头英伟达,将重心转向OpenAI。 后藤芳光强调:"我们希望在保持财务稳健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大量的投资机会。通过这些选项和工 具,我们确保以非常安全的方式进行融资。" 软银和英伟达曾经颇有渊源。2017年,软银通过旗下的愿景基金购买了英伟达约4.9%的股份,价值约 40亿美元,成为当时英伟达第四大股东。而在2019年,软银选择以70亿美元清仓英伟达,错过了英伟达 股价在那之后的暴涨。 而从2024年起,软银又开始加码英伟达。截至今年3月,软银集团的英伟达持仓增至约30亿美元,直到 这次全部售出。 分析指出,随着软银创始人兼CEO孙正义积极寻求AI和具身智能领域的获利机会,软银开始缩减在其 他领域的投资。目前,软银拥有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并持有OpenAI的大量股份,一直在通过有针 对性地投资和收购积极扩大其AI投资组合。今年10月,软银还以53.75亿美元买下了瑞士工业巨头ABB 旗下的机器人业务。 自去年9月以来,软银一直在大力投入OpenAI。今年3月,软银集团敲定了对OpenAI价值400亿美元的首 轮投资。扣除向共同投资者转贷的100亿美元后,软银 ...
旺季不旺:10月猪企“增量不增价”,高成本猪企亏损加剧
凤凰网· 2025-11-11 20:45
在传统生猪旺季背景下,多数猪企陷入"卖一头亏一头"的窘境。根据近期各大上市猪企销售月报,10月 出栏量普遍大幅增长,多家公司单月出栏量创年内新高,但生猪价格跌至年内低点。 与此同时,行业养殖成本分化明显,成本低的猪企在猪价下行中有一定缓冲"安全垫",尤其今年饲料价 格趋稳的背景下,猪企更多依靠提升养殖效率来降低成本。当下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 (300498.SZ)、神农集团(605296.SH)等猪企最新养殖成本已低于12.5元/公斤左右,但仍有猪企养殖成 本高于13.5元/公斤。 10月猪企"增量不增价" 从目前已披露数据来看,上市猪企10月出栏量增长明显。牧原股份10月销售商品猪707.6万头,同比增 长13.17%;温氏股份10月肉猪销量为389.28万头,同比增长45.69%;新希望(000876.SZ)销售生猪168.51 万头,同比增长34.44%。第二梯队中正邦科技(002157.SZ)、神农集团、傲农生物(603363.SH)、 金新农(002548.SZ)等多家猪企10月销量同比增长超60%。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 (002124.SZ)等上市猪企单月销量创下年内新高 ...
央行:拓展丰富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 创新金融工具
凤凰网· 2025-11-11 17:23
11月11日,央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从宏观、逆周期和防传染的视角, 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不断拓展宏观审慎覆盖范围。拓 展丰富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强化系统重要性金 融机构宏观审慎管理,纵深推进附加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实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指导入选银 行持续完善恢复和处置计划,探索发挥风险管理前瞻指引作用。健全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跨境危机管理 小组机制,加强跨境监管合作与信息共享。稳步拓宽附加监管覆盖范围至非银领域。在市场化、法治化 原则下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完善权责对等、激励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严格防范道德 风险。充实风险处置资源,继续扩大存款保险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积累,探索建立后备融资机制。 ...
构建算力基础设施,OpenAI挖来英特尔CTO,陈立武临时接管AI业务
凤凰网· 2025-11-11 15:26
核心人事变动 - 英特尔首席技术官萨奇·卡蒂正式加入OpenAI,将负责设计和构建AGI研究的核心算力基础设施[1] - 卡蒂此前负责领导英特尔的整体人工智能战略及AI产品路线图,并主管英特尔实验室等关键部门[3] - 英特尔CEO陈立武将临时接管人工智能业务,公司表示AI仍是最高战略重点之一[4] OpenAI战略与基础设施扩张 - OpenAI正积极扩张基础设施建设,与甲骨文、英伟达、AMD、微软、亚马逊等巨头签署总额超万亿美元的协议[4] - 公司CEO山姆·奥特曼表示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巨资是公司层面的战略豪赌,押注AI使用量持续呈指数级增长[4] - 奥特曼强调算力是公司产生收入和推出大规模模型的基础,公司有周密的规划[4] 公司发展前景 - OpenAI或将在2027年上市,此次IPO的估值可能高达约1万亿美元[4] - 卡蒂的加入将推动OpenAI的AGI研究成果实现规模化应用[1]
最高至1500元,国际金价重回4100美元后,多家银行再上调积存金起购门槛
凤凰网· 2025-11-11 15:20
国际金价重回4100美元之后,银行再跟进调整积存金相关业务门槛。 11月11日,中信银行公告称,为顺应市场形势变化,自2025年11月15日起,将积存金定期积存计划定时定额最低定投金额从1000元调整为1500元人民 币。定期积存计划定时定量最低定投克重保持不变,仍为1克起存。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上述两家银行调整积存金业务门槛时机恰逢国际金价再度攀升。受访业内人士认为,综合近期银行业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上调积存 金相关门槛大概率为了防范黄金市场风险。 金价重回涨势后,银行再度调整相关业务门槛 近期贵金属期货再度一路飙涨。Wind数据显示,隔夜市场,现货黄金大涨近3%触及4120美元/盎司关口。截止11月11日中午,伦敦金现已攀上4140美元/ 盎司。 同日(11月11日),建设银行公告称,为保护投资者权益,修订了《中国建设银行个人黄金积存业务产品介绍及交易规则》,内容主要涉及交易报价、 巨额赎回等事项。新版文本将于2025年11月15日(周六)正式启用。 其中,有关黄金积存计划的日积存起点金额由此前的1000元上调为1200元。 国际金价再度上涨同时,多家银行公告将再调整积存金相关业务门槛。 中信银行今日公告, ...
马云家族扩大海外房产版图:妻子张瑛1950万英镑买下伦敦豪宅
凤凰网· 2025-11-11 15:07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11日,据《金融时报》报道,马云家族扩充了海外房产版图,购买了一栋 曾作为意大利大使馆使用的伦敦豪宅。 根据英国土地注册处记录及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马云妻子张瑛在去年秋天以1950万英镑(约合1.8亿元 人民币)买下了这栋位于伦敦贝尔格莱维亚区的豪宅,进一步丰富了马云家族在中国境外的庞大地产组 合。这处豪宅最初挂牌上市时,要价达到2150万英镑。 该房产是一座联排别墅,属于英国二级保护历史建筑,曾在上世纪20年代用作意大利大使馆,也曾是意 大利国防武官办公室所在地。 中国科技大亨向来希望他们的大手笔消费保持低调,因此许多房产交易都会通过设立在英属维尔京群岛 的匿名空壳公司来完成。 马云家族近年来持续扩张其全球房产组合。据《金融时报》此前援引政府文件报道,张瑛去年以约4500 万新加坡元购入了新加坡三栋相连的店屋。 《金融时报》还曾报道,张瑛是一家香港公司的唯一股东。马云曾通过该公司收购了法国的一座酒庄及 葡萄园。此外,马云家族在2015年还通过一系列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购入了香港太平山顶的一处豪宅。 这栋房子曾属于比利时政府,并被用作领事官邸。在将原建筑基本拆除后,马云耗时数年在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