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河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170米 丹江口水库第三次实现满蓄
河南日报· 2025-10-19 07:43
丹江口水库蓄水情况 - 截至10月18日8时,丹江口水库水位达到170米,实现满蓄目标 [2] - 这是水库第三次实现满蓄,首次在2021年10月10日,第二次在2023年10月12日 [2] - 170米为水库正常蓄水位,是满足供水发电需求的效益线 [2] 水库水位与库容功能 - 水库死水位为150米,以保证工程正常供水 [2] - 夏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60米,秋汛期为163.5米,相应库容实现拦洪削峰 [2] - 防洪高水位171.7米,设计洪水位172.2米,校核洪水位174.35米,为汉江安澜提供保障 [2] 秋汛期来水与水库调度 - 今年9月以来,受区间强降雨及上游水库调度下泄影响,水库来水量显著增加 [3] - 连续多日入库流量均超过10000立方米每秒 [3] - 水库在秋汛中发挥拦洪削峰作用,科学拦蓄洪水,降低下游防洪压力并增加蓄水量 [3] 供水保障能力 - 此次蓄水显著提升了丹江口水库向北方供水的保障能力 [3]
我省又一超大号“充电宝”满电投用 河南五岳抽水蓄能电站全容量投产
河南日报· 2025-10-19 07:36
项目概况 - 河南五岳抽水蓄能电站4台机组于10月14日全部正式投产发电,实现全容量投产 [1] - 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为8.57亿千瓦时,可满足4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量 [1] - 项目是国务院批复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重点能源项目及河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重点项目 [1] 建设历程与运营表现 - 项目筹建期工程于2019年5月开工,主体工程于2020年12月开工 [1] - 自2024年12月首台机组投产以来,累计为电网提供清洁电源5.67亿千瓦时,累计消纳新能源电量6.93亿千瓦时 [2] - 4台机组累计运行时长超过5200小时,累计启动超过1600次,启动成功率达到100% [2] 功能定位与环境效益 - 电站主要承担河南电网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及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 [1] - 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9.14万吨,对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 电站高质量完成2025年迎峰度夏任务,获得河南电网调度中心充分肯定 [2]
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十四 开创新时代治水兴水新局面
河南日报· 2025-10-19 07:36
水利基础设施投资 - “十四五”期间预计落实水利建设投资2800亿元以上,较“十三五”增加61% [1] - 已建成水库2540座,5级及以上堤防工程1.67万公里,流量5立方米每秒以上水闸3505座,蓄滞洪区14处,大中型灌区299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8万处 [1] 水资源利用效率 - 2024年河南省用水总量214.18亿立方米,满足国家年度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2] -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23.8%、49.0% [2]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29 [2] - 累计建成134个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域,培育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9家、公共机构12家,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8000万亩 [2] 现代水网体系建设 - 谋划"八横六纵、四域贯通"水网布局,基本形成省市县三级水网规划体系 [3] - 建成出山店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扩大南水北调水、黄河水受益范围,推进豫东水资源配置等跨区域引调水工程 [3] - 2035年将基本形成河南现代水网总体格局,逐步建成省级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4] 水生态保护治理 - 重点河湖生态流量全部达标,主要河流生态流量断面保障达标率均超过90% [5] - 全省共建成美丽幸福河湖455条(段)、长度超5000公里 [5] -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93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88.44% [5] - 建立五级河长、四级湖长、三级河长办责任体系,共设立5万余名河湖长 [5]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 建设应用8部水利测雨雷达,设立各类水文监测站8266处 [7] - 建立覆盖全省78个县(市、区)、748个乡镇、8299个村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7]
国内首个地质大模型“坤枢”在郑州上线
河南日报· 2025-10-19 07:36
近日,国内首个地质领域专用大语言模型"坤枢"在郑州上线,标志着郑州超算在地质信息化与国产化技 术融合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坤枢"大模型基于国产超智融合技术,通过双层分组路由策略和任务驱动的跨组路由调整机制,有效缓 解了领域模型在持续学习过程中的灾难性遗忘问题,实现专业知识与通用能力平衡优化,为复杂多变的 地质调查任务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 王苑 目前,模型体验通道已开通,用户可通过国家超算郑州中心工单系统申请账号,直观感受"AI地质专 家"的智能服务。未来,郑州超算将持续优化"坤枢"模型性能,深化在深地探测、深空对地观测等场景 的应用拓展,为新时代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坤枢"大模型在训练中也得到了中科曙光超智融合技术方案支持。该方案采用AI计算开放架构设 计,配备曙光国产云计算平台、高性能计算集群管理调度平台、人工智能平台以及专业的在线运维平 台,可提供类型多样的算力服务。(记者 王冰珂) 该大模型由郑州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联合河南省地质研究院自主研发,是国内首个基于国产高性 能计算与人工智能融合平台打造的地质行业大模型。 "地质调查领域专业性强、数据海量,传统模型 ...
中国开封第43届菊花文化节开幕
河南日报· 2025-10-19 07:36
本届菊花文化节以"宋韵开封,菊香中国"为主题,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河南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封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节会将持续至11月17日,精心策划"1+4"内容矩阵,包 含一场开幕式和互动式宣传推介、沉浸式赏花、场景式促消费、雅集式文化体验等活动,为游客呈现一 场高水平文化盛会。 责任编辑: 王苑 10月18日,中国开封第43届菊花文化节开幕式举行,全城280万盆色彩缤纷的菊花竞相盛放,吸引四海 宾朋相约汴梁,尽享菊城秋色。 开幕前,开封已开展多场产业对接与项目洽谈活动,为地方经济注入新动能。节会期间,还将推出一系 列文化经贸活动,营造全域联动、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同时,一批餐饮名店与老字号集中亮相,非 遗、文创等促消费活动陆续登场,通过多元场景的打造,助力文旅强省建设。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崧宣布开幕。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建慧、副省长宋争辉、省政协副主席张震 宇出席开幕式。 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经过多年积累,已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节会品牌,每年此时,花海人潮相 映成趣,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共赏秋菊之美,共品宋韵风华。(记者 龚砚庆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 青竹) ...
我省印发《科技赋能农业强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强化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
河南日报· 2025-10-19 07:29
政策核心与目标 - 河南省正式印发《科技赋能农业强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未来三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1] - 方案围绕激活农业发展动力、激发农村建设活力、激增农民富裕效力三大核心方向,构建科技赋能立体框架,明确18条重点任务 [1] - 到2027年,农业强省建设将实现阶段性突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3] 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 将种业创新放在突出位置,针对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等构建前沿生物育种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现代化育种技术体系 [2] - 打造贯通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平台网络,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一线集聚 [2] - 加大农业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 机制创新与保障措施 - 提出常态化稳定支持加竞争性重点攻关的农业科研项目组织模式,启动种业创新专项,对动植物种质资源创制给予长期稳定扶持 [2] - 将科技赋能农业强省相关工作纳入市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考核体系,建立动态跟踪机制 [2] - 方案强调强化科技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协同联动,切实提升科技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实效 [1]
现场教学提升文物消防安全水平
河南日报· 2025-10-19 07:29
培训活动概况 - 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省文物局于10月14日在洛阳市举办文物消防安全示范性检查服务培训 [1] - 培训参与者包括省消防救援总队和省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各省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及省直文博单位的安全负责人与业务骨干 [1] 理论培训内容 - 专家结合具体火灾事故案例,剖析文物建筑耐火等级低、火源管控难度大等火灾风险 [1] - 重点解读责任落实、致灾因素、疏散条件、应急处置等“四查”要点 [1] 实地检查与观摩 - 培训人员深入洛阳博物馆、关林景区进行示范性检查培训,结合“一头一尾一预案”等具体内容学习“四查”流程 [1] - 实地观摩模拟火情时单位的应急响应、人员疏散及火灾处置过程 [1] 关林景区消防安全实践 - 关林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多为砖木结构,主要为明清时期遗存 [1] - 洛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指导景区通过将敬香活动引导至殿外固定金属焚香炉、为大型祭祀活动提前制定专项消防预案、电气线路采用地埋线、闭殿前切断非必要电源等方式消除火险隐患 [1] 洛阳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 - 博物馆与外包店铺签订消防安全协议,明确责任区域并制作消防安全责任公示牌,确保责任到人 [2] - 店内消防设施由店方日常巡查,馆方定期抽查店员使用消防设施的能力 [2] - 为确保馆藏文物安全,场馆内禁止一切动火作业,切割或焊接均在室外进行,并落实动火审批和现场监护 [2] 培训成效 - 参训人员表示培训有助于将知识原理转化为实际能力 [2] - 下一步将围绕消防安全“四查”要点,深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提升文物系统本质消防安全水平 [2]
柘城钻石刷新全球纪录(看见·活力河南)
河南日报· 2025-10-19 06:39
公司技术突破与产品 - 公司成功培育出重达156.47克拉的人工培育钻石单晶 经国际宝石学院鉴定 该钻石超越2022年150.42克拉的纪录 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工培育钻石单晶 [1] - 公司的大颗粒单晶技术正式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未来有望拓展出更多的应用场景 [1] - 公司攻克了IC芯片超精加工用特种异型八面体金刚石技术 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3] - 公司参与研发的半导体材料高质高效磨粒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 - 公司已形成培育钻石 金刚石单晶 微粉三大核心品类 [3] 公司业务拓展与产业化 - 公司依托大颗粒单晶培育技术 建设研发中心与生产线 将金刚石的导热优势转化为金刚石散热片等实际产品 [2] - 金刚石的热导率是铜的5倍 硅的10倍以上 成为解决芯片散热问题的关键材料 [2] - 公司的子公司宝晶新材料等智能化工厂 正将技术实力转化为规模化 高质量的产业优势 [3] 行业地位与区域产业集群 - 公司是2021年在深交所上市的龙头企业 [3] - 公司所在地柘城县聚集了223家超硬材料企业 金刚石微粉年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的90%以上 培育钻石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 [3] - 柘城县围绕微粉做精 单晶做强 制品做大 钻石做亮的思路 构建起从原辅材料到终端消费品 高科技功能材料的全产业链 [3] - 未来三到五年 随着产业链持续完善 该区域将加速成长为技术领先 品牌知名的产业集群 [3]
刘宁到浉河罗山潢川调研时强调:牢记嘱托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河南日报· 2025-10-18 18:4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路威凯腾(广州)消费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英文名为Luwei Kaiteng (Guangzhou) Consumer Equity Investment Fund Partnership [1][3][4] - 公司企业类型为有限合伙企业,登记状态为在营(开业)企业,成立日期与核准日期均为2024年10月30日 [1][3][4]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大道60号2706房,登记机关为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1][3][4] - 公司出资总额为94,001万元人民币,其中国标行业分类为其他未列明商务服务业(L7299) [1][3][4] 股权结构与合伙人 - 公司主要合伙人包括路凯(海南)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比例为55.9517%,认缴出资额47,000万元 [1][3] - 第二大合伙人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有全资),出资比例为29.6425%,认缴出资额24,900万元 [1][3] - 其他合伙人包括广州凯得云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国有全资),出资比例14.2855%,认缴出资额12,000万元,以及广州文投科创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有全资、私募基金管理人),出资比例0.1190%,认缴出资额100万元 [1][3] - 所有合伙人的认缴出资日期均为2049年12月31日,首次持股日期均为2024年10月30日 [1][3] 经营范围与运营模式 - 公司经营范围明确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但须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登记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1][3][4] - 公司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路威凯腾(成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3][4] - 公司营业期限为无固定期限,自2024年10月30日开始 [1][3][4]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动城市发展能级跃升 ——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
河南日报· 2025-10-18 08:29
城镇化进程与成果 - 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20年的55.43%增长到2024年的59.22% [1] - 新增城镇常住人口287万人 [1] - 城市数量为38个 [1] - 近七成潜力县(市、区)的城镇化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 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 将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持续优化全省城镇化发展格局 [1] - 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 推动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1] 都市圈发展举措 - 聚焦现代化交通、产业、文化、城市、治理“五个都市圈”建设任务 [2] - 以提升郑州都市圈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区域影响力为目标 [2] - 强化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郑洛协同发展 [2] - 推动都市圈高频政务事项跨域通办 [2] 县域城镇化与产业支撑 - 已培育20个县(市、区)新型城镇化试点 [2] -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因地制宜引导县城发展 [2] - 协调推动设施建设、产业转移、联合招引等合作事项 [2] - 加快促进潜力地区县(市、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 [2] 城市更新与项目投资 - 谋划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重点项目 [2] - 全力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2] - 精准谋划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的补短板项目 [2] - 旨在提升城市宜居度和综合承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