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
搜索文档
刘宁深入滑县浚县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时强调: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 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河南日报· 2025-10-26 18:45
产业发展与政策导向 - 省委书记刘宁强调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 [3] - 提出加强技术攻关,拓展应用场景,不断延链补链强链,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3] - 要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确保十四五顺利收官和十五五良好开局 [5] 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 在滑县(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调研秋粮耕种情况,提出要分类施策抓好秋耕秋种,科学选种用种,落实关键技术 [4] - 强调要提升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4] - 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4] 文旅融合与文化创新 - 调研滑县大运河文化园、道口古镇和浚县古城,了解文旅融合发展情况 [4] - 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强大运河沿线遗产保护设施建设 [4] - 提出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挖掘弘扬运河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 [4]
郑州航空口岸国际货运量突破50万吨 “空中丝绸之路”激活河南开放强引擎
河南日报· 2025-10-26 07:17
核心观点 - 郑州航空口岸国际货运量突破50万吨大关,同比增长超过40%,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国际货运航班超万架次的航空口岸,标志着其物流能级的显著提升 [1][2] - 通过优化通关环境、复制“双枢纽”模式,该口岸正从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转型,并成为驱动区域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 [2][3] 货运规模与增长 - 截至10月22日,郑州航空口岸国际货运量累计达50.3万吨,同比增长超过40%,已超去年全年总量 [1] - 监管的国际货运航班超过1万架次,使该口岸成为中部地区首个跻身“万架次俱乐部”的航空口岸 [1] - 监管的国际货邮量从2019年的33.79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47.16万吨,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大型机场第五、中西部第一 [2] 货物结构优化与产业吸引力 - 出口货物结构从过去的服装、小商品为主,优化升级为以精密仪器、生鲜冷链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流 [2] - 高效的通关能力(如使用移动单兵设备可在30分钟内完成货物查验放行)吸引了速卖通、希音、拼多多等头部电商平台,以及赛峰短舱等高端制造企业落户 [2] 运营模式与区域经济影响 - “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的“双枢纽”模式成功复制至布达佩斯、吉隆坡等地,今年前三季度监管的“双枢纽”货邮量达13.5万吨,约占全部国际货邮量的30% [3] - 该空中通道成为区域融入全球经贸的强劲引擎,带动河南省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达6431.8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高于全国14.7个百分点 [3] 政策与设施支持 - 为支撑高位运行的货运量,海关部门推出了24个专项方案和274条具体措施以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2] - 该口岸的发展是响应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政策导向的体现 [1]
“豫”见世界城市文旅新风貌丨旧巷文脉何以生新韵——世界市长共话古今融合的城市发展之道
河南日报· 2025-10-26 07:17
10月24日,世界市长对话·郑州暨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期间,与会嘉宾在阜民里文化街区进行对 话。 城市,是文明最集中、最丰富的表达载体。如何让老城市的记忆不褪色、新生活的烟火更鲜活? 10月24日下午,郑州商代古城墙脚下,管城回族区阜民里文化街区城市阳台之上,一场"世界市长对话"活动 给出响亮回答。 "商都"堪称古都郑州的重要文化标志。3600年前,商王朝在此定都,青铜的辉光肇始了这座王城的文明序 章。 对话是合作的起点。当一个立体、真实、全面的郑州被世界看到,也就有了更多携手发展的可能。 旧巷新生,在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实现民生改善、遗址保护、文化传承和城市发展等多方面的共赢,郑州做对 了什么? "我们遵循'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原则,坚持保护为先、民生为本、文化为魂、发展为要。对阜民里 片区,在保留原有街巷肌理、建筑特色和历史风貌基础上,实施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改造,通过植入新业 态、新场景、新设施,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破解传统城市更新单一改造和建设带来的经营难题,让百年里 巷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既有文化厚度,又有人情温度。"郑州市副市长张艳敏向外国友人分享道。 郑州的探索与实践,引发对话嘉宾 ...
国际产业投资合作对接活动·河南站 与全球伙伴在合作中共享机遇
河南日报· 2025-10-26 07:17
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10月23日,以"全球产业链区域新支点"为主题的国际产业投资合作对接活动· 河南站在洛阳市举办。50余家外资企业、部分在华外国商协会,以及近百家中央企业、省内骨干企业和机构 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在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中,见证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传递"看好河南投资河南"的强烈信 心。 近年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办的国际产业投资合作对接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打造了沟通政 企、连通内外、畅通供需的高端平台,搭建了产业互联、资本互动、市场互融的重要桥梁,对促进中外企业 深化交流合作、推动地方政府链接全球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次活动落地河南,是河南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中争先出彩的又一新契 机,为河南企业与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对接交流、共赢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河 南的产业优势、市场规模、开放环境,为各国企业在豫投资兴业厚植了沃土、创造了无限机遇。 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司长张焕腾在致辞中,对现场涌动的合作热情给予了积极回应。他表 示:"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鼓励外资深耕中国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丨接续奋斗谱新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二
河南日报· 2025-10-26 07:17
中国式现代化,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全面系统的宏伟蓝图,需要操其要、分其详,致广大、尽精微。 近年来,河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稳增长、扩内需、强创新、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上持续发 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全省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书写了一份 砥砺奋进的中原答卷:2025年预计经济总量达6.7万亿元左右;"十四五"期间,河南规上工业41个行业 大类实现全覆盖,工业经济总量稳居中西部省份第一位;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接 续奋斗、加压奋进的务实举措,充分彰显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政治自觉和主动作为。 时代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历史在接续奋斗中谱写新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 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当前和今后一 个时期,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河南落细落实、见 行见效,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河南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郭栩汝 使命引领方向,目标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丨凝心聚力担使命 奋楫扬帆启新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全省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河南日报· 2025-10-26 07:17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新征程,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 图,发出了砥砺前行的时代强音,在全省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好 贯彻好全会精神,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在社会治理、文化繁荣、健康惠民等领域同步发力,奋力 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我国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建设的一次总动员、总部署。"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郅晓峰表示,将把学习 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围 绕"1+2+4+N"目标任务体系,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为牵引,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在突出抓好 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上再突破,在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上再加强,在抓好凝聚服务群众 工作上再用力,推动全省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更大 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五年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为文化和 旅游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 ...
市场大 潜力足——从三季度数据看河南发展系列观察之三
河南日报· 2025-10-26 07:17
观察河南经济"三季报",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一组数据勾勒出市场大海的壮阔与深邃:前三季 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高于全国5.0个百分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9.93亿 元,同比增长6.2%,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全省进出口6431.8亿元,同比增长18.7%,高于全国14.7个 百分点。 上周,跨国公司巨头太古可口可乐在郑州的新工厂正式投产。这个总投资超过9亿元的新工厂年产量预 计突破100万吨,成为中原地区饮料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标杆。 周口西华也传来好消息,BRF全资子公司产能持续提升,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 而在上月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项目集中签约,涵盖 新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多个前沿领域。 一个个大项目、新项目为发展带来强劲动能。前三季度,全省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8.4%,拉 动全省投资增长5.4个百分点。 将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抓手,河南在稳住外资存量、紧盯重点项目、办好促进活动、拓展引 资渠道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无论是年初的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丨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力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全省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河南日报· 2025-10-25 07:48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重要部署,为我们在新时代 新征程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 厅长孙巍峰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把深入学习贯 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锚定"四强两高"农业强省建设目标,坚 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推行良田良种良法良机"四良"集成粮食大面积增产模式,深入实施乡村富民产业 发展行动,加快培育"6+18"产业链群,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开展"豫 农优品"天下行活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片区组团推进宜居宜业和 美乡村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更多"三农"贡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科 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锐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全 ...
从内陆腹地走向世界前沿
河南日报· 2025-10-25 07:48
事实证明,河南这片热土,已成为跨国企业布局中国市场的战略要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 下,河南迎难而上,持续扩大开放,推动贸易往来更加顺畅有序,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为经济社会发 展注入了新资源、新要素、新动力,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 吸引和利用外资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与贡献者, 外资企业已深度融入中国经济肌体:它们贡献了全国近7%的就业、1/7的税收、约1/3的进出口,以及半 数以上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它们带来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驱动着产业升级与创新,是中国 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的关键力量。从"稳外资"系列政策到坚定不移的开放之路,都彰显了中国与外资共 赢未来的决心。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外资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开放的空间决定着发展的空间,开放的水平决定着发展的水平,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质量。河南虽 然不沿边不靠海,却不断突破地理界限,从大胆探索的"创新试验田"到通达全球的"立体新丝路",河南 的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开放能级持续提升。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临空经济、临港经济、枢纽经济百花 齐放,从主要输出劳务、粮食,到输出 ...
在航空港 打造豫台智造融合示范区样本——2025豫台经贸洽谈会暨两岸智能装备制造对接活动综述
河南日报· 2025-10-25 07:48
活动概况 - 2025豫台经贸洽谈会暨两岸智能装备制造对接活动于10月23日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开幕,主题为“智能制造 融合未来”,共有340余名两岸嘉宾参与 [9] - 此次活动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豫台经贸合作的深度对接 [9] 签约成果 - 活动总签约项目39个,合同金额达293.69亿元人民币 [10] - 开幕式现场有8个项目签约落地,包括郑州航空港医疗协作互利机器人项目等 [10] - 签约项目覆盖智能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智慧农业、文旅文创、青年创业等多个领域 [10] 青年交流与合作 - 举办“两岸青年企业家圆桌对话”,聚焦数字经济、电子信息、文旅融合等产业合作 [10] - 台湾中华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长张明振带来4个跨境合作项目,希望推动两岸青年携手开拓国际市场 [11] - 郑州航空港为青年创业提供“五大无忧”政策,河南省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拥有3000平方米办公空间,正积极申报国家级基地 [11] 合作历史与基础 - 自2009年以来,豫台双方已共同举办16届经贸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562个,总投资额超过3300亿元人民币 [12] - 合作项目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食品等多个领域,富士康、台塑、统一、旺旺等一批优质台资企业在河南扎根 [12] - 河南省实际存续台资企业达1086家,其中48家年产值超亿元,总投资额达198亿美元 [13] 产业平台与生态 - 郑州航空港区构建“一中心三园区多联动”的空间发展格局,为海峡两岸企业落地服务 [17] - “三园区”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分别聚焦不同重点领域 [17] - 郑州航空港区已成功获批两岸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截至目前区内台资企业达36家,其中2024年引入28家 [13][14] 招商与对接活动 - 去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务实开展专题对接活动,成功承办12次相关活动,全年接待参访台商超过1000人次 [13] - 积极赴昆山、苏州、上海、厦门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参加各类峰会论坛,举办招商推介活动8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