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河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全力以赴应对强降雨丨河南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应对强降雨
河南日报· 2025-09-11 07:38
9月10日,郑州市二七区城市管理局抢险人员开展汛期风险排查、积水抢排等工作。 记者 宋亚猛 摄 9月10日,记者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我省于当日19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防范应对本轮强降雨过 程。 省气象台当日15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11日8时至12日8时,我省多地将出现暴雨、大暴雨,最大降雨量 100毫米到150毫米,局部可达180毫米到200毫米。我省东部和南部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 天气。经会商研判,根据《河南省防汛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省防指决定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9月10日 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当前我省降雨已进入关键阶段,预计9月11日8时至12日8时,省内多地雨势将显著增强,伴随强对流天气。 据最新气象监测,本轮降雨范围将覆盖安阳南部、新乡、焦作、济源、三门峡东部、洛阳北部、郑州、开 封、商丘、平顶山、许昌、漯河、周口、南阳东部、驻马店西部及北部、信阳西部。 省防指要求,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强降雨过程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值班值守,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汛 情变化,滚动会商研判,适时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要聚焦水库、南水北调、高速公路、重要国省干道、铁 路沿线等重点部位,落 ...
百年煤城何以当上转型优等生
河南日报· 2025-09-11 07:38
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百年煤城焦作完成了一场令人瞩目的华丽转身,发展新路径清晰。 最近,焦作再次获得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评"优秀"等次。这背后是其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创业创新创造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 其中,项目建设是"硬支撑"。 6月29日,瑞庆年产30万台第五代混合发动机项目投产。"项目从对接洽谈到开工建设仅用150天,投产 后将带动公司年产值从5.6亿元增加到40亿元。"瑞庆汽车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齐国海说。 瑞庆公司的发动机项目是焦作市"三十工程"十大工业项目之一。围绕工业、基础设施、民生三大领域, 焦作每年集中力量推进30个重大项目,积蓄发展动能。 9月9日,在响亮的汽笛声中,一列满载物资的货运列车缓缓驶入焦作演马庄矿集装箱站台。 这里曾是焦作煤矿工业的"心脏",当年满载"乌金"的列车带来滚滚财富;如今,同样的轨道上,载着水 渣等工业物资的列车奔向全国各地。 "依托完善的铁路专线网络和成熟的仓储系统,演马庄矿已经成为中原(豫北)大宗物资综合物流枢 纽。"焦煤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演马庄矿的转型,是焦作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全市煤炭工业占规上工业比重由原 来的81. ...
“两山”理念在河南丨溱洧二水流淌诗情绿意——“诗中风光今又现”之新郑篇
河南日报· 2025-09-11 07:38
在中国众多的河流中,有两条颇为浪漫的河流——溱水、洧水。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两千多年前,《诗经·郑风·溱洧》用简约生动的文辞,将溱 洧河畔碧波荡漾、欢乐祥和的场景精准定格。 "溱与洧,方涣涣兮。" ——《诗经·郑风·溱洧》 西距郑风苑数公里,洧水公园水波潋滟、景色怡人。 洧水又名双洎河,是新郑的母亲河。总投资5.68亿元、占地1200余亩的洧水公园(双洎河综合治理示范 段)已建成开园5年,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引人打卡游乐。 "俺家也成了观景房喽!"家住凤台苑小区的朱先生看着洧水公园的景致,笑呵呵地说。 "好环境带来好心情,洧水河畔人气高着呢!"闲暇时间,新郑市民王俊甫和戏迷朋友总聚于洧水公园兴 济亭下练唱。 新郑,郑韩故城,《诗经·郑风》发源地。承载悠长文脉、秀美风光,溱洧二水从《诗经》中流淌而 来。 9月7日,白露。位于新郑市区东部郑韩故城城墙旁、溱水之滨的郑风苑,蒹葭苍苍,荷叶田田,绿树婆 娑,亭榭映水,尽是一派清新自然、典雅静美的景象。 每逢周末,新郑市民武丽霞总约上几个闺蜜到郑风苑转上一转。"这可是咱老百姓家门口的乐园和氧 吧。《诗经》里写的,在这里都具象化了。"她调出手 ...
新闻发布厅丨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三 “六新”铸就工业硬核担当
河南日报· 2025-09-11 07:38
严琛在发布会上用综合质效实现新提升、产业结构实现新升级、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数字赋能实现新 进展、绿色低碳实现新气象、产业生态实现新改善"六个新"概括了河南制造业"十四五"发展成果。 "十四五"期间,我省紧紧抓住"7+28+N"产业链群这个战略抓手,工业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 理增长。规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实现全覆盖,工业经济总量稳居中西部省份第一位,过去四年规上工业 增加值年均增速6.1%、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年均增速16.7%、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扛起 了"工业大省挑大梁"的重担。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成功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 集群,长垣市门桥式起重机械、襄城县碳硅新材料等9个集群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全省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增长引擎,比亚迪、宁德时代、洛阳百万吨乙烯等一批重点项目 加快建设或建成投产,全省汽车整车产量突破百万辆。 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河南累计建设省实验室27家、省级产业研究院55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9 家、中试基地6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提升到77.76%。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 融合,深入实施 ...
河南劳动力之变:从卖力气到凭本事——“技能照亮前程 豫见精彩未来”系列观察之一
河南日报· 2025-09-11 07:38
在人力资源市场的"中国地图"上,"河南力量"是一股重要力量。几十年来,他们北上南下,东奔西走, 以勤劳和智慧推动经济车轮滚滚向前。他们既是时代浪潮的搏击者,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者。 但"河南力量"也在悄然变化——以前,他们有的是力气,不少人靠力气吃饭;如今,他们有的是技能, 很多人走上了用技能谋生的道路。 一位就业者如是说——"以前没手艺,为了生活只能到南方打工,即使机会多找工作也是四处碰壁。现 在好了,我通过区里组织的电工培训拿到了技能证书,不仅在家附近找到了工作,工资还涨了一大 截。"商丘市睢阳区居民张伟的话,道出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新变化。 一位创业者如是说——"2023年3月,我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免费培训班学习面点制作技能,结业后开了 一家手工馍店,生意很好,仅手工馒头一天就能卖2000多个。前不久,我又盘下一间面积大一点的门 店,最迟11月开业。"洛阳市偃师区西寺庄社区"老家手工馍"店老板乔会娟,讲述一技之长带来的人生 变化。 一位求职者如是说——"现在拿着车间生产出来的产品,我能独自'诊断'品质了;跟着经验丰富的师傅 工作,他们讲解产品质量要点时我也能听懂了。"2024年大学毕业的冯文豪,通过到郑 ...
“两山”理念在河南丨诗中淇奥 碧波悠长 ——“诗中风光今又现”之鹤壁篇
河南日报· 2025-09-10 09:41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诗经·卫风·淇奥》 今天起,河南日报推出"诗中风光今又现"系列主题报道,记者将循着古典诗词的线索,以古今对比的视 角,记录中原大地上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的鲜活故事,生动呈现河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 路的实践成果与壮阔图景。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两千多年前,《诗经·卫风·淇奥》以清丽婉转的诗句,勾勒出淇河两岸绿意葱 茏、生机盎然的景象。作为一条从《诗经》中流淌而来的文化之河,淇河承载着千年文脉,源远流长。 9月6日,在鹤壁市淇河国家湿地公园,游客们放缓脚步,倚栏拍照。垂柳、碧水、青草与水鸟相映成 趣,构成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处处洋溢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 近年来,淇河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2021年更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自《诗经》以 降,无数文人墨客留下描绘淇河两岸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的诗词,为其赢得"中国诗河"的美誉。 这样的成绩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鹤壁自上而下多年来的精心呵护。 在淇河淇县段,王东成像往常一样,一边巡视岸边,一边清理垃圾。今年65岁的他,已在巡河岗位上坚 守了整整10年。"村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主动参与到了河道治理中。" ...
会思考的城市长啥样? ——看鹤壁用AI与数据重塑城市未来
河南日报· 2025-09-10 09:41
城市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载体,正加速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化发展的双重进程。2023年,国家数据局等17 部门联合印发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通过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多维度城市数据融合创 新,为治理服务升级注入智慧动能。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鹤壁市率先构建"可感知、能思考、有温度"的城市智能体:完善全域物联感知 网络、贯通数据共享脉络、夯实现代化数据底座,形成精细化治理闭环。 依托华为技术支撑,鹤壁统筹建设事件中心、智能中枢等核心平台,联动2.7万路感知设备、2.5万路视联设备 与5.33亿条政务数据,融合33种AI算法实现"五觉"协同感知,打造出"四联一体"的智能底座,全方位赋能城 市运行。 这座正在褪去钢筋水泥冷硬外衣的"会思考"的城市,正以数据生命体的崭新姿态,让安全触手可及、让服务 精准随行、让生活温暖如春。 智慧交通 "数字触角"重塑出行体验 9月1日傍晚6时,鹤壁市淇滨区兴鹤大街迎来晚高峰。川流不息的车流中,一根根智慧合杆静静矗立,杆体上 的雷达与摄像头犹如敏锐的"数字眼眸",实时捕捉道路动态。数据源源不断流向云端,红绿灯配时悄然调 整。曾经的"车看灯"通行模式,已彻底转向"灯看 ...
打造“幻乐之城” 中牟缘何有戏
河南日报· 2025-09-10 07:31
从美国自由女神像到埃及金字塔,从珠穆朗玛峰到故宫博物院……在郑州方特欢乐世界,可以在几分钟内飞 跃全球。 刚走出"飞越极限"场馆的李女士举着手机回放视频:"俯冲时心都提到嗓子眼儿,掠过珠穆朗玛峰时忍不住伸 手去摸一摸。"画面里布达拉宫与万里长城无缝衔接,座椅的倾斜角度精准复刻飞行的失重感,曲面大屏所带 来的视觉冲击让人直呼刺激。 今年暑期,中牟累计接待游客795.86万人次,同比增长6.8%。这个坐拥8大文旅项目的小城,在年轻人中悄然 走红。 从传统农业大县到打造"幻乐之城",中牟文旅缘何有戏? "好戏"上演 中牟是一座宝藏小城。 古时,孔子周游列国曾驻足于此,官渡之战的烽烟曾在此燃起。这里还是美男子潘安的故乡、箜篌制造的最 早地。 如今,这里上演着文旅产业发展的"一出好戏"。 在郑开大道约8公里范围内,布局了郑州绿博园、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水上乐园、方特梦幻王国、建业电影小 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郑州海昌海洋公园等8大文旅项目,构成河南省主题乐园项目最集中的区域。 "2010年9月郑州绿博园开园,为中牟文旅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也让中牟人首次真切感受到文旅消费的力 量。"中牟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 ...
穿越三千年来洛阳看一场“古代阅兵”
河南日报· 2025-09-10 07:31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新型战机划破长空,"东 风"系列导弹运输车浩荡驶过——国之重器,彰显着科技实力和国防力量。 在洛阳博物馆,两柄古剑静静地述说着过往。一柄属于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一柄是战国时代的"繁阳之 金"。它们精湛的铸造工艺反映出当时的军事装备水平和冶炼技术,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军事作战方式的重要 实物资料。 中国古兵器的智慧之光,更早地闪耀在夏商之时。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有一件青铜戈,据考古学家测 定,其年代距今3000多年。当时,青铜戈的出现堪称兵器革命,它不像剑以刺击为主,而是通过戈头与木柄 的组合,实现劈、啄、勾等多种攻击方式,攻防一体。 青铜戈。 令人称奇的是,这种结构体现出原始的"模块化"设计思维:戈头可更换,木柄可调整,以适应不同战斗场 景。这种思路与现代步枪根据不同任务更换配件、扩展功能的设计逻辑相契合。 从玉钺到仪仗指挥刀,读懂军事权威的表达 穿越三千年时光,在中原腹地的洛阳,夏商时期,青铜匠人已在炉火中锻造出最早的"高科技"兵器;隋唐时 期,漕运繁忙,大运河曾是维系军事后勤保障的动脉。 走进洛阳的博物馆,从一件件静默的瑰宝中, ...
了不起的河洛文化丨河洛文化 森罗万象
河南日报· 2025-09-10 07:31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及天街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张怡熙摄 "在王朝时代,洛阳盆地有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 址,史称'五都荟洛'。将眼光放大到整个河洛地区,古都名城更多,郑州商城遗址、郑州小双桥遗址、郑韩 故城遗址、虢国上阳城遗址等都创造了璀璨的文化。" 河洛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以夏商周文化为主干,以汉魏唐宋为内容,以古都洛 阳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以"河洛郎"为特征,文化传承范围广泛,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延伸。有专家这样 概括河洛文化。 一 9月5日,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吴涛对记者说:河洛文化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延续至今的河洛地区 文明发展的总和,森罗万象,我们不能一句话界定河洛文化是什么,但可以向读者介绍河洛文化主要有些什 么。 9月5日至6日,裴李岗时代与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裴李岗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考古 学文化的典型代表,以肇始文明元素最多、分布范围最广、对周边地区影响最大著称,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物 质文化遗存,更见证了早期中国文化圈雏形的形成,展现出距今9000—7000年中国人类社会发展的灿烂画 卷。 河洛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