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呈现良好态势 平稳向好 趋新向优 韧性增强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10月21日,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向好、趋新向优、韧性增强的良好态 势,主要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867.57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 0.4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07.37亿元,同比增长3.1%,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 18659.76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6200.44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 全国0.5个百分点。 生产供给稳定增长。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6%,比上半年加快0.4 个百分点。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稳定向好。前三季度,全省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134.50万吨、同比增长2.8%,比 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特色经济作物较快发展,中药材产量43.52万吨、同比增长4.0%,比上半年加快1.6 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2.2个百分 点,增速与上半年持平,高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装备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20.0%、14.3 ...
新闻发布厅丨持续向绿向新 河南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基础设施提质升级 10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南省能源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我省"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 量发展的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介绍,这五年,全省上下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 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 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 源体系,能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清洁能源提速发展 一方面,河南加快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加快构建绿色低 碳的能源消费体系,能源结构持续向绿向新。 "截至今年三季度,全省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超过8700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55%,是'十三五'末的 2.6倍以上,贡献了'十四五'以来90%以上的新增电力装机。"省能源规划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勇 刚介绍,预计到2025年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超过8800万千瓦,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 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有望突破1400亿千瓦时,绿电占比接近40%。 能源开发利用结构更加优化。全省一次能 ...
全球11人,她是中国唯一 河南姑娘鲁静怡受聘世赛全球技能梦想大使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技能人才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河南自2019年起,累计投入超100亿元用于职业技能培 训评价及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创新推出技工教育联盟重塑、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培育等举措,让技能人才在这 片肥沃的土壤中茁壮成长,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截至目前,河南技能人才总量达1970多万人,高技能人才 总量690多万人,均位居全国第二。 2020年9月,中考失利的鲁静怡来到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求学。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她认识到学习技能也能实 现人生价值,于是下功夫用心学好专业知识。凭借扎实的技艺、沉稳的心态,她一路过关斩将,于去年代表 中国队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摘得金牌。"一路走来的经历告诉我,技能是劳动者成长的阶梯,也是实现自 我价值、成就人生梦想的金钥匙。在技能的广阔天地里,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技能成才、技能就业,正在 成为越来越多青年的人生选择。"她说。 "我身上多了一个身份,也就多了一份责任。我要肩负起职责,通过分享我的成长经历、技能故事等,引导更 多青年人了解技能、拥抱技能,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10月21日,世界技能大赛冠军鲁静怡刚从克罗地亚回 到老家郑州航空港区洧川镇鲁湾村,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 ...
未来十天晴好 散墒整地正好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10月21日,记者从省气象部门获悉,全省将告别9月以来历史罕见的持续阴雨模式,未来十天将以晴 天、多云为主,日照充足、气温回升,为当前散墒整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气温也将开启反弹模 式,午后暖意渐浓,但早晚时段依旧寒凉,公众需注意及时添减衣物。 责任编辑: 秦臻 持续阴雨给农业生产带来显著冲击。截至10月21日,全省72%的测站土壤偏湿,40%的测站土壤水分过 饱和,部分地区田间积水严重,导致秋收扫尾延误,秋种整地工作受阻,小麦播种推迟。省气候中心分 析,此次持续阴雨源于大气环流异常,偏西、偏强、偏北,南侧台风不断,引导副热带高压西侧的暖湿 气流源源不断地北上,我省长时间处于副热带高压北侧边缘,渗透南下的冷空气和暖湿气流频繁交汇, 致使阴雨不断。 随着天气转晴,气温也同步开启回升通道。预计全省24日多地最高气温将升至16℃至18℃,午后暖意明 显。不过最低气温回升相对滞后,从23日开始,最低气温将缓慢回升至7℃至10℃,但早晚时段依旧寒 凉。 当前全省大部土壤偏湿,田间有积水或土壤水分饱和地块,农业气象专家建议,各地应抓住有利天气尽 快排除田间明水和耕层滞水,做好腾茬散墒,科学安排整地,确保不误农时,为保苗 ...
科学抗湿晚播 种足种好小麦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天气影响与麦播现状 - 河南省麦播时间因9月以来持续阴雨影响较常年推迟7天至15天,部分地块面临土壤湿涝和播期更晚的难题 [1] - 持续阴雨天气虽给收秋腾茬和整地播种带来困难,但也显著增加了深层土壤储水量,为小麦足墒播种和出苗创造了有利条件 [1] - 截至10月19日,全省72%的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显示土壤偏湿,53%的测站土壤水分过饱和 [2] 技术应对与科学播种 - 河南省采用成熟的晚播小麦"四补一促"应变栽培技术,即选用晚播早熟品种以种补晚、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科学施足底肥以肥补晚、加强冬前田间管理促进弱苗转壮 [1] - 麦播需严守"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原则,践行"宁晚勿烂、适墒应变"理念,待耕层土壤墒情适宜时再播种以保障出苗率 [2] - 针对抗湿晚播小麦整地播种需坚持"四不宜":不宜过早粉碎秸秆、不宜过早用大型农机翻耕整地、不宜在土壤过湿时机械镇压、不宜盲目抢时早播 [2] 品种选择与田间管理 - 河南省生产推广的小麦品种90%以上为半冬性品种,多数介于半冬性与弱春性之间,不需要大规模换种,但对超适宜播期下限的田块需及时更换晚播早熟的半冬偏春性或弱春性品种 [2] - 土壤湿涝易诱发根茎病害与杂草生长,必须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严禁"白籽下地",播种深度应比适期播种浅1厘米至2厘米以助力幼苗早出土 [3] - 由于前茬玉米密植技术耗肥多且前期降雨导致肥料淋溶,农户应科学增施底肥以确保抗湿晚播小麦正常生长的养分需求 [3] 政府支持与预测展望 - 省农业农村厅已制定相关技术指导意见并派出18个省级小麦专家指导组,会同市县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落实关键措施 [3] - 据气象部门预测,10月底至11月上旬全省大部土壤墒情将转为适宜,能为麦播提供良好窗口期,全省麦播大面积展开预计到10月25日左右 [1]
看一场球 游一座城 品一段文化 “排球+文旅”套餐风靡洛阳城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10月17日晚,洛阳体育场内欢呼声此起彼伏,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第二阶段洛阳队主场对阵 商丘队的比赛,以3比0完胜落幕。 这场赛事不仅延续了洛阳队老牌劲旅的战术风采,更让一场"体育+文旅"的盛宴惊艳亮相,让观众在排 球激情中沉醉于古都文化魅力。 赛前,身着传统服饰的舞者手捧绢制牡丹,随着《霓裳羽衣曲》的悠扬旋律翩翩起舞,花瓣造型的记分 牌与赛场周边的牡丹灯箱相映成趣,恍惚间让人穿越回"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大唐盛世。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合作酒店还推出"排球主题房",房间里摆着洛阳队球员签名排球和赛事纪念册,真 正实现"看一场球,游一座城,品一段文化"。 "这不仅提升了赛事吸引力,更给球队攒了稳定的观众缘,还让洛阳的城市品牌和球员影响力持续增 长。"洛阳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的话道出了关键,要把赛事流量变成文旅留量和经济增量。 为了让更多人走进赛场,赛事组委会的"神都女排"免票活动超接地气,关注"一码游洛阳"微信公众号回 复关键词就能参与,门票抢完即止。这不仅拉近了球迷和球队的距离,还为第二阶段主场高上座率打下 基础。 如今的洛阳主场,座无虚席是常态。球迷们挥舞着"洛阳牡丹队,加油"的旗帜,球员一得分就齐声 ...
郑州商城与夏商文明暨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郑召开 郑州商城是夏商考古核心支点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对郑州商城考古给予充分肯定,夏商时期是中国早期王朝国家形成的重要 阶段,郑州商城的考古发现,拓展了商文化时空范围,70年来始终是早商文化、商代都邑等研究的核心 议题,培养了大批考古人才,积累了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经验,为现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优秀案 例。 "殷墟考古使商代晚期成为信史,郑州商城是连接商代晚期和夏王朝之间的重要环节,郑州商城考古拓 展了商代早期文明研究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说。 郑州商城与夏商文明暨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10月19日在郑州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的240余 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与会学者系统梳理郑州商城70年来考古工作的标志性成果,深化夏商文明研 究,加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为服务文化强省战略、支撑国家"夏商文明研究工程"筑牢学术根基。 研讨会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文 物考古学会、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城 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共同主办。 70年栉风沐雨,70年薪火相传,郑州商城的考古 ...
河南入境游热度持续飙升 黄河游成国际新宠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黄河岸边成为境外游客的打卡焦点。赤道几内亚游客艾米莉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大禹山观景台用镜头记 录黄河的波澜壮阔:"黄河太美了,太震撼了,我要分享给我的朋友们。"越南游客选择来到三桥汇近距 离观赏黄河,并且对导游讲解的三桥汇历史表现出浓厚兴趣。 随着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积极推动黄河主题线路融入国际旅游产品,不断增加活动及丰富产品内容,入境 游市场持续向好。"黄河正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热门纽带,预计到年底还将有更多境外团队陆续抵 达。"赵奕鼎说。 入境旅游是反映城市魅力指数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衡量旅游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尺。 金秋时节,虽阴雨绵绵,河南却迎来入境游高潮,来自全球的游客在此沉浸式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成为国际友人感知黄河文化的重要窗口。据郑州黄河文化公园营销总监赵奕鼎介绍, 进入10月份以来入境游火热,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仅1周时间接受预订的入境团队已有20余个,涉及新加 坡、越南、马来西亚、美国、荷兰、印尼等多个国家。 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炎黄二帝巨塑凭借其庄严巍峨的形象,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赞叹。到此游览 的一名印尼游客表示:"太壮观了,导游给我们讲解了背后的历史故事,中国的文化很令人惊 ...
豫见前沿 实力出圈丨河南翼 展新姿
河南日报· 2025-10-21 07:24
10月16日至19日,这场备受瞩目的直升机盛会如期举行。来自郑州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的中国飞龙通用 航空有限公司、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凭借"制造+运营"双轮驱动参展模式,在展会上大放异 彩,充分彰显了中原低空经济的强劲动能与开放姿态。 此次飞行表演的主角——3架自转旋翼机,外表呆萌可爱、被观众称为"空中三蹦子",出自河南三和航空工业 有限公司。别看它们模样憨态可掬,性能却十分精良,在展会期间累计完成5场精彩的飞行表演,圈粉无数。 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参展的S750型纵列双旋翼无人机和"太阳之鹰"自转旋翼机,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 空白,并已取得民航局型号合格证与生产许可证,是名副其实的"河南造"。 该公司行政总监岳庭介绍,此次展会收获满满,与6家省级应急管理单位、5家农林服务企业及4家通航运营公 司达成深度合作意向,签约意向订单50架。 AC312E直升机亮相天津直博会静态展。 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供图 "快看那烟带!"10月19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飞行表演现场,3架来自郑州国家通航产业综合 示范区的自转旋翼机拖着绚丽烟带,以整齐划一的梯形编队掠过长空,瞬间引得现场掌声雷动、 ...
豫排联赛“开门办赛” 召唤全球“排场妮”回家打球
河南日报· 2025-10-21 07:24
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第二阶段比赛正在火热进行。赛场内的精彩比赛与赛场外体商文旅融合 发展的火热气氛遥相呼应,让第二阶段的豫排联赛更上一层楼、"排场"十足。目前第二阶段比赛已经进 行了四轮,记者从赛事组委会获悉,"开门办赛"的豫排联赛,依然欢迎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排球巾帼报名 参赛。"不论身处何方,就算是天涯海角,只要符合条件,随时欢迎回到'老家河南'来参赛。"赛事组委 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扩大参赛群体,打造"全员排球"模式,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将参赛运动员年龄设置为16— 45周岁,中学生、大学生、退役运动员均可参加;同时,还为每支参赛队伍设定了30人的"大名单"名 额,以期助推河南排球运动的普及、丰富发展底蕴,为河南"三大球"振兴奠定基础。根据竞赛规程,参 赛运动员的资格标准有四—— 1.报名运动员参赛年龄为16—45周岁,即1980年1月1日(含)至2008年12月31日(含)出生的运动员。 2.参赛资格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拥有代表市(区)户籍。 (2)身份证号前4位对应代表市(区)属地。 (3)2025年1月起不间断缴纳代表市社保记录。 (4)拥有代表市(区)大学或中学在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