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河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民生暖镜头丨让老年人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河南日报· 2025-10-23 07:51
洛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何艳介绍,该市推进市级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 老服务中心、居民小区养老服务站和家庭养老床位的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街道社区养老 服务设施全覆盖。 10月20日,在临颍县窝城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82岁的孟庆有告诉记者:"俺以前对乡镇敬老院印象不 好,一直不想住。"去年他在家人劝说下试住了几天,发现这里餐厅、医疗室、综合活动室等一应俱 全,卧室内还装有紧急呼叫器、防滑地垫、适老化扶手等设备,环境干净整洁,护工的照料也及时周 到。很快,他办理了入住。 "特困老人自愿、免费入住,每月还可领取零花钱。社会老人入住则根据护理级别,每月缴纳1000元至 2800元不等。"该中心负责人郭占营介绍,目前这里入住61名老人,其中包括34名像孟庆有这样的社会 老人,比去年多了19人。 "自2022年至今,临颍县推进9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委托6家公司进行社会化连锁运 营。"该县民政局副局长王川介绍,转型后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院容、管理等方面均较之前有明显改 善。 "2020年4月,我们通过公建民营模式引入上海九如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承接运营,目前有床位300 ...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丨文旅票根里的消费活力
河南日报· 2025-10-23 07:51
行业趋势:票根经济的兴起与模式 - 票根经济是以票根为载体或纽带,通过折扣、满减、积分等形式链接其他消费场景,构建涵盖票务销售、消费衍生、文化传播等环节的新型经济形态 [2] - 该模式将原本孤立的产品或服务串联起来,让不同领域的消费资源流动与共享,实现多方共赢,将流量最大化转化为经济增量 [5] - 消费者凭借一张票根可解锁吃住行玩等一系列福利,例如凭演唱会门票获取周边酒店、景区门票折扣,或通过电影票根解锁商圈消费满减 [2] 市场表现:郑州文旅消费活力 - 2024年郑州市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47场,观众达96万人次,今年以来审批营业性演出约5万场,剧目751个,各大剧场一票难求 [2] - 演出期间郑州推出酒店、景区联动服务,有效延长观众停留时间,以票根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整个消费链 [2] - 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河南省接待游客27.23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64万亿元,年均分别增长6.8%和7% [4] 案例实践:票根经济的商业应用 - 郑州奥斯卡龙湖金融岛影城通过观影票根联动商圈合作门店,提供满减优惠,激活商圈消费 [3] - 郑州大剧院推出“艺游郑州”文商旅促消费活动,联动博物馆、餐饮、住宿等全市商业业态品牌,为观众提供多重消费优惠,外地观众凭异地身份证或车票可享指定场次5折购票 [3] - 2025五月天25周年巡回演唱会郑州站期间,大量歌迷涌向蜜雪冰城总部概念店及周边餐饮店,带动粉丝套餐和专享优惠消费 [3] 行业影响:文旅融合与品牌提升 - 票根经济将短期演唱会消费转化为对本地特色产品、文化体验的持续关注,提升游客体验并助力城市文旅品牌传播 [3] - 文化和旅游消费正向着融合、创新方向前进,一场演出能带动旅游、促进商业消费 [3] - 河南省坚持以“老家河南”“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为统领,持续提升文旅形象 [4]
风雨之下稳粮仓——河南农业生产的“韧性密码”
河南日报· 2025-10-23 07:51
10月11日,永城市高庄镇盛源农机专业合作社,13座烘干塔日夜吞吐、全天候运转。 张朋 摄 碧波荡漾的湖水通过宿鸭湖水库渠首闸闸门奔涌而出,沿着干渠流向广袤的田野(摄于7月16日)。 弓华静 摄 河南粮食生产连年不易。今年春节雨雪寒潮、春季少雨干旱、夏季干热风、秋季旱涝急转……一系列挑战接 踵而至,粮食生产形势严峻。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河南农业抗灾能力的建设不仅关乎1亿人的饭碗,更直接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大局。 如何提升河南农业韧性,使其面对各种冲击和长期压力时,能够预防、预见、吸收、适应并转型,从而维持 核心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记者深入一线,试图解码河南农业生产的韧性从何而来。 让作物扛住极端天气 "郑麦1860是真抗造!"回忆今年夏粮的收成,民权县花园乡种粮大户吴成林不由感叹,"今年春季干旱、初夏 高温,换老品种早减产了。" 这份"抗造"在今年6月测产中得到硬核印证。民权县郑麦1860示范田,实收面积9.94亩,平均亩产达766.4公 斤;在获嘉、鹤壁、南乐等地,它同样交出亮眼答卷——获嘉县实收3.6亩,平均亩产856公斤;鹤壁市城乡 一体化示范区实收3.7亩,亩产822公斤;南乐县实收3.3亩,亩产8 ...
持续深耕中原 赋能绿色转型 富士康致力打造全球首个“储能灯塔工厂”
河南日报· 2025-10-23 07:51
公司战略与业务进展 - 富士康新能源电池(郑州)有限公司于10月21日举行储能量产仪式暨新品发布会,推出AIO系列261kWh/522kWh和4.32MWh分布式/组串式储能系统等多款产品 [1] - 公司与多家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储能系统在工业园区、数据中心及新能源电站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1] - 此举标志着富士康新事业总部"3+3+3"战略布局迈出重要一步,该战略涵盖电动车、数位健康、机器人3大未来产业,人工智慧、半导体、新世代通信3大核心技术,智慧制造、智慧电动车、智慧城市3大智慧平台 [1] - 富士康新事业总部于2023年4月25日揭牌成立,宣布将持续深耕河南,重点布局电动车、储能等新兴产业,将郑州基地打造成全球创新和产业布局的核心基地和重要标杆 [2] 生产能力与产业布局 - 富士康新能源电池公司具备源网侧及工商业全场景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科创园区、智能制造、数据中心、轨道交通和零碳园区等多种场景 [1] - 公司支持刀片、方壳、软包等各类电芯的系统集成与制造服务,同时兼容大储与工商储的代工需求 [1] - 公司于2024年10月24日正式落户郑州航空港,厂房总面积2万平方米,配备工艺先进的Pack全自动化产线 [2] - 公司构建了以上海研发中心为创新核心、武汉试制中心为转化枢纽、郑州运营生产中心为制造基地的储能产业闭环,实现了"研发—制造—营销—运维"全链路一体化 [2] 市场定位与发展目标 - 富士康致力于打造全球第一个'储能灯塔工厂',旗下储能品牌"富储科能"聚焦"安全"核心,依托富士康全球领先的精密制造技术与垂直整合能力 [2] - 公司将以郑州基地为中心,充分发挥全球200多个据点的网络优势,加快构建"全场景覆盖+全球化服务"的储能产品矩阵与运营网络 [5] - 公司目标是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的解决方案,助力全球低碳可持续发展 [5] 行业背景与区域影响 - 在"双碳"目标深入实施和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储能已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 [3] - 郑州航空港正在创建国家绿电经济先行区,聚焦新型电池、储能系统、光伏、氢能、综合能源等重点领域,系统推进项目建设、产品招商和技术创新 [3] - 富士康储能项目的量产将有力推动河南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注入新动能 [3] - 项目体现了富士康对港区发展的高度认可,是双方构建互利共赢合作生态的又一实践 [5]
底盘稳 韧性强——从三季度数据看河南发展系列观察之一
河南日报· 2025-10-23 07:51
农业端稳饭碗、工业挺起脊梁、服务业焕新升级……河南经济"三季报"出炉: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 产总值48867.57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这份来之不易、含金量高的发展成绩单,为我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我省采取有力举措,从年初奋战"开门红",到推进下半年经济持续向上向好,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政策"组合拳"加力提效、三大产业协同发展,彰显了经济大省的底气与韧 性。 根基稳固 底气更足 风雨无阻,一往无前。"平稳向好"是河南经济大盘的关键词。 见微知著。一碗炒粉、一杯奶茶、一个玩偶,呈现出更加可亲可感的河南,让我省"热气腾腾"的现代服 务业具象化了。"这么中那么燃,周末到河南",服务业蓬勃发展,亦是经济韧性强、底气足的重要支 撑。 文旅融合发力。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郑州新开街的传统风貌现代文化商业街区——亳都·新象格外热 闹。3600年商都文脉与现代商业活力在此交汇,开业当日客流量突破8万人次,为我省打造一张崭新的 城市文化名片。 新兴业态崛起。建成15家专业拍摄基地,集聚微短剧制作企业820多家,从业人员规模3万余人,取景总 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 ...
持续向绿向新 河南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河南日报· 2025-10-22 10:51
10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南省能源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我省"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 量发展的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介绍,这五年,全省上下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 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 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 源体系,能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清洁能源提速发展 一方面,河南加快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加快构建绿色低 碳的能源消费体系,能源结构持续向绿向新。 "截至今年三季度,全省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超过8700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55%,是'十三五'末的 2.6倍以上,贡献了'十四五'以来90%以上的新增电力装机。"省能源规划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勇 刚介绍,预计到2025年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超过8800万千瓦,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 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有望突破1400亿千瓦时,绿电占比接近40%。 油气管网设施加速建设,油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省 ...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丨快递面单里的循环脉动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农产品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 - 淅川县通过“农特产品+电商+快递”模式助力软籽石榴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邮政直播间用于产品展示[2] - 河南省邮政管理局指导打造“豫农邮品”特色品牌,例如南阳艾草制品2025年上半年快递发件量超8000万件,同比增长36%,带动就业超25万人[3] - 商丘快递企业为辣椒寄递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信阳使用无人机寄递茶叶,单日最高发件量突破8000单[3] - 全省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覆盖率达85%,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99.38%,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覆盖率达78.23%,保障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畅通[3] 快递物流基础设施与处理能力 - 郑州邮区中心作为全国重要邮政枢纽,日均处理邮件290万件,负责全省邮政企业60%进口邮件、特快和省内互寄邮件的处理发运[3] -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高标准仓储,中通、韵达、极兔等企业使用智能化分拣装备,形成覆盖全球的智能物流体系网[5] - 电子面单和自动分拣系统实现信息实时追踪与包裹精准分拣,提升服务质量和配送效率[2][3] 行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截至10月11日,今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500亿件,比去年提前37天达到此规模[4] - 河南省推动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探索邮件快件多式联运“一站式”运输模式,集成详情单号等信息平台,实现“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5] - 快递面单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支撑[5]
从宋陵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中原大地上的两块高粱田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高粱成熟,迎来收割季。关洋洋 摄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高粱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可 追溯至数千年前。 秋收时节,中原大地上,有两块高粱田,格外引人关注。一块在巩义宋陵,一块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秋深露重,宋陵的高粱红了,与屹立千年的石像生相映成趣。 10月19日,巩义市永泰陵高粱成熟一片,金黄赤红映衬着千年石像生,形成一道独特而震撼的景观。记者 宋 亚猛 摄 "永泰陵、永裕陵就在俺村,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春夏秋冬都有看头,全国各地的人总爱往这儿跑。"10月 20日,指着乡道上停放的车辆,巩义市芝田镇八陵村村民贺素琴言语中透着自豪。 一年四季,不同时节,很多人惦记着宋陵。高粱红了,来自广东的王中元来河南了,他去开封、洛阳、安阳 分别看了州桥遗址、二里头遗址、殷墟,专门腾出两天时间在巩义看石窟寺和宋陵。"河南历史文化资源太丰 富了!"他不由感慨。 这个秋天,自媒体达人、四川妮儿若菱又跑到了宋陵。她身穿一袭红衣古装,穿行在红高粱与永泰陵石像生 间,仿佛在穿越历史的甬道。"一眼千年,在这里看到了'千秋'的具象化。"若菱感叹。 何以千秋?宋陵观之,古 ...
“标签”变“标杆”——从“好人之城”驻马店看河南精神文明建设跃升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平舆好人公园一角。 中国好人越玉环(中)和留守儿童在一起。 "好人之城"驻马店风景如画。 中国好人郭保刚(中)和爱心志愿者慰问环卫工人。 驿城区爱心志愿者走上街头为市民免费理发。 射桥镇是个典型的农业乡镇,父母外出务工,孩子们在家无人看管。"要建一所寄宿学校,让他们有学上、 有'家'回。"为了兑现对自己的承诺,越玉环和丈夫毅然卖掉城里住房,为了筹钱,自己和丈夫吃住在工地, 搬砖、打地坪,双手磨出厚茧也未曾退缩。 曾几何时,驻马店一度被刻板定义,成为河南地域偏见的一个注脚。而今,驻马店以"好人之城"破局,从街 头义举的凡人英雄,到持续上榜的"中国好人"群体,这座城用万千善意,成为享誉全国的文明标杆。 驻马店的蝶变,是河南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它让"天中"不再是地理符号,更成为"好人"的精 神坐标,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树起可学可做的标杆;它以一城之善点燃中原星火,让"河南好人"从个体闪光 走向群体燎原,重塑河南"崇德尚义"的文明新形象,为河南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承与跃升注入坚实、温暖的力 量。 微光成炬 市井烟火里的"好人图谱" 毛主席曾说,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确山籍退役军人、确山县蛟龙 ...
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呈现良好态势 平稳向好 趋新向优 韧性增强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10月21日,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向好、趋新向优、韧性增强的良好态 势,主要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867.57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 0.4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07.37亿元,同比增长3.1%,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 18659.76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6200.44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 全国0.5个百分点。 生产供给稳定增长。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6%,比上半年加快0.4 个百分点。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稳定向好。前三季度,全省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134.50万吨、同比增长2.8%,比 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特色经济作物较快发展,中药材产量43.52万吨、同比增长4.0%,比上半年加快1.6 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2.2个百分 点,增速与上半年持平,高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装备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20.0%、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