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统计局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
国家统计局· 2025-05-19 10:01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情况 - 2025年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147024亿元,同比增长4 0% [2] -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仅为0 2%,显著低于整体水平 [2] - 4月单月环比增速为0 10%,较3月0 19%有所放缓 [2][14] 分产业投资表现 - **第一产业**投资297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 2%,增速领跑三大产业 [3] - **第二产业**投资51778亿元,增长11 7%,其中工业投资同步增长11 7% [3] - **第三产业**投资92275亿元,同比下降0 2%,但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等)增长5 8% [3] 重点行业投资增速 - **制造业**整体增长8 8%,细分领域中汽车制造业(23 6%)、铁路船舶航空航天(29 6%)表现突出 [4][5]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供应业**投资增长25 5%,增速居全行业第二 [3][5] - **采矿业**(6 3%)与**水利管理业**(30 7%)呈现显著分化 [3][5] - **电气机械制造业**同比下降7 5%,是少数负增长行业 [5] 区域投资差异 - **东北地区**以7 6%增速领跑,高于东部(1 3%)、中部(4 8%)和西部(5 3%) [3] - **港澳台企业**投资增长9 2%,而外商投资企业下降11 4% [3][5] 投资构成分析 - **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大增18 2%,显著高于建筑安装工程(1 4%)和其他费用(2 3%) [4] - **国有控股**投资增速达6 2%,高于民间投资的0 2% [4] 数据修订说明 - 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环比增速经季节调整模型修订,2025年4月环比0 10%为年内最低值 [14] - 同比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已考虑统计制度改革与经济普查影响 [15]
国家统计局:4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或略降 同比降幅均持续收窄
国家统计局· 2025-05-19 09:32
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变化 -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 1%转为持平 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上涨0 1%和0 5% 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 2%和0 1% [1] -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 与上月相同 [1] - 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 2% 降幅与上月相同 [1] - 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 2%转为下降0 2% 其中上海上涨0 1% 广州持平 北京和深圳分别下降0 6%和0 3% [1] - 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下降0 4% 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 2个和0 1个百分点 [1] 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变化 -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 1% 降幅比上月收窄0 7个百分点 其中上海上涨5 9% 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5 0%、6 3%和3 0% [1] - 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 9%和5 4% 降幅分别收窄0 5个和0 3个百分点 [1] - 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 2% 降幅比上月收窄0 9个百分点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 0%、0 6%、7 4%和3 7% [2] - 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6 5%和7 4% 降幅分别收窄0 5个和0 4个百分点 [2]
2025年4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国家统计局· 2025-05-19 09:32
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 2025年4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呈现分化态势 其中上海环比上涨0.5% 太原同比上涨1.1% 而温州同比下降8.4% [1] - 一线城市表现差异明显 北京环比微涨0.1% 上海环比上涨0.5% 广州环比下降0.2% 深圳环比下降0.1% [1] - 二线城市中太原表现突出 同比上涨1.1% 1-4月平均同比上涨1.1% 而昆明同比下降7.7% 1-4月平均同比下降8.0% [1] - 按面积分类看 144平方米以上户型在上海表现最佳 同比上涨7.1% 1-4月平均同比上涨6.9% [3][4] - 90平方米及以下户型在太原涨幅最大 同比上涨2.3% 1-4月平均同比上涨1.9% [3] 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 二手住宅市场整体表现弱于新房 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普遍下行 唐山同比下跌11.2% 1-4月平均同比下跌11.3% [2][3] - 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分化 北京环比下降0.6% 上海环比上涨0.1% 广州环比持平 深圳环比下降0.3% [2][3] - 成都二手住宅表现相对稳健 环比上涨0.1% 同比下跌2.2% 1-4月平均同比下跌3.5% [2][3] - 按面积分类看 90-144平方米户型在赣州表现最佳 环比上涨0.2% 同比下跌3.1% 1-4月平均同比下跌4.3% [7][8] - 144平方米以上户型在乌鲁木齐跌幅较小 环比下降0.1% 同比下跌4.2% 1-4月平均同比下跌4.8% [7] 区域市场表现 - 长三角地区城市表现分化 上海新房价格同比上涨5.9% 而温州新房价格同比下跌8.4% [1] - 京津冀地区城市涨跌互现 天津新房环比上涨0.4% 石家庄新房环比下降0.2% [1] - 东北地区城市普遍下行 哈尔滨新房环比下降0.3% 大连新房环比上涨0.5% [1] - 中部地区太原表现突出 新房同比上涨1.1% 武汉新房环比下降0.2% [1] - 西部地区成都相对稳定 新房环比上涨0.3% 同比下跌1.7% [1] 不同面积段价格走势 - 90平方米及以下户型在太原涨幅最大 同比上涨2.3% 在温州跌幅最大 同比下跌8.4% [3][4] - 90-144平方米户型在上海表现最佳 同比上涨5.1% 在温州跌幅最大 同比下跌8.0% [3][4] - 144平方米以上户型在上海涨幅最大 同比上涨7.1% 在温州跌幅最大 同比下跌9.4% [3][4] - 各面积段在二手市场普遍下跌 90平方米及以下户型在惠州跌幅最大 同比下跌10.1% [7][8] - 90-144平方米户型在泉州跌幅最大 同比下跌11.7% 144平方米以上户型在金华跌幅最大 同比下跌11.1% [7][8]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解读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
国家统计局· 2025-05-16 16:02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增长情况 - 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4110元,名义增长2.8%,可比口径增长2.6% [3] -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9476元,名义增长1.7%,可比口径增长4.0% [3] - 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452元,名义增长4.4%,可比口径增长4.2% [3] - 工资统计覆盖范围扩大,更多小微企业纳入统计,影响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水平和名义增速 [3] 行业工资水平分析 - 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前三行业均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 - 年平均工资较低行业集中在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4] - 19个行业门类中,非私营单位12个行业、私营单位10个行业年平均工资位次与上年相同 [4] - 非私营单位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平均工资位次下降3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升2位 [4] - 私营单位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平均工资位次下降2位,批发和零售业上升2位 [4] 规模以上企业岗位工资差异 - 规模以上企业五类岗位年平均工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03014元、专业技术人员148046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93189元、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77584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8561元 [5] - 五类岗位中平均工资最高和最低之比为2.62,比上年缩小0.02 [5] - 东部地区五类岗位平均工资最高和最低之比为2.92,比上年缩小0.06 [5] - 中部地区五类岗位平均工资最高和最低之比为2.24,比上年缩小0.04 [5]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岗位工资差距缩小明显,分别缩小0.32、0.29和0.24 [5]
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国家统计局· 2025-05-16 16:01
全国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概况 - 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4110元,同比增长2.8%(名义增速,下同),私营单位平均工资69476元,同比增长1.7% [1][2][8] - 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02452元,同比增长4.4%,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工资最高(203014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最低(78561元) [14] 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分析 分区域 - 东部地区工资最高(143712元),中部地区最低(98090元),东北地区增速较快(2.7%) [6] 分行业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资最高(238966元),住宿和餐饮业最低(60240元) [5] - 农林牧渔业增速最快(7.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负增长(-0.5%) [5] 分企业类型 - 外商投资单位工资最高(157964元),内资单位最低(120554元),港澳台投资单位增速最快(6.0%) [7] 城镇私营单位工资分析 分区域 - 东部地区工资最高(77585元),东北地区最低(53058元)但增速最快(2.8%) [11] 分行业 - 金融业工资最高(135339元)且增速最快(8.4%),农林牧渔业最低(46433元) [13]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资较高(123193元)但显著负增长(-4.7%) [13] 规模以上企业分岗位工资 分区域 - 东部地区所有岗位工资均高于其他区域,如中层管理人员达235054元,生产制造人员80406元 [16] 分行业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资全面领先,中层管理人员达461067元,技术人员266974元 [17] - 住宿和餐饮业各岗位工资最低,如生产制造人员仅48854元 [17] 分企业类型 - 外商投资单位工资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如中层管理人员422735元,技术人员226409元 [18][19]
2025年5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国家统计局· 2025-05-14 09:31
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 卓创资讯 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5月上旬与4月下旬相比,12种 产品价格上涨,32种下降,6种持平。 | 2025年5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 | --- | | 产品名称 | 单位 | 本期价格 | 比上期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元) | 价格涨跌 | (%) | | | | | (元) | | | 一、黑色金属 | | | | | | 螺纹钢(Φ20mm,HRB400E) | 吨 | 3187.0 | -6.3 | -0.2 | | 线材(Φ8—10mm,HPB300) | 吨 | 3354.9 | -3.4 | -0.1 | | 普通中板(20mm,Q235) | 吨 | 3547.4 | -1.4 | 0.0 | | 热轧普通板卷(4.75—11.5mm,Q235) | 吨 | 3299.5 | -10.7 | -0.3 | | 无缝钢管(219*6,20#) | 吨 | 4151.3 | 7.7 | 0.2 | | 角钢(5#) | 吨 ...
2025年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7%
国家统计局· 2025-05-10 09:31
工业生产者价格总体变动情况 - 2025年4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4% [1]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6% [1] - 1—4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均同比下降2.4% [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分项变动 同比变动 - 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3.1%,影响总水平下降2.28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下降9.4%,原材料工业下降3.6%,加工工业下降2.3% [3] - 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6%,影响总水平下降0.4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下降1.4%,衣着下降0.1%,一般日用品上涨0.6%,耐用消费品下降3.7% [3] 环比变动 - 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降0.5%,影响总水平下降0.37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下降2.1%,原材料工业下降1.0%,加工工业下降0.2% [6] - 生活资料价格环比下降0.2%,影响总水平下降0.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下降0.1%,衣着上涨0.3%,一般日用品上涨0.2%,耐用消费品下降0.7% [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分项变动 同比变动 - 燃料动力类价格同比下降7.7%,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6.7%,化工原料类下降4.1%,农副产品类下降2.9%,纺织原料类下降2.3%,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下降1.4% [9] -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同比上涨8.5% [9] 环比变动 - 燃料动力类价格环比下降2.3%,化工原料类下降0.7%,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0.6%,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下降0.4%,农副产品类和纺织原料类均下降0.2% [6] -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环比上涨0.7% [6] 主要行业价格变动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大幅下降15.2%,环比下降3.3% [7]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下降14.2%,环比下降3.1% [7]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同比上涨19.0%,环比上涨1.5% [10]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下降8.6%,环比下降1.0% [10]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6.4%,环比上涨0.3% [10] - 汽车制造业价格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5% [10]
2025年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
国家统计局· 2025-05-10 09:3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体表现 - 2025年4月全国CPI同比下降0.1%,其中城市持平、农村下降0.3% [1] - 4月CPI环比上涨0.1%,城市上涨0.2%、农村持平 [1] - 1-4月CPI累计同比下降0.1%,与单月降幅一致 [1] 食品与非食品价格变动 - 4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2%,环比上涨0.2% [1] - 非食品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1% [1] - 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0.3%,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3% [1] 食品烟酒类细分表现 - 鲜果价格同比上涨5.2%拉动CPI约0.1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2.2%拉动0.05个百分点 [3][5] - 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0%拉动CPI约0.06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1.6%形成拖累 [3][5] - 鲜菜价格同比下降5.0%拖累CPI约0.10个百分点,环比继续下降1.8% [3][5] 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同比变动 - 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涨幅最高达6.6%,衣着上涨1.3% [3] - 交通通信价格同比下降3.9%,成为最大拖累项 [3] - 医疗保健价格同比微涨0.2%,教育文化娱乐上涨0.7% [3] 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环比变动 - 其他用品及服务环比大涨2.4%,教育文化娱乐上涨0.4% [5] - 交通通信环比下降0.3%,衣着微降0.1% [5] - 居住价格环比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亦无波动 [5] 重点商品价格波动 - 牛肉价格同比下跌4.9%,但环比意外上涨3.9% [7][8] - 交通工具用燃料同比暴跌10.2%,环比续降2.0% [8] - 旅游价格环比显著回升3.1%,但同比仍下降0.5% [8]
2025年4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国家统计局· 2025-05-07 09:31
2025年4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分析 核心观点 - 全国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呈现分化趋势 20种产品价格上涨 25种下降 5种持平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领涨 化工产品及石油天然气普遍下跌[2][3] 分品类价格变动 黑色金属 - 螺纹钢(Φ20mm HRB400E)吨价3193 3元 环比上涨27 5元(0 9%) - 线材(Φ8—10mm HPB300)吨价3358 3元 环比上涨33 3元(1 0%) - 普通中板(20mm Q235)吨价3548 8元 环比上涨17 5元(0 5%) - 无缝钢管(219*6 20)吨价4143 6元 环比下跌12 0元(-0 3%)[4] 有色金属 - 电解铜(1)吨价77680 7元 环比大涨1826 5元(2 4%) - 铝锭(A00)吨价19952 9元 环比上涨234 6元(1 2%) - 锌锭(0)吨价22862 9元 环比上涨222 9元(1 0%)[4] 化工产品 - 硫酸(98%)吨价661 4元 环比下跌24 6元(-3 6%) - 纯苯(石油苯)吨价6092 0元 环比下跌188 0元(-3 0%) - 苯乙烯(一级品)吨价7416 0元 环比下跌169 6元(-2 2%) - 聚乙烯(LLDPE)吨价7619 2元 环比下跌104 7元(-1 4%)[4] 石油天然气 - 液化石油气(LPG)吨价4924 0元 环比下跌108 0元(-2 1%) - 汽油(95国VI)吨价8540 8元 环比下跌83 0元(-1 0%) - 柴油(0国VI)吨价7018 2元 环比下跌79 0元(-1 1%)[4] 农产品 - 豆粕(粗蛋白≥43%)吨价3721 4元 环比暴涨349 6元(10 4%) - 大豆(黄豆)吨价4242 4元 环比上涨54 0元(1 3%) - 小麦(国标三等)吨价2405 8元 环比上涨17 8元(0 7%)[4][5] 监测方法论 - 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300多个交易市场的近2000家经营企业 - 采用现场采价与电子询价相结合的方式[8][9] - 价格统计包含流通环节费用及税费 与出厂价存在时滞差异[6]
2024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国家统计局· 2025-04-30 10:01
农民工规模、分布及流向 - 202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973万人,比上年增加220万人,增长0.7%,其中本地农民工12102万人(增长0.1%),外出农民工17871万人(增长1.2%)[1] - 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占比38.3%(6840万人),省内流动占比61.7%(11031万人),东部地区跨省流动比例最低(13.4%),中部地区最高(51.8%)[2][7] - 从输出地看,东北地区农民工增速最快(2.0%),中部地区增量最大(108万人)[4][9] - 从输入地看,东部地区吸纳农民工最多(15363万人),其他地区(港澳台及国外)增速达27.1%[5][9] 农民工基本特征 - 女性农民工占比37.6%,本地农民工女性比例(44.2%)显著高于外出农民工(31.7%)[10] - 农民工平均年龄43.2岁,本地农民工(46.8岁)明显高于外出农民工(39.0岁),50岁以上群体占比达31.6%[11][13] - 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占比16.0%,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仍为主流(52.1%)[13] 农民工就业状况 - 第三产业就业占比54.6%(提升0.8个百分点),制造业(27.9%)和建筑业(14.3%)为第二产业主力[15][19] - 农民工月均收入4961元(增长3.8%),建筑业收入最高(5743元,增长4.6%),居民服务业增速最低(1.5%)[17][18] - 分区域收入梯度明显:东部地区5368元,东北地区4164元[17]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 - 人均居住面积24.7平方米,50万人以下城市达27.9平方米,500万人以上城市仅20.4平方米[20] - 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94.5%(提升3.6个百分点),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率99.8%[21] - 业余生活以上网(53.3%)和休息(45.0%)为主,上网比例提升6.0个百分点[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