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犀牛财经
icon
搜索文档
ST中迪股价严重异常波动 提示多重投资风险
犀牛财经· 2025-11-07 21:50
股价异常波动情况 - 公司股票于10月29日至31日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16.11% [1] - 截至10月31日收盘,公司股票在连续10个交易日内4次出现同向异常波动,触发严重异常波动标准 [1] - 公司股价自10月16日至31日累计涨幅超过71.39% [1]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近3年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1] - 2025年三季度业绩大幅下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4.30% [1] - 2025年三季度净亏损为6649.84万元 [1] - 若年末营业收入未达到3亿元或净资产未转正,公司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1] 公司控制权与股权变动 - 公司控股股东所持7114.48万股股份(占总股本23.77%)已于10月17日被深圳天微投资合伙企业以2.55亿元竞得 [1] - 此次拍卖后续手续尚未完成,公司控制权存在变更不确定性 [1] 公司核查声明与估值水平 - 公司核查后表示前期披露信息无需更正补充,经营情况正常且内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公司市净率为35.88倍,显著高于房地产业0.90倍的行业平均水平 [1]
日产汽车预计财年亏损2750亿日元 股价创两个月最大跌幅
犀牛财经· 2025-11-07 20:39
据悉,如今的日产汽车正在遭遇20多年来最严重的财务危机。上一次危机中,濒临破产的它获得了法国雷诺集团的救助,如今,利润大幅下滑、债务高企的 问题再次袭来。管理层频繁变动、产品阵容竞争力薄弱,再加上美国与中国市场销量疲软,让日产汽车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数据显示,日产汽车今年9月 全球销量为278,157辆,同比减少3.6%,虽中国市场产量和销量有小幅增长,但全球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为挽救目前所面临的危机,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今年早些时候承诺将实施一系列成本削减措施。其中包括裁员2万人,将 全球生产基地从17个缩减至10个,以控制过剩产能。 总结而言,日产汽车的未来之路,依旧充满变数与挑战。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外部不利因素增多的当下,日产汽车将如何扭转颓势,GPLP犀牛财经 将持续关注。 不过,这并未给市场带来足够的信心。消息公布后,日产汽车股价在东京股市早盘一度暴跌6.1%,创下8月26日以来最大跌幅,今年累计跌幅已扩大至约 27%。美股市场也未能幸免,下跌了2.26%。 近日,据媒体报道,日产汽车公司发布了财务预警,预计截至2026年3月的本财年营业亏损将达27 ...
2025年前三季度车企服务投诉指数飙升 比亚迪成主要推手
犀牛财经· 2025-11-07 20:32
近日,据汽车门网消息,2025年前三季度,汽车门网投诉指数同比大涨38.53%,其中服务类投诉指数高达90455.3,占比55.5%,远高于去年。数据显示,去 年同期服务类投诉指数仅为47013.2,占比40%。服务类投诉大涨无疑成为了投诉指数疯涨的直接推手,而比亚迪更是以一己之力,成为了服务类投诉指数 飙升的关键因素。 具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服务投诉指数高达62440.95,占比接近70%,增幅达到39218.4,占整体服务类投诉指数增量的90%。在这之中,新车迭代 和价格变动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其中,迭代降价引发的投诉占比高达94%。春节后,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且"加配不加 价",这一举措虽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却引发了大量刚购车不久车主的不满,导致2月和3月投诉量骤增。 除比亚迪外,阿维塔科技、深蓝汽车和理想汽车也因迭代降价问题陷入投诉漩涡。阿维塔的投诉集中在9月和2月,阿维塔07 2024款Pro+车型推出配置更高 的新款后,老车主车辆残值受损,引发集中投诉。深蓝汽车则在9月上旬推出"加量不加价"的超长续航版本,新款车型在电池容量、充电速度、内饰豪华感 等方面显著提升, ...
从月销过万到仅剩16辆 飞度怎度“生死劫”?
犀牛财经· 2025-11-07 20:32
本田飞度当前市场表现 - 2024年7月至9月销量分别为75辆、23辆、16辆,1-9月累计销量为2692辆 [2] - 现款飞度已处于清库状态,不再安排投产 [2] 本田飞度历史辉煌表现 - 2001年推出后,不到1年在日本市场售出20万辆,并获“2001年日本年度车型大奖”,次年成为日本新车销量冠军 [2] - 第三代飞度(GK5)2014年上市,3个月累计销量达26098辆,当年7月上牌数8902辆,同比增幅177.5% [3] - 2015年至2019年,第三代飞度终端年销量均超10万辆 [3] A0级轿车市场格局变化 - 2020年A0级轿车销量43.9万辆,同比下滑33.9%,市场份额仅2.3% [3] - 2024年9月A0级轿车批发销量16.19万辆,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12%;1至9月批发113.45万辆,同比增长73% [4] - 2024年9月A0级轿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26%;1至9月零售76.81万辆,同比增长75%,新能源渗透率突破80% [4] 新能源车对市场的冲击 - 2024年9月A0级轿车销量前四名均为自主品牌电动小车:吉利星愿5.02万辆、比亚迪海豚2.19万辆、名爵4系1.75万辆、五菱缤果1.59万辆 [4] - 自主品牌电动车在A0级市场替代燃油车趋势明显,竞争格局由合资主导转为自主为主 [4] 本田飞度的应对措施 - 2024年4月新款飞度申报,除燃油版外新增混动版本,搭载i-MMD系统,WLTC综合油耗低至3.8L/100km,满油续航突破800km [5] - 消费者对新款飞度看法不一,部分期待,部分质疑造型改变和担心减配 [5] 行业趋势总结 - 汽车行业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重塑竞争格局,消费者偏好发生巨大变化 [5] - 燃油小车在新能源车型面前逐渐失去竞争力,加快电动化、智能化产品升级及提高性价比是当务之急 [5]
NHTSA调查特斯拉车门把手缺陷 多起儿童被困案例引关注
犀牛财经· 2025-11-07 20:32
值得一提的是,NHTSA并没有将此次调查范围局限于2021款Model Y,其将范围扩大至了"同类车型",包括2017-2022年间生产的Model 3轿车,以及2020年 和2022年生产的Model Y。同时,NHTSA要求特斯拉说明收到的与涉嫌缺陷相关的消费者投诉数量,以及涉及事故、火灾、人员伤亡的报告数量,还需提供 与车门可操作性问题相关的诉讼和仲裁案件的信息。 根据NHTSA的信件要求,特斯拉必须在12月10日前向其提交答复。可以肯定的是,此次调查结果不仅关乎特斯拉众多车主的切身利益和安全,也将对特斯 拉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表现产生重要影响,未来特斯拉将如何改进车门把手设计以消除安全隐患,GPLP犀牛财经也将继续关注。 近日,据媒体消息,美国汽车安全监管机构——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正对特斯拉部分车型车门把手是否存在设计缺陷展开深入调查, 且在调查启动后的短短数日内,又收到了更多相关投诉。 具体来看,此次调查于9月中旬正式启动,NHTSA在10月27日致特斯拉的一封信中提及了新增的投诉情况。投诉主要集中在特斯拉最畅销车型Model Y上, 不少车主反映,车辆低压电池出现故障后,外部车门 ...
北京现代发布会“开炮”营销乱象 EO羿欧上市能否破局?
犀牛财经· 2025-11-07 20:32
近日,北京现代新车发布会现场火药味十足,现场高管以32字PPT直指车圈营销乱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可以说,此次北京现代"炮轰"行业乱象,既是在敲响警钟,也是在为EO羿欧造势。只是,这款车究竟能否不负众望,助力北京现代破局,在激烈市场竞 争中重焕生机呢?还需市场给出答案。 在发布会现场,北京现代副总经理周斌身后的PPT上,赫然写着:"遥遥领先反复洗脑""大字吸睛小字免责""饥饿营销订单注水""不抢就没周榜内卷"。这 些犀利言辞,虽未直接点名,但所指车企是谁大众似乎早已心照不宣,这32字也瞬间点燃了网络讨论的热潮。 周斌直言,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声音嘈杂",部分车企营销剑走偏锋,玩文字游戏、搞饥饿营销、拼配置噱头,却忽略了产品品质这一核心问题。而 对于北京现代的这一"炮轰"车圈乱象的行为,网友看法实际并不统一。有人认为这是"正义发声",也有人认为这是其在销量下滑、新能源转型滞后困境下 的无奈宣泄。 从销量数据看,北京现代近些年处境确实较为艰难。2013-2016年连续4年销量突破百万辆大关,到2024年全年销量跌至15.42万辆,2025年前三季度仅为 8.80万辆,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惨淡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对 ...
电视市场遭遇“最冷三季度”,腰部品牌生存告急
犀牛财经· 2025-11-07 20:19
行业整体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电视零售量为615万台,同比下滑12.1%,零售额为252亿元,同比下降8.1% [4] - 本季度成为近五年来唯一出现环比下滑的第三季度 [3] - 尽管整体销量同比下降11.5%,但零售额同比微增5.1%,表明高端化趋势持续,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大屏高配置机型 [9] - 前八大国产厂商(含子品牌)合计出货量达701万台,同比下滑8.5%,跌幅小于行业整体水平,同时以96%的市场份额刷新行业纪录 [22] 市场下滑核心原因 - 需求下滑部分源于2024年持续四个月的国补政策透支了2025年的市场潜力 [8] - 2025年3000亿国补资金在5月前已下达1620亿(占比54%),下半年各地开始按月甚至按日的精准分配,消费者难以随时获得补贴 [8] - 补贴品类从去年的8个扩容至12个,新增微波炉等品类,分流了传统品类如电视的可获得补贴资金 [8] - 高端技术竞赛触及瓶颈,分区背光从几百增至几千带来的画质提升难以被普通用户感知,同时高画质内容匮乏抑制换机欲望 [21] 品牌竞争格局与分化 - 市场呈现明显马太效应,长虹、海尔、康佳等第二阵营品牌第三季度合计出货量同比下滑12.2%,超过行业平均跌幅 [10] - 头部品牌如海信、TCL、小米、创维展现出更强抗跌能力,但第三季度合计出货量也同比下降超8% [21] - 中腰部品牌陷入“M型增长困境”,头部品牌凭借产品溢价维持高利润率,尾部品牌凭借低价走量做大规模,中腰部品牌易陷入价格战且难以获得产品溢价 [22] 代表性公司经营状况:康佳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2.48亿元,同比下降3.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3亿元,但亏损额同比收窄64.75% [11][12] - 消费电子业务整体毛利率仅为3.23%,其中彩电业务毛利率低至0.39%,意味着卖一台电视几乎赚不到钱 [13][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6亿元,同比恶化53.78% [12] - 公司彩电业务营业收入为22.45亿元,同比增长6.09%,但成本增速(6.89%)高于收入增速,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 [15] - 境外销售表现亮眼,收入达17.09亿元,同比增长25.11% [15] - Mini LED电视产品推出节奏滞后,核心参数不占优势,品牌老化问题突出 [17] - 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半导体业务仍处产业化初期,上半年收入仅0.97亿元,占营收比重1.86% [17] 代表性公司经营状况:长虹与海尔 - 长虹母公司四川长虹2025年上半年电视业务收入同比下降约2.11%至70.54亿元,其中大部分是为小米、华为等品牌的代工业务 [18] - 长虹将更多资源投向智慧家庭系统解决方案和商用显示领域,对消费级电视产品投入减弱,高端化转型面临品牌形象停留在性价比层面的挑战 [20] - 海尔电视在智慧家庭战略中定位模糊,未能与冰箱、空调等优势产品形成有效协同,在电视领域缺乏专注和技术积淀 [20] - 海尔线下门店资源向白色家电倾斜,线上运营能力与专业电视品牌存在差距,导致电视产品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被边缘化 [21] 价格竞争与未来展望 - 价格内卷现象显现,618期间彩电线上市场全产品线价格下探,32-55英寸低至300-1300元,65-85英寸下探至1800-4500元,98英寸超大屏降至7000元左右 [22] - 在市场需求没有明显回暖的背景下,企业生存成为第一要务,电视市场的淘汰赛预计将加速 [22][23] - 电视行业的冬天可能比想象中还要漫长 [24]
渝农商行增长下的隐忧:零售贷款不良率升至2.04% 高层或代职超期
犀牛财经· 2025-11-07 18:29
财务业绩概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6.58亿元,同比增长0.67% [1][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06.94亿元,同比增长3.74% [1][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69.17亿元,同比增长1.10%,净利润为30.78亿元,同比增长2.14% [1] 收入结构分析 - 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为178.50亿元,同比增长6.88% [2] - 利息收入为347.59亿元,同比下降6.49%,利息支出为169.09亿元,同比下降9.62%,利息净收入增长主要源于支出减少 [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0.57亿元,同比下降16.71% [2] - 投资收益为34.95亿元,同比下降8.10% [4]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三季度末资产总额为16,558.1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9.3% [1] -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为7,779.7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8.92% [1] - 负债总额为15,161.3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9.8% [1] - 客户存款总额为10,270.9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9.04% [1] 资产质量与成本控制 - 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87.1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9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2%,较2024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5] - 拨备覆盖率为364.82%,较2024年末上升1.38个百分点 [5] - 上半年公司贷款不良率0.68%,较2024年末下降0.36个百分点,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0.44个百分点至2.04% [5] - 前三季度业务及管理费为58.92亿元,同比增加1.84%,其他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下降9.17% [5] 业务发展亮点 - 个人贷款产品“渝快甄好贷”余额达267.84亿元,较2024年末净增25.91亿元 [6] - 完成“渝快质押贷”产品重构,建立数据驱动的精准获客体系,推行网格化营销 [6] 同业比较与市场环境 - 营收增速低于同地区重庆银行,重庆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40% [2] - 投资收益表现弱于同业,上海银行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同比增长58.49%,厦门银行增长29.56% [4] - 2025年上半年市场利率维持低位运行,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及交易盈利空间同比有所下降 [4] 管理层变动 - 董事长谢文辉于2024年10月因工作调动辞任,行长隋军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 [7][9] - 2025年4月拟选举刘小军为董事长,在监管批复前仍由隋军代为履职 [8] - 截至三季报发布,行长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已接近一年,存在超期情形 [10]
11.7犀牛财经晚报:证监会同意铂、钯期货和期权注册 内蒙古银行约1.81亿股股权将被拍卖
犀牛财经· 2025-11-07 18:29
期货与贵金属市场 - 证监会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注册铂、钯期货和期权 [1] 消费电子行业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4000万台,同比增长5%,实现连续第七个季度增长 [1] - Chromebook出货量达420万台,同比增长3%,日本GIGA 2.0教育计划带动增长 [1]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6846万台,同比下降0.5% [2] - 超九成Z世代参与双十一大促,约四成年轻人增加2025年双十一预算 [2] - 约7成Z世代认可AI+电商应用,约6成认可大促周期拉长 [2] 显示面板行业 - 11月LCD TV面板需求整体走弱,大部分尺寸价格进入普降通道 [1] - 32"与43"面板价格预计与10月持平,分别为32美元和64美元 [1] - 50"至85"主流尺寸面板价格普遍下滑2美元 [1] - 98"/100"超大尺寸面板预计下跌10美元至440美元 [1] 新能源汽车与二手车市场 - 前三季度全国新能源车拍卖成交量增长52.6%,预计全年成交额超100亿元 [3] - 部分二手车经销商通过拍卖平台获取车源,库存周转周期缩短至15天以内 [3] 科技与人工智能 - OpenAI CEO确认GPT-6将实现"质的飞跃" [4] - AI伪造巴菲特视频在优兔平台传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紧急澄清 [5] 公司融资与投资 - eVTOL研发制造商时的科技完成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6] - 中源家居拟出资1600万美元投资建设越南自建生产基地项目 [11] 公司项目与合同中标 - 华电科工联合签署约34.15亿元海上风电项目合同 [9] - 长高电新全资子公司合计中标2.46亿元国家电网采购项目,占2024年营收14% [10] - 平高电气及子公司中标约8.58亿元国家电网采购项目,占2024年营收6.92% [12] - 龙泉股份全资子公司中标超5075.67万元核电管件项目,占2024年营收4.43% [13] - 棕榈股份中标2.63亿元物流港加工车间项目,占2024年营收8.58% [14] 公司运营与资产变动 - 万华化学全资子公司MDI二期装置(100万吨/年)将于11月15日停产检修,预计55天 [7] - 内蒙古银行约1.81亿股股权(占总股本3.16%)将于12月初拍卖,起拍价2.69亿元 [6] - 读客文化股东拟询价转让1.03%公司股份 [8] - 长城科技终止控制权变更筹划,股票11月10日复牌 [18] 公司监管与合规 - 上海洗霸董事及高管因涉嫌短线交易被证监会立案 [15] - 八一钢铁及控股股东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16] - 张小泉控股股东因违反减持承诺被出具警示函 [17] - 中消协点名潮玩商品质量问题多发,存在退款退货难、售后服务短板等问题 [5]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震荡调整,创业板指跌0.51%,沪深两市成交额2万亿 [19] - 锂电板块午后爆发,化工板块持续走高,有机硅板块集体走强 [19] - 全市场超3100只个股下跌,AI模型、软件开发等板块跌幅居前 [19]
11月7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11-07 18:23
节能风电 - 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6亿元,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投资中节能察右前旗(兴和县)50万千瓦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等7个项目 [1] 微芯生物 - 公司自主研发的西奥罗尼胶囊治疗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 [1] 云南锗业 - 公司控股子公司云南鑫耀拟与自然人共同出资5000万元设立湖北鑫耀,并以该控股孙公司为主体实施高品质砷化镓晶片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72亿元,建设期18个月 [2] 金新农 - 公司10月销售生猪16.28万头,实现销售收入1.42亿元,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1.83元/公斤 [3][4] 天赐材料 - 公司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国轩高科签署采购合同,约定在2026至2028年度供应总量预计达87万吨的电解液产品 [5][6] 威奥股份 - 公司股东唐山锐泽股权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计划减持不超过1178.66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 [7][8] *ST原尚 - 公司与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签署车辆购销合同,以总价7832万元购买100台18吨燃料电池翼开启厢式车,单车含税价78.32万元 [9] 苏大维格 - 公司拟以5.1亿元现金收购常州维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51%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委派3名董事及董事长并派驻财务总监等关键岗位 [10][11] 星网宇达 - 公司已从军队采购网禁止采购名单中移除,恢复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的资格,此前因违规行为被暂停资格1年并于申诉后获提前解除 [12][13] 新希望 - 公司拟与央企基金、欠发达基金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28.7亿元,公司出资21亿元占比73.17%,合资公司成立后将收购公司3家孙公司100%股权 [14][15] - 公司10月销售生猪168.51万头,环比增长20.86%,同比增长34.44%,销售收入19.18亿元,商品猪销售均价11.28元/公斤,环比下降12.49% [16][17] 澳柯玛 - 公司实施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1元(含税),合计派发798.01万元 [17] 科兴制药 - 公司已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18][19] 尚太科技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已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 [20] 西力科技 - 公司3名股东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08%的股份 [21] 通化金马 - 公司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7000万元在广西桂林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聚焦投资活动及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 [22][23] 三丰智能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合计出资2000万元参与设立总规模2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基金,重点投向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 [24] 普洛药业 - 公司与安帝康生物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创新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研发与定制生产领域开展为期十年的长期合作 [25][26] 中通客车 - 公司10月汽车销售量为1083辆,同比增长33.87% [26][27] 豪恩汽电 - 公司收到某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产品定点信,涉及全景视觉感知系统等产品,项目生命周期预计总营业额约4.7亿元,将于2025年12月起陆续量产 [28] ST未名 - 公司全资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类创新药SMR001滴眼液已获批启动治疗干眼症的I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 [28][29] 广汽集团 - 公司10月汽车销量为17.07万辆,同比下降8.1%,本年累计销量为135.44万辆,同比下降10.94% [30] 读客文化 - 公司股东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转让410.82万股首发前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3% [30] 华电科工 - 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人签署海上风电项目合同,总合同金额约为34.15亿元(含税) [31] 八一钢铁 - 公司及控股股东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 [31] 长高电新 - 公司四家全资子公司中标国家电网采购项目,合计中标金额2.46亿元,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合并营业收入的14% [32][33] 中源家居 - 公司拟出资1600万美元投资建设越南自建生产基地项目 [33][34] 上海洗霸 - 公司职工董事及副总裁因涉嫌短线交易,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 [35] 平高电气 - 公司及子公司中标国家电网采购项目,中标金额合计约为8.58亿元,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6.92% [36] 龙泉股份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标核电管件项目,中标金额合计5075.67万元(含税),约占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的4.43% [37] 克明食品 - 公司控股子公司10月销售生猪4.09万头,销售收入3604.41万元,销量环比增长8.09%,销售收入环比增长7.83% [38][39] 浙江永强 - 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因个人原因辞去全部职务 [40][41] 东瑞股份 - 公司10月销售生猪13.66万头,销售收入1.73亿元,环比上升6.35%,商品猪销售均价12.48元/公斤,环比下降14.39% [42][43] 棕榈股份 - 公司中标物流港加工车间项目,中标金额约2.63亿元,占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的8.58% [44] 长城科技 - 公司终止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股票将于2025年11月10日复牌 [45][46] 众鑫股份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1亿元购买结构性存款,预期年化收益率区间为0.55%至2.12% [47][48] 保利发展 - 公司10月实现签约面积109.3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0.86%,签约金额211.16亿元,同比减少50.12% [49][50] 万华化学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的MDI二期装置(100万吨/年)将于2025年11月15日开始停产检修,预计检修55天左右 [50] 迈克生物 - 公司新研发的肺炎衣原体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51] 张小泉 - 公司控股股东因司法拍卖导致持股减少,违反相关承诺,被浙江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52][53] 多瑞医药 - 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西藏瑞升祥医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药品批发、医疗器械经营等 [54] 方直科技 - 公司收到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款165.39万元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