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宇MedTech
icon
搜索文档
融资4.4亿!医疗影像AI公司完成C轮
思宇MedTech· 2025-01-31 22:03
2025年1月30日, Rad AI 宣布其完成了6000万美元(约合4.4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 这笔融资由 Transformation Capital 领投,Khosla Ventures、Cone Health 和 World Innovation Lab 等现有投资者参与,将公司的估值提高到 5.25 亿美元 ,进 一步巩固在医疗保健生成式 AI 领域的领导地位。 本次C轮融资距离B轮融资仅七个月,显示出市场对Rad AI 增长潜力的高度认可,公司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4亿美元。 # Rad AI的产品介绍 Rad AI的核心技术旨在解决 放射科医生面临的两大痛点:工作量过大 和职业倦怠 。通过自动生成诊断报告,其工具可以显著减少医生在重复性任务上的时间 投入,使他们能够专注于更复杂的病例。同时,Rad AI的系统还能自动跟踪患者的后续治疗进展,确保医疗流程的闭环管理。 Rad AI 的旗舰产品 Rad AI Impressions、Rad AI Reporting 和 Rad AI Continuity 提供先进的生成式 AI 解决方案,以简化放射学工作流程、减少倦怠并改善患 者护理。 1. Rad ...
飞利浦出售急救关护业务,附交易分析
思宇MedTech· 2025-01-30 21:31
交易概况 - 飞利浦医疗宣布将急救关护业务出售给美国私人投资公司Bridgefield Capital 作为战略调整的一部分 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并集中发展核心医疗科技领域 [1] - Bridgefield Capital获得15年独家品牌授权 允许继续使用飞利浦品牌进行全球产品制造 销售和营销 [3] 业务范围 - 急救关护业务原属飞利浦互联关护部门 产品线包括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面向专业及消费者应用的急救设备 [4][10] - 该业务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 已安装超过300万台设备 在急救医疗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6] 战略调整 - 出售符合2023年1月公布的战略更新 旨在集中资源于医疗影像 患者监护 健康信息技术等核心领域 [7] - 公司近年持续业务重组 包括2024年出售互操作性解决方案和Pinnacle治疗计划系统专利组合 [8] - 2021年以37亿欧元出售家电业务 同年收购BioTelemetry(28亿美元) Capsule Technologies和Cardiologs以强化互联关护业务 [12] 出售原因推测 - 聚焦核心业务 急救关怀业务与长期战略目标不一致 且呼吸机召回事件带来11亿美元诉讼支出 需优化财务状况 [8][9][12] - 提升资本效率 释放资源投入更高回报领域如医疗影像和诊断业务 [14] - 优化全球业务结构 专注更具增长潜力的市场 [14] 财务与市场影响 - 2024年第三季度互联关护部门销售额12.1亿美元 含急救业务收入 出售将影响整体收入结构 [16] - 急救医疗产品市场规模超260亿美元 飞利浦业务位居全球前三 拥有300万台AED和ALS设备安装基础 [16] 收购方分析 - Bridgefield Capital采用杠杆收购模式 资金来自机构投资者 曾成功投资Cirque Du Soleil Del Monte等企业 [15] - 计划将急救业务打造为独立实体 专注创新和市场扩展 [15]
获批FDA!阿尔茨海默症血液检测
思宇MedTech· 2025-01-30 00:01
2025年1月28日, Beckman Coulter Diagnostics 宣布其 p-Tau217 / Aβ42 血浆比值血液检测 已获得 FDA 突破性设备认定,这一创新检测方法有望为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 提供更便捷和经济的解决方案,标志着公司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领域的重要进展。 该检测可测量磷酸化 tau 蛋白 (p-Tau217) 与 Aβ 42 的比值, 为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提供一种 非侵入性的早期诊断方法 ,并促进及时干预和患 者分层以进行治疗试验。 这一突破与Beckman Coulter使用其 DxI 9000 免疫分析仪和专有的 Lumi-Phos PRO 底物开发先进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的更广泛努力相一致。这些技术可 实现高通量、精确的自动化测试,满足了人口老龄化和新兴治疗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检测日益增长的需求。 # p-Tau217/Aβ42 血浆比值 p-Tau217/ Aβ42 血浆比值测试 是一种基于血液的诊断工具,用于检测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部病变。 该测试计算血浆中 p-Tau217 与 Aβ42 的比率,较高的比率表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它反映了 t ...
重磅!骨科巨头出售脊柱植入物业务
思宇MedTech· 2025-01-30 00:01
史赛克的战略调整 - 公司宣布将美国脊柱植入物业务出售给Viscogliosi Brothers,新公司命名为VB Spine [1] - 此次交易是公司战略调整的一部分,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 [3] - 交易完成后VB Spine将获得Mako脊柱系统和Copilot系统的独家使用权 [4] - 协议包含收购法国脊柱植入物业务的要约,预计其他国际市场业务也将出售 [4] - 合作旨在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实现更快增长并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大价值 [5] 史赛克的脊柱业务 - 业务专注于脊柱疾病治疗和手术解决方案 [6] - 产品范围包括椎间盘植入物、脊柱融合系统、微创手术解决方案、脊柱矫形器械和生物材料 [10] - 技术创新方面结合机器人辅助手术和导航技术如Mako系统,注重患者个性化需求 [8] - 在美国市场与美敦力、强生DePuy Synthes等竞争,通过并购如2019年收购K2M扩大市场份额 [11] Viscogliosi Brothers - 成立于1999年的纽约家族企业,专注神经肌肉骨骼领域医疗创新 [13] - 成功转型多家脊柱行业企业包括Spine Solutions、Spine Next等 [14] - 专注于识别医疗领域突破性创新,改善患者治疗结果和提高医疗系统成本效率 [15]
蛇来运转,向光而行:祝福中国医疗器械行业!
思宇MedTech· 2025-01-29 00:38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约6400亿美元(约4.6万亿人民币),增速约6% [1] - 中国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稳定,出口复苏弥补国内需求缺口 [1] - 中国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超300张,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达3049家,同比上升21% [1]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医疗器械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变,医疗总支出持续增长符合历史规律 [2] - 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背后有三大驱动力推动行业持续向前 [3] 行业三大驱动力 - 高质量发展带来的需求:全球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增加推高医疗需求,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更高,推动医疗器械向精准、有效方向发展 [4] - 微创化、智能化、个性化:人工智能与医疗应用融合推动智能医疗设备普及,微创手术技术进步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个性化医疗方案成为新常态 [5] - 器械出海,全球协作:中国医疗科技企业崛起,本土品牌进入欧美市场,全球协作加强,市场格局更加多元化和竞争激烈 [6] 行业未来展望 - 医疗器械产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人口老龄化、技术革新、全球化发展将继续推动行业增长 [6] - 医疗科技产业发展是稳健而持久的过程,创新需要时间积累,技术突破到普惠大众过程漫长 [6] - 行业创新者将经历挑战与考验,但未来属于勇于探索、依靠真正创新实力的团队和企业 [6] 行业活动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将于2025年4月17日在北京举办,主办单位为眼未来、思宇MedTech [9]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将于2025年5月15日在北京举办,协办单位为中关村 [10]
最新!又一创新器械获批NMPA上市
思宇MedTech· 2025-01-28 13:38
产品获批与介绍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强生子公司Biosense Webster的心脏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和一次性使用磁定位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2个创新产品注册申请[1] - Varipulse系统由Varipulse消融导管和TruPulse发生器组成,与强生的Carto 3三维标测系统完美兼容,是首个集成Carto 3的脉冲场消融技术[2] - 该系统主要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复发性、症状性的阵发性房颤,利用脉冲电场的非热效应原理进行房颤治疗[2] - Varipulse系统于2021年2月进入创新通道,已分别获得日本PDMA、欧盟CE、美国FDA和我国NMPA的批准,在全球范围内已成功应用于超过3000台手术[2] - Varipulse消融导管是在强生之前的标测导管Lasso导管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环形头端上带有10个电极,尺寸可调(从25到35mm),可以双向调弯[4] - TruPulse发生器提供可靠的电能传输,用于在心脏内部产生脉冲场,能量控制和调节功能可根据医生需要进行定制化治疗[4] 临床效果与优势 - admIRE研究中,在美国33个中心的277名阵发性房颤患者中,急性肺静脉隔离成功率为100%,首次隔离成功率为97.5%,主要有效性终点达成率为74.6%[5] - 操作、透视和PFA应用时间较短,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3%),没有报告与器械或手术相关的死亡等严重事件[5] - Carto 3能够提供心脏解剖结构及实时电活动的三维图像,帮助医生减少甚至完全避免使用X射线透视[7] - 支持通过单一房间隔穿刺点进入心脏内部,简化了手术流程,无需频繁更换导管[7] 市场与竞争格局 - 全球PFA市场在2023年的规模为1.05亿美元,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55亿美元(2024-2035 CAGR=39.1%)[15] - 截至2024年底,FDA合计获批3个厂家的5款产品(美敦力、波士顿科学、强生)[15] - 美国2024年PFA占房颤手术量比例将达约20%,波士顿科学的产品预计到2026年至少提升至40-60%[15] - 波士顿科学的FARAPULSE系统作为全球首个商业化的PFA产品,公司电生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7%[18] - 美敦力的PulseSelect系统领先FARAPULSE成为美国市场首个上市的PFA产品[18] - 雅培的PFA研发进度慢于上述三家,其首款PFA产品Volt系统预计将于2027-2028年获得美国FDA的上市许可[18] - 截至2024年底,国内PFA市场共有2家进口(波士顿科学、美敦力)及3家国产(锦江电子、德诺电生理、惠泰医疗)的产品获批[20] 公司背景 - Biosense Webster是强生旗下的心脏电生理品牌,提供包括心脏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电生理标测导管、射频消融导管等产品[21] - 1996年,强生分别以18亿美元和4亿美元收购了Cordis Webster和Biosense,合并成立了Biosense Webster[21]
融资超千万!这一脑机接口公司完成天使轮
思宇MedTech· 2025-01-28 13:38
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25年1月25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 [1] - 融资由广州同新基金、平云创科基金、深担创投、广州创投母基金、源起基金、京津冀技术创新中心及广东协同创新控股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 [1] - 资金将主要用于脑机接口技术研发与创新 加速医疗器械和关键元器件研发 [1] 资金用途 - 资金将用于临床试验、器械注册、市场推广及人才梯队建设 [2] - 资金将支持公司在全球脑机接口领域的竞争力提升 [2]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22年10月 创始团队拥有近20年微型医疗器械和生物芯片研发经验 [3] - 核心成员来自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等顶尖学府 在微型器械、生物芯片和神经科学领域具备深厚学术背景 [3] - 公司掌握植入式神经电极和专用神经信号处理系统等脑机接口核心技术 [3] - 专注于为神经功能障碍和神经损伤患者提供前沿医疗解决方案 [3] 技术成果 - 公司已拥有核心技术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 [4] - 公司已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一张 [4] 产品体系 - 核心产品分为医疗产品和科研产品两大类 覆盖脑机接口在多种临床场景的应用 [5] 科研级产品 - μNeurode系列植入式微电极为国内首创产品 可媲美美国犹他电极 [6][8] - 产品具备显著韧度、机械强度、定制性和生产效率优势 [8] - 产品用于实现与脑部信号的长期稳定互动 [8] - 2022年入选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专项支持 [8] - 产品适用于小动物、中大型动物和非人灵长类急慢性在体电生理研究 [8] - 产品兼容市面上绝大部分多通道电生理仪器 已开展多物种规模化动物试验和临床前期研究 [8] 医疗级产品 - 数字脑电图仪采用一体化设计 集脑电采集、监护及数据处理于一体 [9][10] - 支持超长时程脑电波和视频信息同步记录 [10] - 高精度高可靠性放大器可实时记录和回放脑电信号 支持电极阻抗检测 [10] - 广泛应用于癫痫、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监测 [10] - 设备具备实时监测和脑电信号分析能力 支持多通道脑电监测和高采样率 [12] - 配备专用分析软件 支持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和功率谱图等多种数据分析功能 [12] - 适用于急救、临床检查等场景 [12]
达芬奇5手术机器人,全面推出!
思宇MedTech· 2025-01-27 07:56
公司业绩与产品表现 - 2024年新一代达芬奇5系统全球安装量达362台,其中第四季度完成174台安装 [1] - 超过2500名外科医生使用达芬奇5完成32000例手术,体现机器人辅助手术需求强劲 [1] - 达芬奇5价格较前代上涨30%,公司通过销售高价产品应对关税导致的成本压力 [2] - 2024年收入达612亿美元,装机量突破万台 [1] 市场表现与区域增长 - 美国市场增长主要来自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和胸外科手术,减重手术因GLP-1药物普及略有下降 [3] - 国际市场(英国、爱尔兰、日本、德国)普通外科和胸外科手术需求扩展至泌尿外科领域 [3] - 巴西、西班牙、意大利等分销市场表现突出 [3] 2025年战略规划 - 全面推广达芬奇5系统,推进各地区产品注册认证及功能发布 [4] - 通过培训、商业活动和市场准入推动手术量增长 [4] - 新建美国加州达芬奇5/Ion生产设施,德国和保加利亚内窥镜生产基地以解决供应链瓶颈 [4] - 2026年前接管西欧多国分销业务,收购ab medica等经销商以建立直销体系 [4] - 新增招聘275名制造员工,软件更新将集成AI/机器学习功能 [4] 挑战与应对措施 - 美国拟对加拿大/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可能影响墨西哥制造的器械成本 [5] - 公司评估定价策略调整可能性,但未最终决定 [5] - 2025年预计达芬奇手术量增速放缓至13%-16%,低于2024年水平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主要玩家包括精锋医疗、图迈、康多机器人等 [7] - 骨科手术机器人赛道涵盖锟铻、罗森博特、长木谷等10余家企业 [7] - 血管介入、穿刺、微波消融等细分领域均有本土企业布局 [7]
上海首发!两款国产眼视光器械
思宇MedTech· 2025-01-27 07:56
维视艾康特新品发布 - 公司近期推出两款新品:微晓·远山AB-800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和艾康舒®硬性接触镜多功能护理液 [1] - 微晓·远山AB-800主要用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搭载免散瞳远视储备AI测算技术 [1] - 艾康舒®硬性接触镜多功能护理液属于护理液家族产品,具有六效合一功能 [6] 微晓·远山AB-800产品特点 - 采用创新免散瞳远视储备AI测算技术,精度高达85% [3] - 基于大数据的眼轴可视化分析功能,可跟踪监控青少年眼轴发育过程 [5] - 首次将身高、性别等因素纳入考量,开发3-15周岁儿童青少年眼轴生理性增长百分位曲线 [5] 艾康舒®护理液特点 - 采用独特高保湿成分海藻糖和高效杀菌成分 [8] - 集清洁、消毒、冲洗、除蛋白、湿润、保存六效合一 [6] - 能深入清洁并有效杀菌,同时保持镜片水润 [8] 公司产品线布局 - 产品线分为青少年近视防控、成年人不规则角膜及眼表疾病、眼科检查设备、护理液系列 [9] - 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包括艾康菲®角膜塑形镜和艾沐皓锐®近视防控离焦镜 [13] - 成年人不规则角膜产品包括艾康菲®硬性巩膜接触镜和硬性角膜接触镜 [14][15] 行业市场概况 - 中国眼视光市场规模从2015年710亿元增长至2022年1212.8亿元,CAGR约8.5% [17]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09亿元 [17] - 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领域已有22款国产产品获批,但高端市场被蔡司等进口品牌垄断 [1] - 接触镜护理液市场集中度高,国内已有超十款产品获批,进口品牌占据主要份额 [1] 行业发展趋势 - 眼视光仪器向集合检查、诊断、治疗功能为一体的方向发展 [19] - 低端市场同质化现象明显,行业整体仍以技术为导向 [19] - 产业链中游器械制造商行业集中度高,主要龙头企业集中在美日欧 [19]
外周支架集采“血战” ,谁的底气更足?
思宇MedTech· 2025-01-27 07:56
第五批国家医用耗材集采概况 - 首次纳入人工耳蜗类耗材及部分外周血管支架品类 [1] - 入院价平均降幅约60%,降幅较前四次国采温和 [1] - 设定创新比价系数和二次报价规则以鼓励创新 [1] - 外资企业参与积极性显著高于药品集采,药品集采中外企原研药全部退出 [1][2] 外周血管支架集采结果 - 外周血管支架需求量达25.8万个,18家企业中标 [2] - 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份额超90% [2] - 康蒂思以2280元最低价中标,波士顿科学在静脉支架A单元报价3080元 [2] - 下肢动脉支架国产品牌采购量占比仅2.37%,非下肢动脉支架国产品牌占比0.12% [2] 外资企业策略分析 - 外资企业通过降价换取销量提升,摊薄研发成本 [2] - 降价可节约推销费用,维持总利润水平 [2] - 纳入医保目录后患者可及性提高,落标将失去中国市场 [2] 国产企业挑战 - 国产耗材缺乏长期使用数据和临床积累,售后随访流于形式 [3][4] - 外周介入市场外资份额超90%,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62.7亿元 [4] - 国产企业需从"能力驱动型"转向"临床驱动型",提升产品质量和多样性 [6] 行业趋势与机遇 - 高值耗材集采价格平均降幅53%-92%,销量年化增速6.6%-25% [7] - 渠道利润降幅超60%,制造商利润降幅超50%,倒逼企业转型 [7] - 企业需强化研发实力、产品品质和成本控制以应对竞争 [7] 国内外主要企业 - 全球龙头包括美敦力、强生医疗、波士顿科学等 [9] - 中国上市企业包括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心脉医疗等 [9] - 2023年创新器械涉及心擎医疗、北芯生命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