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想TOP2
icon
搜索文档
华为诺亚VLM长程具身导航: 全局-自记忆映射与3大记忆模块解析
理想TOP2· 2025-04-23 21:34
具身智能导航技术现状与分类 - 现有视觉语言导航(VLN)方法分为三类: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导航依赖自然语言描述但缺乏高维语义信息[4][5],基于价值地图的导航解决长时记忆遗忘但易产生次优解[5],基于视觉语言模型(VLM)的导航促进上下文感知但需权衡泛化性与实时性[5] - 主流方法面临四大核心挑战:复杂环境布局导致决策困难[6],未知环境自适应需理解人类指令[6],LLM语言表征丢失几何信息[6],VLM单一视角导致观测不完整[6] MEM2EGO框架创新设计 - 记忆模块采用三层架构:frontier地图标记未知/可通行区域边界[11][15],访问记录避免冗余检索[12],语义地标记忆存储全局坐标和场景描述(如"水槽旁有浴缸")[13] - 导航流程实现八步闭环:360°全景观测突破单一视角限制[14],候选点聚类优化路径规划[14],历史地标检索结合思维链提示实现多模态决策[20][21],动态更新语义记忆[23] 技术实现与微调策略 - 数据采集使用A*算法生成真实轨迹,通过贝塞尔曲线平滑处理[24],从5678个任务生成30352对VQA数据[26] - 模型微调采用Llama3 2-11B-Vision模型,3周期训练batch_size=128,学习率1e-5[26],GPT-4o生成地标描述增强语义理解[24] 实验性能验证 - 在HSSD数据集成功率(SR)达86 85%,超越基线PIVOT(78 4%)和VLFM(76 52%)[30],HSSD-Hard数据集SR提升12 75个百分点至76 47%[30] - 微调后Llama3 2-11B模型SPL达59 95%,优于原始版本(55 82%)和GPT-4o(57 88%)[31],消融实验显示移除语义记忆导致SR下降3 29%[34] 技术局限与发展方向 - 当前框架过度依赖VLM空间推理能力,文本化存储可能导致语义信息丢失[36] - 未来需探索多视角图像并行处理技术[36],突破单一视角的空间推理瓶颈
MEGA可以完成年度交付指引, L6得6月观察
理想TOP2· 2025-04-23 21:34
MEGA可以完成年度交付指引的第一原因是目标定的不高,为1-1.5万。 假设4-5月MEGA 一共会卖300辆,一个挺低估的数字。 即老款L6 MAX展车价格接近新款L6 Pro官方指导价,老款MAX理想给了可以跑VLA的预期,新款 Pro理想没给可以城区智驾的预期,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老款L6 Max是比新款L6 Pro更划算。 | MEGA | | Lé | L7 | Г8 Го | | | --- | --- | --- | --- | --- | --- | | 2025年3月 | 916 | 17197 | 8707 | 5275 | 4579 | | 2025年2月 | ୧81 | 13160 | 5783 | 3340 | 3300 | | 2025年1月 | 807 | 13990 | 6493 | 4325 | 4312 | | 2024年12月 | 1255 | 27769 | 13167 | 8571 | 7751 | | 2024年11月 | 863 | 24318 | 11067 | 6383 | 6112 | | 2024年10月 | 824 | 25814 | 11841 | 64 ...
理想超充站2105座|截至25年4月22日
理想TOP2· 2025-04-22 20:23
超充站建设进展 - 截至4月22日,理想超充站总数从2100座增至2105座,单日新增4座[1][2][3] - 318川藏线超充站目标为16座,截至4月21日建成7座,进度43.75%,落后于时间进度(93.33%),需每日新增1.13座以达成目标[3][4] - 为达成i8发布时2500+座目标(假设7月31日发布),当前进度48.90%,落后于时间进度(52.61%),需每日新增3.95座[4] - 2025年底4000+座目标完成率16.63%,落后于时间进度(30.68%),需每日新增7.49座[4][5] 新增超充站详情 - **福建省**:新增2座4C站,福州晋安鲁能公馆(4C×8)、厦门闽台汽车城(4C×12)[5][11] - **江苏省**:新增2座4C站,南京中国女人街(4C×6)、苏州昆山市红星美凯龙翠薇店(4C×8)[6][9] - **上海市**:新增1座4C站,上海五冶广场(4C×4)[7] 超充站规格与分布 - 新增站点均为城市4C规格,单站充电桩数量4-12个,集中于商业中心区域[5][6][7][9][10][11] - 具体位置覆盖福州、厦门、南京、苏州、上海等核心城市商圈[5][6][7][9][10][11]
汽车座椅博主如何比较理想MEGA HOME与友商的座椅?
理想TOP2· 2025-04-22 20:23
理想MEGA HOME版座椅升级 - 2025款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二排座椅升级为双旋转+双零重力功能,成为市面上唯一配置此功能的座椅[3][5] - 座椅通风升级为吹吸一体方式,按摩功能从16点升级为18点热石按摩,并支持揉捏、叩击方式[5][8] - 二排腿托从2向电动升级为4向电动,新增座椅弹出式杯托和一个Type C接口[5] - 前排主驾新增背部小桌板,副驾坐垫增加tilt功能(2向腿托变分体式)[5] - 24款MEGA将提供二排旋转座椅及零重力座椅的升级方案[9] 座椅供应商情况 - 25款座椅供应商与24款保持一致,新增电动转盘由延锋国际设计开发[10] - 前排整椅由延锋国际供应,二排骨架和电动转盘&电动长滑轨也由延锋国际供应[11] - 三排骨架由AVIVA供应[11] - 极氪MIX及领克900的电动转盘由航嘉麦格纳供应,与延锋国际的形式不同[11] 二排零重力座椅设计 - 二排一键零重力模式角度定义:躯干与大腿角122°,大腿与小腿角130°[14] - 前排坐人时开启零重力模式会预留空间给前排,二排大躺角度相应减小[14] 旋转座椅功能对比 - 理想MEGA提供45°和180°固定角度旋转按键,极氪MIX支持180°双侧旋转,领克900支持90°和180°单侧旋转[22] - 45°旋转场景定义为便捷上下车模式,与滑移门联动:开启旋转会先开门,关闭门会先复位座椅[21][23] - 90°旋转需通过车机或语音触发,媒体评测多用语音操作[25] - 理想MEGA预设一键双侧旋转模式和亲子房模式(左侧180°对坐,右侧正坐)[26] - 旋转演示场景包括45°便捷上下车、90°观景露营、180°亲子房&大客厅[30][33][35]
理想零重力座椅、准零重力座椅有什么区别,比普通座椅强在哪?
理想TOP2· 2025-04-22 20:23
零重力座椅概念解析 - 零重力座椅虽为营销概念但实际能提供比完全躺平更舒适的体验 通过半躺姿势优化人体压力分布[1] - 完全躺平在硬支撑表面会导致头肩部、臀部和小腿三处集中受力 尤其臀部压力最大 需通过软质材料分散压力[2] - 汽车座椅因需兼顾支撑性而偏硬 即使靠背可放平 其舒适度仍低于专业卧具 零重力躺姿成为车内舒适性解决方案[3] 零重力座椅技术标准 - NASA定义的零重力姿态标准为臀部夹角128±7度 膝部夹角133±8度 该标准虽被NASA弃用 但被车企借鉴用于优化压力分布[4][5] - 实际应用中臀部夹角允许浮动(如113-121度) 核心在于坐垫需可调至22.5-29.5度水平角度 而普通汽车座椅坐垫角度仅10-15度且多数不可调[6][7] - 行业存在"真零重力"(坐垫角度可调)与"准零重力"(仅靠背和腿拖调节)的分野 后者虽未达标准但仍被部分厂商采用[9][10] 零重力座椅功能特性 - 行驶中使用零重力模式存在安全隐患 但坐垫上翘功能可单独使用 能改善臀部大腿受力均匀性 缓解长途疲劳[11] - 部分设计将坐垫与靠背联动后仰 导致行驶中无法单独调节坐垫角度 此类座椅仅适合静态场景[12] 理想汽车零重力座椅参数 - 理想L9二排右侧皇后座:坐垫角度14-29度(15度可调) 臀部最大夹角111度 膝部119度[13] - 理想MEGA焕新版副驾准零重力座:坐垫角度16.2-27.2度(11度可调) 臀部115度 膝部124度[14] - 理想MEGA二排双零重力座:坐垫角度15-30度(15度可调) 臀部122度 膝部145度[15] 零重力座椅综合评价维度 - 舒适度不仅依赖角度参数 还需考量人体工学设计、海绵材质、腿拖长度、功能配置及空间布局等因素 需实际体验验证[17]
25款MEGA Ultra是售价52.98万, 不是预售价52.98万
理想TOP2· 2025-04-20 23:32
2025年4月20日 20:39 TOP2微博发了一条推文,该推文以为25款Ultra 是预售价52.98万,故猜测实际价格可能是49.98-52.98万之间,如果实际价格为52.98 万,Home版价格54.98/55.98/56.98三选一。如果不是,Home版会更低。 2025年4月20日 20:44 理想第一产品负责人老 汤 哥在这篇微博 下评论" 哈, Ultra 52.98 这个是已经公布了的,放心吧,这次不会变 " 2025年4月20日 21:32 理想员工贝夫司机表示" MEGA Ultra的正式售价4月11日就已经官宣了,52.98万元。" 新出行推出的Ultra Home版本差异,Ultra显得太丐了些,与理想之前的风格有差异。 新出行一图看懂 新开出行了 2025年4月20日 21:54 理想某高层给TOP2私信" MEGA Ultra明确就是52.98万,Home价格会更高。" 基于以上三条,可以明确理想方表达的25款MEGA Ultra是售价52.98万,不是预售价52.98万。 E CALA E : 0.0 2024 款 MEGA ULTRA × MEGA ULTRA 智驾煥新版 ...
理想超充站2100座|截至25年4月20日
理想TOP2· 2025-04-20 20:33
超充站建设进度 - 超充站总数从2090座增至2100座 新增10座 [2] - 318川藏超充站目标为16座 当前建成7座 完成率43.75% 剩余10天需每日建设0.9座才能达标 [2] - 为达成i8发布会2500+座目标 当前进度48.25% 剩余102天需每日新增3.92座 [3] - 2025年底4000+座目标完成率16.41% 剩余255天需每日建设7.45座 [3] 新增超充站分布详情 - 广东省新增2座:广州石井丰荟广场(4C×6) 深圳龙岗万隆停车场(4C×6) [4] - 河北省新增1座:石家庄恒大御景半岛(4C×4) [5] - 湖南省新增1座:长沙施家港公园(4C×6) [5] - 江苏省新增2座:南通星湖101广场(4C×6) 无锡兴竹商务中心(4C×6) [5][6] - 辽宁省新增1座:大连瑞柏广场(4C×6) [6] - 山东省新增1座:荣乌高速潍坊北收费站(2C×3+5C×1) [6] - 浙江省新增2座:湖州德清莫富特酒店(4C×8) 宁波江北区宝龙广场(2C×9+5C×1) [7] 建设进度与时间匹配度 - 318川藏线建设进度43.75%落后于时间进度91.67% [2] - i8发布会建设进度48.25%落后于时间进度51.66% [3] - 年度建设进度16.41%显著落后于时间进度30.14% [3]
2017年的李想如何看待AI对汽车的影响?
理想TOP2· 2025-04-19 21:51
AI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主要还是自动驾驶方面。 2017年5月李想: AI可发挥的地方,有两点: 第一,视觉。汽车想要实现自动驾驶,需要替代人类的眼睛。所以,替代视觉的雷达感知对整个AI 是很关键的。 第二,向人学习如何把车开得更好。工业时代的时候,我们希望把人规范化,当作机器来使用。但是 互联网时代的最大好处,是把人当成人来用,每个人尽可能发挥到极致。而到未来真正最广泛AI时 代,我们会希望把机器当成人来用。 汽车未来百分之百是会自动驾驶的,根本跑不掉。只不过这个周期有多长是不确定的,有可能是十五 年,有可能是二十年。但最终所有的车一定是自动驾驶的。 70后、80后可能觉得自动驾驶后,车就会失去驾驶乐趣。 而对于90后来说,自他拥有驾照开始,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就是:开车就是在堵车。北京周一堵到周 五,周末更堵。高速路上到处都是摄像头,也不能拉高速。车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乐趣,车就是 基本的转运工具。 另一方面,车又是一个绝对空间。 我能想象2025年的车,一定和今天长得不一样。那时候没有三厢车,没有SUV,到了2025年,都是一 厢车,就是一个方盒子。也许会做出一些流线型,但一定会按照客厅打造,要让你呆在里面 ...
理想超充站2090座|截至25年4月19日
理想TOP2· 2025-04-19 21:51
来源: 北北自律机 25年04月19日星期六 理想超充 1 新增。 超充建成数:2089→2090座 基于 4月30日 16座 318川藏超充站 目标 318已建成:7座 318建成进度值:43.75% 4月30日 剩余11天 4月30日 时间进度值:90.83% (提示:建设进度落后于时间进度) 需每日 0.82 座,达到 4月底 16座 318超充站 目标值 ———————————————————— 基于i8发布日期 2500+座目标 新增数进度值:46.83%→46.96% i8发布剩余103天(按7月31假设) i8发布剩余时间进度值:51.18% (提示:建设进度落后于时间进度) 需每日 3.98 座,达到 i8发布 目标值 基于2025年底4000+座目标 今年新增数进度值:15.93%→15.97% 今年剩余256天 今年时间进度值:29.86% 需每日 7.46 座,达到年底目标值 【附】1 座新增建成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美邻广场 为城市4C站,规格:4C × 6 加微信,进群深度交流理想长期基本面。不是车友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