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世相

搜索文档
TI、芯科、华邦...这些料最近有涨价、缺货
芯世相· 2025-09-01 12:06
文章核心观点 - 8月半导体现货市场整体平淡但部分芯片型号热度升高甚至出现缺货迹象 [3] - 华邦NOR Flash W25Q128JVSIQ价格小幅上涨且持续占据热搜榜前列 [3][6] - ADI加速度计ADXL355BEZ因汽车和无人机需求再次涨价至300元以上 [11][13] - 多款电源管理芯片(如TI的TPS5430DDAR和ADI的LTM4644IYPBF)受关税或市场供需影响价格波动 [17][23] - 博通以太网收发器BCM84891LB0KFEBG价格暴涨后回落但仍高于涨价前水平 [29] - 芯科MCU EFM8BB51F16G-C-QFN20R因缺货导致价格涨至6元且搜索量激增 [34][36] 具体芯片型号分析 NOR Flash芯片 - 华邦128 Mbit NOR Flash W25Q128JVSIQ价格从7月3元涨至8月4元涨幅约33% [6] - 该芯片支持1.8V/3V电压最高133MHz频率应用于穿戴设备、工业与汽车领域 [7] - 华邦64 Mbit型号W25Q64JVSSIQ热搜但价格稳定在1.5元 [10] - 华邦电子为2024年全球NOR Flash销售额第一厂商 [10] 加速度计芯片 - ADI的ADXL355BEZ价格从6月220元涨至8月300元以上涨幅超36% [11][13] - 该芯片为低噪声3轴MEMS加速度计用于汽车导航和无人机IMU系统 [13] - 2023年底曾从140元涨至240元2024年6月再次启动涨价周期 [13] 电源管理芯片 - TI的TPS5430DDAR(36V输入降压转换器)8月价格小幅涨至0.95元 [15][17] - 受4月关税影响价格曾涨至1.5元但迅速回落目前波动较小 [17] - ADI的LTM4644IYPBF(四通道稳压器)价格从4月450元峰值回落至8月250-300元 [19][23] - 该芯片集成度高但价格昂贵市场有超30个品牌竞争 [23] 以太网收发器芯片 - 英飞凌收购Marvell后88EA1512B2-NNP2A000(汽车以太网PHY芯片)热度升高价格稳定在24元 [24][26] - 博通BCM84891LB0KFEBG(10GbE收发器)价格从3月55元暴涨至6月200元后回落至170元仍为涨价前3倍 [29] 放大器和MCU芯片 - TI的THS6222IRHFR(差分放大器)价格从2元涨至4元涨幅100%用于电力线通信 [30][32] - 芯科EFM8BB51F16G-C-QFN20R(8位MCU)因缺货价格从5月4元涨至6元搜索量激增 [34][36]
5000亿,这哥俩燃爆了!
芯世相· 2025-08-30 09:04
核心观点 - 寒武纪作为中国AI芯片领域的开拓者 凭借早期技术突破和持续研发投入 在AI大模型浪潮中实现市值突破5000亿元 成为国产AI芯片的代表企业 其股价在2023年后最高上涨超过20倍[4][13][57] - 公司从学术研究起步 通过论文DianNao系列奠定技术基础 并成功实现商业化转型 尽管面临美国制裁和盈利挑战 仍坚持全栈技术布局和生态建设[8][47][71] 技术突破与学术成就 - 2014年陈天石兄弟在国际顶级会议ASPLOS和MICRO发表DianNao论文 首次提出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架构 较传统CPU有百倍能效提升[8] - 论文被引用数千次 获MICRO最佳论文奖 系1963年以来首次有美国以外国家学者获奖 被《科学》杂志评为"硅谷之外的颠覆性进展"[9][10][29] - 2015年成功流片世界首款人工智能芯片 2017年与华为合作推出全球首款AI移动芯片麒麟970[35][43] 商业发展路径 - 初期选择芯片IP授权模式快速商业化 但因过度依赖华为单一客户陷入困境 2018年转型云边端全场景芯片布局[42][46][47] - 2020年科创板上市首日市值突破千亿元 成为国内AI芯片第一股[49] - 2022年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导致台积电断供 营收暴跌但坚持研发投入 2024年借助国内7纳米产线投产实现业务复苏[53][55][57]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营收11.74亿元 不及英伟达千分之一 但股价在2023年后最高上涨超20倍 市值突破5000亿元[4][13][68] - 连续多年亏损 但资本市场将其视为"中国英伟达"和国产替代受益者[5][6] 竞争格局与生态挑战 - 英伟达CUDA生态形成垄断 寒武纪软件工具链尚处起步阶段 公司专注底层硬件和工具链 避免涉足应用层以维护客户关系[70][71][72] - 创始人陈天石强调芯片行业需长期投入 对标Intel和英伟达数十年发展历程[56]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文化 - 陈氏兄弟出身江西普通家庭 均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 受计算所胡伟武赏识破格录用[58][63][66] - 公司坚持"不抄小道 不搞奇袭"的研发理念 将战略定义为"老老实实干活搬砖"[55]
10份料单更新!出售ST、NXP、英飞凌芯片
芯世相· 2025-08-29 12:33
公司业务规模与能力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 现货库存型号超1000种 覆盖品牌达100个[1] - 芯片现货库存量达5000万颗 总重量10吨 库存价值超过1亿元[1] - 在深圳设立独立实验室 对所有物料实施QC质检流程[1] - 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达2万家 交易效率可达到半天内完成[5] 库存管理特点 - 提供特价优势物料销售 包含nichocn GYC1E331MCWZNHGS型号94千件 美光MTFC64GBCAQTC-AAT型号500件[3] - 库存芯片年份覆盖2019-2024年 如ST SPC560P44L3CEFAR型号3千件为2022年产[3] - 支持大批量交易 STM32F031F4P6TR型号库存达610千件 TLV2171IDR型号达85千件[3] 供应链服务模式 - 提供求购服务通道 需求包括KINGBRIGHT APA2106SURCK型号60千件 SKYWORKS SE5004L-R型号20千件[2] - 通过线上平台处理库存积压问题 设有专门的小程序与网页端交易系统[6][7] - 行业资讯覆盖分销商动态 原产地政策影响 游戏机芯片需求及日本分销商并购等热点话题[8]
最新消息!传TI又要涨价了!
芯世相· 2025-08-29 12:33
德州仪器(TI)涨价传闻与市场动态 - 近期再次传出TI将于9月1日涨价的消息 涉及数千个型号 为年内第三次涨价传闻[3] - 6月初首次传闻涨价 但无官方涨价函 代理商表示官网价格已调整 合约价将跟进[4] - 8月1日第二次传闻涨价 覆盖超6万个型号 涨幅10-25% 部分超30% 工业和车载产品为主 8月4日生效[5] - 9月1日第三次传闻涨价 分销商确认消息属实 影响未结订单[3] 涨价原因与公司财务表现 - 涨价主要原因为回补利润 推动毛利率回升 以及高资本开支的晶圆厂建设[6] - 公司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 二季度同比增长16% 增速低于ADI的20%以上增长[6] - 汽车业务复苏缓慢 二季度营收同比中个位数增长 环比低个位数下降 消费类占比高易受波动[6] - 毛利率承压 二季度为57.89% 低于ADI的70%左右 库存水位超200天仍偏高[6] - 公司扩充12英寸晶圆产能 高资本开支路径保障长期毛利率与供给安全 短期财务压力增加[7] 现货市场表现与行业影响 - 2024年芯片现货市场需求总体疲软 2025年初需求平淡 PPV类需求尚有支撑[9] - 二季度关税风波导致报价短暂上涨 后市场恢复平静[9] - 涨价或帮助经销商消化缺芯潮库存 倒逼客户寻找现货或替代方案[9] - 价格传递到市场需3-6个月时间[9]
老年份的芯片,到底能不能买?
芯世相· 2025-08-28 16:15
半导体产品长期保存条件 - 半导体产品储存条件遵循JEDEC标准,环境温度应保持在30℃以下,湿度60% RH以下[6] - 多家半导体厂商储存条件基本一致:A社要求温度30℃以下、湿度80%以下;B社温度5-35℃、湿度45-75%;C社温度30℃、湿度70%RH以下;D社温度5-35℃、湿度40-75%;E社温度5-40℃、湿度45-90%[6] - 长期储存需使用防潮袋配合干燥剂和湿度指示卡,避免产品暴露在空气中[24] 批次代码概念演变 - 批次代码最初用于维持2-3年销售期限,现已被ECIA认定为非产品质量衡量指标[8][9] - ECIA 2023年更新方针指出:除特定版本差异或缺陷批次外,不应限制批次代码使用[9] - 军用标准允许采购旧批次代码产品,半导体厂商政策允许出货5年前批次代码产品[12] 锡须问题研究现状 - 锡须问题自1940年代发现,Sn-Pb合金镀层可抑制其生成,但无铅化趋势使其重新受关注[14] - NASA研究指出锡须生长机制尚无统一解释,生长速率受多种因素复杂影响[15] - JEDEC和iNEMI发布JESD201A和JP002标准文件,提供锡须测试与评估规范[16][17] 引线框架氧化问题 - 引线框架氧化可能发生在任何存储期间,根本原因是铜制引线吸收空气中氧气形成氧化膜[18][23] - 氧化膜可能导致高温焊接时锡层难以附着,但可通过清洗剂去除氧化膜[18][20] - 防氧化措施包括使用防潮袋包装和控制储存环境,但无法完全杜绝氧化发生[19][24] 长期保存半导体可靠性验证 - 对57种无铅表面贴装封装测试显示:X射线检查、SMT检测和AOI检查均未发现缺陷[32] - SEM和X射线分析证实28针PLCC和14针TSSOP封装焊点结构稳固,无未焊/气孔/翘起现象[33][36][38] - 电气测试显示平均保存15年的半导体产品100%满足数据手册规格要求[49][50] 行业应用与保存实践 - 工业/汽车/医疗/航空航天领域产品生命周期超30年,需长期保存停产半导体[55] - Texas Instruments验证表明受控环境下半导体保存寿命超过21年,未发现可靠性下降[53] - Allegro Microsystems证明常温保存10年的半导体焊接性能未受影响[52]
「嵌入式AI硬件开源运营平台」通过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AI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评估
芯世相· 2025-08-28 16:15
公司荣誉与认证 - 公司嵌入式AI硬件开源运营平台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第六批"AI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 [1] - 评估基于6个维度标准:场景应用、技术维度、市场潜力、用户体验、社会效益和风险控制 [3] 公司背景与定位 - 深圳宇凡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2月27日 是一家专注芯片合封、定制封装、单片机应用方案开发的综合性技术服务商和资源整合商 [4] - 公司通过平台化运营链接芯片上游产业与应用端口 助力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并实现技术平权和快速量产 [4][5] - 公司与哈工大、南京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 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推出多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集成、高能效的消费电子模块创新产品 [5] 产品核心特点与优势 - 宇凡微AI模块是一款全场景AI中枢 提供开箱即用、深度可定制的智能升级解决方案 [3] - 产品具备快、准、省三大优势:快速量产缩短生产周期、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为厂商节省研发成本和人力维护费用 [9] - 2025年上半年AI模块销量突破2000万+ 服务上百家企业 [5] - 产品直击研发痛点 无需百万研发投入 提供成熟的硬件+软件技术解决方案 [13] 技术能力与创新 - 模块接入国内豆包主流大模型 在Coze平台搭建智能体 快速完成知识库训练和品牌IP模型训练 [14] - 支持多模态交互(语音/按键)与多模型兼容 兼容国内外主流大模型如豆包、Deepseek、百度文心等 [14] - 支持OTA持续进化 实现固件批量升级与用户主动升级 使产品能力可持续优化 [14] - 具备情绪识别能力 可智能切换安慰模式、学习模式 使交互体验无限接近真人关怀 [14] 应用领域与场景 - 应用领域涵盖玩具、教育、家具、娱乐、银发经济等多个产业 [9] - 在玩具领域实现语音交互、情绪识别、知识启蒙等功能 提升产品附加值 [11] - 在儿童教育领域提供故事机、英语对话、百科问答等寓教于乐功能 [12] - 在智能家居领域实现空调伴侣、家庭娱乐机器人、陪伴宠物等智能控制和情感陪护功能 [12] - 在生活助手领域提供工作助理、健身教练、美食专家等智能化服务 [13] 市场机遇与行业趋势 - 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千行百业 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5] - 产品智能化和人性化交互能力已成为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关键 [5] - 当前行业存在研发门槛高、工具化桎梏难破、落地效率低下等痛点 [5]
10份料单更新!出售TI、罗姆、英飞凌芯片
芯世相· 2025-08-28 16:15
公司运营规模与能力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 现货库存型号超1000种 覆盖品牌达100个 [1] - 芯片现货库存量达5000万颗 总重量10吨 库存价值超过1亿元 [1] - 在深圳设立独立实验室 对每颗物料实施QC质检流程 [1] - 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达2万家 交易效率可达到半天内完成 [5] 库存管理特征 - 特价出售库存中包含多品牌优势物料 如ST品牌STM32F031F4P6TR库存61万颗 TI品牌UCC27201ADRMR库存5.7万颗 [3] - 库存年份覆盖2019年至2023年 如英飞凌IKQ75N120CH3库存11760颗为2022/2023年份 [3] - 提供小批量现货供应 ADI品牌ADXL357BEZ采购需求仅150颗 [2] 业务模式创新 - 通过线上小程序平台处理工厂呆滞物料 解决"找不到 卖不掉"行业痛点 [6] - 支持电脑网页端登录dl.icsuperman.com 实现多渠道库存交易 [7] - 提供定向采购服务 如Diodes品牌AP63356QZV-7采购需求6万颗 EPSON晶振采购3.5万颗 [2] 行业动态关注 - 持续追踪芯片分销商格局变化 关注日本分销商并购重组趋势 [8] - 监测终端产品芯片需求 如Switch游戏机4天销售350万台带来的芯片需求 [8] - 关注模拟芯片厂商业绩增长态势 反映行业景气度变化 [8]
10份料单更新!出售MURATA、英飞凌、ADI芯片
芯世相· 2025-08-27 13:52
公司运营规模与能力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 现货库存型号超1000种 覆盖品牌达100个[1] - 库存芯片数量达5000万颗 总重量10吨 库存价值超过1亿元[1] - 在深圳设立独立实验室 对每颗物料实施QC质检流程[1] - 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达2万名[4] 库存管理特色 - 提供特价出售优势物料 包括nichocn GYC1E331MCWZNHGS 94千颗和美光MTFC64GBCAQTC-AAT 500颗等[3] - 支持快速交易模式 最快半天可完成库存清理[4] - 库存品类涵盖ST STM32F031F4P6TR 610千颗和TI UCC27201ADRMR 57千颗等主流型号[3] 业务服务范围 - 接受特定型号采购需求 包括ADI AD822ARMZ 500个和VISHAY SIC462ED-T1-GE3 3千个等[2] - 通过线上平台处理库存交易 提供网页版入口dl.icsuperman.com[6] - 推出工厂呆料小程序解决物料搜寻和销售难题[5] 行业资讯覆盖 - 关注芯片分销商排名变化及行业并购重组动态[7] - 追踪终端产品芯片应用方案 如Switch 2四天销售350万台[7] - 监测模拟芯片厂商业绩增长趋势及供应链政策影响[7]
美国为何如此急于“混改”英特尔?
芯世相· 2025-08-27 13:52
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分析 - 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推动股价飙升20% 旨在通过芯片法案和直接干预挽救高端制造业和实现制造业回流 [4] - 两党在"让制造业回家"上形成底层共识 政策包括奥巴马重振制造业 拜登芯片法案和特朗普复兴制造业议程 [5][7][8] - 供应链多元化取得进展 美国自中国进口份额从22%降至15%以内 越南进口份额提升2个百分点 [12] 制造业回流成效评估 - 制造业就业人数从2010年至2023年增长超130万 但第二产业就业占比仍下降 [11] -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2023年超7400亿美元 较2010年增长超一倍 电子和计算机领域基建快速增长 [11] - 制造业增加值较2010年增长59% 但占GDP比重从11.9%降至10.2% [11][15] - 2023年贸易逆差达1.1万亿美元 较20年前翻倍 劳动生产率自2010年持续下降 [15] 行业结构性表现 - 化工行业持续提升占比 受益能源成本优势和高端材料研发主导 聚乙烯出口占产量45% 光刻胶占全球80%份额 [22][23] - 页岩油革命推动天然气产量超俄罗斯达6240亿立方米 占国内产量比例从1%升至20% [20] - SpaceX将火箭发射成本降至2000万美元 为传统1/10 Starlink部署超5000颗卫星 [20] - 电子半导体制造业衰退 半导体制造和组装全面落后 近40%补贴项目延期或暂停 价值840亿美元 [24] - 汽车产量跌破150万辆 电池产能2025年达421.5GWh 但依赖进口原材料和墨西哥零部件占比达40% [24][25] 制造业回流成本模型分析 - 美国制造业人力成本为中国4倍 时薪达34美元 中西部略低 [28] - 能源成本具优势 中部电价6美分/度略低于中国 设备厂房因补贴更有优势 [29] - 中端制造业模型显示 中国毛利率30% 美国仅8% 主因人力成本高昂 [29] - 高端制造业因50%技术溢价和30%关税 美国毛利率可达59% 远高于中国23% [31][33] 战略结论与影响 - 制造业回流无法逆转中低端产业外迁 中国凭借供应链和成本结构保持不可替代地位 [34] - 美国通过补贴和关税维持高端制造业优势 但技术突破可能颠覆现有格局 [32][34]
220亿,济南前首富又去IPO了
芯世相· 2025-08-27 13:52
公司上市与市值表现 - 天岳先进于8月20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首日股价较发行价42.8港元上涨6%至45.6港元/股 总市值达220亿港元[4] - 公司于2022年1月登陆科创板 成为碳化硅衬底第一股 此次赴港IPO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布局[4] - 创始人宗艳民2022年以13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473位 为当年济南首富 后因市值缩水财富减少但仍保持富豪地位[4][9]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历程 - 宗艳民1964年生于济南 曾任职济南灯泡厂技术员 后于2002年创办工程机械公司 年销售额达30多亿元[7] - 2010年成立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投身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产业化 2011年引进山东大学专利技术启动产业化进程[8][9] - 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研发攻克碳化硅单晶生长和衬底加工核心技术 达到全球领先水平[9] 融资历程与投资方 - 2019年首次引入外部投资 华为旗下哈勃投资入股[11] - 2019年12月引入众海泰昌、辽宁海通新能源等投资方 2020年连续三轮融资吸引海通开元、深创投、中微公司等机构[12] - 估值从2020年5月26亿元飙升至2020年10月100亿元 成为独角兽企业 2021年IPO前获宁德时代、上汽集团等产业资本认购[13] 财务与业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17.68亿元 同比增长41.37% 连续三年保持增长[14] - 全球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市场占有率居前三 8英寸衬底批量供应能力领先 2024年11月推出业内首款12英寸衬底[14] - 上海工厂2024年中提前达到年产30万片导电型衬底产能规划[14] 行业前景与市场需求 - 预计2030年全球AI数据中心容量达299GW 较2023年净增244GW 耗电量占比从1.4%升至10%[15] - 碳化硅功率器件在AI数据中心领域市场规模预计超800亿元人民币[15] - 碳化硅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风光储领域持续渗透 下游需求旺盛[15] A+H上市潮与港交所动态 - 2025年多家A股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16][17]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IPO集资额139亿美元 较2024年全年增长22% 为近十年同期第二高[19] - 香港主板上市申请超200宗 预计全年IPO数量90-100家 集资总额有望突破2000亿港元[19] 政策支持与市场定位 - 中国证监会支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推进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20] - 港交所CEO表示中国资本市场需打造多层次体系 交易所间优势互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