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世相
icon
搜索文档
10份料单更新!出售TI、英飞凌、NXP等芯片
芯世相· 2025-10-13 17:25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核心业务是为客户提供呆滞库存芯片的处理服务,帮助客户快速变现库存积压物料 [1] - 公司提供打折清库存服务,交易效率高,最快可在半天内完成交易 [1][8] - 公司累计服务用户数量达到2.1万,显示出业务具备一定规模和市场认可度 [1][8] 库存处理价值主张 - 公司通过量化数据展示库存积压成本:价值10万元的呆料每月仓储费加资金成本至少5000元,存放半年将产生3万元亏损 [1] - 公司解决客户三大核心痛点:物料找不到、库存卖不掉、期望更好价格,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1][10] 现货库存规模 - 公司拥有1600平方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库存芯片总重量达10吨 [7] - 现货库存型号超过1000种,涵盖品牌高达100种,库存芯片数量达5000万颗 [7] - 库存总价值超过1亿元,体现公司库存管理规模和资金实力 [7] 质量保障体系 - 公司在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对每颗物料均安排QC质检,确保产品质量 [7] 供需市场动态 - 公司供应端拥有多品牌优势物料特价出售,包括Infineon、NXP、TI、ADI等国际品牌,单型号库存量最高达15万片(如X-PRYZ/芯湃半导体的PCA9306DCUR) [4][5] - 需求端显示市场对特定型号存在采购需求,如GD品牌GDB4CBQN-MK需求5440片,SKYWORKS品牌SKY13348-374LF需求4万片 [6] 行业资讯关注 - 行业动态包括国产模拟芯片公司32亿元并购同行、TI传闻涨价、ADI业绩爆发等重大市场事件 [12] - 超过30家半导体大厂Q2财报显示行业出现复苏信号,但市场呈现割裂状态:晶圆产能紧张与现货市场低迷并存 [12]
扫货、抢货,暂停报价?安世现在啥情况
芯世相· 2025-10-13 17:25
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于荷兰时间2025年9月30日对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要求其全球30个主体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一年[5] - 荷兰企业法庭随后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暂停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董事职务,并任命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将安世半导体几乎所有股份托管给独立第三方[6][7] - 闻泰科技于10月9日停牌,10月12日发布公告,10月13日复牌后开盘即下跌10%[4][7][8] 事件原因分析 - 荷兰政府官方解释为安世半导体存在严重的公司治理缺陷,采取干预措施是为防止其产品出现无法供应的紧急情况[9] - 据荷兰媒体NRC报道,事件导火索是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于9月29日发布的新出口管制规定,该规定将实体清单公司的持股50%及以上子公司也纳入管制范围,而闻泰科技已于2024年12月2日被列入实体清单,其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因此受影响[11] - 安世半导体过往的收购业务曾多次遭遇当地政府介入,包括2022年被英国政府强制出售其持有的英国晶圆厂NWF 86%的股份,以及2023年荷兰政府对其收购荷兰初创公司Nowi的交易发起审查[12] 对安世半导体及闻泰科技的潜在影响 - 公司表示安世半导体日常经营持续运转,但短期内将面临决策链条临时变更/延长、资源配置灵活度下降等问题,可能影响运营效率[14] - 企业法庭裁决导致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暂时受限,但其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不受影响[14] - 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的核心资产,2024年营收为20.6亿美元(约147亿元人民币),约占闻泰总营收的20%,但贡献了22.97亿元的净利润,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14][15][16] - 闻泰科技2024年总营收为735.98亿元,但净利润为-28.33亿元,公司已于2024年底宣布战略转型,计划出售ODM资产,专注于半导体业务,安世半导体几乎成为其核心资产[15][20] 安世半导体的市场地位与业务构成 -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分立与功率芯片IDM龙头厂商,全球龙头汽车半导体公司之一,拥有近1.6万种产品料号[22] - 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全球领先:小信号二极管和晶体管出货量全球第一、逻辑IC全球第二、ESD保护器件全球第一、小信号MOSFET全球排名第一、车规级Power MOS全球排名第二[22] - 2024年,安世半导体产品收入56.1%(11.33亿美元)来自分销,39.7%来自OEM客户,4.3%来自EMS客户[25] - 公司大中华区收入占比约47%,EMEA地区(欧洲/中东/非洲,除荷兰)收入占比约22%,美洲约占9%[25] 芯片现货市场反应 - 自10月10日起,部分安世物料已出现抢货、扫货、暂停报价和出货的现象[28] - 安世半导体排单交期出现延迟,现在基本为12周,个别型号可能更长[28] - 安世物料溢价严重,但仍有分销商持有存货,优先服务现有终端客户[28] - 市场传出安世在中国大陆制造的部分或全部芯片被禁止出口的消息,叠加事件催化,芯片分销市场行情开始变热[28]
11份料单更新!出售TI、NXP、安世等芯片
芯世相· 2025-10-11 12:04
公司业务与服务 - 公司核心业务为帮助客户处理呆滞库存,提供打折清库存服务,声称最快半天可完成交易[1][9] - 公司已累计服务2.1万用户[1][8] - 公司拥有1600平米智能仓储基地,库存型号1000+,品牌高达100种,现货库存芯片5000万颗,总重量10吨,库存价值超过1亿元[7] - 公司在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对每颗物料均进行QC质检[7] - 公司通过“工厂呆料”小程序和网页版平台dl.icsuperman.com为客户提供库存处理渠道[10][11] 库存与交易详情 - 公司列举了具体呆料库存清单,涉及品牌包括TE、力特、安世、安森美、ST、CJ、ADI、英飞凌、TI、NXP、Infineon等[4][5] - 库存型号数量巨大,例如ADI ADRF5541BCPZN-R7型号库存达487,500件,安世 PTVS58VS1UTR型号库存达96,186件[4] - 公司同时发布求购信息,寻求特定品牌和型号的芯片,如求购GD GDB4CBQN-MK型号5440件,VISHAY SFH6186-5型号5000件[6] 行业动态与市场关注 - 公众号推荐阅读内容涉及行业并购、厂商涨价、企业财报及市场状况等热点话题,如提及一家国产模拟芯片公司拟32亿并购同行,传TI计划涨价,ADI业绩爆发等[12]
11天德国考察,我们有了消费和汽车电子新发现
芯世相· 2025-10-11 12:04
9月4日至14日,芯片超人组织的 "挖掘欧洲 电 子领域芯动向"德国商务考察活动 圆满结 束。 此次行程我们走访了 柏林、德累斯顿、莱比锡、慕尼黑 四座城市,核心聚焦两大国际顶级展会 —— IFA 柏 林国际消费电子与家电展 和 I AA慕尼黑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 (简 称"慕尼黑车展") , 并同期策划了当地 深度交流活动 。大家不仅实地感受到消费电子与汽车电 子的最新趋势与需求,还在与当地行业朋友的互动中 埋下了 之后 合作 的 种子 。 今年的IFA与IAA有哪些亮点?和往年相比又呈现出怎样的新变化?这些变化背后折射出哪些值得 关注的趋势?我们在交流中又听到了哪些真实的声音、收获了哪些启发? 这次考察都带来了答 案。 01 重头戏——两场顶级展会 本次德国商务考察,首先我们参加了 IF A 柏 林消 费电子展 。IFA 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 最大的消费电子暨家电展览之一 ,这次 共吸引来自49个国家的 1900余家参展商, 以及 22万名 参观者 。 今年 展会的最大亮点 应该 是 AI的 更多 落地 。相比手机、PC等超级终端,家电等消费电子在与 AI融合的道路上速度没那么快,但现在也有了明显进 ...
13份料单更新!出售美台、英飞凌、NXP等芯片
芯世相· 2025-10-10 14:23
算笔账 | ON | BAV70LT1G | 22+ | 3000 | | --- | --- | --- | --- | | ON | SMMUN2114LT1G | 1936+ | 3000 | | ON | NCV8720BMT110TBG | 1731+ | 148 | | ST | L99DZ120TR | 18+ | 1583 | | ST | STPS1H100AY | 22+ | 5000 | | XILINX/赛灵思 | XC7A25T-2CSG325C | 21+ | 630 | | XILINX | XC3S100E-4TQG144C | 2221+ | 2400 | 一批十万的呆料压在库存 每月仓储费➕资金成本至少5k 放半年就亏3万 有料单不知道怎么推广? 芯片超人已经 累计服务2.1万用户 ,打折清库存,最快半天完成交易! 找不到,卖不掉,价格还想再好 点 ,都可以来找我们! 优势呆料,特价出售 | 品牌 | 型号 | 年份 | 数量 | | --- | --- | --- | --- | | Qualcomm | QCC-3044-0-CSP90B-TR-01-0 | 25+ | ...
文晔、大联大,三季度营收创新高!
芯世相· 2025-10-10 14:23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芯片分销行业呈现分化态势 文晔科技受AI应用和智能手机旺季驱动 单月及单季营收均创历史新高 且增长动能强劲 [3][6][7][12] - 大联大控股第三季度营收虽创同期次高 但受汇率波动影响显著 实际营收低于财测预期 同时面临下半年订单能见度不明朗的挑战 [5][8][12] - 两家公司均看好AI相关市场的长期需求 但文晔在累计营收规模及同比增长率上已领先大联大 并有望实现年度营收突破兆元新台币的目标 [10][12] 大联大控股近期营收表现 - 2025年9月营收达890.9亿元新台币 创历年同期次高 月增13% 但年减15.69% [3][5] - 第三季度营收为2,444.7亿元新台币 若排除汇率影响则创单季历史新高 但实际结算低于财测中位数2,550亿元 主要受汇率波动拖累 [5] - 公司此前预估第三季度毛利率介于3.7%至3.9% 税后净利中位数为27.54亿元 较第二季度的21.86亿元明显成长 [6] 文晔科技近期营收表现 - 2025年9月自结合并营收约为1,349亿元新台币 年增59.7% 月增34.8% 创单月营收新高纪录 [3][6] - 第三季度合并营收约3,289亿元新台币 年增25.9% 季增26.8% 创季度营收新高 并超出财测区间上缘 [7] - 增长主要受AI应用相关产品出货动能强劲及智能手机传统旺季需求回升推动 旗下Future在欧美市场复苏也贡献显著 [7] 两家公司今年以来累计表现 - 大联大1-9月累计合并营收为7,437.5亿元新台币 年增14.6% 但自8月起月营收出现同比下滑 9月下滑幅度扩大至15.69% [8][9] - 文晔1-9月累计合并营收约8,358.6亿元新台币 年增19.8% 自8月起月营收恢复同比增长 9月年增幅高达59.67% [10][11] - 文晔累计营收规模已领先大联大 且同比增长率略高 公司预计2025年营收有望突破兆元新台币 [12]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AI需求成为核心成长驱动力 文晔预期数据中心、服务器及高效能运算应用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对第四季度营运持乐观态度 [7][12] - 大联大看好AI相关市场从云端服务器到边缘端的长期动能 但汇率波动仍是未来财务表现的主要挑战 [5][12] - 终端需求回温及库存水位回落至健康水平 预计文晔将优先受惠于AI成长动能 第四季度营收与获利有望显著成长 [13]
刚刚!艾睿子公司被漂亮国盯上了
芯世相· 2025-10-09 12:20
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更新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26家实体与3个地址加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16家中国企业和3个中国香港地址,原因是这些公司协助采购了美国制造的电子元件,而这些元件被发现用于伊朗部分组织所操作的无人机中[3] - 被列入实体清单后,很难再合法获得《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管制物项,出口商与清单实体进行受控项目的交易前都必须获得相应的出口许可证[10] - 根据2025年9月29日发布并立即生效的"50%规则",被列入实体清单或军事最终用户名单的公司持股50%或以上的子公司也将受到美国出口管制[7] 艾睿电子受制裁影响 - 美国大型电子元件分销商艾睿电子位于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子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分别是Arrow China Electronics Trading Co, Ltd 和 Arrow Electronics (Hong Kong) Co, Ltd[5] - 艾睿电子2023年营收为279亿美元,同比下降16%,被营收约为293亿美元的文晔反超,2024年全球TOP4芯片分销商按营收规模排名依次为文晔、艾睿、大联大、安富利[6] - 2024年第二季度艾睿电子业绩表现强劲,综合销售额达到76亿美元,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约12%[6][9] 其他受影响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 - 北京普雷瑞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及电子元器件分销[8] - 丰宝电子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电子元器件授权代理分销商,其分公司丰宝贸易香港有限公司同样被列入清单[8] - 上海皕科电子有限公司是电子元器件及RF模组代理商,济南鑫银博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代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多串口通讯卡等通信产品[8] 实体清单的运输豁免条款 - 因本次监管措施而被取消许可例外或无需许可资格的物品,如果在2025年10月8日仍在运输途中,可以按照原有资格继续运往目的地,但必须在2025年11月7日或之前完成出口、再出口或境内转移[10] - BIS将地址单独列入实体清单,意味着今后凡是在这些地址注册或经营的实体,若涉及《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管辖物项出口,都将自动触发许可要求,并适用"推定拒绝"的审查政策[10]
13份料单更新!出售西部数据、英飞凌、ST等芯片
芯世相· 2025-10-09 12:20
公司业务与服务模式 - 公司核心业务为帮助客户处理呆滞库存 提供打折清库存服务 最快可在半天内完成交易[1][10] - 公司通过线上平台提供服务 包括“工厂呆料”小程序和网页版dl.icsuperman.com 方便客户进行物料交易[11][12] - 公司已累计服务2.1万用户 显示出其服务在市场中拥有一定的客户基础和认可度[1][10] 公司资源与能力 - 公司拥有1600平米的芯片智能仓储基地 库存型号超过1000种 涵盖品牌高达100种[8] - 公司现货库存芯片数量达5000万颗 总重量为10吨 库存价值超过1亿元 显示出强大的库存实力[8] - 公司在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 对每颗物料均进行QC质检 保障了所售产品的质量可靠性[8] 市场供需情况 - 供应方面 公司提供多种品牌的优势物料特价出售 例如ST品牌LPS22HHTR型号库存4万件 英飞凌品牌1EDI2002AS型号库存5万件[4] - 需求方面 市场存在明确的采购需求 例如求购GD品牌GDB4CBQN-MK型号5440件 DIODES品牌AP2138N-3.3TRG1型号1.5万件[6] - 部分采购需求对物料年份有明确要求 如需要2年内的现货 反映了市场对物料新旧程度的特定偏好[9] 行业痛点与公司价值主张 - 呆滞库存给企业带来显著成本压力 例如价值10万元的呆料 每月仓储费和资金成本至少5000元 存放半年将亏损3万元[1] - 公司针对行业痛点 为“找不到 卖不掉 价格还想再好点”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凸显其市场定位[1][11] - 公司公众号内容关注行业动态 如模拟芯片公司并购 原厂涨价 财报信号等 显示出对行业信息的紧密跟踪[13]
年薪破百万、涨薪60%,人形机器人企业疯狂「抢人」
芯世相· 2025-10-07 09:03
以下文章来源于豹变 ,作者高泽 在这股热潮下,一场围绕人才的无声战争正在上演:企业一边以百万年薪争抢顶级科学家,一边奔 赴高校抢夺应届生;智驾精英转型,猎头交接不停,背后既有开拓工业、服务业应用场景的长期压 力,也是在顺应行业从 "看demo"到"看量产"的焦点转移。 "高薪抢人"的现状,一方面是由于行业爆发式增长、企业人才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教 育相较于业界客观存在滞后性,人才供给持续不足。 豹变 . 直抵核心。做最具穿透力、洞察力的商业观察,深度影响未来。 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有50W+芯片行业粉丝。 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 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 源链接等, 我会分享在朋友圈 。 2025年,人形机器人不再只是春晚舞台上的炫技明星,而是 逐渐走进具体场景。行业里采购大单 频出, 9月,优必选宣布获得2.5亿元采购合同。在此之前,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等多家企业亦 扫码加我本人微信 相继获得上亿元的巨额订单。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声明,坚决不为 "具身智能相关经验"支付溢价,聚焦市场拓展与量产交 付,回归"高端制造业";部分专业人士认为人形机器人尚未找到"刚需",认为看到该领域的显著 ...
帝国的兴衰——世界500强里的通信设备商
芯世相· 2025-10-05 09:04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为线索,回顾了2000年至2025年全球通信设备行业的格局变迁,展现了从七家巨头并存到仅剩两强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驱动此变化的技术迭代、市场竞争和地缘政治等因素 [5][27][34] 2000年行业格局 - 2000年有7家通信设备商进入世界500强,包括朗讯(第74位,营收383亿美元)、北电(第194位,营收212亿美元)、摩托罗拉(第109位)、爱立信(第140位)、阿尔卡特(第163位)、诺基亚(第196位)和思科(第409位)[7] - 同期华为营收刚突破100亿人民币,中兴通讯主营收入为45亿人民币,与国际巨头不在一个数量级 [8] 2005年行业整合与中国厂商崛起 - 2005年500强榜单中朗讯和北电已消失,摩托罗拉排第138位,思科排第254位,诺基亚排第130位,爱立信排第338位,阿尔卡特排第399位 [9] - 华为和中兴凭借3G产品突破和海外市场拓展迅速崛起,2005年华为营收达453亿人民币,中兴营收达215亿人民币 [9] - 朗讯因市场竞争和贝尔实验室包袱经营恶化,北电因3G技术路线选择错误(重点发展CDMA2000,押宝Wimax)走向衰落 [9][11] - 行业开启合并潮,2006年诺基亚与西门子成立合资公司,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 [13] 2010年4G时代与格局重塑 - 2009年北电在4G商用前夜破产,其资产被爱立信、苹果、微软等瓜分 [14] - 2010年世界500强中,诺基亚排第120位,思科排第200位,爱立信排第301位,摩托罗拉排第391位,阿尔卡特朗讯排第418位 [14] - 华为首次跻身500强,排第397位,营收218亿美元 [14] - 行业持续动荡,诺基亚西门子收购摩托罗拉无线业务,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爱立信退出手机业务,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 [14][15][17] 2015年寡头格局形成 - 2015年500强中仅剩三家设备商:思科(第225位,营收471亿美元)、华为(第228位,营收467亿美元)、爱立信(第363位,营收332亿美元)[19] - 2013年华为营收超越爱立信,文章分析认为中国在人才供给、薪酬激励和文化执行力上的优势是关键因素 [19][20] - 阿尔卡特朗讯于2015年被诺基亚收购,思科因专注于企业市场免受运营商网络设备激烈竞争影响,排名稳定 [20] 2020年地缘政治冲击 - 2020年华为在500强排名跃升至第49位,营收达1243亿美元,五年排名上升179位,营收暴增166% [21][22] - 同期思科排第211位(营收519亿美元),诺基亚排第488位(营收260亿美元)[22] - 2019年起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并加强出口管制,对华为市场订单和芯片供应造成巨大打击 [22] - 文章指出美国通过技术壁垒、长臂管辖和美元结算体系掌握行业话语权,地缘政治打破了全球分工体系 [23] - 华为通过技术积累、与中芯国际等企业合作以及软件算法弥补硬件不足等方式应对挑战,美国的打压意外加速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产化进程 [24] 2025年现状与北欧企业分析 - 2025年500强中仅剩两家通信设备商:华为(第83位,营收1198亿美元)和思科(第273位,营收538亿美元),爱立信和诺基亚已不在榜单 [26][27] - 爱立信和诺基亚营收在2022年达到顶峰(爱立信286亿美元,诺基亚278亿美元),但未达到当年500强309亿美元的门槛,之后因5G建设放缓而下滑 [29] - 2022年后诺基亚营收下滑更显著,2024年较顶峰下降53亿美元,部分原因在于失去美国Verizon和AT&T订单,而爱立信则获得这两家运营商总额分别为83亿美元和140亿美元的大单 [29] - 爱立信移动网络业务营业利润率近五年保持两位数,诺基亚则在10%以下 [31] - 为应对业绩下滑,两家公司大幅裁员,爱立信员工数从2022年10.55万人减少至2024年约9.42万人,诺基亚员工数从2020年起持续下降,至2024年减少约1.17万人 [33] 行业未来展望 - 行业呈现五强并存格局: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思科,但市场可能因地缘政治而割裂,技术标准有分裂风险 [34] - 5G建设高峰期已过,行业向5G-Advanced、AI、算力、云服务等方向发展,为6G做准备,但仍面临技术场景离用户较远和互联网公司OTT业务冲击的问题 [34] - 互联网公司直接面向用户快速迭代,最大化获取产业链利润,例如2024年"双十一"全网销售额达14418亿元(约等于9个诺基亚年销售额),用户更关注应用体验而非底层网络技术 [35] - 华为依靠"工资+奖金+内部股票分红"的薪酬体系与员工绑定,但未上市使其依赖营业收入维持高额契约兑现,需持续扩张以维持增长 [35][36] - 华为严格的内部管理和奋斗者文化对70后、80后有效,但对95后、00后可能作用有限,其管理模式面临挑战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