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世相
icon
搜索文档
假芯片有哪几类,如何避坑?
芯世相· 2025-09-23 14:54
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有50W+芯片行业粉丝。 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 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 源链接等, 我会分享在朋友圈 。 扫码加我本人微信 通常情况下,企业会根据终端产品的生产计划,按需采购所需数量的 芯片 。然而,受需求的急剧 增长或供给端情况变化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无法确保所需数量的局面。此时,为了维持终端产品的 生产,必须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采购 芯片 。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已有合同的正规渠道购买正品往往很困难。 当然,为了规避风险,企业通常 会准备多个安全的采购渠道,并分别确认库存和供货可能性。但当所有渠道都无法采购时,就不得 不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 芯片 。 与过去不同,如今互联网上信息繁多,只要一搜索就会发现多个供应商声称有库存。然而,这些供 应商大多没有过往交易记录,难以判断其库存是否为正品。而且,这类供应商通常不会公开详细信 息,只能凭有限的信息做出采购决策。在一边继续寻找可靠渠道的同时,交货期限却越来越紧迫。 即便多次联系原有渠道也没有进展,最终不得不冒险从信息不足的供应商处采购,结果买到的 芯 片 却被证实是假货。 就这样, 当市场供需失衡时, 假芯片 的买卖往往会大幅增加 ...
摩尔线程IPO本周上会 ;传三星跟进涨价;SSD价格开始反弹…一周芯闻汇总(9.15-9.21)
芯世相· 2025-09-22 12:27
一周大事件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9月26日上会 [7] - 英伟达与英特尔达成合作,英伟达将向英特尔注资50亿美元,合作涉及数据中心定制x86 CPU及集成RTX GPU的x86 SoC,交易完成后英伟达可能持有英特尔4%及以上股份 [7][14] - 意法半导体放弃意大利阿格拉特工厂裁员计划,并与意大利政府探讨50亿欧元投资细节,其中20亿欧元政府拨款用于卡塔尼亚工厂 [8][15] - 三星传调升第四季度存储器价格,DRAM中LPDDR4X、LPDDR5/5X合约价涨幅达15%至30%,NAND产品如eMMC、UFS上调5%至10% [8][18] - 行业SSD价格开始反弹,渠道SSD和内存条全面涨价 [8][19] 行业风向前瞻 - 中方被要求终止涉英伟达RTX Pro 6000D芯片订单,外交部回应反对经贸科技歧视性做法 [9] - 英美签署《科技繁荣协议》,微软、谷歌、英伟达、OpenAI等美国科技公司承诺斥资310亿英镑(约420亿美元)提升英国AI基础设施 [9] - 美国商务部考虑基于国安理由额外对汽车零件加征关税 [10]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通知,开展汽车行业反歧视调查,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13日 [11] - 外资机构密集调研中国芯片企业,唯捷创芯迎来41家外资机构调研,纳芯微、芯原股份等多家公司迎来超20家外资机构调研 [11] 市场数据与预测 - Yole预测全球晶圆厂设备市场到2030年将达到1840亿美元,其中设备出货额1510亿美元,服务收入330亿美元,2024至2030年设备出货CAGR约4.6% [12] - 中国晶圆厂设备厂商年增长率达到30%-40% [12]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Top10营收合计超过64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4% [12] - 前五大设备商(阿斯麦、应用材料、泛林、Tokyo Electron、科磊)半导体业务营收合计近540亿美元,占Top10总营收约85% [13] - 北方华创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22亿美元,在全球Top10设备商中排名第七 [13] 大厂新动向 - 联发科首款采用台积电2nm制程的旗舰SoC芯片已完成设计流片,预计明年底进入量产 [15][16] - AI芯片初创公司Groq完成7.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达69亿美元 [16] - 豪威集团进入英伟达供应链,支持NVIDIA DRIVE AGX Thor生态系统 [16] - 腾讯云宣布已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通过异构计算平台整合不同类型芯片提供AI算力 [21] 芯片行情 - 西部数据通知客户将逐步提高所有HDD产品价格 [19] - DRAM价格飙升导致买家难以跟进,交易量有限,NAND现货市场价格上涨,询盘回暖,QLC产品表现突出 [19] - 存储现货市场涨价情绪升温,行业和渠道SSD价格开始反弹,部分厂商期盼涨价趋势能延续 [19]
10份料单更新!出售TI、英飞凌、ON等芯片
芯世相· 2025-09-22 12:27
公司业务与服务模式 - 公司核心业务为帮助客户快速处理呆滞芯片库存,提供打折清库存服务,最快可在半天内完成交易[2][8] - 公司通过线上平台提供服务,包括“工厂呆料”小程序及网页版dl.icsuperman.com[9][10] - 公司累计服务用户数量已达2.1万[2][8] 公司运营规模与能力 - 公司拥有1600平方米的芯片智能仓储基地,库存芯片型号超过1000种,涵盖品牌高达100种[8] - 公司现货库存芯片总量达5000万颗,总重量为10吨,库存价值超过1亿元[8] - 公司在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对每颗物料均安排QC质检以保障质量[8] 呆滞库存成本分析 - 价值10万元的呆滞物料积压在库存,每月产生的仓储费及资金成本至少为5000元[1] - 若呆滞库存存放半年,将产生3万元的亏损[1] 现货库存与求购信息 - 公司提供优势呆料特价出售,涉及品牌包括TI、ADI、英飞凌、NXP等,具体型号如TI的MCT8329A1IREER库存3000件,ADI的ADBMS2950WCCSZ-RL库存50000件[5] - 公司同时列出求购信息,例如求购QORVO的QPL9058TR7型号15000件,VISHAY的IHLP2020BZEK100M11型号20000件[7]
全球硬件大爆款,生于中国
芯世相· 2025-09-20 09:0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新一代硬件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全球视野和品牌溢价,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性成功,颠覆了过去中国制造廉价低质的印象[5][6][10] - 大疆开创的产品方法论(高投入、高技术门槛、全球利基市场)被正浩、拓竹等公司验证成功,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18][20][22][23] - 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为硬件创新提供强大支撑,手机产业链能力外溢到其他智能硬件领域[43][48][50] - 投资市场对硬件公司的态度从冷遇转向追捧,影石创新市值超1200亿元、安克创新市值突破700亿元等案例引发市场热情[11][68] 大疆方法论与标杆效应 - 大疆长期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以上份额,年营收超500亿元,实现高利润率[10] - 大疆产品方法论核心:选择细分赛道、建立技术门槛、高客单价、全球营销,不做平替品[19][20] - 正浩创新继承大疆基因,通过双向逆变技术实现产品突破,DELTA 1300充电时间从行业8小时缩短至1.6小时,2020年收入翻十倍,2023年市占率全球第一[22] - 拓竹科技Bambu Lab X1支持16色打印,打印时间比同类产品少70%,众筹达700万美元破平台记录,4年营收从0做到50亿元[23] - 大疆系创业者受资本青睐,具备供应链、市场、研发经验的"大产品经理"成为投资焦点[25] 全球化品牌与新出海模式 - 新一代硬件创业者多为80后、90后,拥有高学历和全球化视野,直接触达海外消费者[15][31] - 出海模式演进:第一代靠B端大订单(无品牌)、第二代靠亚马逊(通用品)、第三代通过Kickstarter等平台验证创新产品[35] - xTool激光雕刻机在Kickstarter众筹超260万美元,营收突破20亿元;安克子品牌eufyMake UV打印机众筹超4000万美元[37][39] - Kickstarter上大中华区项目众筹总金额2014-2024年间翻20多倍[41] - 库犸动力割草机器人定价比老牌厂商高三分之一以上,营收或超20亿元;庭院机器人公司成立两年营收数亿元[34][35] 供应链能力外溢与产业升级 - 华强北1公里内可对接1350家设计公司、3200家研发公司,实现"上午设计、下午打样、次日量产"[43] - 手机产业链能力外溢至其他硬件领域:双频GPS芯片从高价小众降至300多元,NPU芯片价格"烂大街"[48][49] - 国产高速吹风机将戴森市占率从36%打到7%,高速马达价格从几百元降至十分之一,良率超95%[50] - 供应链与创新公司深度绑定:影石创新供应商弘景光电营收从1.2亿元增至超7亿元,影石订单占比近一半[52][53] - 中国OLED屏幕全球份额从3%提升至45%,汇顶科技屏下光学指纹传感器成为安卓机标配[55] 投资生态转变与资本支持 - 早期硬件投资被视为"买彩票",现在头部机构每月上会15个早期硬件项目[68] - 松山湖XbotPark基地孵化大疆、云鲸、逸动科技等公司,提供几百万级早期投资[62][63] - 云鲸扫拖机器人J1推出后年销售额破2000万元,完成8轮融资,估值突破百亿元[66] - Plaud爆火后拒绝国内投资,仅接受硅谷基金融资;割草机器人项目半年融三轮累计上亿元[67][68] - 硬件公司上市表现强劲:影石创新市值超1200亿元,安克创新市值突破700亿元[11][68]
聊聊我眼中的1-8月芯片市场行情
芯世相· 2025-09-19 12:19
行业复苏信号与时间线 - 2024年四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反弹超过上波行情最高点,重新企稳回升[3] - 2024年11月芯片分销商业绩开始翻倍,主要来自ADI、Microchip订货[5] - 2025年春节后ST通用MCU价格结束倒挂,3月份出现反弹,库存下降后部分回补[5] - 2025年4-5月川建国动作刺激市场,TI、ADI相关生意业绩普遍翻数倍[5] - 2025年端午节前传出TI涨价消息,7月再次涨价,涉及6万多个型号[5] 模拟芯片巨头动态 - TI三次涨价均未发布公开函件,消息通过金融市场和邮件流出,调整6.6万个型号价格,占整体76%,总型号约8.6万个[6] - ADI财报披露型号7.5万个,国内厂商型号数量远低于国际巨头:圣邦微5900个、矽力杰5500个、纳芯微3300个、思瑞浦2800个、杰华特2200个[6] - TI近三年每年资本支出超50亿美元建厂,月产能达50万片晶圆,成都厂月产能3万片[7] - 国产模拟芯片厂商积极扩张,矽力杰在青岛建设12寸晶圆厂[8] 内存市场行情 - 2024年10月小容量eMMC开始紧俏,2025年一季度内存销售额达去年同期两倍[10] - 美光价格2025年前至3月翻倍,3月至5月再翻倍,6月冲高后7月高位横盘[10] - 2025年3-5月美光副总宣布停产,炒货商跟进,三星、海力士传出延长DDR4生产消息[12] - 内存厂商过去两年多次拉高价格10%-20%后回落,但2025年原厂动真格导致行情持续[12] 晶圆厂产能状况 - 2025年5月中旬韩国、中国台湾晶圆厂几乎全线满载,MOS出现缺货[13] - 华虹过去几个季度财报显示产能利用率持续处于高位[13] - 2025年7月中旬国内晶圆厂产能趋紧信号明显,2月份上游已开始释放类似风声[13] - 国产芯片出现缺货、交期延长、分货紧张情况,交期多在2-6周准现货区间[14] 行业复苏趋势 - 从TI、ADI和四家头部芯片分销商近三个季度财报看,行业出现确定性复苏[14] - 除AI需求外,工业和汽车市场回暖,复苏趋势全球范围展开[14] - 晶圆厂产能吃紧信号传递到分销商或终端有延迟,预计3-6个月传导至贸易环节[14]
13份料单更新!出售美台、安世、安森美等芯片
芯世相· 2025-09-19 12:19
算笔账 放半年就亏3万 有料单不知道怎么推广? 芯片超人已经 累计服务2.1万用户 ,打折清库存,最快半天完成交易! 找不到,卖不掉,价格还想再好点 ,都可以来找我们! 优势物料,特价出售 | 品牌 | 型号 | 数量 | 年份 | | --- | --- | --- | --- | | 三星 | K4UBE3D4ABMGCL | 5000 | 对上待确 | | | | | 认 | | 罗姆 | RB168VYM-40FHTR | 500000 | 22+ | | ALTERA/阿尔特 | 10AX027E3F27E2SG | 3000 | 19+ | | 拉 | | | | | TI | THS7850GMK | 11000 | 19+ | | ALTERA/阿尔特 | 10AX048H4F34I3SG | 300 | 20+ | | 拉 | | | | | HYNIX | DDR4,H5ANBG6NAMR-XNCR | 39991 | 22+ | | 瑞萨 | R7FA2L1AB3CFM #AA0 | 48K | 21\22 | | 瑞萨 | R7FA2L1AB3CFP #AA0 | 33K | 21\2 ...
11份料单更新!出售TI、ST、芯科等芯片
芯世相· 2025-09-18 16:31
公司业务与服务模式 - 公司核心业务为帮助客户快速处理呆滞库存,提供打折清库存服务,声称最快半天即可完成交易 [2] - 公司累计服务用户数量达到2.1万 [2][8] - 公司拥有1600平米的芯片智能仓储基地,库存价值超过1亿元,现货库存型号1000+,品牌高达100种,库存芯片5000万颗,总重量10吨 [8] - 公司在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对每颗物料均进行QC质检以保障质量 [8] 库存持有成本分析 - 文章以具体案例说明库存持有成本:价值10万元的呆料,每月仓储费加资金成本至少5000元,存放半年将亏损3万元 [1] 可供出售库存清单 - 公司提供大量优势物料特价出售,清单涵盖多个品牌如TI、STM、芯科、WINBOND等,型号超过70种,单型号库存数量从数件至数万件不等,生产年份跨度从15+至24+ [5][6] 客户需求与求购信息 - 公司展示当前客户求购信息,涉及QORVO、VISHAY、升特等品牌的特定型号,求购数量在15K至20K之间 [7] 行业动态与市场环境 - 公众号关联文章标题反映了当前半导体行业动态,包括模拟芯片公司并购、TI传闻涨价、ADI业绩爆发、Q2财报显示的复苏信号以及晶圆产能与现货市场表现割裂等现象 [10]
12份料单更新!出售微芯、Maxim、赛灵思等芯片
芯世相· 2025-09-17 14:12
库存积压成本分析 - 价值10万元的呆滞库存每月产生至少5000元仓储及资金成本 半年累计亏损达3万元[1] 平台服务能力 - 累计服务用户数达2.1万家 最快可实现半天完成库存交易[2][7] - 拥有1600平方米智能仓储基地 现货库存型号超1000种[7] - 覆盖品牌数量达100种 现货芯片库存5000万颗[7] - 库存总重量10吨 总价值超过1亿元[7] - 在深圳设立独立实验室 对每颗物料实施QC质检[7] 库存处理解决方案 - 提供呆滞物料打折清库存服务 解决"找不到、卖不掉、价格协商"三大痛点[2][8] - 通过"工厂呆料"小程序及网页版dl.icsuperman.com平台进行推广交易[8][9] 现货库存明细 - 赛灵思XC7Z020-2CLG484I库存1000颗[5] - BELLING BLG75T65FDL-F库存5万颗[5] - 海力士H9TQ64A8GTCCUR-KUM库存5000颗[5] - 瑞萨RBN75H125S1FP4-A0库存2万颗[5] - Microchip系列物料库存量从7500至75000颗不等[5][6] - Maxim系列GMSL芯片库存量在2500-39000颗区间[5] - NXP系列处理器库存量达39000-7000颗[5] - TI电源管理芯片库存超10万颗[5] - 圣邦微SGM8774C-1XN5G/TR库存9650颗[6] - 安森美MC74ACT08DR2G库存3万颗[6] 采购需求 - 求购ST品牌STM32G071GBU6型号芯片2万颗[7]
刚刚,艾睿CEO卸任!
芯世相· 2025-09-17 14:12
核心管理层变动 - 艾睿电子宣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ean Kerins于9月16日正式卸任所有职务 [3] - 公司董事会成员William "Bill" Austen被任命为临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3][5] - Sean Kerins离任原因未具体说明 但强调与公司财务报表无关 [4] - Sean Kerins将继续以顾问身份协助公司完成领导层过渡 为期六个月 [5] - 公司发言人表示CEO更换不代表艾睿的战略调整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现有企业战略 [6] 新任临时CEO背景 - William Austen自2020年5月15日起担任艾睿董事 [6] - 曾于2013年至2019年6月担任Bemis Company, Inc的总裁、首席执行官及董事 [6] - 在2007至2022年期间担任Tenant Company董事会成员 并于2020至2023年期间担任Arconic Corporation董事会成员 [6]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为279.23亿美元 同比下降16% [7][8] - 2023年全年营收为331亿美元 2022年全年营收为371.2亿美元 [7] - 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强劲 综合销售额达76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环比增长约12% [9] - 2024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为68.14亿美元 同比下降2% 但超过指导范围的高端 [9] - 2024年上半年合并营收为144亿美元 [10] 业务分部表现 - 第二季度全球零部件业务销售额实现2022年以来首次同比增长 [9][10] - 企业计算解决方案业务在第二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9] - 第二季度全球零部件销售额同比增长5% 超过指引区间上限 [12] - 分地区看 美洲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9% 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同比下降1% 亚太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6% [12] 未来业绩展望 -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销售额在73亿美元至79亿美元之间 [14] - 全球组件和ECS部门预计将对第三季度业绩做出重大贡献 [14] - 公司对市场温和复苏和好于季节性的销售模式表示信心 [14]
最新进展!7.09亿,商络电子拟收购立功科技88.79%股权
芯世相· 2025-09-16 15:30
交易概况 - 商络电子全资子公司畅赢控股拟收购立功科技88.79%股权,交易对价7.09亿元,调整上限不超过1.33亿元 [3][10] - 交易需经股东会审议及反垄断审查,目前处于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阶段 [14] - 交易目的是实现对标的公司的实际控制 [3][10] 收购方背景 - 商络电子为国内领先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代理产品包括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拥有超100项原厂授权 [21][22] - 公司2024年主动及其他电子元器件营收占比提升至57.06%,被动元器件占比42.93% [22] - 2021年4月登陆A股市场,上市后持续开展半导体产业链投资并购 [23][24] 被收购方背景 - 立功科技成立于1999年,主营工业及汽车电子芯片解决方案,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18.87亿元 [17][19] - IC增值分销业务占比83.25%,自主产品占比16.75%(2019年) [19] - 作为NXP国内重要分销商,合作品牌涵盖瑞芯微、兆易创新、安世半导体等超30家厂商 [19][20] 战略动机 - 通过授权代理线互补扩大业务范围,整合双方超100项原厂资质 [24] - 汇聚双方近5000家客户资源,提升产业链价值定位 [25] - 整合供应链体系实现降本增效,优化仓储物流成本 [26] - 符合上市后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的战略路径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