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icon
搜索文档
2.1GWh!阿特斯储能再获北美市场大单
文章核心观点 - 阿特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与Aypa Power公司签署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协议和长期服务协议,共同开发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大型储能项目[1] - 此次合作涉及的两个项目合计装机容量达420兆瓦/2,122兆瓦时,将成为安大略省目前正在开发的规模最大的储能设施之一[4] - 项目采用阿特斯大型储能系统产品SolBank,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启动设备交付,2027年上半年投入商业运营,并签署了为期20年的长期服务协议[4] 项目规模与技术 - “埃洛拉”和“赫德利”两个电池储能项目合计装机容量为420兆瓦/2,122兆瓦时[4] - 项目将采用阿特斯大型储能系统产品SolBank[4] - 项目规模使其成为安大略省目前正在开发的规模最大的储能设施之一,也是全球单体最大的储能电站之一[4] 合作与运营计划 - 设备交付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启动,项目预计在2027年上半年投入商业运营[4] - 阿特斯储能将依据为期20年的长期服务协议,为电站提供持续监控、预防性维护和性能保障等全方位运营维护服务[4] - 此次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安大略省在大规模储能部署方面的领先地位,并彰显了阿特斯储能与Aypa Power在推进北美关键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持续深化合作[4]
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讨会成功举办
会议概况 - 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于2025年10月16日在天津开幕,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共同主办 [2] - 会议汇聚政产学研各界力量,现场参与人数超过600人,线上观看人次突破4万 [2] - 会议得到科华数能、远景能源、天合储能、派能科技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支持 [3] 行业核心共识 - 电化学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要素,但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事故频发,已构成系统性风险,储能安全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问题 [9] - 安全是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全球储能规模化发展的基石,必须筑牢安全底线 [11][37] - 行业呼吁加强自律,坚决破除价格内卷的非理性竞争,以避免产品质量下降、安全事故上升和行业生态破坏 [16] 安全技术前沿洞察 - 构建系统性安全解决方案,包括提升电池本征安全、利用智能监测进行隐患处置、发展精准灭火技术,形成“本征安全、过程安全、消防安全”三道防线 [16] - 量化揭示安全风险,以20尺314Ah储能集装箱为例,其蕴含能量高达100GJ,相当于24吨TNT [19] - 借助AI智能技术突破传统电芯感知瓶颈,研发内植入芯片传感器实现温度、应变、气压及五类特征气体的多维信号实时监测,将电池内部状态从“黑箱”转为“白箱” [20] - 构建覆盖“单体-模组-簇-系统-电站”全层级的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体系,提出包含动态与静态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形成量化安全性能分级技术 [23] - 储能电池安全是系统工程,需构建覆盖“全应用场景、全生命周期、全产品层级”的系统性安全评价体系,安全是“一票否决”的根本红线 [25] 重要行业举措发布 - 行业首份针对集装箱锂电池储能系统的规范性指导文件《集装箱锂电池储能系统自律实践指南》重磅发布,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牵头,25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发起制定 [26][27] - 宁德时代、阳光电源、远景能源等16家企业代表共同签署并见证该指南发布,标志着行业首次将共识转化为系统性实践规范 [29][30] 专题研讨焦点 - 分论坛聚焦三大领域:储能安全技术与应用创新、储能故障诊断与安全运维、AI赋能储能安全 [32][33][34] - 专题讨论涉及大规模储能火灾测试、浸没式冷却液应用、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在线预警与数字孪生技术、AI在电池状态感知与智能预警中的应用等前沿议题 [32][33][34] - 圆桌对话深入探讨了大规模火烧试验的必要性、储能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借鉴、以及储能事故应对中设计、消防与应急的结合等关键问题 [32][33][34]
广东新能源增量项目价格结算机制竞价规则发布!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两项新规则,旨在通过市场化竞价机制确定新能源增量项目的上网电价和电量比例,以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2][13] - 新规则明确了竞价交易的组织流程、参与主体资格、申报方式、结算机制及执行期限,标志着广东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2][4][13] 竞价规则核心内容 - 首次竞价交易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组织开展,此后每年底组织一次,面向已投产及未来12个月内投产的新能源项目 [2][14] - 竞价主体范围为2025年6月1日(含)后投产或承诺未来12个月内投产、且完成政府核准或备案的新能源项目,集中式光伏和陆上风电项目不参与竞价 [3][14][19] - 项目申报信息包括机制电量比例和机制电价,11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项目的竞价电量申报比例上限为80% [4][19] - 采用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集中竞价出清机制,机制电价按入选项目的最高报价统一确定 [20][24] - 增量项目机制电价执行期限为海上风电14年、光伏12年,到期后不再执行 [4][22] 结算规则核心内容 - 新能源机制电价差价费用以自然月为周期进行结算,电网企业负责电费结算,交易机构负责提供月度分类型实时市场均价 [4][29][31] - 月度发电侧实时市场电源加权平均价格分为海上风电、其他风电和光伏三类,按其分时上网电量加权计算 [5][32][33] - 机制电量差价电费计算公式为:机制电量 × (机制电价 - 月度发电侧实时市场同类型电源加权平均价格) [39] - 存量项目机制电价执行期限按20年或全生命周期利用小时数等效年份(海上风电23年、陆风19年、光伏21年)的较早者确定 [6] 实施流程与保障措施 - 竞价流程包括项目登记、发布通知、交易申报、统一出清、结果公示和签订差价协议等环节 [23][24][25][26] - 对未按时投产项目设有考核机制,实际投产时间较申报时间延迟6个月及以上则取消竞价结果及三年内竞价资格 [27] - 建立信用管理和竞价秩序管理机制,对操纵市场、串通报价等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28]
配建2.2GW*2h电化学储能!“陕电入皖”工程配套电源开发建设重要进展
项目概述 - 延安皖能电力有限公司由皖能电力、阳光新能源、国轩新能源共同成立,标志着安徽省“陕电入皖”工程配套电源开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 - 公司作为“陕电入皖”项目投资主体,将参与推进陕电入皖一体化平台公司建设,保障安徽方面在配套电源项目中的新能源指标权益落地 [2] - 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由皖能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设立,阳光新能源、国轩新能源参与持股 [3] 工程规模与技术细节 - 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工程是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开工建设类项目,起点为陕西延安综合能源基地,送至安徽合肥 [2] - 工程配套建设4 x 100万千瓦火电、1100万千瓦新能源、220万千瓦2小时电化学储能 [2] - 工程建成后年输送电量超过360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 [2] 业务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包含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 [3] - 业务还涵盖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等 [3]
上能电气供货,云南200MW/400MWh储能电站正式并网
项目概况 - 公司供货的云南省德宏州200MW/400MWh储能电站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 [2] - 该项目是中缅电力互联互通的战略枢纽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典范 [2] - 项目位于德宏州瑞丽市工业园区 [3] 技术方案与产品性能 - 公司配合南都电源为项目提供40套5MW集中式变流升压一体机成套设备 [3] - 每套设备由4台1250kW集中式PCS构成,单机额定整流逆变效率均超过98.5% [3][4] - 单机搭载先进的二相流相变风冷散热系统,可有效控制核心舱温升低于10K [5] - 该技术方案使后期运维成本降低30% [5] - 灵活的模块化设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和整体可用率 [5] 行业活动与市场关注 - ESIE 2026被描述为储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6]
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讨会隆重开幕
会议概况 - 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于2025年10月16日在天津开幕,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共同主办 [2] - 会议汇聚政、产、学、研各界力量600余人现场参与,线上观看人次突破4万 [2] - 会议得到科华数能、远景能源、天合储能、派能科技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的支持 [3] 行业共识与核心挑战 - 电化学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要素,但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事故频发,已构成系统性风险,储能安全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问题 [7] - 储能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安全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全球储能事故频发为行业敲响警钟 [10] - 安全是储能及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票否决”的根本红线 [22] 安全体系建设与政策标准 - 全行业正系统构建安全防线:政策层面,国家出台加强储能安全管理的顶层设计;标准方面,迈入强制安全新阶段,国内首部强制性国标实施,国内外监管趋严 [10] - 必须通过多学科交叉与产学研用协同,构建科学、国际共识的安全评价标准体系 [7] -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牵头构建了一套覆盖“单体-模组-簇-系统-电站”全层级的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体系,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国内外储能的安全评价 [20] 前沿安全技术与解决方案 - 提出构建“本征安全、过程安全、消防安全”三道防线的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研发高安全材料、智能监测和精准灭火技术提升安全 [14] - 量化分析揭示电化学储能的安全风险:以20尺314Ah储能集装箱为例,蕴含的能量高达100GJ,相当于24吨TNT [16] - 研发本体热失控阻断策略和关键材料是实现阶段性精准阻断、从源头上提升安全性的核心攻关方向 [16] - 借助AI智能技术突破传统电芯的感知与处置瓶颈,通过内植入芯片传感器实现电池内部状态从“黑箱”转为“白箱”,形成“电池指纹” [18] - 储能电池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构建覆盖“全应用场景、全生命周期、全产品层级”的系统性安全评价体系 [22] 行业自律与重要成果发布 - 行业首份针对集装箱锂电池储能系统的规范性指导文件——《集装箱锂电池储能系统自律实践指南》在会议期间重磅发布 [22] - 该指南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牵头,海博思创、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25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发起制定 [22][24] - 呼吁加强行业自律,坚决破除价格内卷的非理性竞争,价格内卷的最终结果一定是产品质量下降、安全事故上升、行业生态破坏 [14] 分论坛核心议题 - 分论坛一“储能安全技术与应用创新”聚焦大规模储能火灾测试的方法与创新方案、全栈式安全技术方案等前沿技术实践 [25] - 分论坛二“储能故障诊断与安全运维”探讨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前沿技术防患于未然,分享了锂电系统核心保护技术、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案 [26] - 分论坛三“AI赋能储能安全”展现了AI在电池状态感知、智能预警、健康评估及热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27]
事关储能,国家能源局答复
新型储能行业政策支持 - 国家能源局已对多项推动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进行答复,重点包括整治恶性竞争、推动市场化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创新等[2] - 新型储能是支撑新能源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截至2025年4月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超过8200万千瓦[3][5][7][9][11][13][20][22][25][28] - 新型储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投资就业,成为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3][5][7][9][13] 储能标准体系建设 - 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明确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技术标准的重点任务[4][10] - 联合国家标准委印发《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建立覆盖基础通用、规划设计、设备试验等8个方面的标准体系[4][10] - 印发《国家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统筹推进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等相关标准化工作[17] 储能市场化机制完善 - 出台政策明确新型储能等新型经营主体享有平等市场地位,优化市场注册,推动其公平参与电能量和电力辅助服务市场[14][29] - 加快完善电力市场机制,目标在2025年底实现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基本全覆盖,引导形成合理峰谷价差[14] - 明确独立储能电站向电网送电的,其相应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支持独立新型储能电站发展[29] 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联合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加强新型储能制造业发展布局指引[8][23][26] - 提出加强锂电池等产能监测预警,防范盲目投资和无序发展风险,同时加快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关键技术攻关[23] - 推动光储端信融合创新,引导行业聚力发展多元化新型储能本体技术、高效集成和智慧调控技术[26] 民营企业参与储能建设 - 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包括支持其积极投资新型储能项目[6] - 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加强市场监管,并提升能源政务服务水平,优化项目审批[6] - 印发《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做大做优做强[6] 分布式储能产业发展 - 积极鼓励新型储能多场景应用,引导新型储能技术应用场景多元化发展[12] - 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促进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新型储能政策"四梁八柱"[12][26] - 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试点项目并持续跟踪,试点项目涵盖锂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26]
储能行业《自律实践指南》重磅发布!行业首部储能系统安全底线自律实践规范
行业自律指南发布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联合25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发布《集装箱锂电池储能自律实践指南》,这是行业首份针对集装箱锂电池储能系统的规范性指导文件[2] - 《自律实践指南》将"安全优先、风险可控、绿色低碳、兼容互通、质量可溯"作为未来储能系统设计的核心原则,对系统参数、关键子系统、零部件作出底线要求[5] - 指南针对行业关切的大规模火烧试验、消防有效性评估、系统可靠性评估、信息安全以及电池热管理和易维护性等作出推荐性要求,同时向储能系统集成、电池的生产质量管理提出延伸要求[5] - 联盟将在官网对《自律实践指南》进行为期两周的公示,截止到10月31日,公示期满后将组织相关企业与专家共同研讨推动最终定稿与正式发布[5] 行业影响与目标 - 《自律实践指南》旨在通过规范性指导推动储能产品技术迭代与安全性能升级,引导行业从价格竞争迈向注重安全性能与价值创造的良性发展轨道[5] - 该文件是行业首次将共识转化为系统性实践规范,将为储能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2][5] - 联盟后续将积极向储能用户方推广《自律实践指南》,使其成为行业普遍认可的最佳实践指南[5] 参与单位 - 《自律实践指南》发起单位包括宁德时代、阳光电源、远景能源、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25家行业龙头企业[7][8] - 参与单位包括四方继保、西清能源、智光储能、禾迈股份、赣锋锂电、派能科技等20家企业,涵盖储能产业链各环节[8] 行业活动 - 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办,并得到科华数能、远景能源、天合储能等企业支持[6] - ESIE 2026被定位为储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目前正在开展展位预定咨询[12]
风光0.1954元/kWh!甘肃机制电价均为竞价下限出清
甘肃机制电价竞价结果 - 10月16日国网新能源云平台公示甘肃机制电价竞价结果 共61个项目入围 [2] - 甘肃采取风光同场竞价 出清价格均为0.1954元/千瓦时 为竞价下限 [2] - 此前8月22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组织竞价 分两批次 第一批次为2025年6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已投产和计划投产的新能源项目 [2] - 纳入机制范围的电量规模8.3亿千瓦时 申报价格上下限为0.1954~0.2447元/千瓦时 每个项目最高80%的电量入围 [2] 入围项目类型与规模 - 风电入围8个项目 机制电量3.464亿度 预估规模约为23.56万千瓦 [2] - 集中式光伏入围10个项目 机制电量4.828亿度 预估规模约为43.48万千瓦 [2] - 分布式光伏入围43个项目 机制电量77.46万度 预估规模约为0.07万千瓦 [2] 具体项目详情 - 入围项目包括武威市民勤县重兴镇野马村二社杨林仁光伏发电项目等分布式光伏 机制电价为0.1954元/千瓦时 [4] - 集中式光伏项目如华电凉州区九墩滩5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 机制电价为0.1954元/千瓦时 [4] - 风电项目如玉门艾郎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玉门5万千瓦风电项目 机制电价为0.1954元/千瓦时 [4]
浙江分时电价征求意见:夏冬高峰时段收缩,全年午间低谷3h
文 | 浙江省发改委 1 0月15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优化分时电价政策有关 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其中指出,结合不同季节电力供需形势和负荷特性,优化工商业用户季节性峰谷时段设 置。 与现行政策相比: 全年上午7: 00- 11: 00调整为平时段,下午16: 00- 23: 00调整为高峰 (尖峰)时段,午间低谷增加了一小时。 春秋季( 2-6 月, 9-11 月) 低谷: 0:00-7:00 、 11:00-14:00 夏冬季( 1 月、 7 月、 8 月、 12 月) 尖峰: 18:00-22:00 低谷: 0:00-7:00 、 11:00-14:00 高峰: 16:00-23:00 平段: 7:00-11:00 、 14:00-16:00 、 23:00-24:00 高峰: 16:00-18:00 、 22:00-23:00 平段: 7:00-11:00 、 14:00-16:00 、 23:00-24:00 优化重大节假日深谷电价。 劳动节、国庆节假期期间的前三天,以及春节假期(具体时 间以国家公布为准),将0 : 00- 9: 00设置为低谷时段,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