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icon
搜索文档
欧盟电池法延期两年落地!对欧出口企业获得缓冲期
其 中 一 项 行 政 措 施 是 《 2 0 2 3 / 1 5 4 2 号 电 池 法 规 》 ( Re gul ati on 2023/ 1542 on Ba tt e r i e s) ,该法规原本要求电池生产商制定尽职调查政策,并对电池进行验证且接受 第三方定期审计。电池企业必须报告尽职调查实践(包括废物管理)以减轻环境影响,同 时还要承担与产品中所用钴、天然石墨、锂和镍的供应、加工及贸易相关的其他义务。 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欧洲理事会已批准一项法律,将尽职调查义务的实施推迟到 2027 年 8 月 1 8 日,以 便让电池生产商和出口商有更多时间为该法案的通过做准备。 2 0 24年10 月,欧洲理事会敦促所有欧盟机构、成员国及利益相关者优先采取措施,以应 对恩里科・莱塔(En ri c o Le tt a)在《远不止一个市场》报告和马里奥・德拉吉(Ma ri o Dr a ghi)在《欧洲竞争力的未来》研究中指出的各项挑战。为此,欧盟通过了 "综合 IV 立法包"(Omn i b u s IV),作为其支持工业竞争力、降低监管复杂性的举措之一。 该法规原定于下个月生效,但 7 月 1 ...
300MW以下设区市纳规!江苏电网侧储能项目审批流程简化
近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优化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规划管理工作的通 知》。文件指出: 文 |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 一、简化流程。请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根据本地区电网发展和新能源消纳需求,按照《关 于加强各地新型储能项目规划布局的通知》(苏发改能源发[ 202 3] 891号)等要求,研究编 制本地区电网侧新型储能规划布局方案,依规明确项目投资主体,适时滚动优化调整,并 抄送我委。对于已纳入地区电网侧新型储能规划布局方案、额定功率为3 0万千瓦以下的项 目,由项目单位委托相应资质咨询机构开展项目接网规划方案评审并形成评审意见后,按 照 《 关 于 做 好 电 力 项 目 核 准 权 限 下 放 后 规 划 建 设 有 关 工 作 的 通 知 》 ( 苏 发 改 能 源 发 [ 2 0 17] 947号)等要求纳入市级电网规划,由相关设区市发展改革委出具电网侧新型储能项 目的纳规文件;额定功率为3 0万千瓦及以上的项目,由项目单位委托相应资质咨询机构开 展项目接网规划方案评审并形成评审意见后,纳入省级电网规划,由我委出具电网侧新型 储能项目的纳规文件。 二、统筹规划。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可根据本地区系能源 ...
会议通知 | 第十届储能西部论坛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136号文加速推进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明确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 聚焦系统灵活性提升 并建立差价结算方式 [1] - 政策明确存量/增量新能源交易机制 确定机制电量规模和电价水平 为大规模储能规范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1] 西部地区新能源发展现状 - 内蒙古建成全球最大风电光伏集群 2024年未入市新能源已不足10% 市场化程度全国领先 [2] - 西部地区面临系统灵活性不足 市场收益渠道有限 跨区调配受限等关键制约因素 [2] 储能西部论坛核心使命 - 论坛持续推动西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地区储能健康发展及市场机制创新 [3] 第十届储能西部论坛聚焦方向 - 主题为"市场驱动 生态赋能" 重点解决西部地区能源转型四大痛点: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交易型储能创新 多能协同开发 电力市场改革 [4] - 论坛将助力内蒙古建成国家级能源交易基地 为全球荒漠化地区能源开发提供中国方案 [4] 论坛组织与活动亮点 - 由中国能源研究会等主办 包含数据发布 闭门研讨 项目考察等7项同期活动 [6] - 三大亮点:聚集产业链顶尖资源 聚焦电力系统与商业模式创新 激活多维度资源协同 [6][7][8] - 拟邀单位覆盖政府部门 发电集团 电网公司 储能头部企业等全产业链主体 [9] 论坛日程安排 - 8月19-21日举行4场主题论坛 内容涵盖新型储能与电力市场 源网荷储建设等方向 [10] - 同期开展CNESA DataLink数据发布 储能项目实地考察等专项活动 [10]
新会员 | 中科纳通10余年专注“导电屏蔽材料”研发制造
公司概况 - 中科纳通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是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 - 公司专注于高分子导电材料研发,核心产品线包括导电浆料、导电胶和导电弹性体 [3] - 主要客户包括华为、中国电科、高通、比亚迪等全球知名企业 [3] 核心产品与技术 导电弹性体 - 采用非金属材料为主体,材质更轻,接触电阻更低 [13] - 耐温范围-55至160°C,化学稳定性高 [13] - 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通讯基站、无人机、AR/VR等新兴智能硬件设备 [10] EMI导电胶条 - 提供纯银、银铝和镍碳三种类型的EMI胶条 [41] - 工作温度范围-55°C~160°C,抗拉强度3.0±0.5 MPa至4.1 MPa [41] - 屏蔽效能达110dB,体积电阻率最低<0.004Ω.cm [41] FIP镍碳胶 - 屏蔽效能>100dB,体积电阻率0.03 Ω.cm [53] - 固化参数为30分钟@150℃,硬度47±5 Shore A [53] - 主要应用于5G通讯设备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49][51] 产品应用领域 - 电子信息、半导体封测及智能汽车产业 [3] - 5G基站、光伏储能和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 [37] - 通讯基站天线振子、汽车中控电子连接器、储能逆变器等 [24][26][28][40] 技术优势 - 导电屏蔽浆料100%自主研发,拥有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 [14] - 涂敷工艺使导电层更集中、致密,成本更具优势 [42] - 同样屏蔽性能下,涂层厚度仅为竞品的1/3,材料更节省 [43][44] - 可提供定制化开发服务,如1mm*1mm双峰胶条等特殊规格 [46] 重要产品突破 - 为华为成功研制导电弹性连接器CSC系列产品,具有"更轻、更柔、更安全"的特点 [21] - 导电弹性连接器已在无线通讯领域大规模使用,未来将在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创新应用 [22]
德国电池储能总装机22.1GWh,户用储能占比超80%
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德国能源设施官方登记册记录显示,全国在网运行的电池储能系统接近两百万 套。 7月后,官方虽未发布数据,但这一数字可以确认已突破两百万大关 , 系统总装机功率达到 14.535GW,可用储能容量接近22.1GWh。 其中,户用光伏储能系统占据了大多数。196.7万套小型电池储能系统(功率在20千瓦以下)总装机 功率为11.5 GW ,可用储能容量接近18.3 GWh 。 中型储能系统包括功率在20千瓦至1000千瓦之间的商用储能设施,共14,827套,总装机功率为 663MW,储能容量超过900MWh。此外,还有323套大型电池储能系统,提供约2.35 GW 的功率和 近2.9 GWh 的储能容量。 2025年上半年,德国新增运行的电池储能系统超过25万套,新增功率接近2GW,储能容量达3.55 GWh 。其中,大型电池储能系统贡献了509.5 MW 的新增功率和690 MWh 的新增储能容量,共涉 及73个新增项目。 新增储能系统中,以小型户用光伏储能为主。251,948套系统共计新增1.34 GW 功率和近2.7 GWh 储能容量。中型系统方面,新增2 ...
呼和浩特市赛罕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开工
储能电站项目 - 内蒙古中电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投资的呼和浩特市赛罕30万千瓦/120万千瓦时独立储能电站开工建设,依托2024年度呼和浩特市科技"突围"工程重点示范项目"微电网绿电消纳储能技术研发及装备制造应用"的研究成果 [1] - 该项目实现了绿电就地消纳和电力平衡,为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提供有效样本 [1] - 智能微电网作为灵活、高效、可靠的能源系统,正逐渐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 [1] 技术研发成果 - 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天津理工大学、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力量,聚焦微电网绿电消纳场景下的储能系统产品研发制造 [1] - 研发出3种适用于微电网的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效率、高快速响应的储能产品,产品容量功率比≥1,循环效率≥95%,容量衰减≤3%/年,温度分布均匀度≤3.5℃,安全预警率100%,极早期预警准确率≥98% [2] - 搭建了开放型"智能微电网绿电消纳系统实证化平台",包含光伏发电、储能系统、能量管理一体化系统等核心模块,完成微电网特定条件的电化学储能系统适用性验证 [2] 微电网技术优势 - 微电网可与现有大电网连接协同运行,又能切换至"孤岛模式"自主供电,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自治系统 [3] - 储能系统可储存过剩电力并在发电不足时及时释放电能,有效消纳新能源,解决分布式电源并网核心难题,尤其适用于大电网未覆盖的偏远地区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度分析制约储能设备效率的关键技术,加速产品、设备、系统应用、运行调度等方面研究进展 [3] - 以应用场景为驱动,构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微电网储能产业化进程,持续提升绿电消纳水平,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3]
6月用户侧储能新增装机创2025新高!湖南、山东、安徽领衔
新型储能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6月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2.33GW/5.63GWh,同比-65%/-66%,环比-71%/-72%,主要因新能源"抢装"导致并网高潮前移至5月31日前[1] - 二季度新增装机仍保持增长,达12.61GW/30.82GWh,同比+24%/+27%,高于历年同期水平[1] 用户侧储能市场表现 - 6月用户侧储能新增装机328.6MW/841.4MWh,同比+22%/+43%,环比+77%/+55%,显著优于整体市场[4] - 工商业场景主导用户侧市场,新增装机322.3MW/828.6MWh,同比+25%/+47%,百兆瓦时级项目数量创上半年新高[6] - 技术路线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占比超99%),全钒液流电池和飞轮储能各有一个项目投运[6] 区域分布特征 - 湖南新增装机占比超30%,山东、安徽、浙江等华东地区合计占比55%,反映中东部电力供需紧张催生储能需求[10] - 浙江新增项目数量最多(占全国1/5),广东、四川项目数量占比均超10%[10] - 山东和湖南峰谷价差涨幅最大,分别达+6.9%和+3.7%[10] 政策驱动因素 - 浙江、安徽等地推出需求响应补贴政策,如温州对工商业用户响应补贴补足至4元/kWh,宁波前湾新区给予1元/千瓦时顶峰补贴[11] - 安徽备案项目同比增长超150%,浙江备案310余个项目(同比+14%),江苏、广东备案量同比下降[14] 长期市场展望 - CNESA预测用户侧储能装机2025-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5.8%,电力保供需求将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17] - "十四五"期间全国电力供需趋紧,电力缺口逐年扩大将进一步刺激用户侧储能发展[17]
中国电建2025H1储能战绩:209亿新签96个新型储能项目,6月订单超13GWh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建新签新型储能项目96个,合同金额209.14亿元 [2] - 按地区分布统计,境内合同金额5450.35亿元,同比增长3.16%;境外合同金额1416.65亿元,同比增长17.50%;合计金额6866.99亿元,同比增长5.83% [2][8] - 2025年6月公司新签合同金额5亿元以上项目70个,其中储能相关7个,总规模超2.75GW/13GWh,涉及金额133.38亿元 [2] 业务类型分析 - 能源电力业务新签合同金额4313.88亿元,同比增长12.27%,其中水电1004.55亿元(+66.67%)、风电1429.02亿元(+68.78%)、太阳能发电1137.43亿元(-28.55%)、火电196.54亿元(-62.03%)[5] - 新型储能业务新签合同金额209.14亿元,项目数量96个 [5] - 水资源与环境业务合同金额773.21亿元(-14.05%),其中水利508.61亿元(-7.34%)、水务105.64亿元(+29.24%)[5][6] 重大储能项目 - 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电源侧储能项目EPC合同62.38亿元 [10] - 深汕特别合作区蓝威能源300MW/1200MWh储能电站EPC合同17.46亿元 [11] - 谷山梁500千伏变电站两个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独立储能电站EPC合同各14.62亿元和14.59亿元 [12] - 井陉矿区300MW/1200MWh共享储能电站EPC合同10.86亿元 [12] 其他重点工程 - 辽宁华电丹东东港100万千瓦海上风电EPC合同107.70亿元 [10] - 沙特Round5 MAS 1000MW光伏项目EPC合同35.72亿元 [10] - 菲律宾帕基尔1400MW抽水蓄能电站项目20.71亿元 [10] - 越南心生义垃圾转化能源项目13.62亿元 [12]
海上光伏+储能!国华投资2025年第二批储能系统设备集采
国华投资储能项目招标 - 项目位于秦皇岛昌黎县 为海上光伏配置储能项目 储能容量按光伏交流侧装机总容量10%配置 规模为20MW/80MWh跟网型储能 [1] - 光伏项目直流侧装机容量265.06MWp 交流侧容量201.6MW 容配比约1.3 由21个9.6MW光伏发电单元组成 通过3回66kV集电线路接入新建220kV升压站 [2] - 储能系统采用电化学储能 包含电池舱单元 变流升压集装箱 EMS系统 电芯数据分析预警系统等设备 涵盖设计 制造 供货 安装调试全流程 [3] 投标资格要求 - 投标人需为储能电池电芯 PCS或BMS制造商 2022年7月至今国内累计供货业绩不低于1GWh且均为4小时磷酸铁锂储能系统 至少包含1个200MWh以上集成项目 [4] - 强制使用磷酸铁锂储能专用电池 电芯下线时间需小于3个月 禁止使用库存/梯次电池 需提供电芯承诺函及全寿命维护服务承诺函 [4] 行业动态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召开常务理事会 工商业储能盈利难度加大 2025H1最大峰谷价差下降9% 江苏地区收益降幅显著 [5] - 行业关注2025年上半年储能中标价格变化趋势 [5]
聚焦储能创新,角逐行业标杆!第十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全球征集启动
作为储能行业内极具公信力与权威性的公益赛事, 依托储能领域数十位顶尖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建立 了完善的储能技术和项目评价体系,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断树立储能技术和应用的创新 典范,表彰储能产业发展进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通过大赛平台宣传储能创新技术,推广典范商 业模式,树立标杆应用案例,鼓励市场主体勇于创新,帮助优秀的参赛项目对接资本市场和广阔的应 用市场,为储能领域的交流和发展缔结了坚实的纽带,注入了充沛的活力。 第十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ESIC 2026)已正式启动项目征集,现向全球发出邀请,欢迎来自全 球的优秀储能企业和项目代表来报名参选。让我们一起推动储能产业创新突破,助力国家双碳目 标实现! 一、大赛介绍 "国际储能创新大赛"由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起 ,始终致力于推动 储能产业创新发展。自2017年举办以来,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超过900+参赛项目申报,已成为中国 储能业界极为关注的大事。 二、大赛主题 "创新驱动储能变革,数智赋能零碳未来" ——聚焦储能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拓展与产业生态构建,加速全球储能创新成果转化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 ...